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進口管材驗收規定 進口水管進場時如何驗收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荊湖酒徒 上傳提供 2023-12-08 評論 0
摘要:進口水管的驗收和普通水管驗收方法是一樣的,驗收時要保證做好打壓試驗、測冷熱水管間距為15厘米、杜絕水管與燃氣管交叉、杜絕水管與燃氣管交叉、嚴禁水電同槽、不留多余接頭。此外,進口管材在進場時也要注意驗收,包括外觀檢查、測量、抽樣試驗、資料等。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進口管材驗收規定以及進口水管進場時如何驗收吧。

一、進口管材驗收規定

水管鋪設是水電階段的基礎工程,鋪設進口水管后,要注意驗收,具體的驗收方法和規(gui)定有:

1、做好打壓試驗

水(shui)(shui)管(guan)布設好后,先關閉水(shui)(shui)表的閥門,將(jiang)需要打(da)(da)(da)壓(ya)的管(guan)路各出口(kou)用堵(du)頭封好,只留一(yi)個(ge)進口(kou)。在進口(kou)接(jie)上(shang)打(da)(da)(da)壓(ya)機(即一(yi)個(ge)簡(jian)易的手搖水(shui)(shui)泵),用打(da)(da)(da)壓(ya)機將(jiang)水(shui)(shui)管(guan)內(nei)氣壓(ya)打(da)(da)(da)到6~8個(ge)大氣壓(ya)(0.6~0.8兆帕(pa)),持續30分(fen)鐘以上(shang)。此期間觀(guan)察壓(ya)力(li)下(xia)降幅度(du)不大于1個(ge)大氣壓(ya),所(suo)有接(jie)頭、閥門無(wu)漏水(shui)(shui)現(xian)象即可。減壓(ya)2~3小(xiao)時后,才能封管(guan)。

2、測冷熱水管間距

業(ye)主可以(yi)拿尺子進行(xing)測(ce)量,管徑間距(ju)為(wei)15厘米則合格,誤(wu)差(cha)要保證(zheng)在(zai)0.1厘米以(yi)內。

3、杜絕水管與燃氣管交叉

應保證燃氣管道與(yu)水管距離10厘米(mi)以(yi)上。

4、避免水上電下

禁(jin)止(zhi)把水管(guan)壓在(zai)管(guan)線(xian)上面,首先要分清水管(guan)和管(guan)線(xian)。標有紅線(xian)的(de)粗管(guan)是(shi)熱(re)水管(guan),標有藍(lan)線(xian)的(de)粗管(guan)是(shi)冷水管(guan),較細的(de)純白色管(guan)是(shi)管(guan)線(xian)。

5、嚴禁水電同槽

水電必須安置在不同(tong)的槽里(li),距離15厘米。

6、不留多余接頭

要保證兩截水(shui)管通過彎(wan)頭直接(jie)(jie)連(lian)接(jie)(jie),不要有(you)多余的接(jie)(jie)頭。

二、進口水管進場時如何驗收

進口水管一(yi)般是ppr管(guan),執行(xing)國家GB/T 50349-2005標準,進場(chang)時(shi)也需要進行(xing)驗收,一(yi)般驗收的(de)內容主(zhu)要有:

1、外(wai)觀檢查:導管的內(nei)、外(wai)壁(bi)應平滑,無明顯氣(qi)泡、裂(lie)紋及(ji)色澤(ze)不均等缺陷。內(nei)外(wai)表面應沒有凸棱及(ji)類似缺陷;每批標(biao)記應標(biao)有制(zhi)造廠名(ming)稱、商標(biao)或其他識別符號,以及(ji)型號規格、整件包裝完好。

2、測(ce)量(liang)(liang)(liang):用(yong)游標卡尺測(ce)量(liang)(liang)(liang)壁厚,用(yong)卷尺測(ce)量(liang)(liang)(liang)長度。

3、試驗方法(fa):抽樣檢查,分清(qing)冷熱水(shui)(shui)管(guan),熱水(shui)(shui)管(guan)標有一條紅線,同種規格壁厚厚于冷水(shui)(shui)管(guan)。按當(dang)地規定現場見(jian)證取樣復檢。

4、資料要求:符合設計壓力和材質要求,應有產品合格(ge)證,檢驗(yan)報告。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zhu)冊(ce)用戶提(ti)供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bu)代(dai)表(biao)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chan)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kuo)但不限于(yu)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wei)用戶提供的(de)商業(ye)信息等),非(fei)經許(xu)可不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