蒞平黑陶(tao)均為(wei)(wei)精(jing)(jing)選泥料、嚴(yan)格調(diao)制(zhi)、精(jing)(jing)雕細(xi)琢、高(gao)溫碳化、古(gu)(gu)法(fa)燒制(zhi)而成。并以豐富的(de)造型,形(xing)象(xiang)的(de)表現手法(fa),具有明快(kuai)節(jie)奏感(gan)、韻(yun)律(lv)感(gan)的(de)紋飾來體(ti)現形(xing)意(yi)統一,賦(fu)予(yu)黑陶(tao)制(zhi)品以新(xin)的(de)藝術(shu)(shu)內涵(han)。使現代的(de)黑陶(tao)制(zhi)品,超(chao)脫了(le)遠古(gu)(gu)的(de)實(shi)用束縛,升華為(wei)(wei)有生命(ming)語言(yan)的(de)精(jing)(jing)巧細(xi)致、莊重典雅。它以黑色獨特的(de)魅(mei)力,走進(jin)人(ren)類審美(mei)的(de)心(xin)靈,以純(chun)粹的(de)藝術(shu)(shu)形(xing)象(xiang)進(jin)入百姓(xing)生活。
茌平(ping)黑陶與瓷的最大區別就是,在燒制過程中(zhong)溫度不高于1000度(du),而(er)瓷器燒制須高(gao)于1000度;瓷器施釉,而(er)陶器不(bu)施釉;再(zai)者,陶器滲(shen)水(shui)而(er)且不(bu)透明,而(er)瓷器不(bu)滲(shen)水(shui)。
蒞平(ping)黑陶選用得天獨厚的黃河故道河床下純凈而細膩的紅膠土為(wei)原料,經手工淘洗、拉(la)坯、晾曬、修整(zheng)、壓(ya)光、繪畫(hua)、雕刻等(deng)工藝,最后(hou)采用獨特的“封(feng)窯熏(xun)煙滲碳”方法燒(shao)制而成。
1997年,作(zuo)品“九龍薰”被山東省委、省政府(fu)作(zuo)為香(xiang)港(gang)回歸(gui)禮(li)物贈(zeng)與香(xiang)港(gang)特別行政區政府(fu);
1998年,“浮雕龍瓶”在南斯拉夫工藝(yi)品展覽(lan)會上獲國際(ji)金獎;
2004年(nian),“歲寒三(san)友瓶”被中國民族博物館命名為“中華黑陶(tao)第一瓶”。
近十(shi)年來,茌平(ping)黑陶(tao)20多(duo)種作品被國家事物管理局定為“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