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特點
1986年10月上旬(xun),山東(dong)省(sheng)農業廳(ting)組織山東(dong)農業大學、省(sheng)果科所(suo)及有關桃主產區的專家(jia),對這一品(pin)(pin)種(zhong)進行了鑒定,確定為(wei)名(ming)、特、新、稀(xi)品(pin)(pin)種(zhong)。
果實特點
平(ping)均單果(guo)重180,最大300。果(guo)個均勻(yun),近圓形(xing),兩半部對稱,頂部圓平(ping)微凹。果(guo)肉細嫩、離核,可溶性固形(xing)物含量17。5%,最高達20%。成熟(shu)后果(guo)底黃綠,陽(yang)面經暈,外形(xing)美(mei)觀,成熟(shu)期(qi)在(zai)“國慶”前后。該品種耐藏性較(jiao)強,在(zai)自然狀(zhuang)態(tai)下(xia),貯藏一周(zhou),在(zai)恒溫庫中(zhong)保鮮25-30天,農業部專家認為該品種的品質在(zai)全國晚熟(shu)桃(tao)中(zhong)是最好的。
生長特性
安丘密(mi)桃(tao)為(wei)北方品(pin)群,樹勢健壯,樹資開(kai)張。栽植后第二年(nian)見花,第三(san)年(nian)畝產達(da)500以上。四(si)年(nian)后進入盛果期,平均畝產2500-3000,該品(pin)種抗旱耐癠,適宜在(zai)自然條件較差的山區,丘陵(ling)地區栽培。
生產情況
1998年,農業部(bu)、省農業廳及濰坊、安(an)丘四級聯合投資(zi)200萬(wan)元(yuan),建立安(an)丘密桃基地。形成(cheng)石堆、擔(dan)山(shan)、安(an)戈四大基地為主的(de)安(an)丘密桃6萬(wan)畝。1998年總產(chan)4500萬(wan)kg,產(chan)值7200萬(wan)元(yuan),成(cheng)為我市(shi)的(de)重要經(jing)濟支柱。
榮譽認證
1994年(nian)榮(rong)獲山東省農副產品博(bo)覽(lan)(lan)會金(jin)獎,同年(nian)10月(yue),獲全國(guo)名、特(te)優、博(bo)覽(lan)(lan)會金(jin)獎。1996年(nian)安丘市被中(zhong)國(guo)特(te)產之鄉組委會命(ming)名為“中(zhong)國(guo)密(mi)桃之鄉”。
由(you)于該品(pin)種的獨有特點(dian),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記聲譽,產品(pin)遠銷(xiao)日、韓及東(dong)南亞各國。1992年,經(jing)國家商標局批準以“安密”、“安丘”名(ming)義(yi)注冊。1993年后(hou),連續6年被中央特供處指定為國宴用品(pin)、特供品(pin),登上了(le)天安門觀禮臺。
地理標志
根據《農產品地理(li)(li)標(biao)志管(guan)理(li)(li)辦(ban)法》規定,山(shan)東省安丘市植物(wu)保護(hu)協會申請對“安丘蜜桃”農產品實(shi)施農產品地理(li)(li)標(biao)志保護(hu)。經(jing)過初(chu)審、專家評審和(he)(he)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li)(li)標(biao)志登記(ji)程序和(he)(he)條(tiao)件,農業部決定于2012年5月2日準予(yu)登記(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