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襄陽十大名菜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襄陽(yang)纏(chan)蹄
襄陽纏蹄,又叫卷蹄,是湖北襄陽的傳統名肴,在國內知名度較高,可與金華火腿、宣威火腿相媲美。襄陽纏蹄是將豬蹄肉用多種香料腌漬數天,然后用細麻繩纏緊在通風處吹晾,數日后即可取下煮熟食之。襄陽纏蹄是每家襄陽人新年必備的一道涼菜,也是襄陽春節期間待客特色佳肴,食用時切成圓片狀,用冷盤拼盤,色澤紅亮,肉質清香,佐以姜絲米醋,余味悠長,是下酒的好菜。襄陽纏蹄代表襄陽入選首批21道《楚菜標準》名單。
02
襄陽糖醋白(bai)菜(cai)
襄陽糖醋白菜是襄陽一道風味獨特的特色名菜,已編入《中國菜譜》,也是湖北襄陽著名的創新菜品之一。糖醋白菜取材襄陽卷心大白菜(又名“襄陽白”),其制作方法是將大白菜菜心洗凈,切成八分長的條,然后把沙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芝麻油燒熱,將白菜心下鍋爆炒。此菜十分爽口,甜酸適中,兒童特別愛吃,也是襄陽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菜。
03
宜城大蝦(xia)
宜城大蝦是襄陽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特色風味美食,選用個大、肉多、鮮嫩爽口的宜城大蝦制作而成,吃起來一麻二辣三香,是襄陽著名的特色名菜之一。宜城大蝦做法有鹵、炒、煮三種烹飪方式,最好吃的還是鹵蝦,其做法是將洗凈的大蝦干炒,然后放入胡椒、花椒、辣椒、醬油等各種佐料,猛火鹵煮。2005年在襄樊人民廣場舉行的首屆中國·湖北·襄樊美食文化節暨烹飪大賽上,宜城大蝦榮獲“襄樊名菜”稱號。
04
宜城(cheng)盤鱔
宜城盤鱔是湖北襄陽著名的傳統名菜,此菜肉嫩味鮮,食之香酥可口,是以前專為楚王做的一道“宮廷菜”,是楚王宴席上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宜城盤鱔制作歷史悠久,其做法就是將盤鱔放入燒熱的鐵鍋內讓它自蹦身亡,除去黏液后,用清水洗凈,再入鍋放上麻油,微火反復煎之,待鱔魚由硬變軟,成卷曲時,放入鹽、花椒、姜、蒜、紅辣椒絲及麻辣醬等調料,干煸成焦黃色,熟至香氣撲鼻,裝盤即可。
05
襄陽大頭菜
襄陽大頭菜,俗稱“咸菜”,為諸葛亮隱居襄陽隆中時所創,民間素有諸葛菜、孔明菜之美稱,是中國四大名腌菜之一,也是湖北襄陽著名的特色菜之一。襄陽大頭菜的腌制,須三腌、五鹵、六曬,腌制后的大頭菜呈黃褐色,甘咸適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其味之鮮美,香之濃郁。在襄陽的酒宴上,餐前必定有幾碟開胃的小菜,其中大頭菜是必不可少的。
06
夾(jia)沙肉
襄陽夾沙肉是以肥膘肉和綠豆沙為主料,是筵席上很受歡迎的一種甜食炸菜。其制作講究選料、刀功、火候,選用豬五花肉,將豆沙夾入肉片,蒸至酥軟作甜食上桌,成菜白里透紅,鮮香甜糯。成菜色澤金黃,沙餡飽滿,外酥里嫩,肥而不膩,香甜爽口。MAIGOO美食小編溫馨提示:夾沙肉屬于襄陽的宴席名菜,在襄陽的酒席宴會上可以吃到這道佳肴,在日常生活中少見。
07
泡菜牛肚絲
泡菜牛肚絲是湖北省襄陽一道地方傳統名菜,以牛肚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牛肚口感柔韌且有彈性,泡菜富含乳酸。泡菜牛肚絲制作方法簡單,先將牛肚清理干凈,牛肚切絲,金針菇、泡菜備用;然后鍋中放入適量油,把牛肚倒下去煸炒,同時放入姜片、料酒、清水;最后加入泡菜即可。
08
襄陽宜城板鴨
宜城板鴨是襄陽宜城一道特色風味名吃,也是襄陽著名的特色菜之一。宜城板鴨吃法多樣,常見的吃法是將宜城板鴨放入鍋里的蒸架上,放入姜片、料酒上籠蒸熟,取出刷上麻油,宰成小塊裝盤即可,是飲酒佐餐之佳肴。此菜外表呈白色、淡黃色,鴨肉豐滿細膩、肥而不膩、皮薄鮮香。
09
三鑲盤
三鑲盤是湖北省襄陽市的傳統名菜,制作時以豬肝、豬排骨、豬腦為食材,集中炸紫芥、炸排骨、炸腦泡三菜之所長于一饌,三菜各呈一色,各獻一味,一菜三吃,故名“三鑲盤”。三鑲盤在襄陽非常有名,做法復雜,每一道菜雖都有過油,但油而不膩,好下飯。
10
清蒸槎頭鳊(bian)
清蒸槎頭鳊是襄陽一道著名的傳統名菜,此菜以襄陽鳊魚為食材,采用清蒸的烹飪方法制作而成,清而不淡,香而不濃,余味悠長,很有口感和質感。食用槎頭鳊魚,以清蒸最佳,清蒸槎頭鳊火候把握很重要,稍有不慎,就會破壞原有風味。槎頭鳊出籠后,澆上香油、醋、蒜汁,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清蒸槎頭鳊就擺了上來。

襄陽十(shi)大名(ming)(ming)菜(cai)(cai),是MAIGOO美食小編(bian)主要依(yi)據襄陽地區(qu)特色菜(cai)(cai)、傳統名(ming)(ming)菜(cai)(cai)、招牌菜(cai)(cai)、代表菜(cai)(cai)、宴席(xi)菜(cai)(cai)等(deng)進(jin)行(xing)選(xuan)擇,參(can)考湖北(bei)省(sheng)餐(can)飲與美食行(xing)業協會(hui)評(ping)(ping)選(xuan)的名(ming)(ming)菜(cai)(cai),根(gen)據菜(cai)(cai)品(pin)歷史(shi)、公眾知名(ming)(ming)度,網絡(luo)關注指(zhi)數等(deng)情況,參(can)考中國烹飪(ren)協會(hui)主辦的“世(shi)界發(fa)布‘中國菜(cai)(cai)’活(huo)動暨全(quan)國省(sheng)籍地域經典名(ming)(ming)菜(cai)(cai)”中之"中國菜(cai)(cai)"湖北(bei)十(shi)大經典名(ming)(ming)菜(cai)(cai)和(he)湖北(bei)省(sheng)政(zheng)府評(ping)(ping)選(xuan)的“鄂菜(cai)(cai)十(shi)大名(ming)(ming)菜(cai)(cai)”,以及2020年《楚菜(cai)(cai)標準》之首批(pi)21道楚菜(cai)(cai)名(ming)(ming)單(dan),并參(can)考互聯網相關排(pai)行(xing)榜/榜單(dan),進(jin)行(xing)綜合排(pai)行(xing)推(tui)薦,名(ming)(ming)單(dan)僅供(gong)參(can)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ping)(ping)論/批(pi)評(ping)(ping)指(zhi)正(zheng)。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ce)用戶(hu)提供信(xin)(xin)息存儲(chu)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hu)自主發(fa)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觀(guan)點,版權歸原作者(zhe)所有(you)(you),如有(you)(you)侵權、虛假信(xin)(xin)息、錯(cuo)誤(wu)信(xin)(xin)息或(huo)任(ren)何(he)問題,請及(ji)時(shi)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guan)信息(xi)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有(you)(包括但(dan)不限于文(wen)字(zi)、圖片(pian)、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ti)供的商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huo)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99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0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413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475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