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重慶十大著名文人 重慶文人墨客有哪些 他們都有誰呢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導語 / INTRODUCTION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重慶自古以來都是人才輩出,涌現出了不少很有名的文人墨客。你知道重慶出名的文人都有誰嗎?MAIGOO為大家整理了重慶十大著名文人,上榜的人物有譙定、來知德、張佳胤、王汝璧、李世棻、李遠、還珠樓主、何其芳等,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重慶著名的文人墨客吧。
重慶十大文人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重慶十大文人排行榜,主要通過檢索相關網絡平臺查找出生歷史上所有時期,出生地為重慶的文人,并綜合考量他們取得的成就(著作、產量、榮譽頭銜等)、知名度、影響力得出。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為我喜歡的投票>>
重慶十大文人
譙定(1023~?),宋代學者,北宋末年涪州人,字天授,人稱譙夫子,涪陵州西部人,(今日長壽焦家一帶)。譙定為巴蜀學、湖湘學派、閩學做出了重要貢獻。著有《易傳》(后人稱《譙子易傳》)、《宋史》、《南宋書》、新舊《長壽縣志》。譙定之學取儒、釋、道三家之長自成一家,為宋代巴蜀理學四大學派之一的涪陵學派的開創者。【 詳細>>】
來知德(1525~1604),字矣鮮,別號瞿塘,明夔州府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區)人,明代理學家、易學家,著名詩人,后世尊其為“一代大儒”、“崛起真儒”,建來公祠以祀。來知德學術思想和文學創作,別開生面,卓然成家,《易》學成就更是獨樹一幟,時稱“絕學”,“孔子以來未曾有”,對后世影響至深,研究者遍及海內外。來知德著有《周易集注》、《來瞿唐先生日錄》,分別收入《四庫全書》和《續修四庫全書》。【 詳細>>】
張佳胤(1526年8月12日-1588年8月7日),又作佳印、佳允,字肖甫、肖夫,初號瀘山,號崌崍山人(一作居來山人),重慶府銅梁縣(今重慶市銅梁區)人,明朝大臣、文學家。張佳胤作品以詩歌和散文為主,為明文壇“嘉靖后五子”、“后七子”之一。其散文有各類贈序、游記、書牘、行狀、祭文等;其詩歌以七律、五律和七言古詩最具代表性,或敘寫山川風景、羈旅鄉愁,或抒發奔走邊塞、戎馬倥傯的胸襟懷抱,或抨擊社會弊端、感嘆志士淪落,情感真實充沛,風格高邁俊朗,慷慨奮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詳細>>】
王汝璧(1741—1806)字鎮之,號銅梁山人,四川銅梁安居鄉(今重慶市銅梁縣安居鎮)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四川鄉試解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進士,官至安徽巡撫。王汝璧是乾隆時期的著名文人,以詩詞載譽天下,代表作品有《銅梁山人詩集》、《銅梁山人詞》等。【 詳細>>】
李世棻(1821~1883),字芋仙,號童歐居士、悔余道人,清忠縣人,清朝著名詩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會試以第一名及第,但廷試缺席。曾任彭澤、臨川縣令,將俸祿購屋辦學,倡導讀書,后寓居上海作詩,以“二愛仙人”為名發表于《申報》,時稱“小杜甫”。著有《同謳館隨筆》八卷、《天瘦閣詩半》六卷及《天補接行記》等,載詩1066首。【 詳細>>】
李遠,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慶市云陽縣)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進士,官至御史中丞。李遠善為文,尤工于詩,常與杜牧、許渾、李商隱、溫庭筠等交游,與許渾齊名,時號“渾詩遠賦”。李遠的作品傳世不多,據《全唐詩》載,計有三十五首(其中二首重出于他人集中)及二句殘句。李遠詩向無單行本,清人席啟寓《唐詩百名家集》和江標《唐人五十家小集》錄其詩。【 詳細>>】
李壽民,重慶市長壽區人,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一生中的作品多達4000余萬字。與“悲劇俠情派”王度廬、“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共稱“北派五大家“。在解放前的重慶籍作家中,李壽民是唯一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李壽民“蜀山系列”,正傳、外傳、別傳、前傳、后傳……達到了30多部,畢生著有武俠小說36部:《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等11部出世仙俠系列小說。【 詳細>>】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原名何永芳,生于重慶萬州,現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和書記處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代表作品:《畫夢錄》、《生活是多么廣闊》、《夜歌和白天的歌》。【 詳細>>】
王利器(1912年~1998年),重慶江津人,著名國學大師。1933年江津中學畢業后,相繼入重慶大學高中部、川東師范學校(即川東師范學堂)學習。1940年在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次年考取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研究生,1944年畢業后,歷任四川大學、成華大學、北京大學、政法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他早年讀書,即對文化遺產進行鍥而不舍的研究。在北京大學任教時,講授《史記》、《莊子》、《文心雕龍》等史籍,逐漸成為有名的國學專家。【 詳細>>】
吳芳吉(1896年——1932年)系重慶市江津區德感壩人士,字碧柳,自號白屋吳生,世稱白屋詩人(見《江津縣志》),其才華燦爛奪目,與蘇曼殊的俊逸才華前后輝映,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著名詩人。代表作品有《護國巖詞》、《巴人歌》、《婉容詞》、《兩父女》等。【 詳細>>】
劉孟伉(1894~1969)男,土家族,重慶市云陽縣清水人,著名書法家、詩人。劉孟伉是巴蜀文化孕育出的一代大家,由于何應輝等人的研究發揚,其書學成就已為世所重視,不僅在書法造詣高,而且是詩詞都有造詣高。代表作品有《杜甫說解》、《冷桐花館詞抄》、《庚辛墮稿》、《冉溪詩稿》、《劉孟伉詩詞選》。【 詳細>>】
馬識途(馬千木),男,1915年生于重慶忠縣,祖籍湖北麻城,四川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黨的組織工作。歷任鄂西特委書記、川康特委副書記,四川省建設廳廳長、四川省建委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委書記,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作協主席,中國作協理事等職。193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夜譚十記》《滄桑十年》,紀實文學《在地下》,短篇小說集《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 詳細>>】
馮時行(1100—1163),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于宋代恭州(今重慶)。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詳細>>】
喻茂堅(1474~1566),字月梧,號心庵,明重慶府榮昌縣(今重慶市榮昌區)人,祖籍江西豐城,明朝法學家、著名廉吏。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主持編著《問刑條例》,著有《梧岡文集》等。喻茂堅曾主持編纂《問刑條例》,受到世宗皇帝的嘉獎。皇帝遣宦官賜金帛,宦官還,稱“喻尚書饋禮僅三兩”,世宗諭曰:“喻茂堅乃天下清官也”。【 詳細>>】
王應熊(1589~1647)字非熊,號春石,明重慶府巴縣樂磧青溪里(今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人。萬歷四十年(1612)舉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督川、湖、云、貴軍務,卒贈太保、建極殿大學士,謚號“文恪”。王應熊博雅能文,尤工詩,著有《春石集》。【 詳細>>】
更多相關榜單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用(yong)戶(hu)提供信(xin)(xin)息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zi)均是(shi)注(zhu)冊用(yong)戶(hu)自主發(fa)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dian),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xu)假信(xin)(xin)息、錯(cuo)誤信(xin)(xin)息或任何(he)問題,請及(ji)時聯(lian)系(xi)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di)一(yi)時間(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guan)信息的(de)知(zhi)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dan)不(bu)限于文字、圖(tu)(tu)片、圖(tu)(tu)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hu)提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de)抄襲或使(shi)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07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76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