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蘭原名是荷蘭。2019年10月4日,荷蘭政府宣布,今后將不再使用“Holland”這個名稱,而一律使用官方的正式名稱“the Netherlands”。在中文翻譯中,則是把常用的“荷蘭”一名換成“尼德蘭”。實際上,荷蘭的正式國名一直都是(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直譯過來就是尼德蘭王國。荷蘭一詞只是俗稱,以往荷蘭政府為求國名便于辨認,才繼續使用Holland。而考慮到荷蘭只是尼德蘭的一部分,為了照顧國民的情緒,荷蘭對外統一使用國家的官方名稱都變為了尼德蘭。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adagascar)原名馬爾加什。該國曾是法國的殖民地,于1960年6月26日成功宣布獨立,并建立了馬爾加什(Malagasy)共和國。為了更好地反映國家的身份和特點,該國在1975年將國名更改為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民主共和國。為了清除殖民時代痕跡,在1992年8月19日,馬達加斯加全民公投通過了“第三共和國憲法”,并將國名最終改為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并一直沿用至今。
貝寧共和國(原名:達荷美共和國)
貝寧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nin)原名達荷美共和國。在20世紀初,該國淪為法國殖民地,在1960年8月1日成功獨立,成立達荷美共和國。國家成立初期政局動蕩,為了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荷美于1975年11月30日改國名為貝寧人民共和國。后1990年2月實行多黨制,3月改國名為貝寧共和國。貝寧如今是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和重債窮國,國內工業基礎薄弱,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腰果、油棕櫚等,其中棉花是主要出口創匯產品。
津巴布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imbabwe)原稱南羅得西亞。1890年,該國淪為英國南非公司殖民地,被命名為南羅得西亞。1965年11月,南羅得西亞擺脫殖民宣布獨立,于1980年成立津巴布韋共和國。更改舊稱,是因為“南羅得西亞”是以當時的殖民者羅德斯名字命名,為了擺脫帶有殖民色彩的國家名稱,津巴布韋才啟用了新國名。津巴布韋一詞早在1960年代初期就開始流傳,象征著黑人民族主義者,在國家取得獨立并逐漸把白人趕出國家后,津巴布韋成了勝利的象征,并成為官方名稱。
斯里蘭卡(原名:錫蘭)
斯里蘭卡(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原名錫蘭。在18世紀末,該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但在1948年2月成功獲得獨立,并定國名為錫蘭。然而,為了消除舊國名的殖民色彩并告別歷史,錫蘭在1972年5月22日改稱斯里蘭卡共和國。而為了更加體現其民主和社會主義的特點,1978年8月16日,斯里蘭卡決定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并一直沿用至今。
泰國(原名:暹羅)
泰國(The Kingdom of Thailand)原名暹羅。1939年6月23日,暹羅首次將國國名更改為泰國,1945年9月8日,泰國又將國名恢復為暹羅,直到1949年5月11日,暹羅正式以泰國為國名,一直沿用至今。泰國更改國名是因為民族主義,該國主要民族是泰族,泰語為國語。政府認為確定國家的名稱應與種族的確切名稱和泰族人民的喜愛相一致,因此,從泰語的角度來看,國家、民族、國籍的名稱應為“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