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崇善寺大悲殿
0 票數:0 #古建筑#
崇善寺位于山西太原市東南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創建,太原市著名古剎。初名白馬寺,后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馬氏,就該寺舊址大事擴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院失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毀,幸存下來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屬建筑。清光緒七年(1881年),山西巡撫張之洞在崇善寺的廢墟上建造了文廟。現為山西省佛教協會所在地。2013年3月5日,崇善寺大悲殿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
  • 門票參考: 2元(yuan)
  • 所在地/隸屬: 山西省太原(yuan)市迎澤區(qu)
  • 開放時間: 08:00~17:00
  • 建議游玩時間: 1~2小(xiao)時(shi)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第七(qi)批(明至清)
附近有 62 個景點: 崇善寺(省屬)(0km)    山西銅鑼灣國際購物中心(1km)    太原兒童公園(1km)    太原文瀛公園(1km)    中共太原支部舊址(1km)    山西大學堂舊址(1km)    太原文廟(1km)    太原純陽宮(1km)    太原孫中山紀念館(1km)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1km)    山西省藝術博物館(1km)    山西省民俗博物館(1km)    太原鐘樓街(2km)    九女湖(2km)    圪蘆湖(2km)    太原迎澤公園海底世界(2km)    平陽鼓樓(2km)    太原迎澤公園(2km)    唱經樓(2km)    太原食品街(2km)    東湖醋園(2km)    太原晉商博物館(2km)    太原龍湖萬達廣場(3km)    永祚寺雙塔(3km)    文瀛湖(3km)    太原天主教堂(3km)    太原龍潭公園(3km)    永祚寺(太原市)(3km)    太原天主堂(3km)    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3km)    太原市雙塔陵園(4km)    王家峰墓群(4km)    太原碑林公園(4km)    太原白云寺(4km)    太原汾河公園景區(4km)    楊家峪薰衣草莊園(5km)    山西科學技術館(5km)    山西地質博物館(5km)    太原動物園(5km)    太原解放紀念館(5km)    中國煤炭博物館(5km)    山西博物院(5km)    天美新天地(6km)    北美新天地時尚中心(6km)    太原王府井百貨(6km)    和信摩爾(6km)    漪汾公園(6km)    太原理工大學(6km)    山西省太原市群眾藝術館(7km)    陜甘寧晉綏聯防軍舊址(7km)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7km)    山西神溪國家濕地公園(7km)    太原清真寺(7km)    太原森林公園(7km)    太原華潤萬象城(8km)    山西省圖書館(8km)    山西大劇院(8km)    太原龍華寺(8km)    山西大學(8km)    太原市博物館(9km)    太原臺駘山滑世界哈爾濱彩色冰雕(9km)    太原長風文化商務區(10km)   
詳細(xi)介紹 PROFILE +

簡介

崇(chong)善寺(si)(si)在山(shan)西太原市迎(ying)澤(ze)區狄梁公街。創(chuang)建于唐。初名(ming)白馬寺(si)(si),后(hou)改延壽寺(si)(si)、宗善寺(si)(si),明(ming)代又(you)改崇(chong)善寺(si)(si)。洪(hong)武十(shi)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晉(jin)恭王朱棡為為紀(ji)念(nian)其母(mu)孝(xiao)慈高皇后(hou)馬氏,就該(gai)寺(si)(si)舊(jiu)址大事擴(kuo)建,南(nan)北長(chang)550米(mi),東西長(chang)250 米(mi),總面積達(da)14萬平方米(mi)。為山(shan)西省第(di)(di)一批(pi)重(zhong)點(dian)文物保護(hu)單位。2013年3月5日,崇(chong)善寺(si)(si)大悲殿被國(guo)(guo)務院公布為全(quan)國(guo)(guo)重(zhong)點(dian)文物保護(hu)單位(第(di)(di)七(qi)批(pi))。

明代以前,只是(shi)(shi)一個(ge)不大的(de)寺院,有(you)說(shuo)它(ta)是(shi)(shi)隋煬帝巡幸太原時的(de)行宮,還(huan)有(you)的(de)說(shuo)它(ta)是(shi)(shi)武則(ze)天少時出(chu)家的(de)舊址,如今山(shan)門右額的(de)“宗唐遺址”四(si)字(zi),很可能就是(shi)(shi)源于(yu)這些傳說(shuo)。

據寺內木匾記載: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馬氏,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啟奏明太祖,批準建立新寺,歷時8載,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竣工,名為崇善禪寺。不幸的是,清同治三(san)年(1864年)的一(yi)場大(da)火,主(zhu)要建筑(zhu)均被焚(fen)毀,幸存下來的只(zhi)有大(da)悲殿及一(yi)些(xie)附屬(shu)建筑(zhu)。清光緒七年(nian)(1881年(nian)),山(shan)西(xi)巡撫張之(zhi)洞在(zai)崇(chong)善(shan)寺(si)(si)(si)(si)的廢墟上建造了(le)(le)文(wen)廟(miao)。從此(ci),崇(chong)善(shan)寺(si)(si)(si)(si)一(yi)分(fen)為二,文(wen)廟(miao)占了(le)(le)大部(bu)分(fen)地方,這就是現在(zai)的山(shan)西(xi)博物(wu)館第一(yi)部(bu)分(fen),而(er)僅占原(yuan)寺(si)(si)(si)(si)面(mian)積四(si)十分(fen)之(zhi)一(yi)的大悲(bei)殿,就成為古白馬寺(si)(si)(si)(si)、明崇(chong)善(shan)禪(chan)寺(si)(si)(si)(si)的當(dang)然代表(biao)了(le)(le)。

內飾

寺內(nei)(nei)大(da)雄寶(bao)殿(dian)(dian)居中(zhong),面(mian)寬九間,高(gao)達30余(yu)米。殿(dian)(dian)堂樓(lou)閣、亭(ting)臺(tai)廊(lang)廡數(shu)近(jin)千間。清同治三年(nian)1864年(nian)大(da)部(bu)份(fen)建筑毀于火。現存崇善寺的(de)(de)局部(bu),包(bao)括山門、鐘樓(lou)、東西兩廂和大(da)悲殿(dian)(dian),亦自成(cheng)(cheng)格局。后為大(da)悲殿(dian)(dian),面(mian)寬七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為明(ming)(ming)代(dai)完整(zheng)、準的(de)(de)建筑,具有較高(gao)的(de)(de)藝術價值(zhi),前(qian)檐安有隔扇,背(bei)面(mian)裝(zhuang)有板門,殿(dian)(dian)內(nei)(nei)設天花板,檐下(xia)(xia)有斗拱承托屋檐,瓦頂黃綠色琉璃剪(jian)邊,瑰麗壯觀。殿(dian)(dian)內(nei)(nei)中(zhong)間的(de)(de)神(shen)臺(tai)上(shang)供(gong)千手千眼(yan)十(shi)一面(mian)觀音;左邊是(shi)(shi)千缽文殊菩薩(sa)(sa),右(you)邊是(shi)(shi)普賢(xian)菩薩(sa)(sa),像高(gao)8.5米,比(bi)例適度,衣飾流暢,完好無損。寺內(nei)(nei)還(huan)(huan)珍藏有宋(song)(song)(song)紹定四年(nian)宋(song)(song)(song)版磧砂(sha)藏經(jing)(jing)(全部(bu))、元版藏經(jing)(jing)(部(bu)分)、明(ming)(ming)下(xia)(xia)統五年(nian)明(ming)(ming)版北藏經(jing)(jing)(全部(bu))、明(ming)(ming)成(cheng)(cheng)化(hua)八年(nian)赤金(jin)寫德華經(jing)(jing)七卷、明(ming)(ming)嘉靖三十(shi)年(nian)南藏經(jing)(jing)(全部(bu)),此外(wai),還(huan)(huan)保存上(shang)下(xia)(xia)兩冊(ce)釋迦如來應化(hua)事跡和善財童子五十(shi)三參五彩畫(hua)(這些(xie)畫(hua)冊(ce),雖是(shi)(shi)明(ming)(ming)代(dai)作品(pin),但色彩艷(yan)麗如新,十(shi)分吸引人),明(ming)(ming)洪(hong)武(wu)二十(shi)四年(nian)鑄(zhu)造(zao)的(de)(de)鐵(tie)獅一對(dui),明(ming)(ming)正統十(shi)四年(nian)鑄(zhu)造(zao)的(de)(de)大(da)鐘一口,這些(xie)都是(shi)(shi)研究(jiu)中(zhong)國宋(song)(song)(song)、元、明(ming)(ming)各代(dai)藝術的(de)(de)寶(bao)貴資料。

歷史

崇善寺,初建于唐,名白馬寺,后改稱延壽寺、宗善寺,后來又叫新寺。據記載,那是因為崇善寺是在原有舊寺的基礎上大興土木,重新修建的。崇善寺新寺的名稱,從十四世紀初葉到二十世紀民國年間,一直沿用了幾百年。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發妻孝慈高皇后馬氏病逝。朱元璋第三子,即晉王朱(木岡),是馬氏撫養成人的。為紀念母后,朱岡請求準建崇善寺。崇善寺的修建,從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動工,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成,歷時八載。當年崇善寺的盛景,可以從一幅現仍保存在寺內的《崇善寺建筑全圖》中看到。明代(dai)以前,它只是一個不大的寺院(yuan)。

佛教意義

明代的(de)(de)(de)(de)崇(chong)善(shan)寺(si)(si)按(an)照標準(zhun)的(de)(de)(de)(de)宮(gong)殿(dian)(dian)式(shi)(shi)建筑的(de)(de)(de)(de)格式(shi)(shi)修(xiu)建的(de)(de)(de)(de)。中軸(zhou)線上(shang)的(de)(de)(de)(de)金剛殿(dian)(dian)、天王殿(dian)(dian)、大(da)雄殿(dian)(dian)、毗盧(lu)殿(dian)(dian)、大(da)悲殿(dian)(dian)、金靈殿(dian)(dian),由南往北(bei)(bei)一(yi)字排開(kai)。在(zai)各大(da)殿(dian)(dian)的(de)(de)(de)(de)左、右,又整齊(qi)的(de)(de)(de)(de)排列著(zhu)一(yi)系列的(de)(de)(de)(de)小院落。它(ta)們不(bu)僅(jin)對(dui)稱(cheng),而且整齊(qi)劃一(yi)。這(zhe)種格局(ju)(ju),與北(bei)(bei)京故宮(gong)中軸(zhou)線上(shang)的(de)(de)(de)(de)主殿(dian)(dian)和東西六宮(gong)的(de)(de)(de)(de)布局(ju)(ju)極為相(xiang)似。從這(zhe)幅圖(tu)(tu),可(ke)以(yi)想象得到當(dang)年(nian)占地二(er)百四十五畝的(de)(de)(de)(de)崇(chong)善(shan)寺(si)(si),是(shi)(shi)多(duo)(duo)么的(de)(de)(de)(de)富麗(li)堂(tang)皇,宏偉壯(zhuang)觀(guan)。當(dang)年(nian)的(de)(de)(de)(de)崇(chong)善(shan)寺(si)(si)不(bu)僅(jin)外表引(yin)人注(zhu)目,更重要(yao)的(de)(de)(de)(de)是(shi)(shi)擁有其他寺(si)(si)廟(miao)(miao)(miao)不(bu)具備的(de)(de)(de)(de)條件(jian)崇(chong)善(shan)寺(si)(si)風(feng)景圖(tu)(tu),那就是(shi)(shi)它(ta)不(bu)僅(jin)是(shi)(shi)一(yi)座寺(si)(si)院,而且是(shi)(shi)朱(zhu)家王朝(chao)的(de)(de)(de)(de)一(yi)座祖廟(miao)(miao)(miao)。中軸(zhou)線上(shang)的(de)(de)(de)(de)最后一(yi)座大(da)殿(dian)(dian)——金靈殿(dian)(dian),就是(shi)(shi)一(yi)座沒有帝座的(de)(de)(de)(de)祖廟(miao)(miao)(miao)。這(zhe)在(zai)中國(guo)佛(fo)教寺(si)(si)院的(de)(de)(de)(de)修(xiu)建中是(shi)(shi)罕見的(de)(de)(de)(de)。崇(chong)善(shan)寺(si)(si)既是(shi)(shi)佛(fo)教寺(si)(si)廟(miao)(miao)(miao),又是(shi)(shi)皇家祖廟(miao)(miao)(miao),因此,它(ta)享受著(zhu)比一(yi)般寺(si)(si)廟(miao)(miao)(miao)更多(duo)(duo)的(de)(de)(de)(de)香(xiang)火。在(zai)這(zhe)種背(bei)景下,它(ta)渡過了自己旺盛、興隆的(de)(de)(de)(de)時期(qi)。

看到的(de)崇善寺,只是原來寺廟的(de)幾(ji)十分(fen)之一,僅(jin)是六大(da)(da)主殿(dian)中(zhong)(zhong)的(de)一座——大(da)(da)悲殿(dian)。崇善寺的(de)其(qi)他(ta)宏偉建筑,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yuan)1864年)的(de)大(da)(da)火中(zhong)(zhong)全(quan)都化(hua)為了(le)灰燼。

幸免(mian)一毀的大(da)(da)悲殿,雖(sui)然(ran)在明成(cheng)化(hua)和清嘉慶(qing)年間進(jin)行過修葺,但(dan)都(dou)是小修,大(da)(da)至梁架,小至門(men)窗都(dou)未更(geng)換,基本上還是明代(dai)初修時的原物(wu)。因此(ci)具有(you)更(geng)高的歷史價(jia)值。占地僅為九百平方(fang)米的大(da)(da)悲殿,雖(sui)然(ran)僅是原崇善寺(si)的幾(ji)十分之一,但(dan)它(ta)卻(que)保存著崇善寺(si)的精華,保存著價(jia)值連城的寶物(wu)。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輯(ji)上傳(chuan)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mian)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chuan)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ji)行(xing)為,與【崇善(shan)寺大悲殿】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zhu)體(ti)無關,網站不(bu)(bu)完全保證內容信息(xi)的準確性、真(zhen)實性,也不(bu)(bu)代(dai)表(biao)本站立場,各項數(shu)據信息(xi)存在更新不(bu)(bu)及時(shi)的情(qing)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mian)內容與實際情(qing)況不(bu)(bu)符,可(ke)點(dian)擊(ji)“反(fan)饋”在線向(xiang)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jin)行(xing)更正。 反饋(kui)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ce)用戶(hu)提供(gong)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zi)均是(shi)注冊(ce)用戶(hu)自主發(fa)布(bu)上傳(chuan),不代(dai)表本(ben)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wu)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qing)及(ji)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xi)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hu)提供的商業信(xin)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87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9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781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381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