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李叔同故居紀念館
0 票數:0 #名人故居#
李叔同故居原位于河北區糧店街60號,是一座清朝年間建造的一套由四個四合院組成的大宅院,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間,占地1400平方米。院內建有游廊和小花園,室內陳設精致,環境幽雅。在宅院里有一西式書房,取名“意園”,是李叔同1910年從日本學成重返故里時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圖的意愿。院內花園游廊環繞,雕梁畫柱交輝,室內陳設精致,環境幽雅宜人。為津門名人故居建筑中的一支奇葩。后來,由于住戶繁雜,年久失修,糧店后街60號逐漸失去了本來面貌。
  • 門票參考: 免費
  • 所在地/隸屬: 天津市河北區(qu)海(hai)河東路與濱(bin)海(hai)道交口(kou)
  • 開放時間: 09:00~17:00(周一閉館)
  • 適宜季節: 全年
  • 建議游玩時間: 3小時(shi)
  • 旅游景區級別: 3A
附近有 149 個景點: 河北野生原度假村(1km)    鮑貴卿舊居(1km)    天津濱海圖書館(1km)    天津玉皇閣(1km)    天津天后宮(1km)    天津廣播電視塔(1km)    梁啟超舊居(1km)    望海樓教堂(1km)    天津古文化街(1km)    天津華夏鞋文化博物館(1km)    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天后宮)(1km)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1km)    曹禺故居紀念館(曹禺劇院)(1km)    天津梁啟超紀念館(1km)    天津文廟(1km)    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區(1km)    覺悟社舊址(2km)    京津國色天香牡丹園(2km)    海河中心廣場公園(2km)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2km)    世紀鐘廣場(2km)    津灣廣場(2km)    天津意式風情街(2km)    天津市規劃展覽館(2km)    天津食品街(2km)    天津廣東會館(2km)    天津恒隆廣場(2km)    天津大悅城(2km)    天津百貨大樓(2km)    大悲禪院(2km)    天津中山公園(2km)    天津鼓樓(2km)    估衣街(2km)    “天津之眼”摩天輪(2km)    意大利風情旅游區(2km)    天津格格府典藏博物館(2km)    天津金融博物館(2km)    天津市三條石歷史博物館(2km)    天津市老城博物館(2km)    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2km)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2km)    中共北方局舊址紀念館(2km)    天津鼓樓博物館(2km)    天津戲劇博物館(廣東會館)(2km)    天河城購物中心(3km)    天津金街文化旅游區(3km)    天津解放北路(3km)    天津勸業場(3km)    天津中心公園(3km)    南開公園(3km)    大沽路公園(3km)    翔宇公園(3km)    天津市張學良故居(3km)    吉鴻昌舊居(3km)    末代皇帝溥儀舊居(3km)    段祺瑞舊居(3km)    西開教堂(3km)    南開學校舊址(3km)    法國公議局舊址(3km)    鹽業銀行舊址(3km)    天津勸業場大樓(3km)    濱江道(3km)    耳閘公園(3km)    曹家花園(3km)    天津瓷房子(3km)    津城靜園(3km)    天津蓮宗寺(3km)    天津市雋禎博物館(3km)    天津西洋美術館(3km)    天津郵政博物館(3km)    中共天津歷史紀念館(3km)    天津慶王府旅游景區(4km)    孫殿英故居(4km)    張自忠舊宅(4km)    影匯之星(4km)    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4km)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4km)    天津利順德飯店舊址(4km)    西沽公園(4km)    小白樓1902歐式風情街(4km)    天津利順德大飯店(4km)    華蘊博物館(4km)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區(4km)    寧園旅游景區(4km)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4km)    天津義和團紀念館(4km)    利順德博物館(4km)    近代天津博物館(4km)    天津莊王府(5km)    海濱長廊(5km)    北疆博物院舊址(5km)    桃花堤公園(5km)    解放南園公園(5km)    睦南公園(5km)    天津人民公園(5km)    李純祠堂(5km)    謙祥益綢緞莊舊址(5km)    北洋大學堂舊址(5km)    福聚興機器廠舊址景區(5km)    天津鹽坨公園(5km)    天津南普公園(5km)    天津音樂街(5km)    天津泉香閣錢幣博物館(5km)    天津守道膠片相機博物館(5km)    天津外國語大學(5km)    天津大學(5km)    天津愛琴海購物公園(6km)    南開大學思源堂(6km)    天津市和平文化宮(6km)    河東公園(6km)    天津濱海河濱公園(6km)    天妃宮遺址(6km)    八里臺新文化廣場(6km)    天津天塔湖風景區(6km)    薦福觀音寺(6km)    天津市天津建筑工法展覽館(6km)    天津市古雅博物館(6km)    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6km)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6km)    平津戰役紀念館(6km)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6km)    南開大學(6km)    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7km)    天津市群眾藝術館(7km)    二宮公園(7km)    橋園公園(7km)    天津文化中心銀河廣場(7km)    天津萬象城(7km)    津酒文化園(7km)    天津水上公園(7km)    掛甲禪寺(7km)    天津科學技術館(7km)    天津自然博物館(7km)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7km)    天津美術館(7km)    天津博物館(7km)    天士力大健康城景區(8km)    灤水園公園(8km)    萬新公園(8km)    中山門公園(8km)    天津灣公園(8km)    天津動物園(8km)    志蓮凈苑(9km)    南翠屏公園(9km)    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9km)    北運河水利風景區(9km)    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9km)    天津凌奧創意產業園(10km)    天津希樂少兒休閑旅游區(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亭亭玉立的我"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李叔同故居紀念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shao) PROFILE +

基本介紹

李叔同(tong)(tong)即著(zhu)名的弘一法(fa)師(shi),平湖人,是中(zhong)國近(jin)代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同(tong)(tong)時也是知(zhi)名的佛教高僧。他出身書香世家(jia),通古博今,曾東(dong)渡扶桑,專攻音樂和繪畫(hua),創辦(ban)中(zhong)國第(di)一個話劇社團“春柳社”,并主演了《茶花女(nv)》、《黑(hei)奴吁天錄》等名劇。后(hou)來他在杭州虎跑寺剃(ti)度為僧,并南下福建泉州,窮其一生潛心(xin)鉆研(yan)佛經(jing)戒律,終成(cheng)一代宗師(shi)。

大師(shi)在(zai)天(tian)津河北區糧店街60號度過了青少(shao)年時(shi)代,20歲(sui)后才離開。正是在(zai)那里,他積累夯實了自己的文學、藝術基礎。

故居(ju)(ju)修(xiu)復(fu)(fu)2010年10月完(wan)成(cheng),在故居(ju)(ju)內(nei)建“李(li)叔同--弘一大(da)師(shi)故居(ju)(ju)紀(ji)念館(guan)”,并向社會免費開放。李(li)叔同故居(ju)(ju)紀(ji)念館(guan)為國(guo)家3a級旅游景(jing)區和市(shi)級愛國(guo)主(zhu)義教育基(ji)地(di)(di)。紀(ji)念館(guan)由(you)故居(ju)(ju)和園(yuan)林兩(liang)部(bu)分(fen)(fen)組成(cheng),總占(zhan)(zhan)地(di)(di)面積(ji)4000平(ping)(ping)方(fang)(fang)米。故居(ju)(ju)占(zhan)(zhan)地(di)(di)面積(ji)1400平(ping)(ping)方(fang)(fang)米,建筑主(zhu)體與室(shi)內(nei)陳設、室(shi)外人文景(jing)觀遵循歷史資料進(jin)行復(fu)(fu)建,以(yi)傳統木結(jie)構(gou)為主(zhu),四進(jin)院落,“田”字(zi)型民居(ju)(ju)格(ge)局(ju)。重點(dian)復(fu)(fu)原(yuan)的景(jing)觀有(you)桐達錢莊(zhuang)、佛堂、起(qi)居(ju)(ju)室(shi)、洋書(shu)(shu)房、中書(shu)(shu)房、意(yi)園(yuan)及部(bu)分(fen)(fen)匾額、楹聯(lian)。園(yuan)林占(zhan)(zhan)地(di)(di)面積(ji)2600平(ping)(ping)方(fang)(fang)米,由(you)太湖石(shi)假(jia)山、池塘(tang)、長亭(ting)及弘一大(da)師(shi)紀(ji)念亭(ting)組成(cheng)。陳列展覽由(you)室(shi)內(nei)外復(fu)(fu)原(yuan)、李(li)叔同生(sheng)(sheng)平(ping)(ping)圖(tu)片展、李(li)叔同生(sheng)(sheng)平(ping)(ping)石(shi)刻(ke)(ke)與書(shu)(shu)法篆(zhuan)刻(ke)(ke)仿刻(ke)(ke)室(shi)外展區,以(yi)及戶外藝術(shu)營(ying)造展覽等五個部(bu)分(fen)(fen)組成(cheng)。

人物簡介

李(li)叔同(tong)(1880-1942),學名文濤,小字(zi)三(san)郎(lang),出家后(hou)法號(hao)弘(hong)一,原(yuan)籍浙(zhe)江平湖,光緒六年(nian)(1880)生于(yu)天津。是(shi)中國著名的(de)近(jin)代新文化運動(dong)的(de)先驅,同(tong)時也是(shi)享譽(yu)海內外的(de)佛教(jiao)高僧(seng)。李(li)氏酷愛文學、藝術,擅長書法、繪畫、音樂、篆刻,多才多藝,是(shi)中國近(jin)代史上頗有影響的(de)人物(wu)。

李叔同是(shi)我國(guo)近(jin)代史(shi)上著名的(de)(de)音(yin)樂(le)家教育家、書(shu)法(fa)家、畫家、僧人。作為中國(guo)新文化運(yun)動的(de)(de)早期(qi)啟蒙者,他一生從(cong)事各(ge)種藝術(shu)活動,在音(yin)樂(le)戲劇(ju)繪畫書(shu)法(fa)詩詞等藝術(shu)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de)(de)建樹。同時還培(pei)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shu)人才。豐子(zi)愷、劉質(zhi)平等皆出其(qi)門下。

李叔同生平

李叔(shu)(shu)同1880年(nian)生于(yu)(yu)(yu)天津(jin)(jin)(jin)的一(yi)個(ge)進士鹽商家庭。小時(shi)候的他,知(zhi)識面就很(hen)寬。少(shao)年(nian)時(shi)已擅(shan)長(chang)吟(yin)詩作畫,寫字刻印。(李叔(shu)(shu)同一(yi)八八○年(nian)農歷九(jiu)月二十日生于(yu)(yu)(yu)天津(jin)(jin)(jin)。祖籍(ji)浙江(jiang)平湖。幼名文濤(tao),又名廣侯(hou)。先(xian)世(shi)是鹽商。父(fu)名李筱樓,為清進士,曾(ceng)官(guan)于(yu)(yu)(yu)吏部(bu),晚年(nian)亦耽禪(chan)悅。五歲喪父(fu)。及(ji)長(chang),曾(ceng)往隨北方名士嚴范(fan)孫、趙幼樓、唐(tang)敬嚴、王仁安游(you),因(yin)之詩、文、書、畫、篆刻等(deng)造詣均深。時(shi)在清末,國政腐敗,他亦主(zhu)張變(bian)法圖強(qiang),挽(wan)救(jiu)中國。戊(wu)戌(xu)政變(bian)失敗后,有人(ren)指其為康梁同黨,于(yu)(yu)(yu)是天津(jin)(jin)(jin)不(bu)能留,便奉母南遷上海,與(yu)上海名士許幻園(yuan)、袁希濂結為朋友。)

1901年來到上海(hai),在南洋公學讀書,是教(jiao)育家蔡元培先生(sheng)的學生(sheng)。在讀書期間(jian),李叔(shu)同仍然從事各種藝術活動。他(ta)文才(cai)超群,在“瀘學堂”的征文比賽中曾三次獲首(shou)獎,深得人們的稱贊。

1905年(nian)至(zhi)1910年(nian)間,他在日本東(dong)京上野美術專門學(xue)校學(xue)習(xi)(xi)西(xi)洋畫和(he)音(yin)樂(le)(le),成(cheng)為近(jin)代(dai)中(zhong)國第一位(wei)出國學(xue)習(xi)(xi)音(yin)樂(le)(le)繪畫的(de)進步知識分子,同時也是我國最早學(xue)習(xi)(xi)西(xi)洋音(yin)樂(le)(le)的(de)人。他除了學(xue)習(xi)(xi)作(zuo)曲(qu)理論之外,還主攻鋼琴。在詩詞(ci)、書畫、篆刻;音(yin)樂(le)(le)、戲曲(qu)方面造詣甚深。曾創(chuang)“春(chun)柳社”于東(dong)京,主演茶花女。

1906年李(li)叔同在(zai)(zai)日本編輯出版了我國(guo)最(zui)早的(de)(de)一本音(yin)樂(le)期刊(kan)(kan)《音(yin)樂(le)小雜志》,并(bing)且在(zai)(zai)國(guo)內發(fa)行。他(ta)(ta)創辦刊(kan)(kan)物的(de)(de)目的(de)(de)就是用音(yin)樂(le)喚起(qi)民心,促進社會的(de)(de)進步和(he)發(fa)展。在(zai)(zai)《音(yin)樂(le)小雜志》中,還刊(kan)(kan)登了他(ta)(ta)創作(zuo)的(de)(de)三首(shou)歌曲《我的(de)(de)國(guo)》《春(chun)郊賽跑(pao)》和(he)《隋堤柳》。

1910年3月,李叔同回到祖國,先后任教于天津上海,同時在(zai)《太(tai)平洋(yang)報》任音樂編輯。

1913年任(ren)浙(zhe)江第一師范音樂(le)美術教員,并(bing)兼任(ren)南京高等師范的(de)音樂(le)美術教學工作。其間(jian)加入過南社,為事有盛名的(de)藝術家。

1918年到(dao)杭州(zhou)虎跑(pao)寺(si)出(chu)家,法(fa)名演音,號弘(hong)一(yi)。常居廈門(men)南(nan)普陀(tuo)及(ji)泉州(zhou)承天、天元(yuan)等寺(si)。以戒(jie)行著稱,立志(zhi)復興(xing)南(nan)山(shan)律(lv)宗,整理(li)律(lv)宗著述,曾創(chuang)設“南(nan)山(shan)律(lv)學院”。提出(chu)念(nian)佛(fo)不忘(wang)救(jiu)國(guo)(guo),救(jiu)國(guo)(guo)不忘(wang)念(nian)佛(fo),有《四(si)分律(lv)比(bi)丘戒(jie)相(xiang)表記》《南(nan)山(shan)律(lv)在(zai)家備(bei)覽(lan)要略》等佛(fo)學著述及(ji)《護(hu)生(sheng)畫集》、《三寶歌》、《清涼歌》等傳世。出(chu)家后(hou)尤(you)多以書法(fa)贈人(ren),弘(hong)揚佛(fo)法(fa)。

1942年病逝于福建(jian)泉(quan)州開(kai)元(yuan)寺。卒(zu)后被尊為重興南山律宗(zong)第(di)十一祖。

李叔同作品

畫冊(ce):《樂石集》 《李叔同印存》 《護生畫集》(與豐子愷(kai)等合(he)作,弘一題詩)

論文:《圖畫修得法(fa)》 《水彩畫法(fa)說略(lve)》

填詞:歌曲(qu)《送(song)別》 歌曲(qu)《憶兒時》

作曲(qu):歌曲(qu)《三寶歌》(釋(shi)太虛詞) 南(nan)京大(da)學校(xiao)歌《大(da)哉一誠天下動》(江謙詞)

原貌重建

李叔同故居(ju)是一(yi)座建(jian)(jian)于清(qing)(qing)朝末(mo)年的(de)老(lao)四合(he)院建(jian)(jian)筑(zhu)(zhu),這座呈(cheng)“田”字形的(de)清(qing)(qing)代建(jian)(jian)筑(zhu)(zhu)院內分南北(bei)兩部分,內設花園和(he)西式建(jian)(jian)筑(zhu)(zhu)風格的(de)“洋書房”,用于李叔同休息(xi)和(he)習字作(zuo)畫、接待來(lai)客之(zhi)用,整個院落雖不(bu)算大,但優雅清(qing)(qing)曠(kuang),令人流連。

李叔(shu)同故(gu)(gu)居(ju)修復工(gong)程于2007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河(he)北區海河(he)東(dong)路與濱海路交口西側正式(shi)開(kai)工(gong)。發展海河(he)經濟領(ling)導(dao)小組辦公室的(de)(de)有(you)關(guan)負(fu)責(ze)人(ren)說,雖然(ran)李叔(shu)同的(de)(de)故(gu)(gu)居(ju)已經不復存(cun)在,但故(gu)(gu)居(ju)的(de)(de)恢復將(jiang)按(an)照照片資(zi)料重建,其大小、形狀、裝飾風格等均與故(gu)(gu)居(ju)一樣,不過(guo),新建的(de)(de)李叔(shu)同故(gu)(gu)居(ju)的(de)(de)地基(ji)將(jiang)在原(yuan)有(you)故(gu)(gu)居(ju)的(de)(de)基(ji)礎上長(chang)高90厘米(mi)。

故(gu)(gu)(gu)居重建(jian)(jian)后,這(zhe)里成(cheng)為(wei)文化(hua)交流和(he)展覽的(de)“新書房”。修復故(gu)(gu)(gu)居按(an)照“前門(men)朝(chao)東,后門(men)朝(chao)海河,故(gu)(gu)(gu)居坐北朝(chao)南”的(de)原則設計,占地面積4000余平方(fang)米(mi),由故(gu)(gu)(gu)居和(he)附設花(hua)園(yuan)兩(liang)部分組成(cheng),由蘇州園(yuan)林設計院負責設計,保持(chi)原故(gu)(gu)(gu)居的(de)建(jian)(jian)筑規(gui)模和(he)建(jian)(jian)筑風格。保留下(xia)來的(de)李叔同原故(gu)(gu)(gu)居建(jian)(jian)筑材料被用于紀念館(guan)工程;花(hua)園(yuan)內(nei)建(jian)(jian)弘一大(da)師紀念亭和(he)雕(diao)像等設施。在故(gu)(gu)(gu)居內(nei)建(jian)(jian)“李叔同--弘一大(da)師故(gu)(gu)(gu)居紀念館(guan)”,2011年12月30日正式向公(gong)眾(zhong)開(kai)放參(can)觀。

故居紀(ji)念館館內(nei)一件(jian)件(jian)展(zhan)品(pin)呈現著大(da)(da)師在詩、詞、書(shu)畫、篆(zhuan)刻、音樂、戲劇、文(wen)學、佛教(jiao)等多個(ge)領(ling)域的卓越成(cheng)就,一間(jian)間(jian)展(zhan)室(shi)講述著李叔同大(da)(da)師“二十(shi)文(wen)章(zhang)驚海內(nei)”的璀璨一生。

最受(shou)感動的(de)是(shi)李叔同(tong)填詞的(de)歌曲(qu)《送別》,天(tian)籟之音繞梁回蕩,凄美(mei)柔婉的(de)旋律猶如大(da)師在述說: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佛柳笛聲殘(can),夕(xi)陽山外(wai)山。

天(tian)之(zhi)涯(ya),地之(zhi)角,知(zhi)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yu)歡,今(jin)宵(xiao)別夢寒(han)。

長亭外,古(gu)道(dao)邊,芳草(cao)碧連(lian)天。

晚風佛(fo)柳笛聲殘,夕陽山(shan)外山(shan)。

文化中心

以李叔同故(gu)(gu)居(ju)為中(zhong)心,海河東岸將建(jian)(jian)起(qi)一個占地約3.98公(gong)頃的(de)新(xin)(xin)文(wen)化(hua)中(zhong)心。作為東南亞文(wen)化(hua)巨匠(jiang)的(de)李叔同又是新(xin)(xin)文(wen)化(hua)的(de)代表人物,同時,這個中(zhong)心側(ce)重于反映天(tian)津市(shi)新(xin)(xin)文(wen)化(hua)的(de)代表人物,并(bing)結合李叔同故(gu)(gu)居(ju)的(de)恢復建(jian)(jian)設進行整體設計,故(gu)(gu)而得名。按照規(gui)劃設計方案,新(xin)(xin)文(wen)化(hua)中(zhong)心將建(jian)(jian)成4個規(gui)模不(bu)同的(de)建(jian)(jian)筑,除了(le)恢復重建(jian)(jian)李叔同故(gu)(gu)居(ju)外,還將建(jian)(jian)設其他以文(wen)化(hua)性經營(ying)為主(zhu)的(de)建(jian)(jian)筑項目。與曹禺、梁啟超等文(wen)化(hua)名人有關的(de)展(zhan)品也將進駐新(xin)(xin)文(wen)化(hua)中(zhong)心,這種(zhong)規(gui)劃設計利于故(gu)(gu)居(ju)的(de)保護和文(wen)化(hua)交流。

建筑特色

重(zhong)建后的(de)故居內園林景觀(guan)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由太湖(hu)石假山、人工湖(hu)、紀念亭(ting)和涼亭(ting)組(zu)成;故居占地面積1400㎡,由四組(zu)院落、48間房屋組(zu)成,傳(chuan)統磚(zhuan)木結構,呈“田”字型格局,青灰色的(de)磚(zhuan)墻、朱紅色的(de)門(men)窗,凝重(zhong)而莊(zhuang)嚴。

李(li)(li)鴻章題寫的“進士(shi)第”匾額,彰顯(xian)著李(li)(li)家(jia)顯(xian)赫的地位與身份(fen)。李(li)(li)家(jia)當年生活起(qi)居(ju)的場景(jing):桐達(da)錢(qian)莊、佛堂、起(qi)居(ju)室、洋書(shu)房(fang)、中書(shu)房(fang)、意園等復原(yuan)完好(hao)。

整個(ge)建筑沿街而(er)建,坐(zuo)西(xi)朝東,大門為(wei)“虎座(zuo)”門樓,門楣(mei)上有極為(wei)精細的(de)“百獸圖”鏤刻磚雕,墻(qiang)壁磨磚對縫。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ben)站(zhan)為注冊用戶(hu)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ben)(ben)站(zhan)觀(guan)點,更(geng)不表示本(ben)(ben)(ben)站(zhan)支持購買(mai)和(he)交(jiao)易,本(ben)(ben)(ben)站(zhan)對網頁中(zhong)內容的(de)合法性、準確性、真(zhen)實(shi)性、適(shi)用性、安(an)全性等(deng)概不負責(ze)。版權歸原(yuan)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虛(xu)假(jia)信(xin)息、錯(cuo)誤信(xin)息或任(ren)何問(wen)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606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47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465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4222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