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魚是樂器還是法器
木魚(yu)是一(yi)種(zhong)法(fa)器,多(duo)用于佛(fo)教、道教的(de)功課與法(fa)會(hui)。相傳(chuan)魚(yu)晝夜不(bu)合目,故(gu)刻木像(xiang)魚(yu)形,擊(ji)之以警(jing)戒僧眾應晝夜思(si)道。
形(xing)制有二:一為挺(ting)直魚形(xing),用來粥飯(fan)或集眾(zhong)(zhong)、警眾(zhong)(zhong),懸掛在(zai)寺(si)院走(zou)廊上(shang)。一為圓狀魚形(xing),誦經時所用,放在(zai)案(an)上(shang)。明、清以來,民間音(yin)樂和潮劇、粵劇中(zhong)常(chang)用到木(mu)魚。使木(mu)魚除法器外兼(jian)具樂器功能。
佛學傳(chuan)入中國(guo)之前,具備木(mu)魚(yu)功能的器具名(ming)(ming)叫[Ghanta],這一(yi)名(ming)(ming)稱隨著佛學進入中國(guo)后,翻譯為犍槌,中國(guo)傳(chuan)統語言中本已經存在“木(mu)魚(yu)”這一(yi)名(ming)(ming)稱,表示“木(mu)制魚(yu)形祭品(pin)”,考察隋唐(tang)以前的文獻(xian),“木(mu)魚(yu)”一(yi)詞基本表達這個意(yi)思,但是從隋唐(tang)以后,“木(mu)魚(yu)”逐漸變為犍槌的代名(ming)(ming)詞,甚至取(qu)代了犍槌。“木(mu)魚(yu)”含(han)義的與(yu)佛學融合發展的過程完(wan)全一(yi)致。
二、法器木魚的作用是什么
佛教中(zhong)設立(li)木(mu)魚,用途(tu)是很多的(de)。
1、木魚主要是用來在僧眾贊誦時整和聲調節奏的,類似于樂隊中的指揮。同(tong)時也(ye)取魚類目不闔睛,晝夜精進,以(yi)激勵僧眾不斷(duan)用功的意義。
2、木魚有集合僧眾的作用。佛(fo)經中說,自有木魚出現,“其后(hou),天下大(da)(da)小寺院以(yi)木魚鼓集合大(da)(da)眾”。
3、木魚還用來打更報曉。佛經中(zhong)記載:“每日交五更,諸寺(si)院行者打鐵牌子(zi)或木魚(yu),循行報(bao)曉”。
4、木魚也是比丘們在出外乞食化緣時,不斷敲擊,以提(ti)醒(xing)俗眾廣發慈悲心的工具。
關于(yu)木魚的功用,佛教中(zhong)還有(you)許多偈語發人深醒:
如《雪峰義存禪師語錄》中就有“木魚鼓頌”二首,其中有句說:“我暫作魚鼓,懸頭為眾苦。師僧吃茶飯,拈槌打我肚。身雖披鱗甲,心中一物無。鸕鶿橫豁望,我誓不入湖。”又說(shuo):“可憐魚鼓子,天生從地養。粥飯(fan)不(bu)能(neng)飧(sun),空肚(du)作(zuo)聲響。時時驚僧睡,懶者煩惱長。住持鬧喧(xuan)喧(xuan),不(bu)如打游漾。”
在這里,木魚警策僧(seng)眾的用途,被古代佛教高(gao)僧(seng)以幽默趣(qu)味的形式表(biao)現(xian)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