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工業鏡頭按等效焦距可分為哪幾類 工業相機鏡頭焦距怎么計算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天空之城 上傳提供 2023-10-17 評論 0
摘要:焦距是工業相機鏡頭的重要性能指標,是透鏡中心到焦點的距離。工業鏡頭按等效焦距可分為廣角工業鏡頭、長焦距工業鏡頭、中焦距工業鏡頭、遠心工業鏡頭、微距工業鏡頭。在選擇工業鏡頭時,焦距是很重要的參數,那么工業相機鏡頭焦距怎么計算?下面來了解下。

一、工業鏡頭按等效焦距可分為哪幾類

1、廣角工業鏡頭

等效焦距小于標準焦距(50mm)的工業鏡頭。特點是工作距離WD短,景深(shen)大(da),視角(jiao)大(da),通常畸變表現為桶形(xing)失真。

2、長焦距工業鏡頭

等效焦距超過(guo)200mm,工作(zuo)距離長,放大倍(bei)數大,通常畸變表現為枕形失真。

3、中焦距工業鏡頭

機器視(shi)覺系統中常用的工(gong)(gong)業(ye)(ye)鏡頭,焦距在50mm左(zuo)右,介(jie)于廣(guang)角工(gong)(gong)業(ye)(ye)鏡頭和長焦距工(gong)(gong)業(ye)(ye)鏡頭之間,通常情況下畸(ji)變校正較好。

4、遠心工業鏡頭

在(zai)機器視覺系統(tong)中,物體(ti)的(de)尺(chi)(chi)寸(cun)往往是很重要(yao)的(de)。但一般(ban)的(de)工(gong)業(ye)鏡(jing)(jing)頭(tou)(tou)在(zai)成(cheng)像(xiang)時(shi),遠離工(gong)業(ye)鏡(jing)(jing)頭(tou)(tou)的(de)物體(ti)成(cheng)像(xiang)較(jiao)小,而(er)同(tong)(tong)(tong)一尺(chi)(chi)寸(cun)的(de)近距離物體(ti)成(cheng)像(xiang)較(jiao)大,結果,產生了測量誤差(cha)。遠心(xin)工(gong)業(ye)鏡(jing)(jing)頭(tou)(tou)就是為(wei)消(xiao)除這一誤差(cha)而(er)設計的(de),使(shi)相(xiang)同(tong)(tong)(tong)尺(chi)(chi)寸(cun),不同(tong)(tong)(tong)遠近的(de)物體(ti)在(zai)成(cheng)像(xiang)面上獲得相(xiang)同(tong)(tong)(tong)尺(chi)(chi)寸(cun)的(de)圖像(xiang)。遠心(xin)鏡(jing)(jing)頭(tou)(tou)又(you)分為(wei)單遠心(xin)鏡(jing)(jing)頭(tou)(tou)和雙遠心(xin)鏡(jing)(jing)頭(tou)(tou),目前利用遠心(xin)光學系統(tong)技術開發(fa)的(de)用于(yu)高精密測量的(de)BTOS雙遠心(xin)鏡(jing)(jing)頭(tou)(tou)表現搶眼(yan)。

5、微距工業鏡頭

用(yong)于拍攝較小(xiao)物體的(de)工(gong)業(ye)鏡(jing)頭(tou),它具(ju)有很(hen)大的(de)工(gong)業(ye)鏡(jing)頭(tou)放(fang)大比。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天空之城"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二、工業相機鏡頭焦距怎么計算

首(shou)先,要確(que)定工業相機(ji)的接(jie)口(kou)、靶面(mian)尺(chi)寸(cun)和(he)分辨率(lv)大小(xiao)。打比方(fang)是2/3"工業相機(ji),C接(jie)口(kou),5百(bai)萬像素(su);那么我們可以先確(que)定需要的工業鏡(jing)頭是C接(jie)口(kou),最(zui)少(shao)支持2/3",5百(bai)萬像素(su)以上,或者線對在160LP。

其(qi)次,確定(ding)所要(yao)達(da)到的(de)視野范圍(wei)(FOV)和工(gong)作(zuo)距離(WD),然后根(gen)據這兩個要(yao)求和已知的(de)靶面尺寸計算出工(gong)業(ye)鏡頭的(de)焦距(f)。

工業相機鏡頭焦距的計算公式為:

焦(jiao)距(f)=工作距離(WD)*CCD靶面型號(hao)尺寸(V或(huo)者(zhe)H)/視場大小或(huo)者(zhe)物體(ti)高度(FOV)

視場(chang)(FOV)=工作(zuo)距(ju)離(WD)*CCD靶面型號尺寸(V或(huo)者(zhe)H)/焦距(ju)(f)

視場FOV(V或(huo)者H)=靶面尺寸(V或者H)/光學倍率

工作距離WD=f(焦距)×靶面尺寸/FOV(V或者H

光學倍率=靶面尺寸(V或者H)/視場FOV(V或(huo)者H

打比方視野是(shi)(shi)100*100mm,WD是(shi)(shi)500mm,那(nei)么(me)我們先從工(gong)作(zuo)距(ju)離確定工(gong)業鏡(jing)頭的(de)焦(jiao)距(ju)要在50mm以下(xia)(工(gong)業鏡(jing)頭的(de)命(ming)名方式PMS-5018M,前面字(zi)母(mu)表(biao)示(shi)POMEAS品牌,50表(biao)示(shi)焦(jiao)距(ju)50mm,18表(biao)示(shi)最(zui)大(da)光圈值),市場上工(gong)業鏡(jing)頭焦(jiao)距(ju)一般是(shi)(shi)12mm,16mm,20mm,25mm,35mm,50mm,75mm。再結(jie)合(he)相(xiang)機靶(ba)面的(de)大(da)小來確定哪個型號(hao),工(gong)業鏡(jing)頭的(de)焦(jiao)距(ju)越(yue)小,視場角就越(yue)大(da),視野也就相(xiang)應的(de)更大(da)。

如果靶面為2/3",可以選擇35mm焦距(ju)的工業(ye)鏡頭;靶面1/2"則需要25mm焦距(ju)的工業(ye)鏡頭,或者更小....以此類(lei)推。

工業鏡頭選型過程中(zhong),為了方便(bian)計算工業鏡頭參數,現提供(gong)靶面尺寸表供(gong)參考。

1.1英寸——靶面(mian)尺寸為(wei)寬12mm*高12mm,對角線17mm

1英(ying)寸(cun)——靶(ba)面尺寸(cun)為寬12.7mm*高9.6mm,對角線16mm

2/3英寸(cun)——靶面尺(chi)寸(cun)為(wei)寬(kuan)8.8mm*高6.6mm,對角線11mm

1/1.8英(ying)寸——靶面尺寸為寬(kuan)7.2mm*高5.4mm,對角線(xian)9mm

1/2英(ying)寸——靶面尺寸為寬6.4mm*高4.8mm,對角線8mm

1/3英寸——靶面尺寸為寬4.8mm*高3.6mm,對角線6mm

1/4英寸——靶面尺寸為寬(kuan)3.2mm*高2.4mm,對角線(xian)4mm

在計算(suan)尺寸時,不是(shi)按(an)簡單的長度換算(suan)單位計算(suan)的(長度換算(suan)是(shi):1英(ying)(ying)寸=25.4mm),而是(shi)按(an)1英(ying)(ying)寸=16mm算(suan)的。

鏡(jing)頭(tou)光圈:光圈越(yue)大,景(jing)(jing)深越(yue)小;光圈越(yue)小,景(jing)(jing)深越(yue)大。

鏡(jing)頭焦距:鏡(jing)頭焦距越(yue)長,景(jing)深越(yue)小;焦距越(yue)短,景(jing)深越(yue)大。

拍攝距離(li)(li):距離(li)(li)越(yue)遠(yuan),景深(shen)越(yue)大;距離(li)(li)越(yue)近,景深(shen)越(yue)小。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ce)用戶提(ti)(ti)供信(xin)(xin)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自主(zhu)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biao)本站觀(guan)點,版權歸(gui)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xin)息、錯(cuo)誤信(xin)(xin)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息的(de)知識產權(quan)(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you)(包括(kuo)但(dan)不(bu)限于文字、圖片(pian)、圖表、著作權(quan)(quan)、商標權(quan)(quan)、為用戶提(ti)供(gong)的(de)商業信(xin)息等(deng)),非(fei)經許(xu)可不(bu)得抄襲(xi)或使(shi)用。
提(ti)交(jiao)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天空之城
注冊用戶-時尚界的美少女的個人賬號
關注
頁面相關分類
裝修居住/場景空間
生活知識百科分類
地區城市
更多熱門城市 省份地區
人群
季節
TOP熱門知識榜
知識體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