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ba)鄉山(shan)高山(shan)紅薯品種多(duo)樣,外形(xing)美(mei)觀,顏色(se)亮麗,肉質松軟,口感(gan)清甜。
富(fu)含鉀、β-胡蘿卜(bu)素(su)(su)、葉酸、維(wei)生素(su)(su)C和(he)維(wei)生素(su)(su)B6,有(you)(you)助(zhu)于預防(fang)心血(xue)管疾病;有(you)(you)助(zhu)于維(wei)持人(ren)體的(de)正常葉酸水(shui)平(ping),增強抗癌(ai)(ai)癥能力;紅(hong)薯中高(gao)含量的(de)膳(shan)食纖維(wei),有(you)(you)潤腸、促進胃腸蠕(ru)動、預防(fang)便秘和(he)結腸直腸癌(ai)(ai)、減(jian)肥(fei)健美等保健作(zuo)用;富(fu)含一(yi)種類似雌性激素(su)(su)的(de)物質,對保護人(ren)體皮膚、延緩衰老有(you)(you)一(yi)定(ding)作(zuo)用。
八鄉山(shan)番薯(shu)產自廣(guang)東省梅州市(shi)豐順縣,豐順縣地處蓮花山(shan)脈(mo)中(zhong)段,山(shan)體龐大,地勢高(gao)峻,海(hai)拔千米(mi)以上的山(shan)峰(feng)有57座。北部(bu)銅鼓峰(feng)海(hai)拔1559.5米(mi),為全(quan)縣最高(gao)點(dian),也(ye)是粵東第(di)一(yi)高(gao)峰(feng)。主要山(shan)脈(mo)有:蓮花山(shan)脈(mo)、釋(shi)迦(jia)崠山(shan)脈(mo)、鳳(feng)凰山(shan)脈(mo)、韓(han)山(shan)山(shan)脈(mo)。
豐順縣(xian)屬南亞(ya)熱帶(dai)季(ji)風氣(qi)候區,光照(zhao)充(chong)足(zu),雨量(liang)充(chong)沛,氣(qi)候宜人。縣(xian)城年平(ping)(ping)均氣(qi)溫(wen)21.4°C,年日照(zhao)時(shi)數(shu)1938.8小時(shi),全(quan)年無(wu)霜期322天(tian)。縣(xian)城平(ping)(ping)均降雨量(liang)為1776.1毫米(mi),適宜種(zhong)植(zhi)番薯。
番(fan)薯富(fu)含(han)蛋白質,淀粉,果(guo)膠,纖(xian)維(wei)素,氨基酸,維(wei)生素及多(duo)種礦(kuang)物質。對人體(ti)有以下功(gong)效:
1、番薯(shu)中豐富的(de)鉀元素,能調節體內礦物質(zhi)均衡,起到(dao)一定輔(fu)助降壓的(de)作用。
2、增(zeng)強機體免疫力,減緩器(qi)官老化,有很好(hao)的抗突(tu)變作用。
3、抑制黑色素的產(chan)生(sheng),防止(zhi)雀斑和老年斑的產(chan)生(sheng),抑制肌膚老化,保持皮膚彈(dan)性。
4、排毒通便,預防便秘和結腸直腸癌等。
栽培技術
育苗:
(1)種薯(shu)選擇:重(zhong)150克至250克以(yi)上,表皮光(guang)滑(hua),無(wu)病蟲危害的秋收薯(shu)塊。
(2)育苗(miao)時間:6月初至7月底。
定植:7月中下旬移(yi)植。選割壯心苗栽插,苗長約25厘(li)米(mi),采用(yong)水平扦插3至5厘(li)米(mi),薯苗入土3至4個節,種植密(mi)度每667平方米(mi)(畝)≤4000株。
田間管理(li):每667平方米(畝(mu))入有機肥(fei)≥1500千克(ke),提蔓1至2次(ci),收獲(huo)前20天(tian)停止(zhi)灌水。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xu)符合國(guo)家相關(guan)規定。
收獲
11月(yue)中旬至下旬地瓜(gua)葉(xie)子局部變黃,及(ji)時收獲。
2006年(nian),八鄉(xiang)山鎮番薯產(chan)值0.81億元。
截(jie)至(zhi)2012年(nian)底,八鄉山全鎮(zhen)番薯種植面積有4000多畝,畝平均產(chan)量2500斤(jin)至(zhi)3000斤(jin),全年(nian)總(zong)產(chan)量在500萬公斤(jin)以上,總(zong)產(chan)值達1500萬元。
2018年3月,原國家(jia)質檢總(zong)局批準對“八鄉山番(fan)薯”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清朝康熙年間(1636年至1912年),八鄉山鎮始種植番薯;2018年,八鄉山鎮,以“公司+基地+農戶”模(mo)式,興辦(ban)起八鄉山粉絲(si)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