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遼寧農業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遼寧農業博物館,前身是創建于1956年的遼寧農業展覽館,2008年改建為遼寧農業博物館。地處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東陵路78號。館內現有農業歷史和動植物資源兩個展館。展館展示了我國遼河流域古代和近代農業的農用工具、民俗用品,集科研、試驗、示范、推廣、培訓、科普于一體。
  • 地址: 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東陵路(lu)78號
  • 門票: 免費
  • 博物館等級: 無(wu)級別(bie)(行業)
  • 旅游景區級別: 3A
附近有 94 個景點: 沈陽天主堂(0km)    關東影視城(0km)    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文化館(1km)    沈陽五愛市場(1km)    張學良舊居(1km)    明清皇家陵寢(1km)    南關天主教堂(1km)    張氏帥府博物館(1km)    沈陽故宮博物院(1km)    沈陽市府廣場(2km)    皇城恒隆廣場(2km)    沈陽商業城(2km)    沈陽大悅城(2km)    沈陽恒隆市府廣場(2km)    沈陽青年公園(2km)    沈陽中街(2km)    遼寧廣播電視塔(2km)    楊宇霆公館(2km)    興隆室內公園(2km)    沈陽市太清宮(2km)    大佛寺(遼寧省沈陽市)(2km)    慈恩寺(遼寧省沈陽市)(2km)    長安寺(遼寧省沈陽市)(2km)    般若寺(遼寧省沈陽市)(2km)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2km)    沈陽金融博物館(2km)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文化館(3km)    遼寧省沈陽市群眾藝術館(3km)    沈陽北市場(3km)    沈陽興隆大家庭(3km)    沈陽萬泉公園(3km)    張作相公館(3km)    趙爾巽公館(3km)    楊城寨生態旅游景區(3km)    遼寧總站舊址(3km)    錫伯族家廟(3km)    為雅都市莊園(3km)    大德農博樂園(3km)    臥龍谷旅游拓展小鎮(3km)    華晨寶馬工業旅游景區(3km)    沈陽白清寨滑雪場(3km)    遼寧省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3km)    沈陽市蓬瀛宮(3km)    實勝寺(3km)    沈陽古舊鐘表博物館(3km)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3km)    沈陽中山公園(4km)    沈陽中興大廈(4km)    沈陽太原街萬達廣場(4km)    西塔街(4km)    太原街(4km)    王明宇公館(4km)    沈陽南湖公園(4km)    沈陽中山廣場建筑群(4km)    東北大學舊址(4km)    東北陸軍講武堂(4km)    沈陽機床(4km)    沈陽龍之夢休閑旅游中心(4km)    沈陽市城市規劃展示館(4km)    沈陽科學宮(4km)    大法寺(4km)    沈陽老龍口酒博物館(4km)    東北大學(4km)    五里河公園(5km)    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5km)    克拉古斯品牌工藝展示中心(5km)    法輪寺(遼寧省沈陽市)(5km)    奉海鐵路局舊址(6km)    1905文化創意園(6km)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6km)    遼寧大學(6km)    沈陽渾河水利風景區(7km)    清昭陵(7km)    北陵公園(7km)    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后勤史館(7km)    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7km)    興順夜市(8km)    大遼圣市商業街(8km)    無垢凈光舍利塔(8km)    抗美援朝烈士陵園(8km)    世外桃源溫泉養生度假小鎮(8km)    華圣寺(8km)    沈陽海洋探索中心(9km)    沈陽華潤萬象城(9km)    蘇聯紅軍陣亡將士紀念碑(9km)    沈陽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9km)    新樂遺址(9km)    盛京驛站(9km)    沈陽鑄造博物館(9km)    沈飛航空博覽園(9km)    中國工業博物館(9km)    沈陽丁香湖公園(10km)    沈陽工人村生活館(10km)    遼寧沈陽國家森林公園(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遼寧農業博物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遼寧(ning)(ning)農業(ye)博(bo)(bo)物館(guan)(guan)(guan),前身是(shi)創建于1956年的遼寧(ning)(ning)農業(ye)展覽館(guan)(guan)(guan),2008年改建為遼寧(ning)(ning)農業(ye)博(bo)(bo)物館(guan)(guan)(guan)。地處(chu)遼寧(ning)(ning)省(sheng)沈陽市(shi)沈河區東陵路78號。 主(zhu)要任務是(shi)研究(jiu)和展示遼寧(ning)(ning)歷史(shi)時期的農業(ye)發展,向公眾普及農業(ye)知識。館(guan)(guan)(guan)內現有(you)農業(ye)歷史(shi)和動物資源(yuan)兩個展館(guan)(guan)(guan)。

館舍占地面積250畝(mu),展館面積3400平(ping)方米,館內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現代農業和(he)未來農業四個部分。展覽內容由(you)基本(ben)陳(chen)列與專(zhuan)題陳(chen)列構成(cheng),基本(ben)陳(chen)列包括(kuo)《古代農業》和(he)《生物資源(yuan)》,專(zhuan)題陳(chen)列包括(kuo)《傳統農具》和(he)《滿族民(min)俗》。

展(zhan)覽將(jiang)以遼(liao)寧(ning)農(nong)業歷史(shi)發展(zhan)為(wei)依據(ju),以歷史(shi)文獻、圖(tu)片、實(shi)物、標本為(wei)載體(ti),展(zhan)示中國尤其是遼(liao)寧(ning)的(de)古代農(nong)業成就,反映遼(liao)寧(ning)優越的(de)農(nong)業自然條件和(he)多樣生態(tai)環(huan)境孕育的(de)豐富多彩的(de)生物資(zi)源(yuan),介紹種類繁(fan)多的(de)傳統農(nong)具和(he)獨具民族特色的(de)滿族民俗。

展廳展館

爐匠挑子

爐(lu)匠(jiang)(jiang)桃子(zi)爐(lu)匠(jiang)(jiang)挑(tiao)(tiao)子(zi)是舊(jiu)時東北“小(xiao)(xiao)爐(lu)匠(jiang)(jiang)”的(de)專用(yong)行頭。小(xiao)(xiao)爐(lu)匠(jiang)(jiang)出(chu)門干(gan)活(huo),一(yi)(yi)般都是師(shi)徒二人,師(shi)傅挑(tiao)(tiao)兩(liang)個約二尺(chi)多高的(de)扁箱(xiang)子(zi),其(qi)中(zhong)一(yi)(yi)個的(de)下部是風箱(xiang),上部是兩(liang)個抽(chou)屜,裝著(zhu)鍋子(zi)和鉤環(huan)等。另一(yi)(yi)個是四個抽(chou)屜,內裝打鐵用(yong)的(de)鉗子(zi),錘(chui)子(zi)等。徒弟挑(tiao)(tiao)兩(liang)個長方形(xing)的(de)木箱(xiang)子(zi),裝著(zhu)小(xiao)(xiao)火爐(lu),小(xiao)(xiao)鐵礅、大鐵錘(chui)和礁碳、行李等。

曲轅犁

曲轅犁(li)(li)(li)(li)較早(zao)出現于隋唐時期,是繼漢代犁(li)(li)(li)(li)耕(geng)發展之后農具改革的又(you)一次突破,它的出現標志著中(zhong)國傳統(tong)步犁(li)(li)(li)(li)的基本定型。曲轅犁(li)(li)(li)(li)由十(shi)一個部件組(zu)成,即犁(li)(li)(li)(li)鏵(hua)、犁(li)(li)(li)(li)壁、犁(li)(li)(li)(li)底、壓镵(chan)、策(ce)額、犁(li)(li)(li)(li)箭、犁(li)(li)(li)(li)轅、犁(li)(li)(li)(li)梢、犁(li)(li)(li)(li)評、犁(li)(li)(li)(li)建和犁(li)(li)(li)(li)盤(pan)。

風谷機

風(feng)谷機(ji)即老(lao)式(shi)谷物脫(tuo)粒(li)機(ji),是利(li)用空氣流(liu)(liu)動,使谷粒(li)和皮殼分開的(de)(de)農用工具。其主要是通過手搖控制風(feng)扇(shan)鼓的(de)(de)曲(qu)柄來轉動風(feng)扇(shan)輪(lun),進(jin)而(er)形成(cheng)橫向風(feng)流(liu)(liu)。由于谷物殼較輕(qing),被吹向車(che)身后開口(kou),而(er)谷粒(li)則(ze)自然下沉,由車(che)身另一出口(kou)盛(sheng)入容器,完成(cheng)了谷物的(de)(de)脫(tuo)粒(li)過程(cheng)。

老碾子

這(zhe)塊(kuai)石碾子原收藏于沈(shen)陽市張士鄉(xiang)村劉(liu)殿(dian)忠老(lao)(lao)人家中(zhong),直經2.2米(mi),高0.5米(mi)。在老(lao)(lao)人所居住(zhu)的村里,用(yong)了(le)足足一(yi)百多年,幾乎養育了(le)四代(dai)人。

石碾(nian)(nian)子(zi)是過(guo)去(qu)使用的(de)糧食(shi)加工工具,在(zai)(zai)北方(fang)大(da)部(bu)分地區(qu)應用十分普遍。碾(nian)(nian)子(zi)由(you)碾(nian)(nian)臺、碾(nian)(nian)盤(pan)、碾(nian)(nian)滾和碾(nian)(nian)架(jia)等組成,主(zhu)要用于糧食(shi)脫(tuo)(tuo)殼、去(qu)皮。碾(nian)(nian)盤(pan)中(zhong)心立木(mu)柱為豎軸,連(lian)接(jie)碾(nian)(nian)架(jia),架(jia)中(zhong)裝(zhuang)有磙子(zi),多以人推或(huo)畜拉(la),通(tong)過(guo)碾(nian)(nian)滾子(zi)在(zai)(zai)碾(nian)(nian)盤(pan)上的(de)來回滾動碾(nian)(nian)壓達到脫(tuo)(tuo)殼、去(qu)皮的(de)目的(de)。

巨豬

作為(wei)該(gai)館鎮館之寶(bao)之一(yi),巨豬(zhu)是(shi)目前國內發現的較大的家豬(zhu)。其體(ti)長(chang)(chang)2.5米,腰圍2.23米,體(ti)重1800多斤,有14.4厘(li)米長(chang)(chang)的獠牙。它是(shi)以長(chang)(chang)白豬(zhu)為(wei)父(fu)本(ben),梅山豬(zhu)為(wei)母本(ben)雜(za)交而成的。

巨(ju)豬(zhu)是由遼寧(ning)省瓦房店(dian)的70多(duo)歲的農民徐(xu)長(chang)金(jin)飼養的。老人(ren)(ren)無兒無女,因此這頭豬(zhu)就成為了他(ta)的精神寄托。從1999年在(zai)集市上買回來到(dao)2004年自然(ran)死亡,巨(ju)豬(zhu)一直與老人(ren)(ren)同住,整整陪(pei)伴(ban)了他(ta)5年時間。巨(ju)豬(zhu)死后,老人(ren)(ren)很(hen)悲痛,在(zai)門上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大豬(zhu)長(chang)眠(mian)不醒,謝絕眾(zhong)人(ren)(ren)參觀。后為了紀念巨(ju)豬(zhu),老人(ren)(ren)與遼寧(ning)農業博(bo)物館聯系(xi),將(jiang)其制作成標本并保存于該館。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yong)(yong)戶提(ti)供信息(xi)存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jun)是注冊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更不表(biao)示(shi)本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站(zhan)對網(wang)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zhen)實性(xing)、適用(yong)(yong)性(xing)、安全(quan)性(xing)等概(gai)不負責。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376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85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