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皮膚顏色(se)鑒別】拔火罐后顏色(se)代(dai)表什么 拔罐后皮膚顏色(se)如何鑒別
拔罐后皮膚顏色如何鑒別
1、拔火罐先分清體質
中醫認(ren)為,體(ti)內(nei)多濕是現代人通病。同樣是“濕氣重”,由于發病部位及癥狀(zhuang)表現(xian)的(de)不同,分為外濕氣和(he)內濕兩(liang)大類(lei)。
外(wai)濕是由(you)盛夏(xia)氣候潮濕,或居家潮濕、涉水(shui)(shui)淋雨、穿著濕衣、洗浴后(hou)即吹空調等原因,外(wai)邪侵入人(ren)體,使體內水(shui)(shui)液不得蒸發(fa),水(shui)(shui)濕停(ting)聚而成病。常表(biao)現為風(feng)濕關節疼痛(tong)、腰酸背(bei)痛(tong)等。
內(nei)濕常(chang)與消化功能有關(guan)。中(zhong)醫(yi)認為脾(pi)有“運化水濕”的功(gong)能(neng),若體虛(xu)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熬夜過多,常食油膩、甜食、辛(xin)辣、燒烤,那(nei)脾就不能(neng)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出現舌(she)苔厚膩、口舌(she)無(wu)味、口渴燒心、食欲較差、腹脘脹氣、大便稀溏(tang)、長(chang)(chang)瘡長(chang)(chang)皰等(deng)癥狀。
拔火罐是(shi)我(wo)國(guo)民間(jian)流傳很久(jiu)的一種獨特(te)的治病(bing)養生方法,的確具有逐寒祛濕、疏(shu)通經絡(luo)、祛除淤滯、行(xing)氣活血(xue)、消(xiao)腫止痛、拔毒瀉熱的作(zuo)用。對于外濕體(ti)質的人(ren)來說,效果較為明顯(xian),但有內濕的人(ren)則適合(he)用中藥(yao)調理。這(zhe)也(ye)正(zheng)是(shi)有的人(ren)拔火罐有效,有的人(ren)無效的原(yuan)因。如果身體(ti)不舒服需要拔罐,最好分(fen)清體(ti)質外濕還是(shi)內濕。
患有心臟(zang)病(bing)、皮膚損(sun)傷的(de)人,以(yi)及身體(ti)比(bi)較(jiao)虛弱的(de)人、孕婦(fu)(fu)、月(yue)經期婦(fu)(fu)女(nv)、醉酒者,都不能拔罐(guan),飽腹、空腹時也不宜(yi)拔罐(guan)。
2、顏色深淺僅作參考
拔(ba)火罐(guan)(guan)通過(guo)物理(li)刺(ci)激(ji)和(he)負壓人(ren)為造成(cheng)毛(mao)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ren)體(ti)干細胞(bao)修(xiu)復功能,及(ji)壞死血細胞(bao)吸收(shou)功能,促進血液循(xun)環,激(ji)發(fa)精(jing)氣,調理(li)氣血,達(da)到提(ti)高和(he)調節人(ren)體(ti)免疫力的作用。拔(ba)火罐(guan)(guan)后會留有罐(guan)(guan)印(yin)。一般情(qing)況下,罐(guan)(guan)印(yin)會在(zai)7天左右消散。
拔火罐后的顏色主要取決于體內濕氣、拔火罐的時間長短、醫生的手法等因素,拔火罐后的顏色有紫黑色、紅色、暗紅等,分別提示可能有相應的疾病,但只能作為參考,還要結合個人的癥狀表現來判斷。通常拔火罐后顏色偏深,預示著體內寒氣、濕氣較重,平素貪涼、可能是濕熱體質等。
拔(ba)火(huo)罐(guan)后顏色代表什(shen)么
1、如果(guo)罐印(yin)紫黑(hei)(hei)而黯(an),一(yi)般表示(shi)體有血瘀(yu),如行經(jing)不暢(chang)、痛(tong)經(jing)或心臟供血不足等(deng),當然(ran),如患處(chu)受寒(han)較重,也會出現紫黑(hei)(hei)而黯(an)的(de)印(yin)跡(ji)。如印(yin)跡(ji)數日不退,則常表示(shi)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療一(yi)段時間。如走罐出現大面積黑(hei)(hei)紫印(yin)跡(ji)時,則提示(shi)風寒(han)所犯面積甚大,應(ying)對癥處(chu)理以驅寒(han)除邪。
2、罐印發紫伴(ban)有斑塊,一般可表(biao)示有寒凝血瘀之(zhi)癥。
3、罐印呈散(san)紫點,深淺不(bu)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zhi)證。
4、淡紫發(fa)青伴(ban)有(you)斑塊(kuai),一般以(yi)虛(xu)癥為主,兼有(you)血瘀,如(ru)在腎俞穴(xue)處呈現(xian),則提示腎虛(xu),如(ru)在脾俞部位則系氣(qi)虛(xu)血瘀。此點常伴(ban)有(you)壓痛。
5、罐印鮮紅而艷,一(yi)般提示陰虛、氣陰兩(liang)虛。陰虛火旺也可出現此印跡。
6、罐印呈鮮紅散點,通常在大面積(ji)走罐后出(chu)現(xian),并不高出(chu)皮膚。如(ru)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預示該穴所在臟腑(fu)存在病邪。(臨床中有以(yi)走罐尋找(zhao)此類(lei)紅點,用針(zhen)刺以(yi)治療疾患(huan)的。)
7、罐印灰白,觸之(zhi)不溫,多為虛(xu)寒和濕邪。
8、罐印表面有紋絡且微癢,表示風邪和濕(shi)癥。
9、罐體內有(you)水氣,表示該部位有(you)濕氣。
10、罐印出現水(shui)泡,說明體內(nei)濕氣(qi)重,如(ru)果水(shui)泡內(nei)有血水(shui),是熱(re)濕毒的(de)反映(ying)。
11、拔罐區(qu)出現水泡,水腫水氣過多者,揭示患(huan)氣證。
12、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痧,或觸(chu)之(zhi)微(wei)痛(tong)兼(jian)見(jian)身(shen)(shen)體(ti)發熱(re)者(zhe),提(ti)示(shi)患熱(re)毒證,身(shen)(shen)體(ti)不發熱(re)者(zhe),提(ti)示(shi)患淤證。
13、皮色不變,觸之不溫者,提(ti)示患虛證(zheng)。
14、吸拔(ba)后(hou)沒有罐(guan)跡(ji)或雖有但啟罐(guan)后(hou)立(li)即消失,恢復常色者,則多提示(shi)病邪尚輕。當然,如取穴不準(zhun)時也(ye)會拔(ba)無(wu)罐(guan)跡(ji)。也(ye)不能以一次為準(zhun),應(ying)該多拔(ba)幾次確(que)認(ren)是(shi)否有癥狀。
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時間內切忌不要洗澡,不要著涼,否則無病也會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