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癥狀比兒童更嚴重。水痘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
水痘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bu)留(liu)瘢(ban)(ban)痕,如合(he)并細菌感(gan)染(ran)會留(liu)瘢(ban)(ban)痕,病后可獲得終(zhong)身免疫(yi),有時病毒以(yi)靜止狀態(tai)存留(liu)于神經節,多年后感(gan)染(ran)復(fu)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水痘的病因
該(gai)病是感染(ran)水(shui)痘-帶狀(zhuang)皰(pao)疹(zhen)(zhen)病毒(du)(VZV)所致,人類是該(gai)病毒(du)惟(wei)一宿主,患(huan)者(zhe)為惟(wei)一傳染(ran)源,傳染(ran)期(qi)一般(ban)從皮疹(zhen)(zhen)出現前1~2天到皰(pao)疹(zhen)(zhen)完全結痂為止。免疫缺失(shi)患(huan)者(zhe)可能(neng)在整個病程(cheng)中皆具(ju)有傳染(ran)性。兒童與(yu)帶狀(zhuang)皰(pao)疹(zhen)(zhen)患(huan)者(zhe)接觸亦可發生水(shui)痘,因二者(zhe)病因相同。
水痘傳染嗎
水(shui)痘(dou)傳染(ran)性(xing)強,傳播途徑主(zhu)要(yao)是(shi)呼吸(xi)道(dao)飛沫或直接(jie)(jie)接(jie)(jie)觸傳染(ran)。病毒感(gan)染(ran)人體后,先在鼻(bi)咽(yan)部局部淋巴結(jie)增(zeng)殖復制4~6天,而(er)后侵入血液并向全身擴撒,引(yin)起各(ge)器(qi)官病變。水(shui)皰液中(zhong)含有大量(liang)的感(gan)染(ran)性(xing)病毒顆粒。水(shui)皰也常見(jian)于口咽(yan)部、呼吸(xi)道(dao)、胃腸道(dao)、眼結(jie)膜和陰(yin)道(dao)黏(nian)膜表面。
任(ren)何年齡人群(qun)均可感染水痘(dou)-帶(dai)狀皰疹(zhen)病毒,以嬰幼兒(er)和學齡前、學齡期兒(er)童發病較多,6個月(yue)以下的嬰兒(er)較少見。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1、水痘的癥狀
該病潛伏(fu)期為(wei)12~21日,平均(jun)14日。起病較急(ji),年(nian)長(chang)兒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現(xian)前(qian)可有發熱(re)、頭痛、全(quan)身(shen)倦怠、惡心、嘔吐、腹痛等前(qian)驅癥狀,小兒則皮疹和全(quan)身(shen)癥狀同時出現(xian)。
常證:在發病(bing)24小時內(nei)出現(xian)皮(pi)疹,皮疹可見(jian)于全身(shen),呈(cheng)向心(xin)性(xing)分布,軀干部較密集,常(chang)伴瘙癢(yang)感,分批出現,丘疹、皰疹、干痂并(bing)見(jian),形態橢圓,大小不(bu)一,周圍(wei)紅暈(yun),痂后不(bu)留疤痕(hen),可有發熱,多為低熱,常(chang)伴全身(shen)不(bu)適(shi)、納差等(deng)癥狀(zhuang)。
在為(wei)期(qi)1~6日的(de)出(chu)疹(zhen)(zhen)期(qi)內皮疹(zhen)(zhen)相繼(ji)分批(pi)出(chu)現(xian)(xian)(xian),皮損(sun)呈現(xian)(xian)(xian)由細小的(de)紅色斑丘疹(zhen)(zhen)→皰疹(zhen)(zhen)→結痂→脫(tuo)痂的(de)演變過程,脫(tuo)痂后不留瘢痕。水(shui)皰期(qi)痛(tong)癢明顯(xian),若因撓抓繼(ji)發(fa)感染時(shi)可(ke)(ke)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ke)(ke)出(chu)現(xian)(xian)(xian)高熱(re),約(yue)4%的(de)成年(nian)人可(ke)(ke)發(fa)生(sheng)播散性水(shui)痘(dou)、水(shui)痘(dou)性肺(fei)炎。
變證:多發生在體質虛弱患兒,皮疹(zhen)稠密,皰(pao)疹(zhen)較大,疹(zhen)色赤紫,根盤紅暈明顯,皰(pao)漿混濁,紫癜,嘔吐,發熱,煩躁(zao);或見嗜(shi)睡(shui),譫語,神(shen)昏,驚厥;或見咳嗽頻作,喘(chuan)促。
此外,若妊娠期感染水痘,可(ke)引(yin)起胎兒(er)畸(ji)形、早產或死(si)胎。
2、水痘的治療
對于水痘的治療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和物理治療。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兩周。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該病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處理及預防皮膚繼發(fa)(fa)感染,保持(chi)清潔,避免抓(zhua)搔。加強護理,勤(qin)換衣服,勤(qin)剪(jian)指(zhi)甲(jia),防止(zhi)抓(zhua)破(po)水皰繼發(fa)(fa)感染。積極隔離患者,防止(zhi)傳染。
出水痘要注意什么
1、注意消毒與清潔
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ju)、餐具(ju)等,根據情況分(fen)別采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qie)不與健康人(ren)共用。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2、定時開窗
空(kong)(kong)氣(qi)流通(tong)也有殺(sha)滅空(kong)(kong)氣(qi)中病(bing)毒(du)的(de)作用,但房間通(tong)風時要注意防止患者受(shou)涼(liang)。房間盡可能讓陽光(guang)照射,打(da)開玻璃窗。
3、退燒
如有發燒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shui)等物理退燒法。要(yao)讓(rang)病(bing)兒(er)休息,吃富有營養(yang)易(yi)消化的飲食,要(yao)多喝開水(shui)和果汁水(shui)。
4、注意病情變化
注(zhu)意病(bing)情(qing)變化,如發(fa)現出疹后(hou)持續高(gao)熱不退(tui)、咳喘,或嘔吐、頭(tou)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送醫院就醫。
5、避免用手抓破皰疹
特別是注意不要(yao)抓破面(mian)部的(de)痘疹,以免(mian)皰疹被(bei)抓破引起(qi)化膿(nong)感染,若病變(bian)損(sun)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瘢(ban)痕。為(wei)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yao)把(ba)孩子的(de)指甲(jia)剪短,保(bao)持手的(de)清潔。
水痘預防
1、控制感染(ran)源,隔離(li)患(huan)兒至皮(pi)疹全部結痂(jia)為止,對已接觸的易感兒,應(ying)檢(jian)疫3周。
2、對免(mian)疫功能低下、應用(yong)免(mian)疫抑(yi)制劑者及孕婦(fu),若有接觸史(shi),可使用(yong)丙(bing)種球蛋白(bai),或(huo)帶(dai)狀皰(pao)疹免(mian)疫球蛋白(bai),肌肉注(zhu)射。
3、被(bei)水痘患兒污染(ran)的(de)被(bei)服及用具,應進行消(xiao)毒。
水痘疫苗有必要打嗎
水痘傳染性很強(qiang),水痘減毒活疫(yi)苗是第一種在許多國家被批準臨床應用的(de)人類皰(pao)疹病(bing)毒疫(yi)苗,接(jie)種后的(de)隨訪觀(guan)察(cha)發現水痘疫(yi)苗對接(jie)種者具有較好(hao)的(de)保(bao)護(hu)率。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