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和入伏的區別
1、入伏既(ji)不是(shi)小暑(shu)也不是(shi)大暑(shu)。
2、入伏(fu)天的初伏(fu)開始于(yu)小暑節氣之后,在(zai)小暑之后5天左右入伏開始。小暑并不等同于入伏,兩者是不同的。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著時令的變化;而入伏實際上是在說三伏天,因為此時暑熱難耐,所以,又稱之為入伏。
3、入伏(fu)指(zhi)的是(shi)“三(san)伏(fu)天”,是(shi)指(zhi)從夏至后(hou)(hou)第三(san)個“庚(geng)日(ri)”開(kai)始,到立秋后(hou)(hou)第一(yi)個庚(geng)日(ri)后(hou)(hou)10天結束的(de)(de)這段(duan)時間(jian),而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農歷六月的(de)(de)第一個節氣,時間(jian)大約(yue)在新歷的(de)(de)7月7日(ri)前后(hou)。入伏(fu)天的計算是根據“夏至三庚(geng)入伏(fu)”口訣(jue)來(lai)推算的,夏至之后(hou)的第(di)三個“庚(geng)日(ri)”就是初伏(fu)的開始(shi),一般在小暑節氣的后(hou)5天左右,到了小暑節氣也就意味了入(ru)伏天即將來臨。
小暑是入伏的第一天嗎
小暑不是入伏的第一天,在小暑節氣的時候,還沒有正式進入到三伏天,一般情況下,三伏天入伏都在小暑節氣之后,三伏天的時間確立是根據干支紀日法來確定的,小暑不是三伏天入伏的開始。因此,進入到夏至節氣后,就可以開始準備購買一些消暑的材料以及物品了,例如:菊花茶、金銀花茶、蒲公英茶以及風扇、涼席等。
伏與暑的不同
1、性質不同
暑(shu)天(tian)是節(jie)氣,例如大暑(shu)、小暑(shu);而伏天(tian)是根(gen)據干、支紀日來確定的。
2、指代不同
暑(shu)天(tian)通常(chang)是夏季的小暑(shu)、大暑(shu)時(shi)的節(jie)氣;伏天(tian)通常(chang)是從夏至開始(shi),七月中(zhong)旬到八月中(zhong)旬。
3、特點(dian)不同
民間有小暑“食(shi)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人(ren)們將新割(ge)的稻谷碾成(cheng)米后,做好飯(fan)供(gong)祀五谷大神和祖(zu)先,懇請保(bao)佑(you)風調雨順;伏(fu)天依照干、支(zhi)紀日的排列(lie),第三個(ge)(ge)庚(geng)(geng)日起為(wei)初(chu)伏(fu),第四個(ge)(ge)庚(geng)(geng)日起為(wei)中伏(fu),立秋(qiu)起第一個(ge)(ge)庚(geng)(geng)日為(wei)末伏(fu)的首日,末伏(fu)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