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河南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河南博物院十大國寶 河南博物院著名文物 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3-08-01 評論 0
河南博物院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歷史上創建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作為國家首批一級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現有館藏文物17萬余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多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下文maigoo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河南博物院十大國寶,上榜的有蓮鶴方壺、云紋銅禁、賈湖骨笛、婦好鸮尊、杜嶺方鼎、武則天金簡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 排排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河南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買購小編主要盤點了現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依據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保護級別、網絡關注熱度等因素,并結合互聯網相關排行榜綜合得出。本文僅供參考,如有錯誤、遺漏之處,歡迎在文末評論反饋。為我喜歡的投票>>

這個榜單我有更好的建議,

河南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國寶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稀世珍寶
說起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買購網小編第一個想到了春秋蓮鶴銅方壺。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共出土一對,學者郭沫若為其定名“蓮鶴方壺”,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系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也是全國已出土青銅器的稀世珍寶,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蓮鶴方壺”通高117厘米,口長30.5厘米,口寬24.9厘米,此壺紋飾構圖極為復雜,設計非常奇妙,鑄造技藝卓越精湛,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科技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一面,是青銅時代承上啟下的絕代珍品。【 詳細>>】
國寶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最早的失蠟法鑄件
云紋銅禁,春秋中期青銅器,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為國寶級文物、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現藏于河南博物院。禁為承置酒器的案。此器身為長方形,通高28.8厘米,通長131厘米,通寬67.6厘米,重94.2公斤。銅禁整體由三層粗細不同的銅梗相互套結,纖細精致,似焊無焊縫,似鉚無鉚痕,通體鏤空透雕云紋。云紋銅禁整體用失蠟法(熔模工藝)鑄就,工藝精湛復雜,令人嘆為觀止,堪稱禁類青銅器中的精品。此外,云紋銅禁的出土將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歷史向前推進1100年,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 詳細>>】
國寶級文物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改寫了中國音樂史“中華第一笛”
賈湖骨笛,新石器時代文物,距今7800~9000年,1987年出土河南舞陽賈湖遺址M282號墓,為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該墓出土了兩支骨笛,M282-21號骨笛出土時置于墓主人左股骨外側,M282—20號骨笛在墓主人左股骨內側。這兩支骨笛,在賈湖遺址出土的全部骨笛中,骨質最精美、制作最精湛、工藝水平最高、音質最優美,被譽為“絕代雙驕”。賈湖骨笛不只是中國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更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它的出土,改寫了先秦音樂史乃至整部中國音樂史,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其研究成果在英國《自然》《古物》等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后,引起國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目前,這一成果已被銘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的顯要位置。【 詳細>>】
國寶級文物最早的鳥形銅尊古代罕見青銅藝術品
婦好鸮尊,商代晚期青銅器,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婦好墓出土,國寶級文物,出土原器為一對兩只,一件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婦好鸮尊通高46.3厘米,口長16.4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4厘米,重16千克,器身銘文“婦好”。其造型實用、紋飾精巧,紋飾繁復不窮,使整件器物顯得更為威嚴獰厲,蘊含著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使人嘆為觀止。整體器具作站立鸮形,兩足與下垂尾部構成三個穩定支撐點,構思奇巧。此尊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一件鳥形銅尊,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品中的上乘佳作,也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詳細>>】
國寶級文物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的青銅重器之一
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有哪些?Maigoo小編就不得不提及杜嶺方鼎了。杜嶺方鼎,商代早期青銅器,1974年出土于河南省鄭州市杜嶺商城遺址,共兩件,較大的一件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另一件較小,現藏于河南博物院,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杜嶺方鼎,又稱杜嶺二號方鼎,通高87厘米,口長寬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約64.25千克,形制與杜嶺一號方鼎相同。此鼎形體厚重,紋飾神秘莊重,當屬王室重器,距今已有3400多年的歷史,是最早裝飾饕餮紋與乳釘紋的中國禮器,也是目前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重器之一。【 詳細>>】
國寶級文物中國目前發現的唯一金簡
武則天金簡,又稱唐武曌金簡,唐代金器文物,1982年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縣(今登封市)嵩山峻極峰北側采集,現藏于河南博物院。這枚金簡為豎長方形,長36.2厘米,寬8厘米,厚約0.1厘米,重223.5克,正面鐫刻雙鉤楷書銘文3行63字,銘文意思是武則天在公元700年七月七日來嵩山祈福,遣宮廷太監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此金簡刻工高超,線條虛實結合,不僅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枚金簡,更是迄今發現的武則天所遺留的唯一一件與她本人有關的可移動文物。它對于研究唐代歷史、武則天的政治思想、武則天時期的書法、古代投簡制度、古代封禪制度等都有重要價值。【 詳細>>】
國寶級文物“中華第一劍”
虢國玉柄鐵劍,西周晚期器物,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虢季墓),為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虢國玉柄鐵劍身長20厘米、莖長13厘米,劍身插在精心制作的牛皮鞘內,劍外有絲織品包裹的痕跡,劍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節分明,玉質細膩,溫潤光滑。劍柄中空,里面插有銅制的芯,連接劍身和劍柄。此劍制作精美,集鐵、銅、玉三種材質于一體,距今已有2800年,打破了秦國銅柄鐵劍2600年的中國最古老冶煉鐵器記錄,把中國人工冶鐵的年代提前了近兩個世紀,成為了中國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時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鐵制品,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詳細>>】
國寶級文物汝瓷瑰寶唯一一件刻花作品
北宋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北宋汝窯瓷器,1987年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汝窯遺址出土,現藏于河南博物院,為河南博物院國寶級文物。此瓶高19.5厘米,口徑5.9厘米,底徑8.2厘米,敞口細頸,鼓腹圈足,頸部及腹部剔刻折枝蓮花紋,器身輪廓呈流暢的“S”形曲線。器表滿施天藍釉,釉層勻凈瑩潤,開片疏密有致,釉層下配以如隱如現的蓮花圖案,是唯一一件經考古工作者科學發掘所得天藍釉汝瓷,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彌足珍貴,堪稱汝瓷瑰寶。【 詳細>>】
國寶級文物西漢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四神云氣圖,西漢早期墓葬壁畫,1987年河南省商丘永城芒碭山柿園漢墓出土,現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壁畫長5.14米,寬3.27米,整體面積約16.8平方米。壁畫主題圖案以朱砂紅為底色,上面用白、綠、黑等顏色繪有青龍、白虎、朱雀、怪獸等四種神禽異獸,以及靈芝、花朵和云氣紋等吉祥圖案,等構成了漢代人們想象中的死后世界。此圖不但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更是一部承載西漢初年中國神仙思想的壯麗史詩,填補了中國西漢時期壁畫的空白,比敦煌壁畫要早600多年,被中外專家、學者贊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詳細>>】
國寶級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北齊白釉綠彩長頸瓶,北齊時期瓷器,1971年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范粹墓出土,現藏于河南博物院,為河南博物院十大館藏國寶之一。此瓶高22厘米,口徑6.8厘米,底徑7厘米,施白釉,白釉泛青,腹部有翠綠彩斑,色彩鮮艷。此器為目前發現的年代較早的白瓷,造型規整、古樸,胎質細白,白釉較光潤,是北朝瓷器中的精品,白釉施綠彩,開創了中國陶瓷釉彩裝飾的先河,它是單色釉向彩色釉發展的重要一步,為色彩斑斕的唐三彩奠定了工藝基礎。【 詳細>>】

更多河南博物院著名文物

西周長(chang)子口簋形觥(國寶級文(wen)物(wu))

西周綴玉瞑(ming)目(國(guo)寶級(ji)文物,西周晚(wan)期至戰(zhan)國(guo)獨特的(de)葬(zang)玉)

東漢七層(ceng)連閣彩(cai)繪陶倉樓(國寶級文物,最(zui)具代(dai)表性的漢代(dai)建筑明(ming)器)

唐武曌金簡(國寶級文物)

唐崔(cui)祐(you)甫(fu)墓志(國寶級文(wen)物(wu),極其珍貴難得)

北(bei)宋三彩舍利(li)塔(國寶級文物(wu),具有較(jiao)為重要的(de)歷史、藝(yi)術和科(ke)學價值)

北宋三彩(cai)舍利匣(xia)(國之(zhi)瑰寶)

北(bei)宋福勝寺金棺銀(yin)槨(國(guo)寶級(ji)文(wen)物)

商獸面紋(wen)銅罍(具有(you)極高(gao)歷(li)史價(jia)(jia)值(zhi)、文化(hua)價(jia)(jia)值(zhi)和(he)藝術價(jia)(jia)值(zhi))

商司母辛四足(zu)觥(gong)(具有有重要價(jia)值(zhi))

西周(zhou)玉(yu)虎形跽(ji)坐人像(商周(zhou)圓雕玉(yu)人中的杰作(zuo))

西周柞伯簋(早期(qi)書(shu)法珍品)

西周父乙角(jiao)(“西周第一(yi)角(jiao)”)

春秋(qiu)王子午鼎(具有很(hen)高的(de)藝術與科學(xue)價值)

春秋龍耳(er)虎足方(fang)壺(堪稱春秋方(fang)壺的絕(jue)代雙驕,楚國(guo)青銅器中最具(ju)代表性的器物(wu)之一)

春(chun)秋(qiu)嵌綠(lv)松石(shi)青(qing)銅神獸(青(qing)銅器(qi)中的上(shang)乘之作)

戰國青玉(yu)(yu)龍形(xing)佩(pei)(戰國時(shi)期最具代表(biao)性的玉(yu)(yu)器(qi))

西漢(han)五鳳銅熏爐(漢(han)代(dai)銅器上乘之(zhi)作)

三國(guo)魏(wei)“關(guan)中侯(hou)印”龜鈕金印(藝術珍(zhen)品(pin))

北魏(wei)元(yuan)懷墓志(北魏(wei)墓志之精品(pin))

隋白釉黑彩(cai)侍吏(li)俑(隋代雕塑(su)藝術(shu)的珍品)

北宋富(fu)弼墓(mu)志(極為(wei)難得的書(shu)法藝術珍(zhen)品)

北宋王(wang)尚恭墓志(集大成之名志,具(ju)有(you)較(jiao)高的史料和(he)書法藝術價值)

清象(xiang)牙雕白菜(清代象(xiang)牙雕刻的(de)典(dian)范之作(zuo))

清象(xiang)牙(ya)雕(diao)蘿卜(清朝象(xiang)牙(ya)雕(diao)刻(ke)的最高(gao)代表(biao)作(zuo))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明(ming)“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的所有(you)作品(pin),均為(wei)MAIGOO網原創、合(he)法擁有(you)版權(quan)(quan)(quan)或有(you)權(quan)(quan)(quan)使(shi)(shi)用的作品(pin),未經(jing)本網授(shou)權(quan)(quan)(quan)不(bu)得轉載、摘編(bian)或利用其它方式使(shi)(shi)用上(shang)述(shu)作品(pin)。已經(jing)本網授(shou)權(quan)(quan)(quan)使(shi)(shi)用作品(pin)的,應(ying)在授(shou)權(quan)(quan)(quan)范圍內使(shi)(shi)用,并注明(ming)“來源:MAIGOO網”。違(wei)反(fan)上(shang)述(shu)聲明(ming)者(zhe),網站會追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地區排行榜
熱門文章
生活十大分類
更多榜單推薦
知識熱門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