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

南京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南京博物院十大國寶 南京博物院必看展品 南博鎮館之寶盤點
本文章由 MAIGOO編(bian)輯 上傳提供 2023-06-30 評論 0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擁有各類藏品43萬余件、珍貴文物37萬余件,珍貴文物數量居中國第二,僅次于故宮博物院。那么南京博物院有哪些國寶級文物?南博鎮院之寶有哪些?下面,買購小編為大家盤點南京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包括竹林七賢磚印模畫、西晉青釉神獸尊、西漢金獸、銀縷玉衣、東漢廣陵王璽金印等等,都是去南京博物院必看的展品。
  • 排排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南京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買購小編主要盤點了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依據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保護級別、網絡關注熱度等因素,并結合互聯網相關排行榜綜合得出。本文僅供參考,如有錯誤、遺漏之處,歡迎在文末評論反饋。為我喜歡的投票>>

這個榜單我有更好的建議,

南京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國寶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于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是南博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一,于2002年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該模印磚畫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劉伶、阮咸與榮啟期4人占一幅,是我國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幅磚畫。【 詳細>>】
國寶級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戰國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又叫陳璋圓壺,為戰國中期的容酒器,1982年出土于江蘇省盱眙縣穆店鄉馬湖村南窯莊,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為鎮院之寶,于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該銅壺通高24厘米,口徑12.8厘米,腹徑22.2厘米,圈足徑13.8厘米,重6250克,以長龍、梅花釘構成的三層網絡立體鏤空網套裝飾,在考古中尚屬首次發現,反映了當時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詳細>>】
國寶級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西晉青釉神獸尊,于1976年出土自江蘇宜興周處家族墓,為浙江越窯的經典代表,現藏于南京博物院,是南京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之一,于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西晉青釉神獸尊高27.9厘米,口徑13.2厘米,底徑16厘米,體飾四爪、雙翼、脊毛和尾,雕刻生動,在六朝青瓷中屬于罕見的藝術珍品,顯示了當時高超的雕塑技藝和豐富的想象力。【 詳細>>】
國寶級文物迄今中國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
西漢金獸,于1982年出土于江蘇省盱眙縣南窯莊窖藏,是迄今中國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現藏于南京博物院,為國寶級文物。西漢金獸呈豹形,蜷伏狀,豹頭枕伏于前腿之上頸部戴三輪項圈,通體錘飾圓形斑紋,通高10.2厘米,身長16厘米,身寬17.8厘米,重達9100克,含金量達99%,是古代金屬鑄造工藝和金器捶擊工藝這兩種技法完美結合的產物。【 詳細>>】
國寶級文物現存唯一帶蓋子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紅梅瓶
明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于957年3月出土于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響龍山明代墓葬,是南京博物院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一。該瓷器口徑6.4厘米,足徑13.5厘米,瓶高35.8厘米,腹深35.3厘米,瓶身裝飾有七組圖案組成,頸上蕉葉紋,肩部紋飾三道(如意云、卷草、纏枝菊花),正中以歲寒三友圖為主題,夾飾芭蕉、山石、花卉,是現存唯一一件帶蓋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紅梅瓶。【 詳細>>】
國寶級文物中國第一件經科學復原且品相完好的漢代銀縷玉衣
目前中國共出土過三具基本完整的銀縷玉衣,分別出土于徐州土山一號漢墓、徐州火山漢墓、董園一號墓葬。其中徐州土山一號漢墓為東漢彭城王劉恭后裔的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全長1.70米,玉片2600余塊,銀絲約800克,形狀與金縷玉衣相似,現藏南京博物院,是中國第一件經考古挖掘、科學復原且品相完好的漢代銀縷玉衣。【 詳細>>】
東漢廣陵王璽金印,1981年出土于邗江縣甘泉二號漢墓,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是南博著名的國寶級藏品之一。該印由高純度黃金制成,重122.87克,通高2.121厘米,臺高0.945厘米。其龜鈕精致,紋飾精美,印文陰刻篆書“廣陵王璽”,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枚漢代劉姓諸侯王的印璽,還破解了日本延續近200年的“漢委奴國王”金印真偽的懸案。【 詳細>>】
國寶級文物漢代青銅燈具上乘之作
東漢錯銀銅牛燈,1980年出土于江蘇揚州市邗江區甘泉2號東漢墓,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為國寶級文物。東漢錯銀銅牛燈通高46.2厘米,身長36.4厘米,全器作牛馱燈盞造型,整體紋飾運用流云紋、三角紋、螺旋紋圖案為底,飾以龍、鳳、虎、鹿以及各種神禽異獸等圖案,是漢代眾多青銅燈具中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上乘之作。【 詳細>>】
東漢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于1970年出土于徐州土山漢墓,出土時硯堂上尚有墨痕,證明其為墓主生前實用硯,而非陳設品或明器,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為國寶級文物。該銅盒硯通體鎏金并鑲嵌紅珊瑚、青金石、綠松石,整體形狀貌似蟾蜍,頭生雙角,身添羽翼,張牙瞪眸,四足蹲伏,是東漢的吉祥神獸,代表了漢代制硯的杰出成就。【 詳細>>】
國寶級文物目前國內所見的金蟬玉葉孤品
金蟬玉葉,1954年出土于江蘇蘇州五峰山博士塢張安晚家族墓地14號墓,為貴族女子頭上的發簪,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是明代中期琢玉工藝的杰出之作,同時也是目前國內出土的唯一一件。該展品造型為一只形神畢肖、金光閃耀的蟬立于玉葉上,玉葉系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葉片打磨細薄呈凹弧狀,分為八瓣,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 詳細>>】

更多南京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郢爰(我國最早的(de)黃(huang)金(jin)鑄幣)、透雕人(ren)鳥獸玉(yu)飾(shi)、人(ren)面獸面組合紋(wen)(wen)(wen)玉(yu)琮、大汶(wen)口文化玉(yu)串飾(shi)、西(xi)周青銅(tong)休盤、戰國錯金(jin)銀立(li)鳥幾何紋(wen)(wen)(wen)銅(tong)壺、明鎏金(jin)喇嘛塔(ta)、宋(song)如(ru)意紋(wen)(wen)(wen)金(jin)盤、明宣德青花(hua)壽山福海紋(wen)(wen)(wen)爐、大報(bao)恩(en)寺琉(liu)璃(li)塔(ta)拱門(men)、東晉隸書《佛說三十七品經》卷、北(bei)魏元顯儁墓志、南(nan)宋(song)閻次平(ping)《四季(ji)牧牛圖》卷、南(nan)宋(song)緙絲(si)《月(yue)季(ji)鵪鶉圖》軸、明徐渭(wei)《雜花(hua)圖》卷、明《坤輿萬國全圖》。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zhu)明“MAIGOO編(bian)(bian)輯上傳提供”的(de)所有作(zuo)品,均為MAIGOO網(wang)原創、合法擁有版權(quan)或(huo)有權(quan)使(shi)用(yong)的(de)作(zuo)品,未(wei)經本網(wang)授權(quan)不得轉載(zai)、摘編(bian)(bian)或(huo)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用(yong)上述(shu)作(zuo)品。已經本網(wang)授權(quan)使(shi)用(yong)作(zuo)品的(de),應(ying)在授權(quan)范圍(wei)內使(shi)用(yong),并注(zhu)明“來源:MAIGOO網(wang)”。違反上述(shu)聲明者,網(wang)站會(hui)追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地區排行榜
熱門文章
生活十大分類
更多榜單推薦
知識熱門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