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fen)類
登錄 |    
★★★★★

新疆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十大國寶級文物 新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3-07-20 評論 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收藏各類文物和標本資料2.5萬件(套),特色藏品主要為紡織品、紙質文書、彩繪泥塑及古代干尸標本等。下文maigoo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十大國寶級文物,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方格獸紋錦、彩繪天王踏鬼木俑、樓蘭美女、彩繪騎馬戴帷帽仕女俑、《伏羲女媧交尾圖》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 01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 國寶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42 0
    02
    方格獸紋錦 北朝至隋朝具有代表性的織錦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25 0
    03
    彩繪天王踏鬼木俑 寶藏木俑國內僅此一件
    04
    樓蘭美女 新疆出土年代最早的一具干尸
    18 0
    05
    彩繪騎馬戴(dai)帷帽仕女俑 唐代手工泥塑彩繪俑代表作
    06
    《伏羲女媧(wa)交尾圖(tu)》 千年上古圖畫
    07
    《三(san)國志(zhi)·吳書·孫(sun)權傳(chuan)》殘卷 最早《三國志》手抄本
    08
    《弈棋仕女圖》 唐代彩繪屏風畫
    7 0
    09
    戰國青銅武(wu)士俑 極為罕見的青銅俑
    10
    阿圖什人頭骨化石 新疆地區最早的人類頭骨化石
    14 0
    • 木亭模型
    • 藍地人首馬身紋毛布
    • 佉盧文木牘
    • 營盤男尸
    • 八龍紋金帶扣

新疆(jiang)自治(zhi)區博物館十大鎮(zhen)館之寶,買購小編主要盤點(dian)了現(xian)收藏于新疆(jiang)博物館的珍貴文物,依(yi)據文物的歷史(shi)/藝術/科學研究價值(zhi)、保護級(ji)別、網絡(luo)關注熱度等因素,并結(jie)合(he)互(hu)聯網相(xiang)關排行榜綜合(he)得出。本文僅供參考,如有錯誤、遺漏之處,歡迎(ying)在(zai)文末評(ping)論反饋。

這個榜單我有更好的建議,

新疆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國寶級文物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漢代織錦護臂,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95年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現收藏于新疆博物館。該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錦面絹里,為五重平紋經錦,紋樣和題材新穎別致,寶藍、絳紅、草綠、明黃和白色等五組色經根據花紋紋樣分別顯花,織出星紋、云氣紋及孔雀、仙鶴、避邪、老虎等瑞獸紋,上下每兩組循環花紋之間貫穿小篆體“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其結構復雜,工藝精湛,堪稱是我國漢代錦的精華,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同時也是新疆博物館鎮館之寶。【 詳細>>】
北朝至隋朝具有代表性的織錦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方格獸紋錦,北朝時期絲綢,于1968年出土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墓地,現藏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北朝方格獸紋錦長18厘米、寬13.5厘米,此錦是由褐、綠、白、黃、藍五色絲線織成的經錦,經線分區牽入,每區僅三色,其中綠、黃經絲輪流用來織制紋樣地色,形成了綠白、黃白相間的縱向寬條紋。橫向則以紅、白、藍經絲作細條,把縱向的寬條紋隔成方格狀,在每塊方格紋內織出一只獸紋。北朝方格獸紋錦花紋區別于漢代織錦的特點是圖案有較強的穩定性,以長方格構成織物圖案框架,格內填飾牛、獅、象、人物和傘蓋,給人以規矩大方的美感。此件為二重經錦,織造工藝精湛,是北朝至隋朝具有代表性的織錦。【 詳細>>】
3、彩繪天王踏鬼木俑
寶藏木俑國內僅此一件
新疆博物館國寶級文物彩繪天王踏鬼木俑,唐代彩繪木俑,1973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現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天王踏鬼彩繪木俑,出自唐代將軍張雄夫婦合葬墓,這種俑是作為墓葬“守護神”置于墓室門外,以保衛墓主人的“安寧”。此俑高86厘米,由天王與小牛鬼兩部分構成,各色彩繪,斑斕如新;它由36塊木雕拼接而成,而且可以拆卸。天王全身施彩、雙目圓睜、神態威嚴、氣勢雄偉,降魔除妖,以保高昌左衛大將軍張雄靈魂平安。這類木雕天王踏鬼俑,到目前為止在國內僅見一例。
新疆出土年代最早的一具干尸
新疆博物館鎮館之寶有哪些?樓蘭美女干尸就是其中之一。樓蘭美女,是1980年新疆樓蘭古城遺址內發現的一具女性干尸,史稱“樓蘭美女”,現收藏于新疆博物館。樓蘭美女是新疆出土古尸最早的一具,距今約有三千八百年的歷史,經過科學測定該女子死時為四十五歲左右,生前身高1.55米,身著粗質毛織物和羊皮,足蹬粗線縫制的毛皮靴;發長一尺有余,呈黃棕色,膚色紅褐色富有彈性,眼大窩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翹,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征,至于是不是當時樓蘭城的土著還是外遷民族,這都是未解之謎。新疆博物館的干尸太多了,保存地都十分完好,除了新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樓蘭女尸外,還有營盤男尸、小河墓地女尸、且末男尸和女尸等。【 詳細>>】
5、彩繪騎馬戴帷帽仕女俑
唐代手工泥塑彩繪俑代表作
彩繪騎馬戴帷帽仕女俑,唐代手工泥塑彩繪俑,1972年和1973先后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現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1972年出土的騎馬女俑,仕女發束高髻,額間花鈿,上身穿白色小花紋襦衣,下穿黑色樹葉紋圖案的綠色長裙,裙上端高及胸部,足穿黑靴,騎在鞍馬上,形態典雅,再現大唐貴族婦女的雍容華貴;1973 年出土的騎馬女俑,仕女騎著一匹紅馬,頭挽高髻,戴方錐形黑色垂紗高帽,紗籠半遮半露,頗有風韻。它們的發現,不僅反映了當時唐王朝的政令在高昌地區得到全面推行,也表明盛唐時期高昌地區有著同長安一樣的流行時尚,讓人們更立體直觀地領略到唐代女性的精神風貌和大唐盛世的氣息。
6、《伏羲女媧交尾圖》
千年上古圖畫
伏羲女媧交尾圖,唐代絹畫,于1963年新疆吐魯番的一所古墓中出土,現藏于新疆自治區博物館。這幅畫高221.5厘米,上寬105.5厘米,下寬80.9厘米,畫中,伏羲女媧手持規矩,上身相擁,蛇尾纏繞,兩者上部畫有炎炎烈日,尾下則是皓月當空。隨著文物出土,人類再一次打開了對古文明認知的新世界,進而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思考與創造力。其畫中所表達的具體含義,現在人無從知曉,有人說酷似生命遺傳基因結構圖,還有人說是古人臆想的神秘符號,總之,目前還沒有確切答案,留下了非常神秘的色彩,為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十大館藏之一。
7、《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殘卷
最早《三國志》手抄本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殘卷,于1965年1月10日在吐魯番安樂古城南距蘇公塔1公里一座佛塔遺址的陶甕中發現,現藏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三國志》手抄本縱23厘米,橫72.6厘米,本卷為紙本,作烏絲欄,隸書字體,殘存40行,墨書570余字。該抄本殘頁出土后,有關部門對其紙張的物理化學結構進行了檢測和分析,測定這本《三國志》的抄寫年代約為三國至東晉年間(公元265—420年間),而陳壽的《三國志》寫于西晉年間(公元3世紀末葉),勘查最早《三國志》手抄本。可見在晉朝的時候,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十分密切,當時的文化傳播速度甚至超出了今人的想象。
唐代彩繪屏風畫
《弈棋仕女圖》,唐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的屏風畫,現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為新疆博物館國寶之一。這幅屏風畫出土時已破碎,經修復,重現了大體完整的11位婦女兒童形象。畫面以弈棋貴婦為中心人物,圍繞奔棋又有侍婢應候、兒童嬉戲等內容,是描繪貴族婦女生活的一組工筆重彩風俗畫。畫作雖出土于邊疆,內容卻是典型的唐代貴族婦女形象和服飾,透露出中原氣息。可以說,《弈棋仕女圖》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為研究唐代繪畫技藝、服飾藝術、地方民俗,化妝技術、圍棋發展等提供了真實可靠的形象資料。【 詳細>>】
9、戰國青銅武士俑
極為罕見的青銅俑
青銅武士俑,戰國時期文物,1983年出土于新疆新源縣鞏乃斯河南岸墓葬,現為新疆自治區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這件青銅俑中空,用紅銅合模鑄成,高40 厘米,深目高鼻,頭戴頂附彎鉤的高頂遮沿帽,上身赤裸,腰間系短裙;左腿屈起,右腿下跪;雙手環握,拳心相對,手中各有一孔管,原本應為弓箭一類的武器。戰國墓殉葬武士俑并不鮮見,但一般為陶質和木雕,青銅鑄造的武士俑則極為罕見,其應是戰國時期在伊犂河流域活動的少數民族塞種人男子形象。
新疆地區最早的人類頭骨化石
阿圖什人頭骨化石,1981年9月出土于新疆阿圖什阿湖鄉,被考古學家稱為“阿圖什人”人頭骨化石,現收藏于新疆博物館。最初發現的人頭骨化石共4塊——前額骨、頭顱骨和2塊蝶骨。1983年7月,在同一地點進一步發現了另外3塊人頭骨化石,與先期出土的4塊組合后,復原出一個人頭骨上半部外形。頭骨長117.5毫米,寬123毫米,重443.5克。考古學、人類學、地質學專家對阿圖什人頭骨化石的特點、級別和地層、地理環境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和分析,鑒定這一人頭骨化石至少有一萬七千年的歷史,為18歲左右的男子頭骨,比現代人頭骨要厚。“阿圖什”人頭骨化石的出土,意義重大,它證明新疆地區歷史悠久,至少在一萬七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詳細>>】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zhu)明“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de)所有作(zuo)品,均為(wei)MAIGOO網(wang)原創、合(he)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de)作(zuo)品,未經本網(wang)授(shou)權不(bu)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qi)它方(fang)式使用上(shang)述作(zuo)品。已經本網(wang)授(shou)權使用作(zuo)品的(de),應在授(shou)權范(fan)圍內(nei)使用,并(bing)注(zhu)明“來源:MAIGOO網(wang)”。違(wei)反(fan)上(shang)述聲明者,網(wang)站會追責到底(di)。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地區排行榜
熱門文章
生活十大分類
更多榜單推薦
知識熱門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