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粳,廣西壯族(zu)自治區鳳山縣特(te)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biao)志。
據(ju)記(ji)載,20世紀70年代前,百樂(le)粳(jing)、同樂(le)粳(jing)(黏(nian))、同樂(le)粳(jing)(糯(nuo))三種(zhong)優良品(pin)種(zhong)的鳳山粳(jing)在鳳山縣各鄉鎮普遍種(zhong)植。鳳山粳(jing),米粒長(chang)5.2-6.0毫米,寬3.0-3.5毫米,千粒重24-30克,米粒短(duan)圓型,亮(liang)白如玉。米飯油亮(liang)爽滑,軟(ruan)而(er)不糯(nuo)。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he)國農業農村(cun)部正式批準對(dui)“鳳山(shan)粳”實(shi)施農產(chan)品地理標志登記保(bao)護。
鳳山粳農(nong)產(chan)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鳳山縣鳳城鎮(zhen)、三(san)門海鎮(zhen)、長洲(zhou)鎮(zhen)、砦牙(ya)鄉、喬音鄉、金牙(ya)瑤族鄉、平樂(le)瑤族鄉、江州瑤族鄉、中亭鄉9個(ge)鄉鎮(zhen)及(ji)其管轄的(de)96個(ge)行政村。保護范圍位于北(bei)回歸線(xian)以南,東經106°41′-107°17′,北(bei)緯24°15′-24°50′。
鳳山粳(jing)米(mi)粒長(chang)5.2-6.0毫(hao)米(mi),寬3.0-3.5毫(hao)米(mi),千粒重24-30克,米(mi)粒短圓(yuan)型,亮白如(ru)玉。米(mi)飯油亮爽滑,軟(ruan)而不糯。
2016年,鳳山粳(jing)的種植面(mian)積0.5萬畝,畝產(chan)220-260千克。
2017年,鳳山粳的種(zhong)植面(mian)積為2.8萬(wan)畝,年產量0.8萬(wan)噸。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ren)民共和(he)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準(zhun)對“鳳山(shan)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deng)記(ji)保(bao)護。
據記載,鳳(feng)山粳(jing)在鳳(feng)山縣(xian)有著(zhu)悠久的(de)種植歷史(shi),20世紀70年代前,在鳳(feng)山縣(xian)各鄉鎮普遍種植。經過長期(qi)的(de)試驗改良鳳(feng)山粳(jing)中(zhong)百樂(le)粳(jing)、同(tong)樂(le)粳(jing)(黏)、同(tong)樂(le)粳(jing)(糯)三個品質優(you)良的(de)常規(gui)品種被(bei)優(you)選種植。
2017年(nian),為了發展鳳(feng)山(shan)粳的(de)種植,廣西鳳(feng)山(shan)采(cai)取“公(gong)司(si)+基(ji)地(di)+農戶(hu)”進行(xing)企業化運作,農場化管理,市場化經營。
2018年,鳳山(shan)(shan)縣人民政府己(ji)把鳳山(shan)(shan)粳列入十(shi)大產(chan)業之一,打造萬畝(mu)鳳山(shan)(shan)粳產(chan)業鏈計劃,目標產(chan)值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