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方言常用語
1、球(qiu)迷(mi)觸眼——形容(rong)(rong)人長得難看合張(zhang)五爛——形容(rong)(rong)人臟,難看
2、死迷粗眼(yan)(yan)——形容人難(nan)看,笨(ben),不機靈,主要是形容人不開瞇眼(yan)(yan)沒(mei)個眼(yan)(yan)色
3、不爛山——形容人(ren)沒出(chu)息,辦(ban)不了(le)大事
4、奈各攬——也(ye)可以解釋為棒(bang)子(zi),棍子(zi),比如“我一各攬遛死你(ni)“原(yuan)意是(shi)指(zhi)玉米或(huo)(huo)者高梁的(de)桿,或(huo)(huo)者說是(shi)農作物(wu)(wu)的(de)桿。在太(tai)原(yuan)話中(zhong),“奈各攬“是(shi)指(zhi)這個人或(huo)(huo)物(wu)(wu)被棒(bang)子(zi)打的(de)意思。
5、西荒——可憐(lian),窮
6、迷數——臭(chou)德性,帶有鄙視(shi)的意思
7、球(qiu)勢——最經典的(de)太原罵人話,意思(si)也是臭德性,瞧不起的(de)意思(si)
8、各料——形容讓人(ren)不舒服(fu)的人(ren),和(he)一般人(ren)不一樣
9、瘦馬(ma)各巾——形(xing)容人特別瘦
10、寡比——形容(rong)一個人沒有(you)趣味(wei),無(wu)聊,沒意思。
11、乃鼻竇——挨耳光
12、真桑了——形容人做事不夠(gou)意思(si),倒霉,不走運(yun)的意思(si)
13、可油了——似乎(hu)有(you)黑(hei)社(she)會(hui)背景,或(huo)是(shi)形容某人特別混(hun)得開,大哥級人物,巨酷
14、腰腰——太(tai)原話又名二股巾,跨(kua)欄背心
15、牛牛——小蟲(chong)子
16、盼盼——小(xiao)孩吃飯的圍嘴(zui)
17、加(jia)加(jia)——飯漬(zi),血漬(zi),污漬(zi),統(tong)稱加(jia)加(jia)
18、哥撈(lao)撈(lao)——角落,外(wai)書---那誰
19、防阻了——討厭(yan),壞事,拌腳石
20、砍穿——倒霉(mei)的意(yi)思,也帶有胡說的意(yi)思
21、撇上(shang)會兒哇——聊(liao)會天
22、撇(pie)哇撇(pie)B撇(pie)子(zi)——胡說(shuo)
23、你(ni)(ni)可油(you)了——【褒(bao)義】說這個人混(hun)得比較好的(de)意思(si),【貶(bian)義】你(ni)(ni)以為你(ni)(ni)是誰了!瞧不起你(ni)(ni)!
24、油的(de)掉皮皮了——混(hun)得太好了的(de)意思
25、求也做不老——什么事也做不好
26、求毛的故事——編的故事
27、乃求了——倒霉了
28、捏媽的板機——罵人的話
29、和(he)瞇洼臉——臟頭臟臉
30、不求行——沒(mei)什(shen)么本事(shi)
31、不及(ji)迷——不聰(cong)明
32、不惜爛吃——惹人討厭
33、死瞇處眼——頭(tou)腦(nao)不靈活
34、二不楞,二敢子,愣頭青——莽撞之人死皮賴臉——臉皮厚(hou)
35、隔牢牢——犄角旮旯
36、毛鬼神——毛病太多(duo)的人
37、農(nong)各攬——沒(mei)見(jian)識的(de)人
38、日(ri)哄——欺騙
39、灰鬼(gui)——不干好事的人(ren),或(huo)玩笑指(zhi)稱某(mou)個人(ren)
40、各(ge)撮打(da)蛋,各(ge)球打(da)但——不精干(gan),容貌比較寒磣(chen),類同“球瞇性眼“
41、蹦(beng)頭——額(e)頭
42、和朝五爛——看上去(qu)比(bi)較骯臟(zang)
43、求毛鬼胎——心懷鬼胎
44、夜了——昨天
45、拉(假)米(mi)三(san)道——裝蒜
46、老鬼——老混混
47、肉頭性(xing)腦(nao)——胖,身(shen)材不好
48、不起(qi)爛(lan)三——沒出息
49、瞥逼砍蛋——胡(hu)說八道流舔——拍馬屁
50、B兜油子——欠打的人
51、個就——蹲(dun)著
52、不尿——不怕(pa)的貶義用法
53、不待老去(qu)——懶得去(qu)
54、難活(huo)了——身(shen)體不舒服
55、火任(ren)了——生氣
56、貓一(yi)貓——看兩眼
57、七蹭蹭——不夠數
58、潑B貨,淘吃(chi)鬼,潑散貨——:令人討厭的人
59、各搗——做,弄
60、瞇(mi)束——瞇(mi)眼(yan)
經典太原方言
1、饞B嘴
即(ji)是嘴(zui)(zui)很饞(chan)的(de)(de)吃貨。小時候,太原(yuan)的(de)(de)小屁孩都會念一(yi)個(ge)順口溜:饞(chan)bi嘴(zui)(zui),喝涼水,媽媽回(hui)來打bi嘴(zui)(zui)……
2、各老老
“各(ge)老(lao)老(lao)”是指墻角(jiao)落。玩捉迷藏的時(shi)候一定要記(ji)得(de)躲在別人看不見的“各(ge)老(lao)老(lao)”里。
3、采ger齊
一(yi)種(zhong)游戲(xi),學名叫,石頭剪(jian)刀布,北京人叫它(ta)“猜(cai)(cei)-丁-殼”,天津人叫它(ta)“笨-橋-裹”。
4、蛋蛋車
太原人把(ba)面(mian)(mian)包車稱為(wei)“蛋(dan)蛋(dan)車”,大(da)約是(shi)因為(wei)面(mian)(mian)包車圓咕(gu)嚕的,像個蛋(dan)。
5、二不楞
傻缺的意思。
A:你冷不冷?
B:“不冷!”
A:“不(bu)冷不(bu)冷二不(bu)楞”
6、俄老漢
在太(tai)原,老(lao)漢可不是指老(lao)頭兒,是老(lao)公的(de)意思。尤其是60后的(de)太(tai)原女性,最(zui)愛這么稱(cheng)呼自(zi)個的(de)老(lao)公。
7、卡親了
太(tai)原人表達對萌噠噠的娃娃,或許心愛(ai)的貓(mao)貓(mao)狗(gou)狗(gou)的喜愛(ai),就會(hui)說(shuo),卡親了!
8、諞(piē)了哇
胡(hu)謅(zou),胡(hu)說的(de)(de)意思,用來表示不相(xiang)信(xin),嗤之以鼻。例如:切,你在(zai)真是撿ning的(de)(de)諞(piē)了哇。
9、攜跟上
即是(shi)咱倆(lia)一(yi)同去干(gan)什(shen)么事。比如:姐妹們(men),咱們(men)攜跟上去旅行哇!
10、鬧甚了
意思(si)是“你(ni)干啥(sha)了(le)(le)?”,太原話(hua)里沒有“啥(sha)”一詞,“甚”用(yong)得(de)十分廣泛。不說(shuo)“你(ni)干啥(sha)去(qu)了(le)(le)”,而說(shuo)“你(ni)捉甚個列”或(huo)“你(ni)作甚去(qu)來”。
11、二股筋
也被稱為“腰腰”,即(ji)是傳說中的“跨欄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