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珍海味分別指什么
山珍:山里生產(chan)的珍異(yi)食品(pin)(pin)。海(hai)味:珍貴可食用的海(hai)產(chan)品(pin)(pin)。意思是(shi)山里和(he)海(hai)里出(chu)產(chan)的各(ge)種(zhong)珍貴食品(pin)(pin)。后(hou)泛指各(ge)種(zhong)珍貴美味的食品(pin)(pin)。也作“山珍海(hai)錯”。
二、山珍海味指的是什么食物
1、八大山珍 四大海味
四(si)大海味是鮑(bao)、翅(chi)、肚、參(can)。
八大山珍可以分(fen)為上(shang)八珍、中八珍、下八珍:
上八(ba)珍是猩唇(chun)、駝峰、猴頭、熊(xiong)掌(zhang)(zhang)、燕窩、鳧(fu)脯、鹿筋(jin)、黃唇(chun)膠(jiao),或者(zhe)猩唇(chun)、燕窩、熊(xiong)掌(zhang)(zhang)、豹胎、鹿筋(jin)、蛤(ha)士蟆、猴頭。
中八(ba)珍是魚(yu)(yu)翅、銀耳、果子貍、廣肚(du)、鰣魚(yu)(yu)、蛤士蟆、魚(yu)(yu)唇、裙邊(bian),或者魚(yu)(yu)翅、魚(yu)(yu)骨、龍魚(yu)(yu)腸、大(da)烏(wu)參、廣肚(du)、鮑魚(yu)(yu),江瑤柱、鮑魚(yu)(yu)。
下八珍(zhen)是(shi)海參、龍須菜(cai)、大(da)口(kou)蘑、川竹筍(sun)、赤鱗魚(yu)、江瑤柱、蠣黃、烏魚(yu)蛋(dan),或者川竹筍(sun)、銀耳、大(da)口(kou)蘑、猴(hou)頭、裙邊、魚(yu)唇、烏魚(yu)蛋(dan)、果子(zi)貍。
2、不同時代不同的八珍
八珍原(yuan)指八種珍貴(gui)的食物(wu),后來指八種稀(xi)有而珍貴(gui)的烹飪原(yuan)料。其具(ju)體所指隨(sui)時代和地域而不同。
“八珍”一詞最早出現(xian)在《周禮·天官》:“珍用(yong)八物”、“八珍之齊”。
據注(zhu)文是指(zhi)《禮記》所列:
淳熬(肉醬油澆飯);
淳母(肉醬(jiang)油澆黃米飯);
炮豚(煨(wei)烤(kao)炸燉乳豬);
炮牂(zang)(煨烤炸燉羔(gao)羊);
搗珍(燒(shao)牛、羊、鹿里(li)脊);
漬珍(酒(jiu)糖牛羊肉(rou));
熬珍(類似五(wu)香牛肉(rou)干);
肝(gan)(gan)膋(網油(you)烤狗肝(gan)(gan))。
另說“珍用(yong)八物”是指牛(niu)、羊、麋、鹿、馬、豕(豬)、狗、狼。
宋(song)到明代的(de)(de)八珍又指的(de)(de):龍肝(gan)(gan)(gan)、鳳(feng)(feng)髓(sui)、豹(bao)胎(tai)、鯉尾、鸮炙、猩(xing)唇(chun)、熊掌、酥酪蟬。這(zhe)龍和鳳(feng)(feng)肯定就(jiu)是沒有的(de)(de)了。龍肝(gan)(gan)(gan)可(ke)能是娃娃魚(yu)或(huo)穿山甲的(de)(de)肝(gan)(gan)(gan),或(huo)是蛇的(de)(de)肝(gan)(gan)(gan),也有的(de)(de)人認(ren)為是白(bai)馬肝(gan)(gan)(gan)。而鳳(feng)(feng)髓(sui)可(ke)能是錦雞的(de)(de)腦髓(sui)。
通常(chang),人們總會認為“山珍(zhen)海(hai)味(wei)”就是“高(gao)營(ying)養、高(gao)價值”的(de)代(dai)名詞,甚至有(you)“一口(kou)鮑魚一口(kou)金”的(de)說法。其實并(bing)不(bu)盡然(ran)。這些(xie)所(suo)謂的(de)山珍(zhen)海(hai)味(wei),無論是氨基酸(suan)構成(cheng)比例(li),還是維生素(su)、無機鹽或微量元素(su)等(deng)(deng),都沒有(you)特別突(tu)出的(de)地方。而且,在加工過程中,這些(xie)食品一般多(duo)經(jing)晾曬、焙干、脫水(shui)或腌制等(deng)(deng)工序,其間營(ying)養成(cheng)分不(bu)斷遭到破壞。
清代八珍(zhen),指參(can)(海參(can))、翅(魚(yu)翅)、骨(魚(yu)明骨,也稱(cheng)魚(yu)脆(cui))、肚(魚(yu)肚)、窩(wo)(燕窩(wo))、掌(zhang)(熊掌(zhang))、筋(鹿筋)、蟆(蛤(ha)士蟆)。
3、“山水八珍”分別是什么
山八珍:熊(xiong)掌(zhang)、鹿茸、犀鼻(或象拔、象鼻)、駝峰、果子貍、豹胎(tai)、獅乳、猴頭。
水八珍:魚(yu)翅、鮑魚(yu)、魚(yu)唇(chun)、海參、裙邊(鱉(bie)的甲殼外圍裙狀軟肉)、干(gan)貝、魚(yu)脆、蛤士(shi)蟆。
4、不同地方的上、中、下三八珍
民國以后(hou),飲食行業(ye)中的“八珍”因地而異,品種更多,常見的“上(shang)、中、下三八珍”其品種與以上(shang)大同小異:
北京上(shang)八珍:猩唇(駝鹿頭面的風干制品)、燕(yan)窩、駝峰、熊(xiong)掌、猴頭(菌)、豹胎、鹿筋、蛤士蟆(ma);
煙臺上八珍:猩唇(chun)、燕窩、駝峰、熊掌、猴頭(菌)、鳧脯(fu)(野鴨胸脯(fu)肉)、鹿(lu)筋(jin)、黃唇(chun)膠;
北京中八珍(zhen):魚翅、廣(guang)肚(香(xiang)港產的鳘(min)(min)魚肚,即(ji)鳘(min)(min)魚鰾)、魚骨、龍魚腸(chang)、大烏(wu)參、鰣魚、鮑魚、干(gan)貝﹔
煙(yan)臺(tai)中八珍(zhen):魚(yu)翅(chi)、廣肚、鰣魚(yu)、銀(yin)耳(er)、果子貍、蛤士蟆、魚(yu)唇、裙邊;
北京下八珍:川(chuan)竹筍、烏魚(yu)蛋(烏魚(yu)子)、銀耳(er)、大(da)口蘑、猴頭(菌)、裙邊、魚(yu)唇、果子貍;
煙臺下八珍:川竹筍、海參、龍須菜、大口蘑(mo)、烏魚蛋、赤鱗(lin)魚、干(gan)貝、蠣黃。
所(suo)謂“八珍”并無固定模式,而且花色品(pin)種越來越多。但是這(zhe)份名(ming)單帶著濃郁的遠古蠻荒(huang)和游(you)獵時代印記。在(zai)現代更加(jia)文明的現代有(you)很多現在(zai)已屬于(yu)保護動物物,明令(ling)禁止捕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