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品牌分類   知識分類          
移(yi)動端
  • 買購網APP
  • 手機版Maigoo
  
★★★★★

中國十大彌勒菩薩道場-佛像

國內十大彌勒菩薩道場 中國出名的彌勒佛像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榜單研究員282號 上傳提供 2024-08-02 評論 0
彌勒佛,或稱彌勒菩薩,因其“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形象而深入人心。自古有著“天下不平,彌勒出世”之說,在古代動蕩的社會局勢下,彌勒現世的地方有很多,因此被稱作“彌勒道場”的地方自然也不止一個。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彌勒菩薩道場-佛像,包括雪竇山、梵凈山、云南錦屏山、浙江岳林山、遼寧千山等,帶你了解國內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
  • 排排榜
  • 關注榜
  • 點贊榜

中國十大彌勒菩薩道場-佛像排排榜,是MAIgoo主要依據有關部門公布的寺院等級劃分或景點榮譽稱號,并通過對比寺廟的歷史文化、地位、建筑特點、建造時間、藝術特色、彌勒佛像等因素進行篩選,結合寺廟在各大相關平臺網站的口碑評價,公眾知名度,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榜單僅供參考,意在幫助你了解國內有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如有疑問,買購小編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注:研究參考數據截止至2023年8月2日) 為我喜歡的投票>>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中國十大彌勒菩薩道場-佛像
彌勒圣地最大露天坐姿彌勒銅佛像天下禪林十剎之一
國內有名的彌勒佛像有哪些?位于“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雪竇山境內的露天坐姿彌勒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大佛佛像,整體為500多噸青銅打造而成,高33米,耗資近5億元,其坐北朝南,手提布袋,面目慈祥,栩栩如生。雪竇山歷來山水靈秀、人文薈萃,而且自古高僧輩出,禪風遠播。相傳唐末五代時的浙江奉化,有一位“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后被人揭示為彌勒佛的化身,因此“布袋和尚”的形象也逐漸取代了傳統彌勒的造像,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真正的彌勒形象。據買購小編了解,由于“布袋和尚”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最愛 ... 游化雪竇,雪竇山由此被尊為“彌(mi)勒(le)圣地”。如今更(geng)是建有著名(ming)的“彌(mi)勒(le)佛學院”。 【展開全部】 【 詳細>>】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
梵凈山的“彌勒道場”之名由來已久,在明代初年便已成彌勒道場。至明萬歷年間,環山建起四大皇庵、四十八座腳庵和金頂古廟群,盛極一時,曾有撰文評價梵凈山為“天下眾名岳之宗”,可見梵凈山彌勒道場的地位及其影響。歷史上梵凈山布滿大寺小廟,尤以“四十八座腳庵”以及“四大皇庵”最為聞名;直至1980年以后,梵凈山區逐漸恢復寺廟多座,北有太平寺,西有護國寺,東南有龍泉寺、朝陽寺,新金頂有釋迦殿、彌勒殿,老金頂有鎮國寺。梵凈山也于2006年獲“梵凈山彌勒菩薩道場”提書,確立其彌勒道場的名份。 【 詳細>>】
地址: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鎮梵凈山村
19.99米彌勒佛像“彌勒寺”4A景區
位于云南彌勒縣城北的錦屏山,因山上建有著名的“彌勒寺”,素有“彌勒福地,人杰地靈”的美譽,是云南東南最為著名的佛教勝地。1999年12月,高19.99米、世界上最大的彌勒大佛在錦屏山的中心部位建成,體現了佛中有佛的涵義;而經過復建改造的彌勒寺,擁大佛、大運、大雄、大智四院之宏闊,集彌勒強巴相、彌勒仙光相、彌勒布袋相、彌勒天冠相之絕致,遂成“彌勒道場”之大寺,已具有較大的規模。 【 詳細>>】
地址: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
4、浙江岳林山彌勒道場
“布袋和尚”出家地
奉化岳林寺,位于浙江省奉化城北,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原名崇福院,毀于唐武宗會昌中期。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自縣江西岸遷建至縣江東岸,改稱岳林寺。相傳唐僖宗時(874-888年),一個叫“契此”的人,從小出家在岳林寺,因臨終之際所說的一首偈語,而被認作彌勒菩薩的化身,供奉于岳林寺內。此人便是“布袋和尚”,他的形象便是人們熟知的“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彌勒佛,全國各大寺院天王殿內的彌勒佛像皆是以此而造,岳林寺“彌勒道場”也因此甲譽天下。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市長汀村
在遼寧千山風景區,坐落著一座由山峰天然生成的稀世巨型彌勒大佛。據maiGoo小編了解,大佛形成于距今400萬年前的古冰川時期,五官、四肢、體態是經巖石風化而成。整個大佛由一座山峰構成,高70米,肩寬46米,頭高9.9米,頭寬11.8米,耳長4.8米,坐東面西,體態端莊,五官清晰,四肢比例勻稱。在大佛對面的峭壁上,有一個人工鑿刻的古拜佛臺,據專家鑒定已有上千年歷史;在古拜佛臺的下方,還挖掘出用于焚香拜祭的明清瓷質供碟。在千山北部南泉谷內,還有一座大佛寺,建有彌勒寶殿矗立于蓮花峰上,迎送往來凈土之客 ... 【展開全部】 【 詳細>>】
地址: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千山東路79號
四川樂山大佛,是國內著名的彌勒佛坐像,開鑿于713年的唐代時期,是唐代摩崖造像藝術的精品,71米的高度也讓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造型莊嚴,做工細致,堪稱人類藝術一大瑰寶。同位于景區內的‘凌云寺’,早于樂山大佛之前,在初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618-626)所建,距今近1400余年,有著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歷代名士墨跡、碑刻眾多,尤其是留下的楹聯已成為寺院的一大文化遺存,體現了寺院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今,已開辟成“樂山大佛陳列館”,展示了樂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歷代保護維修史。 【 詳細>>】
地址: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凌云路中段2435號
中國佛教漢化發祥地最早的彌勒道場4A景區重點寺院
新昌大佛寺,又名大佛禪寺,始建于東晉,以石窟造像為特色,佛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立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的石彌勒佛,通高16.3米,兩膝相距10.6米,是中國南方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譽為“越國敦煌”。據記載,六朝時期,這里是中國佛教漢化的發祥地,是最早的彌勒道場,也是天臺宗、律宗的祖庭之一;佛教中國化標志的大乘佛教般若學,便以大佛寺所在的新昌縣最為興盛,在佛教界享有極高的地位。 【 詳細>>】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
“榮縣大佛”4A景區
榮縣歷史悠久,古為黃帝之子青陽玄囂的封國,‘榮縣’縣名最早出現于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并延續至今。唐宋時期,榮州曾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敬佛崇佛氛圍濃厚。建于榮縣縣城東郊的‘榮縣大佛’,便始建于唐代,因神情肅穆威嚴而又顯寬宏慈悲而聞名,民間素有“嘉州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說法。此外,境內的大佛寺占地近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全系古建筑或仿古建筑,內有龍洞摩崖造像、達摩渡江石刻、嘯臺羅漢群像等10余龕50余尊造像,以及題刻、石碑等附屬文物多處。 【 詳細>>】
地址:四川省自貢市榮縣旭陽鎮大佛路1號
須彌山,原指印度傳說中佛教的名山。而位于寧夏境內的須彌山石窟,則以龕內一座建于唐代、高達20.6米的倚坐佛像而聞名,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地。須彌山石窟開鑿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和北魏,興盛于北周和唐代,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云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造像相媲美。須彌山石窟最為著名的造像,便是高達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其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占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有兩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長。 【 詳細>>】
地址: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潘西路
南北朝佛教中心重點寺院
南京棲霞古寺,位于棲霞山風景名勝區內,三面環山,北臨長江,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寺廟始建于南齊永明二年(484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曾在南朝時期與雞鳴寺、定山寺齊名,是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進入山門,便是彌勒佛殿,殿內供奉袒胸露、面帶笑容的彌勒佛,背后韋馱天王,昂首挺立。據記載,棲霞山二期蕭齊末年造倚坐彌勒佛,應為存世較早的單尊大型彌勒佛像。 【 詳細>>】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棲霞街88號
更多相關榜單
中國宗教場所景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zhan)注(zhu)明“MAIGOO編輯”、“MAIGOO榜單研(yan)究員(yuan)”、“MAIGOO文(wen)章編輯員(yuan)”上傳提(ti)供的所有作(zuo)品(pin),均為MAIGOO網原創、合法擁有版權(quan)或(huo)有權(quan)使用(yong)的作(zuo)品(pin),未經本(ben)網授權(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huo)利(li)用(yong)其它方式使用(yong)上述(shu)作(zuo)品(pin)。已經本(ben)網授權(quan)使用(yong)作(zuo)品(pin)的,應在授權(quan)范圍內使用(yong),并(bing)注(zhu)明“來源:MAIGOO網”。違反上述(shu)聲明者,網站(zhan)(zhan)會追責到(dao)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