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gu)城(cheng)酒,濃(nong)香(xiang)型(xing):無色(se)或微黃,清亮(liang)透明,無懸(xuan)浮物(wu),無沉淀。具(ju)(ju)有濃(nong)郁、自然的己酸乙酯為(wei)主體的復合香(xiang)氣(qi)。酒體醇厚協調,豐潤綿柔,陳(chen)香(xiang)突出(chu),余味(wei)悠(you)長具(ju)(ju)有該品典型(xing)的風格(ge);
清香型(xing):無(wu)色(se)或微黃,清亮透明,無(wu)懸浮物(wu),無(wu)沉(chen)淀。清香純正,具有乙酸乙酯為(wei)主體的(de)優雅、協調(diao)的(de)復合香氣,酒體柔和(he)協調(diao),醇甜(tian)潤(run)和(he),甘潤(run)爽(shuang)凈(jing),余味(wei)悠(you)長,具有該品(pin)典(dian)型(xing)的(de)風格。
明(ming)永(yong)樂初年,陳誠所著(zhu)的《西域(yu)番國志》中(zhong),就有奇臺一代:“間食(shi)米面(mian),稀有菜蔬,小釀(niang)酒醴(li)”的記載;
1998年(nian),奇(qi)臺(tai)酒廠完成改制。
古(gu)城酒產自(zi)新疆維吾爾自(zi)治區(qu)奇臺縣(xian),奇臺縣(xian)屬中溫帶(dai)大陸性(xing)干旱(han)半(ban)干旱(han)氣候。年(nian)平(ping)(ping)均(jun)氣溫5.5℃,年(nian)平(ping)(ping)均(jun)相對濕(shi)度60%,年(nian)平(ping)(ping)均(jun)降水量269.4毫米,蒸發量2141毫米,無(wu)霜期平(ping)(ping)均(jun)156天(tian),年(nian)日照時(shi)數2280—3230小時(shi)。全(quan)縣(xian)有9條河(he)流,自(zi)西向東(dong)均(jun)勻分(fen)布(bu),形成(cheng)了天(tian)然的(de)灌溉體系,河(he)流年(nian)徑流量4.85億立方米,適宜釀酒。
高粱:采用保護區范圍內的優質紅高粱,容重≥750克/升,淀粉含量≥61%,水份<13%,品質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小麥:采用保護區范圍內(nei)的(de)優質小麥,容重(zhong)≥760克/升,
淀粉含量≥65%,水份<12%,品質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玉米:采用保(bao)護區范圍內的優質玉米,容重(zhong)≥710克/升,
淀粉含量≥62%,水份<12%,品質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大米:采用優質大米,淀粉含量≥60%,水份<14%,品質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釀(niang)造用(yong)水:取自保護區范圍(wei)內(nei)的深(shen)井水,pH值(zhi)7.5至8.3,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yong)水衛(wei)生標準。
大曲:以保護區(qu)范圍內的(de)小麥、大麥為主體原料,在保護區(qu)范圍內的(de)特定氣候和微生物條件下(xia)制(zhi)成低、中(zhong)溫大曲。
(一)制曲工藝
原料(liao)→潤料(liao)→粉碎→加水攪拌→裝模→壓制曲(qu)(qu)塊(kuai)(kuai)→曲(qu)(qu)塊(kuai)(kuai)入室→培菌管理→堆曲(qu)(qu)→出房貯(zhu)存→成品曲(qu)(qu)→檢(jian)驗→入庫。
清香(xiang)型古城酒制曲(qu)工(gong)藝(yi):
(1)原料:小麥淀粉含量≥65%,大麥淀粉含量≥55%,豌豆淀粉含量≥45%,水份<12%。
(2)培菌(jun)管理(li):上(shang)霉(mei)曲室溫(wen)度為夏季18-25℃,秋(qiu)季35-38℃;晾霉(mei)曲心(xin)品(pin)溫(wen)28-34℃;大火期曲心(xin)品(pin)溫(wen)52-59℃;養曲期7-9天。
(3)生產(chan)用的(de)大曲貯存期應不少于3個月(yue)。
濃香型古城酒(jiu)制(zhi)曲工藝:
(1)原料:小麥淀粉含量≥65%,水份<12%。
(2)培菌管理:第一次翻曲8-10天,曲心(xin)品溫(wen)(wen)61-63℃。第二(er)次翻曲7-9天,曲心(xin)品溫(wen)(wen)63-65℃。
(3)生產用的(de)大曲貯存期應不少于3個月。
(二)釀造工藝
原料處理(li)→配料→蒸煮→糖化(hua)發酵→蒸餾(liu)→貯存→勾調→灌裝→成品→出廠(chang)
清香(xiang)型古(gu)城酒釀造工藝(yi):
工藝特(te)點:清(qing)蒸清(qing)燒(shao),地缸發酵,清(qing)蒸三次清(qing)。
(1)原料處理:高粱、玉米、大米、小麥粉碎至4-8瓣,不(bu)得(de)有(you)整粒糧食(shi)。
(2)配料:高粱61%、玉米9%、小麥16%、大米3%拌(ban)勻。
(3)蒸餾蒸汽(qi)氣壓:0.01-0.2兆帕1小時。
(4)窖(jiao)(jiao)池:取自保(bao)護區范圍內(nei)的(de)粘土(tu)經長期馴化(hua)培養而(er)成窖(jiao)(jiao)泥。窖(jiao)(jiao)齡在30年(nian)以上。選用(yong)地缸(gang)或陶壇發(fa)酵(jiao)(jiao),發(fa)酵(jiao)(jiao)周期28天(tian)。
(5)貯存(cun)、勾調、灌裝、成品、出廠(chang)
貯(zhu)(zhu)存于地下(濕度50%-60%)3年以上,經挑(tiao)選勾調(diao)入不(bu)銹鋼罐貯(zhu)(zhu)存一年以上,經勾調(diao)檢驗品評灌裝(zhuang)出(chu)廠。
濃香型古城酒釀造工藝:
工藝特點:泥窖固態發酵(jiao),續糟(zao)(或茬)配料(liao),混(hun)蒸混(hun)燒,雙輪底發酵(jiao)。
(1)原(yuan)料(liao)處理:高粱、小(xiao)麥(mai)、大米、玉米粉碎(sui)至4-8瓣(ban),不得有(you)整粒糧食(shi)。
配料:高粱(liang)34%、小麥18%、大(da)米22%,玉米16%拌勻。
(3)蒸(zheng)餾氣(qi)壓:蒸(zheng)汽壓力一般為0.5-1.0兆帕,時間≥40分鐘。
(4)窖池:取自保護區范(fan)圍內的粘土(tu)經長期馴化(hua)培養而成(cheng)窖泥。窖齡在30年(nian)以上。選用(yong)泥窖發酵,發酵周期一般為(wei)34-45天(tian)。
(5)貯存、勾調、灌裝、成品、出廠
截至2017年底,奇臺縣酒(jiu)廠擁有(you)資產(chan)1.8億元,年生產(chan)規模10000噸。
2016年11月,原國家(jia)質檢總局批準(zhun)對“古城酒”實(shi)施地理標(biao)志產(chan)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