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橡膠硫化機操作規程
1、實驗前,檢(jian)查油(you)箱(xiang)里(li)是(shi)否達到(dao)所需(xu)刻度,然后開機檢(jian)查各部件是(shi)否工作正常,立柱(框板)是(shi)否潤滑。
2、預熱時(shi)注意(yi)熱板溫度(du),如達不到要求,須在指導(dao)老師的指導(dao)下進行調節(jie),嚴禁私自(zi)亂動。
3、將模(mo)(mo)具(ju)放置熱(re)板間時應(ying)防止燙(tang)傷(shang)或(huo)壓傷(shang)事故,不(bu)可在熱(re)板上(shang)升時放入模(mo)(mo)具(ju)。
4、在模具裝(zhuang)料后(hou)應置平板中間(jian),人(ren)要(yao)站在操(cao)作臺(tai)中央(yang)。合模后(hou)達到要(yao)求壓(ya)力時(shi),關(guan)閉(bi)電機,達不到要(yao)求須請指導老師調(diao)節,不可私自亂動。
5、取(qu)模(mo)具要用鐵鉤,防止(zhi)壓傷手。開(kai)模(mo)遇有制品粘(zhan)模(mo)具,敲擊開(kai)模(mo)工具當心敲手,防止(zhi)模(mo)具落地(di)或砸傷腳。
6、機(ji)臺(tai)出現故(gu)障,必須立即(ji)切(qie)斷電源(yuan),并向老師報告,嚴禁私自拆各部件。壓壞模具,嚴禁私自處理。
7、實驗結(jie)束后(hou)切斷電源,打掃衛生,經(jing)指導老師檢查后(hou)填寫使用(yong)記(ji)錄。
二、硫化機的安全操作說明
1、啟班
1.1檢(jian)查各管路閥門(手輪)是否(fou)打開。
1.2檢查安全桿(gan)是否靈敏可(ke)靠。
1.3檢查硫化機的(de)各(ge)種(zhong)動作是否處于最佳狀態(tai)。
1.4檢查硫化機程序與硫化輪胎(tai)規(gui)格。
1.5檢查檢修的項目。
1.6檢查操作鍵盤上開關按鈕是否符合要求。
1.7更換記錄儀圖紙。
1.8檢查硫化介質是(shi)否符合工藝要求。
2、按生胎質量標準檢查修整好的生胎
2.1生胎(tai)必(bi)須(xu)與(yu)模型規格相符。
2.2生胎胎胚內必須(xu)(xu)無(wu)(wu)褶子(zi)、無(wu)(wu)汽泡、無(wu)(wu)雜物、無(wu)(wu)油污、無(wu)(wu)缺膠、無(wu)(wu)內噴涂(tu)滴痕(hen),無(wu)(wu)嚴重變形,必須(xu)(xu)有成型工號(hao)和質檢員(yuan)驗(yan)收(shou)章號(hao),必須(xu)(xu)無(wu)(wu)規格標識(shi)。
2.3檢查生胎是否按(an)先后順序(xu)使用。
2.4檢查活絡模塊與側模之(zhi)間是否有雜(za)物。
2.5吹凈(jing)模型、膠囊夾持(chi)環上的積水和雜物。
2.6檢查(cha)汽室(shi)鍋口(kou)密封條,如有老化、裂口(kou)、松(song)動嚴重的(de)要更換。
2.7必須(xu)保證(zheng)胎面上的標志線朝上。
3、合模時
3.1定型(xing)(xing)壓力要(yao)符合(he)工藝要(yao)求,防(fang)止因(yin)定型(xing)(xing)壓力不適當造成(cheng)質量問題。
3.2放小(xiao)票時要在橫梁(liang)垂直運動(dong)前,放入下側模無(wu)字(zi)處,不得壓排風線,并按(an)號碼順序使用,單號放在右(you)模,雙(shuang)號放在左模。
3.3合(he)模過程中,操作者不(bu)許離開,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
3.4硫(liu)化安全防護裝置:
-壓力顯示燈:是一種安全(quan)提示裝置。
-安全(quan)閥:安裝在汽室(shi)上,是模(mo)型泄壓裝置。
-安全(quan)桿:用來(lai)防(fang)(fang)止硫(liu)化(hua)機危(wei)險部(bu)位引起人(ren)身傷害的安全(quan)防(fang)(fang)護裝置,應每班啟班前檢查一次。
3.5報(bao)警裝置:針對蒸汽(qi)室壓(ya)力過高(gao),超出設定值(zhi)而設置的一種(zhong)提示裝置。
3.6緊急停車裝置(zhi):受到干(gan)擾或(huo)失靈時,可以使用緊急裝置(zhi)。
3.7合模(mo)時(shi)(shi)要檢查定型壓力值,不符合及時(shi)(shi)調整(zheng),延時(shi)(shi)結束繼續合模(mo)時(shi)(shi),要特別注意活絡模(mo)塊下行時(shi)(shi)與汽室壁的間隙。
4、合模后
4.1做好各項記(ji)錄(lu)。記(ji)錄(lu)班次、操作人、成(cheng)型機(ji)臺、硫化小票(piao)號、合模(mo)時間、膠囊次數、機(ji)臺號、輪胎規(gui)格等。
4.2充入內壓蒸(zheng)汽(qi)要(yao)符(fu)合要(yao)求(8±0.5kg/cm2),溫度大(da)于(yu)170℃。
4.3每10分鐘檢查一(yi)次。
a)記錄(lu)儀溫度、壓力是(shi)否(fou)處于工藝要求范圍。
b)回水(shui)壓力(li)(li)、合模力(li)(li)、冷凝(ning)水(shui)溫度(du)及汽室壓力(li)(li)是否符合工(gong)藝要(yao)求。
c)重點檢查(cha)合(he)模后至內外壓到標準溫(wen)度、壓力的(de)過(guo)程(cheng)。
d)檢查充入內壓冷卻(que)水、壓力及(ji)溫度(10-15kg/cm2,30±5℃),壓力不(bu)相(xiang)(xiang)符(fu)(fu)可調整冷排(pai)閥門的流量(liang),溫度不(bu)相(xiang)(xiang)符(fu)(fu)可通知(zhi)相(xiang)(xiang)關部門解決。
注:
①外壓要結束時,檢(jian)查合模力。
②內壓(ya)介質進入(ru)前有過濾網。
③進出(chu)的閥門(men)切換時間為30-40S。
④充冷卻水的(de)作(zuo)用:
-讓(rang)膠(jiao)囊恢復疲勞,減少熱老化。
-降溫,避免外胎的硫化后效應。
-通過降(jiang)溫便于開模(mo)出胎(tai),減少胎(tai)體變(bian)形。
5、開模時
5.1檢(jian)查時序控(kong)制器本周期是否結束(shu),壓(ya)力(li)指示燈熄滅,內外壓(ya)力(li)表降到0位(wei)方可開(kai)模。
5.2外(wai)胎(tai)與(yu)模型或外(wai)胎(tai)與(yu)膠(jiao)囊粘連時要進行處理,防止(zhi)損壞模型,損壞膠(jiao)囊或損壞輪胎(tai)。
5.3上環升或(huo)降時(shi),膠囊(nang)內(nei)應沒有壓力(li),否則卸胎支臂上升易造(zao)成胎圈變形,如果膠囊(nang)內(nei)有壓力(li)或(huo)出胎困難,應馬上停(ting)止動作,檢查抽真情況。
5.4出(chu)胎后要檢(jian)查(cha)輪(lun)胎質量(liang):如:汽泡、缺膠(jiao)、壓物、胎圈(quan)變形、子(zi)口邊、子(zi)口窄、飛邊出(chu)臺等毛病。
5.5將(jiang)外胎平放在運輸帶中間(jian),避免刮壞。
6、收班
6.1吹凈模型膠囊及夾(jia)持(chi)環(huan)的(de)積水和雜物,合模距極限100㎜處(chu)停機。
6.2關閉機臺電(dian)源、風門、關閉總電(dian)源。
6.3機(ji)械手下方不許有托(tuo)盤等較大物品,以(yi)免停動力水后,損壞機(ji)械手。
6.4生產結束(shu)匯報相關人(ren)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