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盤點中國十處著名菩薩道場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Jane 上傳提供 評論 0
摘要:佛教中菩薩名號眾多,不勝枚舉。而在中國廣受崇拜的菩薩也各有道場。這些菩薩有的來自于佛經佛典,也有的來自于民間傳說。本文選取的各大菩薩中,有一些按照佛教的教義來說是羅漢,或者天人。但因為在百姓心里,凡是能夠利益眾生的都尊稱菩薩,所以也就統稱菩薩了。

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位于浙(zhe)江,是舟山群島(dao)1390個島(dao)嶼中(zhong)的一(yi)個小島(dao),形似蒼龍(long)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

有“海天佛國(guo)”、“南海圣(sheng)境”之稱(cheng)。

普陀(tuo)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guan)音道場初(chu)創(chuang)于(yu)唐代。

日僧慧鍔從五臺(tai)山請(qing)得觀(guan)音(yin)(yin)像(xiang)回國,途(tu)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luo)礁受(shou)阻,于(yu)潮(chao)音(yin)(yin)洞登岸,留(liu)佛(fo)像(xiang)于(yu)民宅中(zhong)供奉(feng),稱“不肯去觀(guan)音(yin)(yin)院”,觀(guan)音(yin)(yin)道場自此(ci)始。

普(pu)濟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是(shi)普(pu)陀山最著名的三大(da)寺。

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位于安徽(hui)省池州市青陽縣(xian)境內(nei),素有“東南第一山(shan)”之稱(cheng)。

九華山成為地藏道場始于中晚唐。

傳說唐(tang)開元(yuan)末(mo),金地藏(zang)卓錫九華,圓(yuan)寂(ji)后,肉身(shen)不壞,于是被辟為地藏(zang)菩薩靈跡。

現存佛(fo)寺(si)78座。

著名的(de)有(you)甘(gan)露寺(si)(si)、化城寺(si)(si)、祈園寺(si)(si)、旃檀林、百歲宮、肉身寶殿、上禪堂、慧居寺(si)(si)、古拜(bai)經臺、天臺寺(si)(si)等。

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wu)臺(tai)縣(xian)境內。

五臺(tai)山與眾不同的五個臺(tai)頂,形成獨特的自然奇觀。

五臺(tai)山成(cheng)(cheng)為文(wen)殊道場起源于《華嚴(yan)經》的描述,但具體形成(cheng)(cheng)大概在隋代之前。

現存(cun)寺(si)廟90余(yu)座。一大特(te)點是漢(han)傳(chuan)佛教與藏傳(chuan)佛教并存(cun)。

漢傳佛寺(si)成(cheng)為(wei)青廟,藏傳佛寺(si)稱為(wei)黃廟。

南(nan)禪寺(si)、巖山寺(si)、廣濟(ji)寺(si)、佛光寺(si)、顯通寺(si)等為著名佛寺(si)。

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

位于中國四川(chuan)省樂山(shan)市峨眉山(shan)市境(jing)內。

普賢信(xin)仰(yang)在山(shan)中傳播大概始于三國(guo)時期。

景區內現存(cun)寺廟30處。

報國寺(si)、伏(fu)虎寺(si)、清(qing)音閣、萬(wan)年寺(si)、洪椿坪、仙峰寺(si)、洗(xi)象池(chi)、華藏寺(si)是峨眉著(zhu)名的八(ba)大寺(si)。

峨(e)眉山金頂佛(fo)光是著名的奇觀。

彌勒菩薩道場-雪竇山

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奉化(hua)區溪口鎮西北。

雪(xue)竇山成為彌勒道場始(shi)于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傳(chuan)說他是彌勒轉世(shi),弘法道場主要在雪(xue)竇山,因此流傳(chuan)。

雪(xue)竇寺是雪(xue)竇山的著名(ming)寺廟。

大勢至菩薩道場-狼山

位(wei)于江蘇(su)省南通市南郊(jiao)。

是全國(guo)八小(xiao)佛教名山之首、“江海(hai)第一(yi)山”。

狼山成為大(da)勢至菩薩道場始于唐代,

傳(chuan)說(shuo)大圣菩(pu)薩僧伽(西游記(ji)中的國師王菩(pu)薩)開始于此供奉(feng)大勢至菩(pu)薩,因此流傳(chuan)。

廣教寺是山中名(ming)寺。圓通殿供奉4.5米(mi)高的大(da)勢(shi)至菩薩像。

天冠菩薩道場-支提山

位于(yu)福建省寧(ning)德(de)市(shi)城西北50公(gong)里。

天(tian)冠菩薩(sa)(sa)出自《華嚴經》,是主(zhu)導人間福(fu)慧莊嚴的菩薩(sa)(sa)。

支(zhi)提山(shan)成(cheng)為(wei)道(dao)場始于唐代,有高(gao)麗法師元表背(bei)負華(hua)嚴(yan)經至此(ci),發(fa)現那(nei)羅延窟,驚為(wei)天冠菩薩說(shuo)法地,由(you)此(ci)成(cheng)名。

華嚴寺是支提山名寺。

韋馱菩薩道場-天目山

地(di)處浙(zhe)江(jiang)省西北部臨安(an)市(shi)境(jing)內。

天目(mu)山(shan)何時成為韋陀(tuo)道場不十(shi)分確定。民間傳(chuan)說(shuo)韋陀(tuo)菩薩化身行腳僧,在天目(mu)山(shan)創建(jian)伽藍,并顯現武士金(jin)身,自此流傳(chuan)。至(zhi)少在宋代(dai)時即有韋陀(tuo)顯圣傳(chuan)說(shuo)。

禪源寺(si)為山中(zhong)名寺(si),中(zhong)有韋陀殿,單獨供(gong)奉韋陀菩薩。

伽藍菩薩道場-玉泉山

位(wei)于(yu)湖(hu)北(bei)省當陽市城(cheng)西(xi)南12公(gong)里。

傳說隋代天(tian)臺宗高僧智者大師(shi),在(zai)此度化三國關羽的陰魂,成為佛(fo)教護法伽藍,由此得名。

玉(yu)泉山有玉(yu)泉寺(si),是佛教天臺宗祖庭之一。

迦葉菩薩道場-雞足山

位于(yu)于(yu)云(yun)貴高(gao)原滇西北(bei)賓(bin)川縣境(jing)內西北(bei)隅(yu),是中國漢傳藏傳佛(fo)教(jiao)交匯地和世界佛(fo)教(jiao)禪(chan)宗發(fa)源地,

有“華夏(xia)第一(yi)佛山(shan)”等美譽。

迦(jia)葉是佛陀十大弟子(zi)之一,號稱(cheng)頭陀第一。

大雄(xiong)寶殿中常作(zuo)為釋迦牟(mou)尼的肋(lei)侍。

相(xiang)傳佛(fo)祖(zu)釋迦(jia)牟(mou)尼(ni)涅槃之(zhi)后,弟子(zi)迦(jia)葉僧,抱金襤袈裟, 攜舍(she)利佛(fo)牙入定雞足(zu)山,留形住世。

祝圣寺是保存最(zui)為完好的寺廟(miao)。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bu)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有(you)侵(qin)權(quan)、虛假信息、錯誤(wu)信息或任何(he)問題(ti),請及時聯系(xi)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guan)信息的知(zhi)識產權(quan)歸網站(zhan)方所(suo)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zuo)權(quan)、商標權(quan)、為(wei)用戶提(ti)供的商業信息等(deng)),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Jane
注冊用戶-Jane的個人賬號
關注
頁面相關分類
裝修居住/場景空間
生活知識百科分類
地區城市
更多熱門城市 省份地區
人群
季節
TOP熱門知識榜
知識體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