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角帶跑偏怎么調
1、調整張緊機構法:普(pu)通三(san)角帶運行時,若在空載或重載的(de)情況下都(dou)向(xiang)同一側跑(pao)偏,說(shuo)明膠帶兩側的(de)松緊(jin)度(du)不一樣,應根據“跑(pao)緊(jin)不跑(pao)松"的(de)規律,調整(zheng)張緊(jin)機構的(de)絲桿(gan)或配重;如果(guo)普(pu)通三(san)角帶左右跑(pao)偏且無固定方向(xiang),則說(shuo)明普(pu)通三(san)角帶松弛(chi),應調整(zheng)張緊(jin)機構。
2、調整滾筒法:如果普通三(san)角帶在滾(gun)筒(tong)處跑偏(pian),說明滾(gun)筒(tong)的(de)安裝不水平,滾(gun)筒(tong)軸(zhou)向一邊(bian)竄(cuan)動,或滾(gun)筒(tong)的(de)一端(duan)在前一端(duan)在后。此時,應(ying)校正滾(gun)筒(tong)的(de)水平度(du)和平行(xing)度(du)等。
3、調整托輥支架(或機架)法:如果普通(tong)三角帶(dai)(dai)在(zai)空載(zai)時(shi)總向一(yi)側(ce)跑偏(pian),那么就應(ying)將跑偏(pian)側(ce)的托輥支架(jia)沿普通(tong)三角帶(dai)(dai)運行方向前移1-2cm,或將另一(yi)側(ce)托輥支架(jia)(或機架(jia))適當地加高。
4、清除粘物法:如果滾筒、托輥的(de)局部上粘有物料(liao),從而使(shi)該處的(de)直徑增(zeng)大,導致該處的(de)普(pu)通(tong)三角帶拉力增(zeng)加,從而產(chan)生(sheng)跑偏。這(zhe)時(shi)就應及時(shi)清(qing)理粘附的(de)物料(liao)。
5、調整重力法:如果普(pu)通(tong)(tong)三(san)角帶在空(kong)載時(shi)(shi)不跑(pao)偏,而重(zhong)載時(shi)(shi)總向(xiang)一側跑(pao)偏,說明普(pu)通(tong)(tong)三(san)角帶已出現(xian)偏載。應調整接(jie)料斗或普(pu)通(tong)(tong)三(san)角帶機的位置,使(shi)普(pu)通(tong)(tong)三(san)角帶均載,以防止其跑(pao)偏。
6、調整普通三角帶法:如(ru)果普(pu)(pu)通(tong)三(san)角(jiao)(jiao)帶(dai)邊緣磨損嚴重(zhong)或普(pu)(pu)通(tong)三(san)角(jiao)(jiao)帶(dai)接(jie)縫不平(ping)行,這樣就(jiu)導致(zhi)普(pu)(pu)通(tong)三(san)角(jiao)(jiao)帶(dai)的兩側拉力不一致(zhi)。應重(zhong)新修(xiu)整或更換普(pu)(pu)通(tong)三(san)角(jiao)(jiao)帶(dai)。
7、安裝調偏托輥法:若在(zai)輸送(song)機上安裝(zhuang)兩(liang)組自動調心托(tuo)輥(gun)(平輥(gun)或槽輥(gun)),即能自動糾(jiu)正普通三角帶的(de)跑偏現象。
8、安裝限位托輥法:如果普(pu)通三(san)(san)角帶總向一(yi)側跑偏(pian),可(ke)在(zai)跑偏(pian)側的(de)機(ji)架(jia)上安裝限位立輥;這樣(yang)一(yi)來(lai),一(yi)方面(mian)可(ke)使(shi)普(pu)通三(san)(san)角帶強制復位,另一(yi)方面(mian)立輥可(ke)減少跑偏(pian)側普(pu)通三(san)(san)角帶的(de)拉力,使(shi)普(pu)通三(san)(san)角帶向另一(yi)側移動。
二、三角帶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一)三角帶扭轉
原因:
1、帶輪偏斜。
2、帶截面與帶槽(cao)截面不符。
3、帶(dai)輪槽(cao)磨(mo)損過度(du)。
4、劇烈抖動。
5、預張緊(jin)力(li)過小。
6、有異物位于(yu)帶輪(lun)槽中(zhong)。
解決方案:
1、校(xiao)正帶輪(lun)位(wei)置。
2、做相應調(diao)整,使帶(dai)截面與槽截面相配(pei)合。
3、更換帶輪。
4、在松邊由(you)內向外安裝穩定(ding)輪,使用聯組帶。
5、調整預(yu)張緊里。
6、排除(chu)異物并加裝(zhuang)防護裝(zhuang)置。
(二)三角帶無法張緊
原因:
1、帶輪(lun)中心(xin)距可調范圍過小。
2、傳(chuan)動(dong)功率設計指標過(guo)低,導致V帶延伸過(guo)大(da)。
3、帶長有誤。
解決方案:
1、 改變可調(diao)范圍。
2、重新設計。
3、使用短帶。
(三)三角帶表面出現裂痕
原因:
1、張緊輪的直(zhi)徑和安裝(zhuang)位置不符合(he)要求。
2、帶(dai)(dai)輪直徑(jing)低于最小允(yun)許直徑(jing)極限汽車(che)傳動帶(dai)(dai)。
3、嚴重打滑。
4、化學(xue)因素影響。
解決方案:
1、注意安裝方法(fa)。
2、重新設計或(huo)使用齒形(xing)三(san)角帶。
3、改善條(tiao)件或使用(yong)特種V帶(dai)。
4、按要求調整張緊力。
5、安裝防(fang)護裝置或使用特種V帶(三(san)角帶)。
(四)三角帶運動噪聲過大
原因:
1、帶輪偏斜。
2、預(yu)張緊力過(guo)小(xiao)。
3、負荷過大。
解決方案:
1、校正帶輪位置(zhi)。
2、調整預張(zhang)緊(jin)力。
3、重新設計。
(五)三角帶出現松軟和沾膠現象
原因:受油(you)脂、脂肪、礦物質作用影響。
解決方案:遮擋傳動系統或(huo)使(shi)用特種帶(dai)在安裝新帶(dai)之前用汽油或(huo)苯清潔帶(dai)輪。
(六)三角帶側面磨損加劇
原因:
1、啟動(dong)力距(ju)過大。
2、橡膠同步帶(dai)帶(dai)輪(lun)槽角(jiao)不正確。
3、帶輪(lun)槽(cao)磨損過度。
4、帶截(jie)面(mian)與(yu)帶槽截(jie)面(mian)不(bu)符。
5、帶輪偏斜。
6、帶輪直(zhi)徑低(di)于(yu)最小(xiao)允許直(zhi)徑極限。
7、預張緊力過(guo)小。
8、三角帶與其他機件有磨損或(huo)打擊(ji)現象。
解決方案:
1、重新設計。
2、修改或更換帶輪。
3、更換帶輪。
4、做相應調整,使帶截面(mian)與(yu)輪槽截面(mian)相配(pei)合。
5、校(xiao)正帶(dai)輪位置。
6、重新設計(ji)或使用(yong)齒(chi)形V帶。
7、調整預張(zhang)緊力。
8、排除障礙機件,校正帶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