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江蘇歷來出文人,從古至今走出了許許多多的文人,他們的作品也是非常有名。你知道江蘇有名的文人墨客有哪些嗎?本文為大家盤點了江蘇十大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范仲淹、鄭板橋、李煜、顧愷之、倪瓚、曹雪芹、施耐庵、吳承恩、唐寅等,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這些江蘇最出名的文人吧。
江蘇十大文人排行榜,主要通過檢索相關網絡平臺查找出生歷史上所有時期,出生地為江蘇省的文人,并綜合考量他們取得的成就(著作、產量、榮譽頭銜等)、知名度、影響力得出。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為我喜歡的投票>>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后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 詳細>>】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鄭板橋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 詳細>>】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后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
【 詳細>>】
顧愷之(348年~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人,是東晉杰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顧愷之博學多才,擅詩賦、書法,尤善繪畫,被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作品有《司馬宣王像》《謝安像》《劉牢之像》》《晉帝相列像》《桂陽王美人圖》等,其中畫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斫琴圖》等堪稱珍品。
【 詳細>>】
倪瓚,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倪瓚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 詳細>>】
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施耐庵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6歲中進士,36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后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征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族遷白駒場、施家橋。
【 詳細>>】
吳承恩(1500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吾淮才士。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現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吳玉搢在《山陽志遺》中介紹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吾淮才士”,“及閱《淮賢文目》,載《西游記》為先生著”。
【 詳細>>】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唐寅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繪畫上,唐寅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唐寅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
【 詳細>>】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今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僅50歲。
【 詳細>>】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后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于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杰”。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 詳細>>】
金圣嘆(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嘆,自稱泐庵法師,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圣嘆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學批評,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及杜甫諸家唐詩都有評點。他乩降才女葉小鸞,寫下動人篇章,成為江南士人佳話,亦為曹雪芹構思和創作《紅樓夢》的素材之一。金圣嘆提高通俗文學的地位,提出“六才子書”之說,使小說戲曲與傳統經傳詩歌并駕齊驅,受推崇為中國白話文學運動的先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詳細>>】
張若虛(約647年—約730年),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他的詩僅存二首,收錄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被譽為“孤篇蓋全唐”。以《春江花月夜》知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
【 詳細>>】
陶弘景(公元456年~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號華陽隱居(自號華陽隱居),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復雜,代表作品有《本草經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華陽陶隱居集》等。
【 詳細>>】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即文征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號衡山、停云,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文徵明的繪畫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并稱“吳門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并譽為“吳中三家”。
【 詳細>>】
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顧炎武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
【 詳細>>】
焦竑(1540年~1620年),字弱侯,號漪園、澹園,生于江寧(今南京),祖籍山東日照(今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大花崖村),明代著名學者。焦竑于明神宗萬歷十七年(1589年)會試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業。焦竑著有《澹園集》(正、續編)、《焦氏筆乘》、《焦氏類林》、《國朝獻徵錄》、《國史經籍志》、《老子翼》、《莊子翼》等。
【 詳細>>】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