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貴州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 貴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文章由 MAIGOO編(bian)輯 上傳提供 2022-03-18 ★★★ 發布 反饋 0
導語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生活著不同的民族,也傳承著各種奇風異俗。那么貴州非遺文化有哪些呢?本文盤點了貴州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侗族大歌、苗族古歌、水族馬尾繡、苗族蘆笙舞、苗族跳花節、侗族琵琶歌、布依族服飾、侗戲、苗族蠟染技藝、侗族薩瑪節等,下面MAIgoo網小編還整理了貴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貴(gui)州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貴州(zhou)十大著名非(fei)物(wu)質文(wen)化遺(yi)產
貴州非遺文化有哪些?侗族大歌,流行于貴州省黔東南地區的黎平縣、從江縣、榕江縣等侗族聚居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傳統音樂,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侗族大歌結構嚴密而精美,歌詞押韻,曲調優美,歌詞多采用比興手法,意蘊深刻。2006年5月20日,貴州省黎平縣申報的侗族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侗族大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詳細>>】
苗族古歌,是貴州省臺江縣、黃平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其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辟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水族馬尾繡,是中國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古老又具民族特色的,以馬尾作為重要原材料的一種特殊刺繡技藝,主要是流傳于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有刺繡“活化石”美譽。據MaiGoo小編了解,馬尾繡的制作過程繁瑣復雜,成品古色古香,華美精致,結實耐用。刺繡圖案古樸、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2006年5月,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申報的水族馬尾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蘆笙舞,又名“踩蘆笙”、“踩歌堂”等,因用蘆笙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主要流布于貴州、廣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壯、瑤等民族聚居區,是南方少數民族最喜愛、分布最廣泛的一種民間舞蹈。蘆笙舞大多在年節、集會、慶賀等喜慶時刻表演,主要有自娛、競技、禮儀三種類型。2006年,苗族蘆笙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苗族跳花節,是貴州的苗族群眾為祝愿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而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苗族跳花節是苗族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一種民族節日流傳至今,為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苗族跳花節每年約有五萬多人到坡上參加跳花,安順市瓦窯村每年正月初七至初九舉行的跳花坡活動最具規模。2008年6月7日,苗族跳花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侗族琵琶歌,是流行于貴州、廣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地區的傳統音樂。琵琶歌句式自由,多為長短句,長句子居多,是研究侗族社會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的重要資料。2006年5月20日,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申報的侗族琵琶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貴州省從江縣申報的侗族琵琶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布依族服飾作為一種物質文化現象,其產生與變化總是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布依族的傳統服飾是男著衣衫,女穿衣裙,婦女衣,裙均有蠟染、挑衣、刺繡圖案裝飾。因為布依族居住在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溫暖,這種寬松的衣裙符合氣候特點。2014年11月11日,布依族服飾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侗戲,由黎平縣臘洞村侗族歌師吳文彩始創,是貴州省黎平縣、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地方傳統戲劇。侗戲全部用侗語對白演唱,語言生動,比喻形象,與音樂緊緊吻合,朗朗上口,清晰明快,為群眾所喜聞樂見。侗戲由于植根于侗鄉,具有濃郁的侗族特色,而且聲情并茂,歌舞結合,很能引起侗族觀眾的共鳴。2006年5月20日,侗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蠟染技藝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民間傳統印染工藝之一,該技藝又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蠟染制品多為靛藍單色染,即藍地白花,用色兩種以上的制品很少,早在秦漢時代,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蠟染技術,以蠟染為衣、裙裝飾的,主要流行于貴州的榕江、丹寨、三都、都勻等縣。2006年5月20日,苗族蠟染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侗族薩瑪節,是貴州南部侗族地區古老而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風俗的遺留,主要流傳于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從江縣及周邊的侗族地區。薩瑪節主要以榕江縣車江侗族薩瑪節為代表,每年農歷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薩”舉行祭典,場面龐大而壯觀。2006年5月20日,侗族薩瑪節民俗經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貴州省國家級非物(wu)質文化遺產名錄(lu)
序號 名稱 遺產項目編號
侗族大歌 Ⅱ-28
苗族古歌 Ⅰ-1
水族馬尾繡 Ⅶ-23
苗族蘆笙舞 Ⅲ-23
苗族跳花節 Ⅹ-76
侗族琵琶歌 Ⅱ-29
布依族服飾 Ⅹ-157
侗戲 Ⅳ-83
蠟染技藝 Ⅷ-25
侗族薩瑪節 Ⅹ-25
凱里酸湯魚制作技藝 Ⅷ-279
布依族刺繡 Ⅶ-131
赤水獨竹漂 Ⅵ-101
布依族武術 Ⅵ-95
旭早 Ⅴ-141
嘎百福 Ⅴ-140
苗族古瓢舞 Ⅲ-140
仡佬族民歌 Ⅱ-176
巴狄雄薩滾 Ⅰ-166
多聲部民歌 Ⅱ-30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明(ming)“MAIGOO編輯(ji)上傳提(ti)供”的所有(you)(you)作(zuo)品(pin),均(jun)為MAIGOO網原創、合法(fa)擁有(you)(you)版權(quan)或有(you)(you)權(quan)使(shi)(shi)用(yong)的作(zuo)品(pin),未(wei)經(jing)本網授權(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yong)其它(ta)方式(shi)使(shi)(shi)用(yong)上述作(zuo)品(pin)。已經(jing)本網授權(quan)使(shi)(shi)用(yong)作(zuo)品(pin)的,應在(zai)授權(quan)范圍內使(shi)(shi)用(yong),并注明(ming)“來(lai)源:MAIGOO網”。違反(fan)上述聲明(ming)者,網站(zhan)會(hui)追責(ze)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120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6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902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267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