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hui)州(zhou)名人堂(tang)】惠(hui)州(zhou)有哪些(xie)名人 惠(hui)州(zhou)歷史(shi)名人
惠州知名人物
自晉至清,對惠州影響較大的歷史人物有480多(duo)人,其中如(ru)葛洪(hong)、牛僧儒(ru)、李商隱、陳(chen)堯佐、陳(chen)稱、蘇軾(shi)、唐(tang)庚、劉(liu)克綱、陳(chen)鵬飛(fei)、林復、楊萬里、劉(liu)克莊、吳潛、留正、文(wen)天祥、祝允明、陳(chen)恭尹、伊(yi)秉(bing)綬、宋湘、丘逢甲、梁(liang)鼎(ding)芬等,皆名(ming)重一時,他(ta)們或詩或文(wen),或創(chuang)辦書院,或修堤筑(zhu)路,興修水利,對(dui)惠(hui)州(zhou)文(wen)化、經濟的(de)發展貢獻殊多(duo)。他(ta)們當中,對(dui)惠(hui)州(zhou)影響(xiang)最大的(de)當推北宋大文(wen)豪蘇軾(shi)。北宋紹圣(sheng)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wei)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同(tong)年10月2日攜侍妾王朝云(yun)、三子蘇過抵(di)惠。在惠期間(jian),他先后寫下了160首詩詞和幾十(shi)篇散文、序跋。其(qi)詩文歌詠(yong)惠州風物(wu),使(shi)惠州名揚四海,誠如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gong)謫南海,天(tian)下不敢小(xiao)惠州”。
惠州歷史名人
隋代:智敫(高僧)
唐代(dai):懷(huai)迪(di)(高(gao)僧(seng))
宋代:梅蟠(文(wen)學家)
明代:王度(名臣)、葉(xie)夢熊(xiong)(軍事家)、葉(xie)春(chun)及(方志學(xue)家)、楊(yang)起元(yuan)(理學(xue)家)、張萱(文史專家)、韓(han)日纘(尚書)。
清代:函可(詩(shi)人(ren))、行森(高僧)、李(li)(li)義(李(li)(li)家拳創(chuang)建(jian)人(ren))、葉亞來(華僑領(ling)袖)、鄧(deng)承修(名臣)、江逢(feng)辰(詩(shi)人(ren))、李(li)(li)星閣(ge)(畫家)、李(li)(li)綺青(詞人(ren))。
中華民國:鄭士(shi)良(三周田起義(yi)領導(dao)人(ren)(ren))、鄧(deng)子瑜(民主(zhu)(zhu)革(ge)(ge)(ge)命(ming)先驅)、張(zhang)友仁(ren)(文史專家(jia))、廖仲愷(近代(dai)民主(zhu)(zhu)革(ge)(ge)(ge)命(ming)家(jia))、林(lin)耀桂(龍型拳代(dai)表人(ren)(ren)物)、羅仲霍(民主(zhu)(zhu)革(ge)(ge)(ge)命(ming)先驅)、丘紀祥(xiang)(體育明星)、青主(zhu)(zhu)(音樂家(jia))、鄧(deng)演達(中國農工民主(zhu)(zhu)黨創(chuang)始人(ren)(ren))、鄧(deng)鏗(粵軍名(ming)將(jiang))、葉挺(北伐名(ming)將(jiang))、高恬波(廣東首位女共產(chan)黨員)。
中華人(ren)民共和國:秦咢生(書法(fa)家(jia)(jia))、廖承志(全國人(ren)大副委員(yuan)長)、黃銘新(醫學(xue)專(zhuan)家(jia)(jia))、廖似光(長征女(nv)紅軍)、黃秉(bing)維(地理學(xue)家(jia)(jia))、黃萃庭(醫學(xue)專(zhuan)家(jia)(jia))、陳(chen)紫(音(yin)樂家(jia)(jia))、李曙軒(農(nong)業專(zhuan)家(jia)(jia))、梁(liang)永泰(版畫(hua)家(jia)(jia))、彭寶林(公安(an)英模(mo))。
寄籍名人:葛洪、蘇軾(shi)、唐(tang)庚、陳堯佐、伊秉綬、宋湘、梁鼎芬(fen)、陳炯明、曾(ceng)生。
其他名(ming)人:陳金江(博(bo)羅人)、張(zhang)昭遠(yuan)、翟(zhai)火姑(gu)、余道(dao)元、吳仕端(duan)、呂(lv)欽(惠東人)等(deng)。
惠州名人
陳孝女,南朝時博羅龍華張善村人,因孝順父母,以“孝女”名傳于世。她的父母沒有兒子,只有她一個女兒。她7歲時就勇潛藕池,取藕醫(yi)治父親的(de)病。長大后矢(shi)志不嫁,奉養父母。直(zhi)至父母先(xian)后去(qu)世,安(an)葬完(wan)畢(bi),她捐了房(fang)子作龍華(hua)寺(si),以上下田作寺(si)田,然后端坐(zuo)而逝(shi),年32歲(sui)。梁武帝封其為龍華護(hu)國庇(bi)民夫人,署廣州刺史前往(wang)龍華建祠(ci)(ci)、塑像,這便是博(bo)羅龍華鎮(zhen)的(de)陳孝女祠(ci)(ci)。
張昭遠,字持正,廣東惠州歸善(今惠陽區)人。惠州第一位進士。《舊唐書》主要編撰人。是唐僖宗乾符四年(877)進士,戶部侍(shi)郎。張昭遠歷任唐(tang)、晉兩朝修撰(zhuan)史(shi)官(guan)。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shi)。宋(song)代四(si)川眉(mei)山(shan)人。北(bei)宋(song)杰出的文藝家。詩、詞(ci)、文和書畫都(dou)有很高(gao)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文藝發展史上留下了厚(hou)重的一(yi)頁。
唐庚(1070~1120),北宋詩人(ren)。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屬(shu)四川)人(ren)。紹(shao)圣進士,為宗子博士。經宰相張商英推薦,授提舉(ju)京畿常(chang)平。商英罷相,庚(geng)亦被貶,謫居惠州。后遇赦北歸,復官承議郎,提舉上(shang)清太平宮。后于返蜀道(dao)中病逝。
葉夢熊(1531--1597),字(zi)男(nan)兆,號龍塘,改龍潭(tan),又號華云。明代惠州府(fu)城萬(wan)石坊(今屬惠城區)人。嘉(jia)靖四(si)十四(si)年進士,歷(li)任贛(gan)州知府(fu),安慶知府(fu),浙(zhe)江副使,永平道兵備(bei),山東(dong)布政使,巡撫貴州、陜(shan)西、甘肅。因戰功擢(zhuo)左(zuo)(zuo)都御史,兼兵部左(zuo)(zuo)侍郎,贈太(tai)子(zi)少保,太(tai)子(zi)太(tai)保,升兵部尚(shang)書(shu),轉南京工(gong)部尚(shang)書(shu),是惠州明代著名(ming)的三尚(shang)書(shu)之一。
江逢辰(1859~1900),字(zi)(zi)雨人,又字(zi)(zi)孝通,號密庵。歸(gui)善縣(今惠城區)人。生(sheng)至(zhi)有性,聰穎好(hao)學。從師梁(liang)鼎芬學于(yu)豐(feng)湖書院、廣雅(ya)書院。受(shou)梁(liang)舉薦,得(de)張之洞賞識(shi)和周(zhou)濟,與梁(liang)入為(wei)張的幕僚。曾任教于(yu)湖北尊經書院。光緒十一年(1885)中舉,光緒十八年中進士。任戶部主(zhu)事(shi)。
翟火姑(?~1857),清(qing)代歸善縣東(dong)平(今(jin)屬惠州橋東(dong))人。咸豐(feng)四年(1854),受廣東(dong)“天地會”反清起義(yi)的影響,聯合(he)三棟沙澳人(ren)何亞(ya)璜等,在三棟沙澳官橋圍(wei)聚(ju)眾(zhong)(zhong)(zhong)盟誓,揭竿起義(yi),自封為(wei)大元帥(shuai),何為(wei)平(ping)東(dong)王,下設飛龍、飛虎將軍(jun),部眾(zhong)(zhong)(zhong)千(qian)余(yu)人(ren)。相繼(ji)攻克海豐(feng)、河(he)源(yuan)、博羅,直至香港的九龍司城(cheng)寨(zhai)。雖屢(lv)攻惠州府、縣兩城(cheng)及(ji)龍川縣城(cheng)不果(guo),但已占領廣大的農村地區,使上述(shu)三城(cheng)成為(wei)死(si)守的孤城(cheng),義(yi)軍(jun)亦迅速擴至數(shu)萬(wan)之眾(zhong)(zhong)(zhong)。
葉挺(1896—1946),原名為詢(xun),字希夷,號西(xi)平。惠(hui)陽縣周(zhou)田村人。中國革命史上(shang)的一代名將,杰出的無(wu)產(chan)階(jie)級革命家、軍(jun)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jun)創(chuang)建人之一,偉(wei)大的共產(chan)主義(yi)戰士。
廖仲愷(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惠陽縣陳江人(ren),生(sheng)于美國舊(jiu)金(jin)山(shan)一個華僑(qiao)家(jia)庭。我國近代民主(zhu)革命(ming)著名的政治活動家(jia),偉大的愛國主(zhu)義者(zhe),著名的國民黨左派(pai)領袖,中國共產黨摯友。
鄧子瑜,惠州歸善縣黨人。被推為革命軍首領,惠州七女湖人陳純為副手。6月2日上午在惠州城郊七女湖(hu)(今汝(ru)湖(hu))鄧(deng)子瑜(yu)集(ji)眾(zhong)宣布起義,一呼百應,一下子集(ji)中了200多人,但槍支僅100多支。義軍首先襲(xi)擊清軍營(ying)防,然后接連攻克泰美、楊村、柏塘、公莊、石壩等(deng)鎮,隊伍發展(zhan)到數(shu)千人,各(ge)縣群(qun)眾(zhong)紛(fen)(fen)紛(fen)(fen)響應。
呂欽(1962~),廣東(dong)省惠東(dong)人。象棋特級國際大師。世界棋王!被譽為“羊城(cheng)少帥”,1991年被評為廣州市十(shi)大杰(jie)出青年,全國人大代表(biao)。
陳金江,博羅縣柏塘鎮洋景村人,原名陳屐四,字席四,號爛屐四,曾領導1802年天地會博羅洋景(jing)起義(yi)和1854年(nian)洪(hong)(hong)兵(bing)三水(shui)范(fan)湖起義。在他的帶領下,洪(hong)(hong)兵(bing)起義軍的足跡遍(bian)及(ji)粵、桂、湘42個(ge)市縣,特(te)別(bie)是(shi)在位于粵西(xi)北的(de)清遠山區有過長(chang)期的(de)活(huo)動。1857年8月,起義軍攻克(ke)肇慶市懷集(ji)縣,稱“南(nan)興王”,建(jian)立“大洪國”政權(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