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鱈主產區(qu)歐洲的寒冷海(hai)域,尤以北海(hai)為(wei)多。
牙鱈具三背鰭、二臀鰭,頦須小或無,體色銀白色,胸鰭根部附近有一明顯黑斑,體被小圓鱗,側線鱗不明顯,背鰭三個,臀鰭兩個,體長最大約70公分。
牙鱈是冷水(shui)性底棲(qi)魚(yu)類(lei),以無脊椎動物及(ji)小型魚(yu)類(lei)為食。夏(xia)、秋季棲(qi)息于黃海冷水(shui)區,冬季回游(you)于水(shui)深50~80m的沿海泥(ni)底(di)區越冬(dong)。牙鱈大部分生活在(zai)太(tai)平洋(yang)、大西(xi)洋(yang)北方(fang)水(shui)溫(wen)0℃~16℃的寒冷海里(li)。
牙(ya)鱈(xue)吃得(de)多,長得(de)也快(kuai),10年左右能長到1米大;食量大,是貪食的洄游魚類。因(yin)集群性生活,捕捉很容易,自(zi)古就是相(xiang)當有名(ming)的食用魚。繁殖(zhi)力(li)強,體長(chang)1米左右的雌(ci)魚,一次可產300萬~400萬(wan)粒(li)卵之多(duo)。黃海生殖期1~2月,懷卵量34萬~83萬粒(li),沉性(xing)卵(luan),徑0.98~1.05mm。
牙鱈肉中蛋白質比(bi)三文(wen)魚(yu)、鯧魚(yu)、鰣魚(yu)、帶魚(yu)都高,而肉中所含脂(zhi)肪和鯊魚(yu)一(yi)樣只(zhi)有0.5%,要比三文魚低17倍,比帶魚(yu)低7倍;肝臟含油(you)量高,除了富含普(pu)通魚(yu)油(you)所有(you)的DHA、DPA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de)維生素(su)A、D、E和其他多種維生素。牙鱈肝油中這些(xie)營養成分的比例(li),正是(shi)人體每日所需要量(liang)的最(zui)佳比例(li)。因(yin)此,北(bei)歐人將它稱為餐桌上的“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