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和明代的資料中均有關于紹興“盲翁(weng)作場”唱(chang)(chang)曲藝(yi)、“村瞎子……彈唱(chang)(chang)詞(ci)話”及(ji)“搊(chou)彈說詞(ci)”的記載。紹興詞(ci)調現存的書(曲)目及(ji)其內容、唱(chang)(chang)詞(ci)詞(ci)格(ge)、演唱(chang)(chang)形式等,都反映出它與興盛(sheng)于元、明的詞(ci)話有傳承關系,是相當古老的一個曲藝(yi)品種。
1916年12月12日(ri),魯迅先生家演唱“花調(diao)”——紹興詞調(diao),慶賀魯母六十(shi)壽誕,可見紹興詞調(diao)當時頗受市民歡迎。
20世(shi)紀(ji)30年代,紹興(xing)詞調相當(dang)興(xing)旺,藝人(ren)有五(wu)、六十名;50年代初進行藝人(ren)登記時,尚有22人(ren);至60年代中,還有10位藝人(ren)。
60年代中期尚有十(shi)位藝人演(yan)唱(chang)。
紹興詞調的(de)傳(chuan)統長(chang)篇(pian)書目(mu),舊傳(chuan)有十八本(ben),僅存八本(ben)中的(de)三十六(liu)回(hui),失傳(chuan)嚴(yan)重,且其中有些是紹興詞調特(te)有的(de)書目(mu);尚存“節詩”(開篇(pian))五(wu)十余首。
紹興詞(ci)調歷史悠久,書(曲)目豐富且版本古(gu)老,唱腔(qiang)音樂古(gu)樸(pu)且對杭州、寧波的曲藝(yi)音樂有一定(ding)影響(xiang)(xiang)。但(dan)藝(yi)人幾已不存,曲種將成絕響(xiang)(xiang)。紹興市文化部(bu)門正加緊(jin)搜集(ji)資料,組織青年女演(yan)員學習、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