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陸侃如馮沅君故居
0 票數:0 #名人故居#
《中國詩史》便是馮沅君與陸侃如所著,只是,當時卻不知道這對夫妻曾在繁花似錦的青島安居多年。這對伉儷都曾擔任過山東大學副校長,一起致力于文學研究,攜手幾十年,堪稱佳話。
  • 所在地/隸屬: 山東省島市(shi)市(shi)南區魚山路36號
附近有 137 個景點: 青島第一海水浴場(1km)    觀海山公園(1km)    青島魯迅公園(1km)    小魚山公園(1km)    南園孔子紀念館(1km)    王統照故居(1km)    童第周故居(1km)    洪深故居(1km)    梁實秋故居(1km)    嘉禾路基督教堂(1km)    南北嶺基督教堂(1km)    龍山路教堂(1km)    青島市北區清和路基督教堂(1km)    李村基督教堂(1km)    青島天后宮(1km)    青島基督教堂(1km)    紅島站(1km)    青島信號山公園(1km)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迎賓館)(1km)    青島海底世界(1km)    青島郵電博物館(1km)    青島德國監獄舊址博物館(1km)    駱駝祥子博物館(1km)    青島市康有為故居紀念館(1km)    青島市民俗博物館(1km)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1km)    青島水族館(1km)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1km)    青島山公園(2km)    老舍公園(2km)    王正廷故居(2km)    青島歡動世界(2km)    青島動物園(2km)    觀象山公園(2km)    青島觀象臺(2km)    小青島(2km)    青島棧橋(2km)    青島中山公園(2km)    青島市圣保羅教堂(2km)    公主樓(2km)    青島火車站(2km)    嘉木美術館(2km)    匯泉廣場(2km)    劈柴院美食街(2km)    青島電影博物館(1907光影俱樂部)(2km)    山東曲阜孔子湖國家濕地公園(2km)    青島站(2km)    青島八大關近代建筑(2km)    青島劈柴院(2km)    青島山炮臺教育基地(2km)    青島葡萄酒博物館(2km)    青島瑯琊臺博物館(2km)    青島口腔醫學博物館(2km)    青島山炮臺遺址展覽館(2km)    太平角公園(3km)    八大峽公園(3km)    青島貯水山兒童公園(3km)    青島花石樓(3km)    八大峽廣場(3km)    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筑(3km)    青島植物園(3km)    青島電視塔(青島旅游觀光塔)(3km)    湛山寺(3km)    青島道路交通博物館(3km)    雙星鞋文化博物館(3km)    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3km)    青島紡織博物館(3km)    青島啤酒博物館(3km)    東海路9號(4km)    海航萬邦中心(4km)    臺東步行街美食街(4km)    青島港(4km)    亨達工業旅游區(4km)    齊長城百果園(4km)    沁楠香農業生態觀光園(4km)    萬佳廣場休閑旅游區(4km)    青島世園會音樂噴泉(5km)    匯泉公園(5km)    青島JOYPOLIS世嘉都市樂園(5km)    青島長途汽車站(5km)    中鐵青島中心(5km)    青島市海泊河公園(5km)    青島萬象城(5km)    青島音樂廣場(5km)    青島五月的風(5km)    五四廣場(5km)    青島海濱風景區(5km)    青島城市星光公園(6km)    青島民俗館(6km)    青島卓越世紀中心(6km)    青島第一百盛廣場(6km)    遠雄國際廣場(6km)    青島中銀大廈(6km)    劉若拙墓(6km)    財貝溝東周墓群(6km)    青島土山屯墓群(6km)    青島市科技館(6km)    青島氣象度假村(6km)    中共青島地方支部舊址(6km)    珊瑚貝連島一號橋(6km)    青島市陳家貢灣特大橋(6km)    丁字灣跨海大橋(6km)    嚴力賓紀念館(6km)    青島市話劇院(6km)    鳳凰之聲大劇院(6km)    青島奧帆大劇場(6km)    青島市歌舞劇院(6km)    膠澳總督府(6km)    青島百果山民族風情寫生創作基地(6km)    贊一美術館(6km)    青島西海岸美術館(6km)    青島油畫院美術館(6km)    青島畫院美術館(6km)    青島市美術館(6km)    中苑海上廣場(6km)    青島機場站(6km)    云霄路美食街(6km)    青島頤中體育場(6km)    青島德國建筑(6km)    即墨故城遺址(6km)    店埠民俗文化博物館(6km)    櫻皇谷風景區(6km)    膠州麻灣漁樂園(6km)    青島奧帆中心(6km)    海云庵(6km)    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6km)    奧帆博物館(6km)    青島消防博物館(6km)    青島頤中皇冠假日酒店(7km)    嘉定山公園(7km)    青島觀音寺(7km)    北嶺山森林公園(8km)    青島銀海國際游艇俱樂部旅游區(8km)    浮山香苑公園(9km)    四方奧林匹克體育公園(9km)    水清溝公園(10km)    青島極地恐龍游樂園(已停業)(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歲月靜好"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陸侃如馮沅君故居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童年時,這里是個十字路口(kou),每日放學回家(jia),公(gong)交車(che)(che)都會經過路口(kou)的(de)車(che)(che)站。車(che)(che)站后面(mian)是花崗巖砌(qi)成(cheng)的(de)矮(ai)墻,還有(you)一排竹子(zi),隱(yin)隱(yin)約約遮擋著(zhu)一個院子(zi),窺不見真容。

院子的門(men)口,其實在(zai)路口拐彎處(chu)的山腳(jiao)下,童(tong)年時屢(lv)屢(lv)走過,卻未留意(yi)——想(xiang)來,怕(pa)是青島(dao)這(zhe)樣精(jing)致的院落(luo)太(tai)多,年幼時便習(xi)以為常的緣(yuan)故。

這是(shi)魚山路36號,斜對面(mian)便是(shi)梁實秋故(gu)居(ju)(ju),向上走幾十米便是(shi)舊時(shi)的(de)(de)國立青(qing)島大(da)學,如今,這里(li)是(shi)中國海洋大(da)學校址所在地。院(yuan)子(zi)(zi)門口掛著三個(ge)牌子(zi)(zi),依次是(shi)“童第周(zhou)故(gu)居(ju)(ju)”、“馮(feng)沅君與陸侃如故(gu)居(ju)(ju)”和“束(shu)星北故(gu)居(ju)(ju)”,還有簡(jian)單的(de)(de)介紹。

當年的(de)(de)(de)中(zhong)學課本里,便(bian)有關于童第周(zhou)的(de)(de)(de)課文,這(zhe)是(shi)我(wo)國較(jiao)出名的(de)(de)(de)生(sheng)物學家之一;束(shu)星北是(shi)物理學家,是(shi)國內較(jiao)早研究量(liang)子力學、相對論的(de)(de)(de)學者(zhe)之一。

兩位(wei)科學(xue)界名宿(su)倒(dao)并非我此次尋訪的對象,我的“目標”是一對學(xue)界伉儷(li)——馮沅君與陸侃如,二(er)位(wei)都是古文學(xue)研(yan)究專家。

看到(dao)這(zhe)兩個名字(zi),我便忍(ren)不住憶起(qi)大學時光。那酷熱的下午,一(yi)線(xian)線(xian)陽光穿(chuan)過窗簾的縫隙射(she)入圖書館,伴(ban)著一(yi)聲(sheng)聲(sheng)蟬鳴,逃課的我坐在地上,倚著書架看書。

彼時草草讀過的《中國詩史》,便(bian)是(shi)馮沅君(jun)與陸侃如(ru)所(suo)著,只是(shi),當時卻不知道這對夫妻曾在(zai)繁花似錦的青島安(an)居多(duo)年(nian)。這對伉儷都(dou)曾擔任過山東大學副校長,一起致力(li)于文學研究,攜手幾十年(nian),堪稱(cheng)佳話。

馮(feng)(feng)沅(yuan)(yuan)(yuan)君是(shi)昔時的(de)“中國(guo)五大女(nv)作(zuo)家”之一,另外四(si)位是(shi)蘇(su)雪林(lin)、冰心(xin)、丁(ding)玲(ling)和(he)凌叔華(hua)。與其(qi)他(ta)四(si)人不同(tong),馮(feng)(feng)沅(yuan)(yuan)(yuan)君一生用于文學創作(zuo)的(de)時間極少(shao),在(zai)1930年開(kai)始(shi)便潛心(xin)文學研究,淡泊(bo)終老。這也便是(shi)為何馮(feng)(feng)沅(yuan)(yuan)(yuan)君少(shao)時成名,卻并不為人所熟(shu)知的(de)原因。1949年后,馮(feng)(feng)沅(yuan)(yuan)(yuan)君曾(ceng)擔任山(shan)東(dong)(dong)省(sheng)婦聯副主席、山(shan)東(dong)(dong)大學副校長,也是(shi)1949年后中國(guo)第一位女(nv)一級教(jiao)授。

但在1922年到1929年間(jian),馮(feng)沅君的“才女”之(zhi)名滿天下,文壇舊事中總(zong)少不得她的典(dian)故。較讓人(ren)廣為提及的是“一門三(san)兄(xiong)妹”——馮(feng)沅君的二(er)哥(ge)便(bian)是哲學家馮(feng)友蘭(lan)(lan),三(san)哥(ge)是地質學家馮(feng)景蘭(lan)(lan),兄(xiong)妹三(san)人(ren)當年相繼(ji)考入北大,又(you)相繼(ji)成為一級教(jiao)授(shou),為教(jiao)育界罕見。

她的(de)一(yi)(yi)(yi)生(sheng),便是一(yi)(yi)(yi)道涓(juan)(juan)涓(juan)(juan)細流,寫女性掙脫(tuo)舊禮教束縛(fu)的(de)情事,潛(qian)心于(yu)文學史的(de)蛛(zhu)絲馬跡,在(zai)1974年去世(shi)前,她留(liu)(liu)下遺囑,說(shuo)“我一(yi)(yi)(yi)介(jie)寒儒,連(lian)個(ge)后(hou)(hou)嗣亦無,能(neng)為國家民族留(liu)(liu)點(dian)什么(me)?我想個(ge)人艱窘(jiong)一(yi)(yi)(yi)點(dian),存(cun)幾個(ge)錢,身(shen)后(hou)(hou)讓國家做學術獎(jiang)金,獎(jiang)掖后(hou)(hou)人吧(ba)!”

馮沅君文學獎,便從此而來(lai),隨(sui)之(zhi)一同(tong)捐獻的,是她與陸侃(kan)如一生的數萬冊(ce)藏(zang)書。

如今(jin)這院子(zi),僅僅靠一(yi)排竹子(zi),便似遮住了道路上(shang)的喧囂,清靜自得。五棟小(xiao)樓比(bi)鄰而立,各(ge)不相同(tong),門口的五號樓便是馮沅(yuan)君伉儷(li)昔時(shi)的住所。

時值正午,依稀聞(wen)得到飯菜香味,這(zhe)距(ju)離海邊百(bai)余米(mi)的(de)(de)院落(luo)里,不復當(dang)年的(de)(de)學術氣息,與青島的(de)(de)眾多(duo)名人故(gu)居一(yi)般(ban),成了普通民(min)居。令人欣(xin)慰的(de)(de)是,這(zhe)幾棟小(xiao)樓保存極好,清(qing)靜(jing)的(de)(de)小(xiao)院里還栽滿了花木,那散落(luo)一(yi)地(di)的(de)(de)櫻花花瓣絕美。我最愛靠里的(de)(de)那棟,閣樓外的(de)(de)三角墻面(mian)墻面(mian)有赭紅(hong)色的(de)(de)裝(zhuang)飾線條、土黃色的(de)(de)天然毛石,搭配(pei)著米(mi)黃色的(de)(de)墻面(mian),十分精致。

一只極(ji)肥的(de)(de)貓趴在院(yuan)子(zi)中間曬著太陽(yang),不遠處是一輛如(ru)今極(ji)少見的(de)(de)三輪(lun)摩托車,卻漆成了紅色,頗顯(xian)怪(guai)異(yi)。因為(wei)天氣(qi)好的(de)(de)緣故,幾乎(hu)家家都在曬被子(zi),院(yuan)里還有兩棵年頭頗久的(de)(de)法國梧桐,樹下生著鵝黃色的(de)(de)小(xiao)花。

馮(feng)沅君與(yu)陸侃(kan)如便是(shi)在這院落內,一起(qi)任教、一起(qi)研究,恬(tian)靜(jing)淡泊。

其實,少女(nv)時代的(de)馮沅君,也曾(ceng)(ceng)激(ji)進。她的(de)三本短篇集(ji),第一本名叫(jiao)《卷箷(shi)》,寫(xie)(xie)于(yu)在北大(da)求學期(qi)間(jian),由(you)魯(lu)(lu)迅親自編(bian)輯(ji)并辦理出(chu)版,魯(lu)(lu)迅說“卷箷(shi)是(shi)一種小草,拔了心(xin)也不死”,基(ji)調(diao)亦是(shi)明朗(lang)的(de);而(er)第二本叫(jiao)做《春痕(hen)》,頗覺沉(chen)郁;第三本叫(jiao)《劫灰》,是(shi)其文學生涯的(de)終(zhong)結。其小說主題多(duo)集(ji)中于(yu)抨擊(ji)封建(jian)包(bao)辦婚姻、提倡(chang)自由(you)戀(lian)愛,有濃郁的(de)五(wu)四氣息(xi)。她曾(ceng)(ceng)在《卷箷(shi)》里收錄的(de)《隔絕》中寫(xie)(xie)道:“我(wo)們(men)的(de)愛情是(shi)絕對的(de)、無(wu)限的(de),萬一我(wo)們(men)不能(neng)抵(di)抗外來(lai)的(de)阻力時,我(wo)們(men)就同去看海去”,她也曾(ceng)(ceng)寫(xie)(xie)道:“身命可以犧牲,意(yi)志自由(you)不可犧牲,不得自由(you)我(wo)寧死。”

那(nei)叛逆與決絕,在(zai)書(shu)中隨(sui)處可(ke)(ke)見,“我們相抱著向里面(mian)另尋(xun)實現絕對的(de)(de)(de)愛的(de)(de)(de)世界的(de)(de)(de)行(xing)(xing)為(wei)(wei)是(shi)怎樣(yang)悲壯神(shen)圣,我不怕(pa),一(yi)點也不怕(pa)!人生原是(shi)要自由的(de)(de)(de),原是(shi)要藝術化的(de)(de)(de),天下較光榮的(de)(de)(de)事(shi),還(huan)有過于殉愛的(de)(de)(de)使命嗎?總而(er)言之,無論別人怎樣(yang)說長道短,我總不以為(wei)(wei)我們的(de)(de)(de)行(xing)(xing)為(wei)(wei)是(shi)荒謬的(de)(de)(de)。退一(yi)步說,縱然我們這行(xing)(xing)為(wei)(wei)太浪漫了,那(nei)也是(shi)不良的(de)(de)(de)婚(hun)姻(yin)制度的(de)(de)(de)結果,我們頭(tou)可(ke)(ke)斷,不可(ke)(ke)負(fu)也不敢負(fu)這樣(yang)的(de)(de)(de)責任。”

而從《卷箷》到《春痕》,再到《劫灰》,三(san)部集子(zi)的名字則似一個女性的青春與成長,由激昂到萌動,逐(zhu)至(zhi)黯(an)淡。

我(wo)曾(ceng)讀過的(de)(de),是(shi)(shi)中間的(de)(de)《春痕》,收在(zai)一本(ben)現代文學的(de)(de)集子(zi)里(li)。之(zhi)所以記得,是(shi)(shi)因為(wei)那是(shi)(shi)五十封(feng)信,為(wei)一女子(zi)寄給情人的(de)(de),從求愛到定情,每封(feng)信里(li)講二三(san)事,淡得只留(liu)痕跡,那痕跡,卻是(shi)(shi)堅定的(de)(de)。

陸(lu)侃(kan)(kan)如于1922年(nian)(nian)(nian)考入(ru)北大(da)(da),大(da)(da)一那(nei)年(nian)(nian)(nian)出版(ban)《屈原》一書,馮(feng)沅(yuan)君是他(ta)的(de)同班(ban)同學(xue)(xue)(xue)。1929年(nian)(nian)(nian),二人(ren)(ren)在上(shang)(shang)海成婚,值得(de)一提的(de)是,馮(feng)沅(yuan)君幼(you)時(shi)曾有婚約,1923年(nian)(nian)(nian),她(ta)堅決要求解除婚約,上(shang)(shang)演(yan)了(le)她(ta)小(xiao)(xiao)說(shuo)中(zhong)的(de)一幕(mu)。她(ta)與(yu)(yu)陸(lu)侃(kan)(kan)如相伴數十年(nian)(nian)(nian)的(de)婚姻還是一場姐弟戀,她(ta)比陸(lu)侃(kan)(kan)如大(da)(da)三歲。1931年(nian)(nian)(nian),二人(ren)(ren)合(he)著六十萬字的(de)《中(zhong)國(guo)(guo)詩史(shi)》,有人(ren)(ren)說(shuo),這是“繼王(wang)國(guo)(guo)維先生的(de)《宋(song)元(yuan)戲曲(qu)史(shi)》、魯迅先生的(de)《中(zhong)國(guo)(guo)小(xiao)(xiao)說(shuo)史(shi)略》之后的(de)又(you)一部具有開拓意義的(de)中(zhong)國(guo)(guo)古(gu)典文(wen)學(xue)(xue)(xue)專著”。次年(nian)(nian)(nian),他(ta)們(men)又(you)合(he)著《中(zhong)國(guo)(guo)文(wen)學(xue)(xue)(xue)史(shi)簡編》,此書被譯(yi)成多種文(wen)字。同年(nian)(nian)(nian)夏天,二人(ren)(ren)一起赴(fu)法,就(jiu)讀于巴黎大(da)(da)學(xue)(xue)(xue)研究院,1935年(nian)(nian)(nian)雙雙獲(huo)得(de)文(wen)學(xue)(xue)(xue)博士(shi)學(xue)(xue)(xue)位。1947年(nian)(nian)(nian),他(ta)們(men)一起來到(dao)國(guo)(guo)立山(shan)東大(da)(da)學(xue)(xue)(xue)任教,居(ju)住于魚山(shan)路(lu)36號,馮(feng)沅(yuan)君在這里創作了(le)《古(gu)劇說(shuo)匯》、《古(gu)元(yuan)劇雜考三則》等,其中(zhong)《古(gu)劇說(shuo)匯》與(yu)(yu)日本人(ren)(ren)青木正兒的(de)《中(zhong)國(guo)(guo)近世戲曲(qu)史(shi)》、王(wang)國(guo)(guo)維的(de)《宋(song)元(yuan)戲曲(qu)史(shi)》并稱,閃耀于戲曲(qu)史(shi)。而陸(lu)侃(kan)(kan)如則編寫了(le)《中(zhong)國(guo)(guo)文(wen)學(xue)(xue)(xue)理論(lun)簡史(shi)》,那(nei)期間他(ta)的(de)學(xue)(xue)(xue)術論(lun)文(wen),總在文(wen)末署(shu)上(shang)(shang)“寫于青島魚山(shan)別墅”幾字。

他們在這里居住(zhu)了(le)11年,直(zhi)至1958年,山東(dong)大學(xue)遷往濟南,他們也跟(gen)赴濟南。

可悲的(de)是(shi),作為知識分(fen)子,他們晚(wan)景凄(qi)涼。一輪又一輪的(de)政治運(yun)動,使他們無法再安于(yu)書齋。1957年,二人雙雙被打成右派,1958年又遭(zao)“拔白旗”,馮沅(yuan)君更(geng)是(shi)拖著小腳每日去千佛山砸(za)礦石。至(zhi)文革時,陸侃如成了“死老(lao)虎”,馮沅(yuan)君成了“反動學(xue)術權(quan)威(wei)”,屢屢遭(zao)批(pi)斗,唯一工作是(shi)掃學(xue)校(xiao)的(de)走(zou)廊(lang)和廁所(suo)。

聯想他(ta)們此前(qian)的(de)行為(wei),這境遇就(jiu)更(geng)顯悲(bei)慘——早在五十年代初,他(ta)們就(jiu)將所有(you)積蓄共(gong)計兩萬元捐(juan)獻,在當時(shi)可算巨款。可一(yi)片赤誠,卻終(zhong)不堪風雨。

我也曾讀(du)過他們(men)1949年后(hou)的(de)著(zhu)作(zuo)——相比三四十年代的(de)高產高質,他們(men)在(zai)1949年后(hou)的(de)著(zhu)作(zuo)無論質與量(liang),都大(da)大(da)下滑(hua),還帶著(zhu)明顯(xian)的(de)時(shi)代烙印,比如“順應(ying)潮流”,在(zai)每個章節的(de)結尾都大(da)量(liang)引用毛澤(ze)東(dong)的(de)話,以證明中國文(wen)藝按毛澤(ze)東(dong)思想(xiang)發展前進。

1974年,馮沅君(jun)去世(shi),時(shi)年75歲(sui)(sui),三(san)年后,陸(lu)侃如去世(shi),時(shi)年也是75歲(sui)(sui)。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ti)供信(xin)息存儲(chu)空(kong)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bu)上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觀點(dian),更不表示本(ben)站支(zhi)持購買和交易,本(ben)站對網頁中(zhong)內容的合法性(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適用(yong)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deng)概(gai)不負責。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quan)、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zai)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794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1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834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100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