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雨眾卉新 一雷(lei)驚蟄始(shi)
----------------------
驚蟄,二月節
時間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或6日
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二月節令
冬季時節,昆蟲入冬藏伏,稱為“蟄”
驚蟄時節,春雷驚醒蟄居動物,稱為“驚”
至此蜇蟲驚醒,天氣回暖,春雷漸響
驚蟄亦是仲春之始,春與肝相應
飲食(shi)養生上(shang)應順肝(gan)之性(xing)
驚蟄(zhe)時節民間素有(you)“吃梨”的(de)習俗(su)。驚蟄(zhe)的(de)氣候乍暖還寒(han),空氣干燥,很容易讓人口干舌燥或是著涼,因此患上感(gan)冒、咳嗽等(deng)癥狀。而(er)“梨”性寒(han)味甘,素有(you)潤肺(fei)止(zhi)咳、滋陰(yin)清熱的(de)功(gong)效,無論是生食或是蒸煮,都能起到生津潤肺(fei)的(de)功(gong)效。
梨子菜譜
—————
驚(jing)蟄吃什么食物(wu)(wu)好?驚(jing)蟄亦屬于仲春時節,而春季與肝相應(ying)。因此驚(jing)蟄時節的(de)飲食起居應(ying)順肝之性(xing),在飲食上(shang)多以富(fu)含植(zhi)物(wu)(wu)蛋白質和維生素的(de)清淡(dan)食物(wu)(wu)為主。如鴨血、春筍(sun)、菠菜、苦(ku)瓜、山(shan)藥(yao)、蓮子、銀耳等。這些(xie)食物(wu)(wu)不僅能(neng)生津潤肺,更(geng)能(neng)增強體質,抵御(yu)疾病的(de)侵襲。
春季常(chang)說道“夜(ye)臥(wo)(wo)早起”,這(zhe)里的夜(ye)臥(wo)(wo)并(bing)非(fei)指熬(ao)夜(ye)到凌晨才睡覺。
春季時節晝(zhou)長(chang)夜短,等到天黑時候已經較晚了。因(yin)此(ci)古時的(de)“夜臥”其實是(shi)指天(tian)黑不久便睡(shui)覺,大約現代(dai)七點(dian)-八點(dian)左右。所以“夜臥早(zao)起(qi)”是(shi)提醒人們早(zao)睡(shui)早(zao)起(qi)。
春季(ji)在太陽(yang)出來(lai)的時(shi)(shi)候可以出去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shi)(shi),還有助于消除疲勞,培補陽(yang)氣。
在出門散(san)步活(huo)動的時候,可(ke)以配合著摩擦(ca)雙手、揉(rou)摩胸腹、捶打(da)腰(yao)背、拍(pai)打(da)全身等動作,有利于人體疏通氣血,生發陽氣。
驚(jing)蟄時(shi)節的氣(qi)候(hou)乍(zha)暖乍(zha)寒,變化無常,因此“春捂”顯(xian)得尤為重(zhong)要。
在氣溫上升或是出汗的(de)時候,不要立刻脫去過多的(de)衣物,防止人體受(shou)(shou)寒而導致體質下降,從而遭受(shou)(shou)各種春季流感病(bing)毒的(de)侵襲(xi),引(yin)發疾病(bing)。
驚蟄節令養(yang)生(sheng),離不開精(jing)神(shen)的(de)調養(yang)和飲食的(de)調配(pei)。在情緒上(shang)要(yao)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hai)情緒;飲食上(shang)要(yao)依(yi)據自(zi)身的(de)體質,以此來調補(bu)陰陽盛衰。做好(hao)(hao)精(jing)神(shen)和物質兩方面的(de)工作,才能有一個健康的(de)身體,來度過一個美好(hao)(hao)的(de)生(sheng)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