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方位
中央大(da)街步行街區(qu)東(dong)起(qi)友誼路(lu)至(zhi)(zhi)經緯街路(lu)段西(xi)側建(jian)(jian)筑(zhu)紅(hong)線(xian)(xian),西(xi)至(zhi)(zhi)通(tong)江(jiang)街友誼路(lu)至(zhi)(zhi)經緯街路(lu)段東(dong)側建(jian)(jian)筑(zhu)紅(hong)線(xian)(xian),南(nan)起(qi)尚志大(da)街至(zhi)(zhi)通(tong)江(jiang)街路(lu)段北側建(jian)(jian)筑(zhu)紅(hong)線(xian)(xian),北至(zhi)(zhi)尚志大(da)街至(zhi)(zhi)通(tong)江(jiang)街路(lu)段南(nan)側建(jian)(jian)筑(zhu)紅(hong)線(xian)(xian)的(de)區(qu)域(yu)和防洪紀念(nian)塔廣(guang)場區(qu)域(yu)。
發展歷史
中央大街(jie)舊稱(cheng)中國大街(jie),是(shi)哈爾(er)濱西洋(yang)風(feng)情的所在(zai)。這條大街(jie)的形成(cheng),要追溯到1898年。當年,哈爾(er)濱開(kai)始(shi)大規(gui)模地(di)修筑(zhu)鐵(tie)路(lu)和城市建設,原沿(yan)江(jiang)地(di)段是(shi)古河道(dao),盡是(shi)荒(huang)涼低(di)洼的草甸子,運送鐵(tie)路(lu)器材的馬車在(zai)泥濘中開(kai)出一條土道(dao),于(yu)是(shi)中東鐵(tie)路(lu)工程局將沿(yan)江(jiang)荒(huang)地(di)拔給散(san)居哈爾(er)濱的中國人(ren),至1900年即形成(cheng)“中國大街(jie)”意為(wei)中國人(ren)住的大街(jie)。
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在1924年5月設計、監工,為中央大街鋪上了(le)方石。鋪路用的方塊石為花(hua)崗巖雕鑄,長18厘(li)米(mi)寬10厘(li)米(mi)。
1928年(nian)7月,中國大街正式改稱“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從它(ta)誕生不久,就已成為哈爾濱著名的商業一條街。因為有眾多的外國人(ren)進駐經商,貿易(yi)空前繁榮。經濟的飛速(su)發展,刺激(ji)了這些商人(ren)在此大興土木。
中(zhong)央(yang)大街是(shi)哈(ha)(ha)爾濱的(de)縮(suo)影,哈(ha)(ha)爾濱的(de)獨(du)特建(jian)筑(zhu)文化和哈(ha)(ha)爾濱人的(de)歐(ou)式生(sheng)活,都在這里明顯(xian)的(de)體現,并且被稱為(wei)“亞洲第(di)一街”。
街道布局
中(zhong)央大(da)街(jie)地處(chu)(chu)哈爾(er)濱的(de)心臟位置(zhi),全長1450米,寬21.34米。中(zhong)央大(da)街(jie)步(bu)行街(jie)區(qu)總占地面積94.05公(gong)頃,約(yue)1平方公(gong)里,最具特(te)色的(de)就是整條街(jie)由方石鋪成,其中(zhong)馬路(lu)方石路(lu)寬10.8米。街(jie)區(qu)內共(gong)有(you)休閑區(qu)17個(ge)(ge)(ge),停車場18個(ge)(ge)(ge),歐式古典路(lu)燈152盞,草(cao)坪綠地14處(chu)(chu),約(yue)2600平方米,各(ge)類雕(diao)塑(su)小(xiao)品5個(ge)(ge)(ge),噴(pen)泉3處(chu)(chu)。設(she)監控中(zhong)心1個(ge)(ge)(ge),全街(jie)區(qu)共(gong)設(she)置(zhi)30個(ge)(ge)(ge)攝像(xiang)頭,實行全覆蓋的(de)24小(xiao)時不間斷監控,確保各(ge)類突發事件(jian)能得到(dao)及時有(you)效處(chu)(chu)置(zhi)。
中(zhong)央大(da)(da)街全街建(jian)有歐式及仿(fang)歐式建(jian)筑71棟,并(bing)匯集了文藝復興、巴(ba)洛克(ke)、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bao)護建(jian)筑13棟,是中(zhong)國國內罕見的一條建(jian)筑藝術長(chang)廊。1924年5月,俄國工程師科(ke)姆特拉肖克(ke)設(she)計監工,為這條大(da)(da)街鋪上了方石(shi)塊(kuai)。方石(shi)塊(kuai)為花(hua)崗巖雕筑,長(chang)18厘(li)米、寬10厘(li)米。其形(xing)狀(zhuang)大(da)(da)小(xiao)和如俄式小(xiao)面包,精巧光亮。
建筑風格
中央大街的建筑(zhu)匯集(ji)了歐洲(zhou)15至16世紀(ji)(ji)的文藝(yi)(yi)復興風格(ge),17世紀(ji)(ji)的巴洛克風格(ge),18世紀(ji)(ji)的折衷主義風格(ge)和19世紀(ji)(ji)的新藝(yi)(yi)術運動風格(ge)等在西(xi)方(fang)建筑(zhu)史(shi)上最具影(ying)響力的建筑(zhu)流(liu)派,這些流(liu)派集(ji)中涵蓋(gai)了西(xi)方(fang)建筑(zhu)藝(yi)(yi)術的百(bai)年精華。
建筑風格
文藝復興建筑風格代表 中央大(da)街57號(皇(huang)寶珠寶)
巴洛克建筑(zhu)風格代表(biao) 中央大街120號(教育書(shu)店)
折(zhe)衷主(zhu)義(yi)建筑風(feng)格代表 中央大街92號(杰西(xi)卡)
新藝(yi)術(shu)運動(dong)建(jian)筑風格代表 中央大街89號(馬迭爾賓(bin)館)
其他建筑風格(ge) 哈爾濱防洪勝(sheng)利(li)紀(ji)念塔
飲食文化
華梅西餐廳
華梅西餐廳(ting)始建于1925年(nian)的老店,位(wei)于中央大(da)街112號,原名“馬爾斯(si)茶食店”,主要經營俄式大(da)菜。
露西亞咖啡西餐廳
在(zai)哈爾濱中(zhong)央大街的(de)露西亞(ya)西餐(can)廳,是私人辦的(de)哈爾濱俄僑紀(ji)念館,也是為(wei)了紀(ji)念一個叫妮娜的(de)俄羅斯(si)女人。
塔道斯西餐廳
塔(ta)道(dao)斯(si)(si)西(xi)餐廳創業于(yu)1901年。"塔(ta)道(dao)斯(si)(si)"是哈爾(er)濱(bin)早期餐飲業的先驅,早在20世紀初(chu),"塔(ta)道(dao)斯(si)(si)"就來到哈爾(er)濱(bin),在此開辦了(le)以自(zi)己名字命名的"塔(ta)道(dao)斯(si)(si)"飯(fan)店,以獨(du)特的高加索(suo)風味而馳(chi)名。
哈爾濱名典西餐廳
名典西餐廳毗(pi)鄰風情別具,景色怡(yi)人的兆(zhao)麟公園,是臺灣國(guo)際(ji)餐飲連鎖機(ji)構在黑龍江省的第(di)一家連鎖店(dian)。
馬迭爾西餐廳
坐(zuo)落(luo)在中央大街89號馬迭爾(er)賓(bin)館2樓的是1906建(jian)立的馬迭爾(er)西餐廳(ting),有著(zhu)百年(nian)的歷史。
榮譽
1986年,哈(ha)爾(er)濱市人民政府(fu)將中央大街確定(ding)為保護街路(lu)
1997年(nian)6月1日將其(qi)改造成全國第(di)一(yi)條商業步行(xing)街。
1998年,中央大街步行街獲得了“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huo)示(shi)范(fan)街”、“全國青年文明(ming)號(hao)”示(shi)范(fan)基地等榮(rong)譽(yu)稱號(hao)。
2006年3月被中宣(xuan)部(bu)(bu)、中央文明辦等八(ba)部(bu)(bu)委評為全(quan)國(guo)“百城(cheng)萬(wan)店無假貨(huo)”活動先(xian)進單位。
2006年(nian)4月(yue)被國(guo)家建設部評為“中國(guo)人居(ju)環境范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