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圜丘遺址
0 票數:0 #人文景觀建筑#
圜丘遺址是中國隋唐時期皇帝舉行祭天活動的禮儀建筑,位于陜西師范大學南操場東側。圜丘遺址,建于隋代,唐代沿用近三百年,比北京天壇早一千余年,是全國范圍內保留下來的惟一一處早于清代的圜丘遺址。2013年,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圜丘遺址是隋代興建的。在隋文帝新建大興城時,已將圜丘規劃修建在這個位置。
  • 所在地/隸屬: 陜西省西安市(shi)雁(yan)塔區(qu)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第七批(唐)
附近有 116 個景點: 杜陵(0km)    西安烈士陵園(1km)    陜西廣電大劇院(2km)    西安歌舞劇院(2km)    西安大興善寺(2km)    西安市雅觀陶瓷藝術博物館(2km)    長安古錢幣博物館(2km)    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2km)    大唐不夜城(3km)    西安電視塔(3km)    陜西省圖書館(3km)    中國唐苑(3km)    陜西大劇院(3km)    大雁塔(3km)    大慈恩寺(3km)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3km)    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3km)    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3km)    陜西錢幣博物館(3km)    陜西自然博物館(3km)    西安博物院(3km)    陜西歷史博物館(3km)    小雁塔(4km)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景區(4km)    西安大漢上林苑(杜陵)生態景區(4km)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4km)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校史館(賈平凹文學藝術館)(4km)    西北大學博物館(4km)    陜西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4km)    西安臥龍寺(5km)    西安環城公園(5km)    曲江池遺址公園(5km)    書院門(5km)    西安市群眾藝術館(5km)    豐慶公園(5km)    順城巷(5km)    西安碑林(5km)    曲江海洋極地公園(5km)    西安城墻景區(5km)    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飾博物館(5km)    陜西漢唐石刻博物館(5km)    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5km)    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5km)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5km)    西安碑林博物館(5km)    西安回民小吃街(6km)    西安牡丹苑(6km)    開元商城(6km)    西安綠地中心(6km)    曲江寒窯遺址公園(6km)    西安兒童公園(6km)    曲江樂園(6km)    西安人民劇院(6km)    西安鐘鼓樓廣場(6km)    西安高家大院(6km)    西安回民街(6km)    大學習巷清真寺(6km)    易俗社劇場(6km)    西安城隍廟(6km)    西安清真寺(6km)    西安事變舊址(6km)    曲江秦二世陵遺址公園景區(6km)    西安青龍寺遺址景區(6km)    臥龍禪寺(陜西省西安市)(6km)    陜西萬達博物院(6km)    陜西體育博物館(6km)    陜西科學技術館(6km)    西安事變紀念館(6km)    西安交通大學(6km)    西漢張安世家族墓地(7km)    西安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7km)    止園(7km)    西安革命公園(7km)    西安人民大廈(7km)    陜西省藝術館(7km)    國瑞·西安金融中心(7km)    昆明池(7km)    渼陂湖(7km)    曲江遺址公園(7km)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7km)    興慶宮公園(7km)    西安雁鳴湖濕地公園(7km)    興慶宮(7km)    永興坊景區(7km)    魚化寨遺址(7km)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7km)    西安石羊農莊生態休閑觀光園(7km)    西安廣仁寺(7km)    罔極寺(7km)    西安市長安博物館(7km)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7km)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7km)    絲綢群雕(8km)    陜西省西安汽車站(8km)    西安站(8km)    明秦王墓(8km)    姜寨遺址(8km)    大禹廟景區(8km)    西安市萬壽八仙宮(8km)    牛頭禪寺(8km)    西安毛澤東敬覽館(8km)    豐鎬遺址車馬坑陳列館(8km)    陜西師范大學(8km)    西安植物園(9km)    長樂公園(9km)    西安城西客運站(9km)    西安幻太奇海洋館(9km)    長安圣壽寺塔(9km)    西安鐘鼓樓(9km)    楊虎城將軍陵園(9km)    西安綠葉莊園(9km)    陜西師范大學博物館(9km)    西安市長安區杜甫紀念館(9km)    漢城湖公園(10km)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10km)    華嚴寺(陜西省西安市)(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我心明亮"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圜丘遺址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建筑規模

“圜(yuan)丘”又稱“圓丘”,元代以后也稱“天(tian)壇”,是皇(huang)帝(di)舉行祭天(tian)活(huo)動的禮儀(yi)建筑。北京天(tian)壇公園內的圜(yuan)丘是清乾隆年間在時代、清初圜(yuan)丘的基(ji)址上(shang)改(gai)建的。

該(gai)遺址高出現代(dai)地面(mian)(mian)(mian)8米(mi),黃土建筑的壇(tan)(tan)體(ti)(ti)已經坍(tan)塌。唐代(dai)圜(yuan)(yuan)丘(qiu)為(wei)四(si)層(ceng)(ceng)圓臺(tai),第一(yi)層(ceng)(ceng)(最下層(ceng)(ceng))圓臺(tai)面(mian)(mian)(mian)徑約52.8米(mi),第二(er)層(ceng)(ceng)面(mian)(mian)(mian)徑約40.5米(mi),第三層(ceng)(ceng)面(mian)(mian)(mian)徑約28.4米(mi),第四(si)層(ceng)(ceng)(頂層(ceng)(ceng))面(mian)(mian)(mian)徑約20.2米(mi)。每層(ceng)(ceng)的層(ceng)(ceng)高2米(mi)左右。各層(ceng)(ceng)圓臺(tai)都(dou)設(she)有十二(er)陛(bi)(即(ji)上(shang)臺(tai)的階道),均(jun)勻地分布在圓臺(tai)四(si)周,呈十二(er)辰分布。其(qi)中午(wu)陛(bi)(即(ji)南階)比(bi)其(qi)余(yu)十一(yi)陛(bi)寬,是皇帝登壇(tan)(tan)的階道。圜(yuan)(yuan)丘(qiu)為(wei)素(su)土夯(hang)筑而成,除了修補部分用少量的磚填墊外(wai),沒有發現磚石包砌的痕跡。圜(yuan)(yuan)丘(qiu)的臺(tai)壁和(he)臺(tai)面(mian)(mian)(mian)均(jun)用黃泥抹平,其(qi)上(shang)再(zai)抹一(yi)層(ceng)(ceng)攙(chan)和(he)了谷殼和(he)秸桿的白(bai)灰(hui)面(mian)(mian)(mian),白(bai)灰(hui)面(mian)(mian)(mian)厚0.4~1.1厘米(mi)。因此,唐代(dai)圜(yuan)(yuan)丘(qiu)的外(wai)觀是潔(jie)白(bai)的壇(tan)(tan)體(ti)(ti)。

遺址遠(yuan)望(wang)如(ru)一個(ge)圓形(xing)大土(tu)包,為一個(ge)高大的(de)(de)土(tu)筑(zhu)圓形(xing)臺基,周緣環(huan)(huan)(huan)繞有(you)土(tu)筑(zhu)垣墻(qiang)(qiang)。臺基底徑東西約(yue)35米(mi),南北約(yue)36米(mi),高約(yue)5米(mi);基頂中部下(xia)凹,東南部留有(you)1米(mi)寬(kuan)的(de)(de)缺口似門跡(ji);臺基土(tu)質疏松,難辨夯層(ceng)。環(huan)(huan)(huan)臺基建(jian)有(you)兩重土(tu)墻(qiang)(qiang),平均(jun)殘高不(bu)到(dao)0.4米(mi);內(nei)環(huan)(huan)(huan)墻(qiang)(qiang)內(nei)徑56米(mi),墻(qiang)(qiang)體(ti)最(zui)(zui)寬(kuan)處5.2米(mi);外環(huan)(huan)(huan)墻(qiang)(qiang)內(nei)徑東西87米(mi),南北75米(mi),墻(qiang)(qiang)體(ti)最(zui)(zui)寬(kuan)處4.5米(mi);兩重環(huan)(huan)(huan)墻(qiang)(qiang)東南部與臺基缺口相對處墻(qiang)(qiang)跡(ji)不(bu)明顯。

歷史沿革

圜(yuan)丘(qiu)遺(yi)址是隋(sui)代興建的。在(zai)隋(sui)文帝新建大(da)興城時,已將圜(yuan)丘(qiu)規劃修建在(zai)這個位置。

唐代17位帝王曾在(zai)這(zhe)(zhe)里(li)祭天祈福(fu)(fu)。它(ta)矗立在(zai)那(nei)里(li),歷史輝煌時它(ta)被推到為民祈福(fu)(fu)的高端,沒落時,它(ta)又被歲月的塵土掩(yan)蓋(gai),這(zhe)(zhe)一掩(yan)蓋(gai)就是1000多(duo)年。

周圍環境

在天壇東邊(bian)巷(xiang)子,順著路往(wang)東走(zou)三(san)四(si)百米,天壇在陜西師范大學南邊(bian)的(de)老操場(chang)里,在那有一(yi)(yi)扇不起(qi)眼的(de)鐵門(men)(men),推開門(men)(men)進去(qu),就能(neng)看見(jian)在離門(men)(men)口不到(dao)30米遠的(de)地方(fang),一(yi)(yi)道圍墻圍起(qi)一(yi)(yi)座高大的(de)環形土建(jian)筑(zhu)。圍墻旁是一(yi)(yi)條栽著梧桐樹(shu)的(de)道路,梧桐樹(shu)的(de)枝葉越(yue)過圍欄,搭在露出來的(de)環形建(jian)筑(zhu)之上,透過圍欄,半遮面(mian)的(de)天壇在綠茵(yin)的(de)映襯下顯得(de)(de)格外神(shen)秘。一(yi)(yi)走(zou)進鐵門(men)(men),整個天壇豁然出現在眼前,頓時那種歷史的(de)厚重感,讓有幸見(jian)到(dao)它(ta)的(de)人(ren)不由得(de)(de)興奮起(qi)來。

圍墻(qiang)盡頭有(you)一(yi)扇鐵門,門口的墻(qiang)面上(shang)有(you)陜西(xi)省(sheng)文(wen)(wen)物部門寫(xie)有(you) “天(tian)壇遺址(zhi)”的碑文(wen)(wen)。碑文(wen)(wen)上(shang)寫(xie)著1957年8月,天(tian)壇遺址(zhi)被公布為“陜西(xi)省(sheng)第(di)二批文(wen)(wen)物保(bao)護單位”。歷史悠久(jiu)的西(xi)安天(tian)壇,在歷經56年之后再度(du)入選為“第(di)七批全國(guo)重(zhong)點保(bao)護單位”。不過即便(bian)成為國(guo)寶,西(xi)安天(tian)壇依舊不為人知。

建設沿革

西(xi)安(an)(an)圜丘初建于(yu)隋,廢(fei)棄(qi)于(yu)唐末,是(shi)隋、唐兩朝皇帝進行祭(ji)天(tian)活動(dong)的(de)禮儀建筑,位于(yu)唐長安(an)(an)城明德門(men)遺址東約(yue)950米(mi)處,即今西(xi)安(an)(an)市雁(yan)塔區陜西(xi)師(shi)范大(da)學以南。

1999年對唐長安城圜(yuan)丘遺(yi)址(zhi)(zhi)進行了考(kao)古發(fa)掘。1999年4月23日,“唐長安城圜(yuan)丘遺(yi)址(zhi)(zhi)考(kao)古發(fa)掘匯報暨保(bao)護(hu)方案研討會”在(zai)位于陜西師(shi)范大(da)學校內的唐“天壇(tan)”遺(yi)址(zhi)(zhi)舉行。經考(kao)古工作者艱辛勞作,我國現存較早的“天壇(tan)”遺(yi)址(zhi)(zhi)———唐代圜(yuan)丘遺(yi)址(zhi)(zhi)已經發(fa)掘成功(gong)。

遺址價值

為研究禮儀(yi)制度(du)提(ti)供第一手(shou)(shou)資料,西安市文(wen)物局一位工(gong)作人員告(gao)訴記者,中(zhong)國古代自西周以來,天子祀天的(de)(de)禮儀(yi)制度(du)一直是封建國家政(zheng)體的(de)(de)重要組成(cheng)部分,唐長安城圜丘遺址的(de)(de)發掘為唐代祀天禮儀(yi)制度(du)提(ti)供了(le)實物證據,也為研究我國禮儀(yi)制度(du)的(de)(de)演變(bian)及其在(zai)歷史上的(de)(de)作用提(ti)供了(le)第一手(shou)(shou)的(de)(de)資料。

天壇的(de)歷史價值,也使得它現在(zai)依舊不能(neng)對外開放(fang)。隋唐傳承遺(yi)址保護中心的(de)李主任(ren)告訴記(ji)者,天壇遺(yi)址具有(you)極高的(de)歷史文(wen)化價值,從2005年完(wan)成復原工作以后,就一直不對外開放(fang)。正在(zai)規劃到隋唐傳承遺(yi)址保護項目(mu)之中,不過他(ta)也向(xiang)記(ji)者表示“成為遺(yi)址公園的(de)可能(neng)性(xing)不大”。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wei)注冊用戶提(ti)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gong)”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biao)本(ben)站(zhan)觀點,更不表(biao)示本(ben)站(zhan)支(zhi)持購買和(he)交易,本(ben)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de)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zhen)實性(xing)、適用性(xing)、安全性(xing)等(deng)概不負責。版權(quan)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xu)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18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03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