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jin)板鴨選(xuan)用當地特產麻鴨,經傳(chuan)統手工加工,自然(ran)風干(gan)而成。鴨體扁平、外(wai)形(xing)桃(tao)園飽滿、尾部半圓形(xing),通體油珠閃亮,皮色金(jin)黃, 體重(zhong)800-1500克。肋骨離(li)斷呈八方(fang)狀,肉質干(gan)而不(bu)柴(chai),細嫩緊密,油而不(bu)膩,醇香味美。
大金板鴨農產品地(di)理(li)標志地(di)域保(bao)護范圍為(wei)(wei)湖北(bei)省(sheng)黃岡(gang)市(shi)武穴市(shi)的大金鎮、四望鎮、花橋鎮、石(shi)佛寺鎮。地(di)理(li)坐標為(wei)(wei)東經(jing)115°22′-115°49′,北(bei)緯29°50′-30°13′。
大金板鴨選用當地特產麻鴨,經傳統(tong)手(shou)工加工,自然(ran)風干(gan)而成。鴨體(ti)扁(bian)平、外形(xing)桃園飽(bao)滿、尾部(bu)半圓(yuan)形(xing),通體(ti)油珠(zhu)閃亮,皮色金黃(huang),體(ti)重800-1500克。肋骨離斷呈八方狀,肉質干(gan)而不(bu)柴,細嫩(nen)緊(jin)密(mi),油而不(bu)膩,醇香味美。
2012年(nian),武穴市鴨(ya)出籠(long)520.5萬只,養鴨(ya)專業戶3896戶,其中(zhong)千只以上(shang)的有376戶,有鴨(ya)制品(pin)加工企(qi)業112家(jia),年(nian)加工能力(li)5500噸。
2018年,武穴市大金板鴨生產規模達到15萬羽。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min)共和國農業(ye)農村部(bu)批準(zhun)對“大金板鴨”實施(shi)國家農產品地(di)理標志登記(ji)保護。
武穴市大金鎮內(nei)湖(hu)區一帶(dai)自然放(fang)養鴨子有著200多年歷史,大金鎮是板鴨之(zhi)鄉,板鴨加工廠(chang)創建于1977年,年孵化鴨苗能力(li)60萬只(zhi),有養鴨大戶192家,年循環放(fang)養80萬只(zhi),年加工制作板醬鴨50萬只(zhi)。
大金板(ban)鴨曾(ceng)作為20世紀湖北用于(yu)出口(kou)賺取外匯的外貿產(chan)品,由于(yu)20世紀80年代市場以及企業改制等因素(su),板(ban)鴨產(chan)品銷售(shou)一(yi)度陷(xian)入(ru)低迷。
2016年,武穴市大金(jin)鎮(zhen)政府鼓勵(li)老百(bai)姓重(zhong)(zhong)操(cao)祖業(ye)養鴨,作為鎮(zhen)內脫(tuo)貧(pin)致富的自選產(chan)業(ye)。大金(jin)板鴨在一批傳統(tong)手(shou)藝人(ren)的操(cao)持與(yu)呵護(hu)之下,在重(zhong)(zhong)回市場認知與(yu)接納中(zhong)進發(fa)。
2017年12月,武穴市啟動大金板鴨地理(li)標志登記申請工作,深入挖掘大金板鴨產(chan)地環境、品(pin)質(zhi)特色(se)、人文歷史、產(chan)品(pin)知名度、生產(chan)方(fang)式(shi)和發展前(qian)景六大方(fang)面內容。
2018年,武(wu)穴市申報的(de)“大金板(ban)鴨”農產(chan)品地(di)理標志登記順利通過專家評(ping)(ping)審(shen)。經過評(ping)(ping)審(shen)組專家預評(ping)(ping)、申請單位代表現場答(da)辯(bian)、合議表決后,專家組一致認(ren)為:“大金板(ban)鴨”產(chan)地(di)環境獨特、生產(chan)歷史久遠、產(chan)地(di)環境和產(chan)品質量符合國家強制性(xing)技(ji)術規范要(yao)求,相關方面符合農產(chan)品地(di)理標志登記保護(hu)要(yao)求,通過評(ping)(ping)審(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