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陜西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 陜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2-03-18 ★★★ 發布 反饋 0
導語
陜西歷史源遠流長,是中國古人類和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那么陜西非物質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陜西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西安鼓樂、陜北秧歌、秦腔、陜北民歌、榆林小曲、鳳翔木版年畫、陜北說書、黃帝陵祭典、韓城秧歌、鳳翔泥塑等非遺項目,下面maigoo小編還盤點了陜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起來看看吧。
陜西(xi)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hua)遺產
陜西十大著名(ming)非物質文化遺(yi)產(chan)
西安鼓樂是流傳于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的傳統音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西安鼓樂源于唐代燕樂,之后又融入了宮廷音樂,安史之亂期間隨宮廷樂師的流亡而流入民間。西安鼓樂曲目豐富、內容廣泛、調式風格多異、曲式結構復雜龐大,演奏形式有坐樂、行樂,其中還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詞等。2006年5月20日,西安鼓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西安鼓樂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詳細>>】
陜北秧歌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是流傳于陜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主要分布在陜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據MaiGoo小編了解,其中以綏德秧歌具有代表性,綏德可謂陜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農村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蕩蕩的秧歌隊。2006年5月20日,陜西省綏德縣申報的秧歌(陜北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秦腔,別稱“梆子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區是陜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與鳳翔)。秦腔成形后,流傳全國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體系,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并直接影響了梆子腔成為梆子腔劇種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夸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2006年5月20日,秦腔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陜北民歌是主要流傳在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的傳統音樂,其歷史形成時間較早,如民歌信天游即產生于周代中期,至漢代穩定成形。陜北民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爬山調、船工號子、大秧歌調、旱船曲、酒曲、二人臺、榆林小曲、清澗道情、傳統小調及眾多風俗歌曲等共兩萬七千余首。其代表性曲目《東方紅》、《蘭花花》、《三十里鋪》、《趕牲靈》等。2008年6月,陜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報的陜北民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榆林小曲又稱榆林清唱曲、府谷小曲,是一種帶樂器伴奏的坐唱藝術形式,發源于陜北府谷縣,流布于陜北神木、府谷和晉北以及內蒙部分地區。榆林小曲的唱詞,融雅、俗于一體,在語言風格和語言結構上既有一般文人的遣詞用字,又有當地方言土語,演唱形式簡單、輕便、靈活,代表劇目有《日落黃昏》、《梁山伯與祝英臺》等。2006年5月20日,榆林小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鳳翔木版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年畫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是著名的陜西文化遺產。鳳翔木版年畫主要分為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品種最多的時候有六百多種,經過木板年畫的第二十代傳人邰立平數十年的恢復、挖掘、整理和創新的有四百多種。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陜北說書主要流行于陜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陜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故事,后來吸收眉戶、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調,逐步形成為說唱表演長篇故事的說書形式。陜北說書的曲調激揚粗獷,優美動聽,富于變化,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陜北說書經典劇目有《劉巧兒團圓》《王貴與李香香》《李雙雙》等。2006年5月20日,陜北說書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黃帝陵祭典大致可分為官(公)祭、民祭兩種形式,是流行于陜西省黃陵縣的祀典禮儀。軒轅黃帝開歷史之先河,創中華之文化,被奉為中華民族始祖,為了紀念和緬懷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動,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祭祀活動,都能吸引上萬人參加。2006年5月20日,陜西省黃陵縣申報的黃帝陵祭典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韓城秧歌,俗稱“唱秧歌”、“對對戲”,是融說唱、民歌、舞蹈為一體而以說唱統領整個表演的一種綜合性曲藝形式。韓城秧歌源于后唐宮廷,清光緒年間進入鼎盛期,誕生于民歌和元雜劇的“嫁接”,主要流行在陜西韓城及周邊地區。其經典劇目主要有《自本熬活》、《游九洲》、《十月懷胎》等。2008年6月7日,韓城秧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鳳翔彩繪泥塑是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當地人俗稱泥貨。鳳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畫、剪紙和刺繡中的紋飾,造型夸張,色彩鮮艷,深受人們喜愛。過去逢年過節或趕廟會,當地人以泥塑為禮品,加孩子滿月,長輩要送坐虎。其形態逼真、粗獷夸張、簡練概括、色彩大紅大綠或素描。2006年5月20日,鳳翔泥塑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陜西(xi)省(sheng)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ming)錄
序號 名稱 遺產項目編號
西安鼓樂 Ⅱ-61
秧歌 Ⅲ-2
秦腔 Ⅳ-16
陜北民歌 Ⅱ-73
榆林小曲 Ⅴ-28
鳳翔木版年畫 Ⅶ-12
陜北說書 Ⅴ-14
黃帝陵祭典 Ⅹ-32
韓城秧歌 Ⅴ-90
泥塑 Ⅶ-47
關中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Ⅷ-286
陜西快板 Ⅴ-144
張騫傳說 Ⅰ-161
藤編 Ⅶ-123
幻術 Ⅵ-82
民間信俗 Ⅹ-85
廟會 Ⅹ-84
元宵節 Ⅹ-71
窯洞營造技藝 Ⅷ-180
黑茶制作技藝 Ⅷ-152
更多相(xiang)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明“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所有作(zuo)品(pin),均為(wei)MAIGOO網原(yuan)創(chuang)、合法擁(yong)有版權(quan)或有權(quan)使(shi)用(yong)的作(zuo)品(pin),未經(jing)本網授(shou)權(quan)不(bu)得轉(zhuan)載(zai)、摘(zhai)編或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用(yong)上述作(zuo)品(pin)。已經(jing)本網授(shou)權(quan)使(shi)用(yong)作(zuo)品(pin)的,應在授(shou)權(quan)范(fan)圍內使(shi)用(yong),并注明“來(lai)源:MAIGOO網”。違(wei)反上述聲明者,網站會追責到(dao)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0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8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954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389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