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卷屬于閩(min)菜(cai)系(xi),是福建泰寧(ning)著名小(xiao)吃,是一種(zhong)(zhong)用大(da)米(mi)(mi)和韭菜(cai)為(wei)主料制(zhi)作而成小(xiao)吃。這種(zhong)(zhong)風味(wei)小(xiao)吃的(de)制(zhi)作方(fang)法(fa)并不復(fu)雜,將大(da)米(mi)(mi)和韭菜(cai)二者混(hun)合磨漿(jiang),用油煎成薄餅,卷入筍(sun)、熏(xun)肉、香菇、香干等餡料,卷成筒(tong)狀,口感油軟潤滑,色香味(wei)型俱(ju)佳。民(min)間(jian)用“報(bao)春淑女收畫卷”的(de)佳句來形容碧玉卷的(de)美妙。
碧玉(yu)卷的餡料有(you)葷素兩種:
1、葷的(de)餡料(liao)以豬(zhu)肉、香菇、筍絲(si)、酸菜、長豇豆、蔥(cong)、辣椒粉、味精、香油(you)炒熟;
2、素的餡料(liao)則(ze)用香菇(gu)、豆腐干、腌菜、長豇豆、薤子等做成。
食材:大米(mi)300克(ke)、韭菜150克(ke)、筍粒50克(ke)、香菇(gu)粒20克(ke)、熏肉粒10克(ke)、香干粒20克(ke)、食用油200克(ke)、鹽(yan)10克(ke)、味精10克(ke)、辣椒粉5克(ke)、料酒少許(xu)。
方法:
1、將大米洗凈(jing)泡入(ru)清(qing)水之中約2小時。
2、再將韭菜切小粒。
3、將大米和(he)韭菜攪拌(ban)均勻放點鹽,用(yong)石磨或磨漿機磨成翠綠色的(de)米漿待用(yong)。
4、將餡料放入鍋內炒熟(shu),加鹽、味精、辣椒粉(fen)、料酒炒均勻備用。
5、旺火(huo)燒熱平底鍋,放食用(yong)油(you),用(yong)小勺一勺勺將米(mi)漿放入鍋里攤平煎成(cheng)餅(bing),餅(bing)上抹(mo)點油(you),放上餡料卷成(cheng)筒狀即可(ke)。由于餅(bing)顏色碧綠,酷似碧玉,故譽為“碧玉卷”。
相傳北(bei)(bei)宋(song)年間,邑人葉祖(zu)(zu)洽(qia),家境(jing)較為富裕,小時勤奮好學,為了躲避城市的(de)喧囂,他十六歲時隱(yin)居到(dao)離縣(xian)城一百多里外,今屬(shu)邵武大埠崗(gang)管轄的(de)道峰山龍泉巖潛心研究經史(shi),北(bei)(bei)宋(song)熙寧二年,葉祖(zu)(zu)洽(qia)晉京赴(fu)考時,其母(mu)用韭菜、大米做成碧(bi)玉卷,為他餞(jian)行。葉祖(zu)(zu)洽(qia)赴(fu)京高(gao)中(zhong)狀(zhuang)元(yuan),榮歸故里后,為了報答母(mu)親的(de)恩情(qing),又大擺碧(bi)玉卷筵席宴請親友,從此,“碧(bi)玉卷“聲名大振,成為數百年來久傳不衰的(de)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