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八年(nian)(nian)(1869年(nian)(nian)),圣三一基督教(jiao)堂始建。
清光緒(xu)十(shi)九(jiu)年(1893年),圣三一(yi)堂的(de)(de)左(zuo)側又增(zeng)建了一(yi)座高聳的(de)(de)鐘(zhong)(zhong)樓。鐘(zhong)(zhong)樓為四方形平面(mian),尖椎形屋頂,四角有4個小尖頂。鐘(zhong)(zhong)樓內安置了八音(yin)大鐘(zhong)(zhong),能按著圣詩的(de)(de)音(yin)韻敲打。
1966年8月,鐘樓毀(hui)于(yu)文化大革命(ming)破四舊中。
圣三一基督教堂是上(shang)海(hai)現存(cun)較(jiao)(jiao)早的(de)(de)(de)基督教堂,因其(qi)紅(hong)磚砌(qi)筑的(de)(de)(de)外墻而被(bei)稱(cheng)為“紅(hong)禮拜堂”。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其(qi)鐘樓曾經長期(qi)是上(shang)海(hai)的(de)(de)(de)制高點(dian)和較(jiao)(jiao)醒目的(de)(de)(de)地標,是上(shang)海(hai)當時較(jiao)(jiao)美的(de)(de)(de)建筑之(zhi)一。
2017年,圣(sheng)三一基督教(jiao)堂的修繕工(gong)程獲得(de)聯合國教(jiao)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杰出項目(mu)獎(jiang)。
2019年10月7日,圣三(san)一(yi)基(ji)督教堂被中(zhong)華人(ren)民共和國國務院公(gong)布(bu)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bao)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