鯖魚和鲅魚的區別
1、科屬與形態
鯖魚(yu)(yu)屬(shu)于(yu)鱸形(xing)目鯖科(ke)鯖屬(shu),又(you)名(ming)青花魚(yu)(yu)、油胴魚(yu)(yu)、藍鯖魚(yu)(yu)、日本鯖等(deng)。身體(ti)長度最長可達約64厘(li)米,體(ti)(ti)形狀(zhuang)近似(si)紡錘,尾鰭成(cheng)深(shen)叉(cha)狀(zhuang)。體(ti)(ti)背(bei)側(ce)為藍黑色,具(ju)深(shen)藍色不規則斑紋,腹部為銀白(bai)帶點微黃色。
鲅魚又稱馬鮫,屬于鱸形目鲅科馬鮫屬。體長而側扁,長約1米,體(ti)重達(da)4.5公(gong)斤(jin)以(yi)上。體銀(yin)灰色(se),具(ju)有(you)暗色(se)橫紋(wen)或斑點。側(ce)線呈波浪形,吻尖突,口大,斜裂。牙側(ce)扁,尖利,上、下頜各有(you)1行。尾(wei)柄細而有力,尾(wei)鰭叉(cha)形。
2、分布地域
鯖魚主要分布(bu)于太平(ping)洋(yang)西部,包括(kuo)中國(guo)、日本及朝鮮等海域,在大西洋(yang)沿岸也有分布(bu)。
鲅魚主要分布(bu)于北太平洋西部地區(qu)(qu),如中國沿(yan)海(hai),特(te)別是(shi)東(dong)海(hai)、黃海(hai)和(he)渤海(hai)地區(qu)(qu)。
3、生態習性
鯖(qing)魚(yu)是暖水性(xing)中上層(ceng)魚(yu)類(lei),夜(ye)間趨光性(xing)強,有(you)晝(zhou)夜(ye)垂直移(yi)動現象(xiang)。食(shi)性(xing)廣,攝食(shi)浮游甲殼類(lei)和(he)幼魚(yu)。游泳(yong)力強,能作遠距離洄(hui)游。生殖季(ji)節集成(cheng)大(da)群(qun)到(dao)近海產(chan)卵。
鲅魚是常結群作遠程生殖洄游的中上層中型海產經濟魚類。性兇猛(meng),游泳敏捷迅速,常成群追捕小魚和(he)蝦等。
鯖魚的種類介紹
鯖魚(yu),是鱸形目鯖科鯖屬魚(yu)類的總(zong)稱,主(zhu)要(yao)包括日本鯖、澳(ao)洲(zhou)鯖和大西洋鯖等多種類型。
1、日本鯖
具有鰾,體稍側扁,第一背鰭具9~10鰭棘,側線鱗210~220枚。背部呈深藍(lan)色并具有不規(gui)則斑(ban)紋,這(zhe)些斑(ban)紋向下擴展達(da)側線以下。側線下方無(wu)小黑(hei)斑(ban)。廣泛分(fen)布于三(san)大洋,中國沿海均(jun)有產。
2、澳洲鯖
具(ju)有鰾,體呈亞圓筒(tong)形,第一(yi)背(bei)鰭具(ju)10~13鰭(qi)棘,側線鱗185~195枚。側(ce)線下方有不(bu)規則(ze)小黑斑。分布于澳大利亞、新(xin)西(xi)蘭、中國沿(yan)海、日本至東太平洋(yang)、墨西(xi)哥沿(yan)岸。
3、大西洋鯖
無鰾,胸鰭基部的鱗片(pian)與(yu)體側鱗片(pian)等(deng)大(da)。分(fen)布于(yu)北大(da)西(xi)洋歐洲(zhou)及美洲(zhou)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