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首義公園
0 票數:0 #城市公園#
首義公園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上,隸屬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武昌首義文化旅游區,始建于1923年。為16.6公頃。是目前武漢市的以辛亥革命為主題的紀念性公園。公園沿山勢逐級盤旋而建,陳列著大量的辛亥革命的紀念性建筑與物品,有各種樹木70種24 732株。花卉以蘭花為主,還有多漿植物、杜鵑及樹樁盆景等,約3000余盆。此公園為武漢不收門票的公園。
  • 門票參考: 免費
  • 所在地/隸屬: 湖北省武(wu)漢市(shi)武(wu)昌區(qu)武(wu)珞路(lu)47號
  • 開放時間: 全天
附近有 129 個景點: 鄂軍都督府(1km)    湖北省圖書館(1km)    梁子島(1km)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1km)    長春觀(1km)    武漢長春觀(1km)    龍華寺(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1km)    辛亥革命博物館(1km)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1km)    黃鶴樓公園(1km)    武昌毛澤東舊居(2km)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文化館(2km)    曇華林(2km)    花園山天主堂(2km)    武漢司門口(2km)    毛澤東故居(武漢)(2km)    戶部巷(2km)    武漢宏基客運站(2km)    首義廣場(2km)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2km)    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2km)    首義文化區(2km)    武漢道一堂中醫藥博物館(2km)    武漢革命博物館(2km)    湖北省武漢市群眾藝術館(3km)    武漢萬達電影樂園(3km)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3km)    白沙洲長江大橋(3km)    武昌站(3km)    蓮溪寺(3km)    武漢寶通寺(3km)    辛巴達歡樂城堡(4km)    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4km)    武昌圣誕堂(4km)    楚河漢街(4km)    石瑛故居(4km)    漢口里廟會(4km)    星期8小鎮武漢站(4km)    醉美西湖觀光游樂園(4km)    武漢新世界水族公園(4km)    沙湖公園(4km)    鸚鵡洲長江大橋(4km)    湖北武漢安山國家濕地公園(4km)    湖北省立國書館舊址(4km)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4km)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4km)    洪山廣場(4km)    武漢長江大橋(4km)    武漢晴川閣(4km)    長江文明館(4km)    江漢關博物館(5km)    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館(5km)    江灘公園(5km)    江漢路步行街(5km)    武漢龜山風景區(5km)    武漢綠地中心(5km)    詹天佑故居(湖北省武漢市)(5km)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5km)    江漢關大樓(5km)    古琴臺景區(5km)    武漢科技館(5km)    武漢奇石文化博物館(5km)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紀念館(5km)    古武當山(6km)    武昌江灘(6km)    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文化館(6km)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文化館(6km)    武漢泥河水庫(6km)    武漢江漢路(6km)    漢口榮光堂(6km)    武漢大學櫻花大道(6km)    吉慶街(6km)    武漢國際廣場購物中心(6km)    武商廣場(6km)    周恩來故居(武漢)(6km)    宋慶齡故居(武漢)(6km)    劉少奇故居(武漢)(6km)    上海路天主堂(6km)    基督教榮光堂(6km)    武漢大學櫻園(6km)    月湖風景區(6km)    武漢江灘水利風景區(6km)    湖北美術館(6km)    武漢琴臺大劇院(6km)    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6km)    大智門火車站(6km)    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6km)    珞珈山(6km)    歸元寺(6km)    武漢琴臺鋼琴博物館(6km)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6km)    湖北省博物館(6km)    武漢大學(6km)    武漢開心果園(7km)    武漢動物園(7km)    青少年宮水上世界(7km)    東湖聽濤風景區(7km)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寺(7km)    湖北地質博物館(7km)    東湖楚風樂園(8km)    解放公園(8km)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8km)    漢口江灘(8km)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8km)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8km)    武漢鉆石藝術博物館(8km)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8km)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文化館(9km)    墨水湖(9km)    歡樂星球主題館(9km)    武漢長江二橋(9km)    江漢朝宗文化旅游景區(9km)    漢口古德寺(9km)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9km)    琴斷口(10km)    世界城光谷步行街(10km)    魯巷廣場(10km)    武漢玩購主題公園(10km)    武漢麥魯小城(10km)    武漢歡樂童年兒童公園(10km)    武漢瑪雅海灘水公園(10km)    武漢二七長江大橋(10km)    武漢金家墩客運站(10km)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10km)    東湖磨山風景區(10km)    武漢歡樂谷(10km)    漢陽鐵佛寺(10km)    武漢博物館(10km)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我心明亮"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首義公園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首義(yi)公(gong)園(yuan)位于(yu)湖北省武(wu)(wu)漢市武(wu)(wu)昌區蛇山上,隸屬國(guo)家(jia)AAAA級旅(lv)游景區武(wu)(wu)昌首義(yi)文化旅(lv)游區,始建于(yu)1923年(nian)。為16.6公(gong)頃。是目前武(wu)(wu)漢市以(yi)辛亥革命為主題(ti)的(de)紀念性公(gong)園(yuan)。

公(gong)園(yuan)沿山勢逐級盤旋而建,陳列(lie)著大量的(de)辛亥革命(ming)的(de)紀念性(xing)建筑與物品,有各種樹木70種24 732株。花卉以蘭花為主(zhu),還(huan)有多漿植物、杜鵑及樹樁盆景等(deng),約3000余盆。此公(gong)園(yuan)為武漢早不收門(men)票(piao)的(de)公(gong)園(yuan)。

景點景觀

辛亥革(ge)命武昌(chang)首義紀念碑(bei)

辛亥(hai)革命(ming)武(wu)昌首(shou)義紀(ji)念碑(bei)位于湖北(bei)省武(wu)漢市武(wu)昌蛇山南麓首(shou)義公(gong)園內,東近(jin)抱冰堂,西鄰梅廊。由湖北(bei)省暨武(wu)漢市辛亥(hai)革命(ming)武(wu)昌首(shou)義七十(shi)周(zhou)年(nian)(nian)紀(ji)念大(da)會(hui)籌(chou)備領導小組于1981年(nian)(nian)主持修建,是年(nian)(nian)10月(yue)10日揭幕(mu)。碑(bei)南向,大(da)理石砌,呈蠱形(xing),高11米。正面鐫葉劍英所題碑(bei)名。兩側飾稻(dao)穗(sui)、彩帶(dai)等浮(fu)雕圖案。碑(bei)座刻章開沅撰、張昕(xin)若書贊頌孫中山與辛亥(hai)革命(ming)碑(bei)文。

龍華寺

武(wu)漢(han)龍(long)(long)華(hua)寺(si)是華(hua)中(zhong)地區(qu)的佛教(jiao)名剎,始建于明成化二(er)年(nian)(1466年(nian))。當時(shi),明朝太監(jian)王(wang)定因(yin)母病,便在(zai)(zai)(zai)武(wu)昌蛇山南麓(lu)開出一方凈土,御賜匾額龍(long)(long)華(hua)寺(si)。《儒林外(wai)史》第三十八回(hui)《丫姑(gu)爺乘龍(long)(long)充快(kuai)婿 知客僧拉(la)馬認干娘(niang)》中(zhong)這(zhe)(zhe)樣描述龍(long)(long)華(hua)寺(si):且說這(zhe)(zhe)武(wu)昌省城有(you)名是一座龍(long)(long)華(hua)寺(si)。這(zhe)(zhe)龍(long)(long)華(hua)寺(si)坐落在(zai)(zai)(zai)賓陽門內,乃是個極大叢林,聽說亦有(you)千幾(ji)百年(nian)的香(xiang)火了。如今,龍(long)(long)華(hua)寺(si)依然挺立在(zai)(zai)(zai)武(wu)昌蛇山之顛(dian),是一座尼姑(gu)廟(miao),不(bu)少的佛教(jiao)女信眾在(zai)(zai)(zai)這(zhe)(zhe)里潛心(xin)修(xiu)煉。同時(shi),龍(long)(long)華(hua)寺(si)也是武(wu)漢(han)著名的景點之一。

抱冰堂

抱冰堂建于1909年,是(shi)清末兩湖總(zong)督張之(zhi)洞的生祠,也是(shi)辛亥(hai)革命百年重要建筑,目前是(shi)張之(zhi)洞紀念館。位(wei)于武漢市武昌蛇山南(nan)腰(yao),首義公園(yuan)內,湖北省圖書館東(dong)邊。

陳友諒墓

陳(chen)友(you)諒(liang)墓位(wei)于武漢(han)(han)長江大橋蛇山引橋的南(nan)側,墓的前方向(xiang)南(nan),有巍峨的石牌坊,正面(mian)橫(heng)書“江漢(han)(han)先英”,背面(mian)橫(heng)書“三楚雄風”。由(you)此(ci)經過16級石階,就是呈(cheng)紅色的圓形墓冢,墓冢前有2米(mi)多高“大漢(han)(han)陳(chen)友(you)諒(liang)墓”的墓碑(bei)。

黃興銅像

黃(huang)興(xing)銅(tong)像,在(zai)漢陽(yang)龜(gui)山東(dong)麓。建(jian)造(zao)于1933年(nian)。銅(tong)像面對(dui)長江,背依龜(gui)山。通高5米,麻石基(ji)座高3米。黃(huang)興(xing)先(xian)生衣著(zhu)西裝(zhuang),手撩(liao)大衣襟,氣宇軒昂。像座四周的(de)麻石上刻(ke)有(you)浮雕花(hua)環(huan)(huan),花(hua)環(huan)(huan)中(zhong)嵌著(zhu)月色大理(li)(li)石板,正面花(hua)環(huan)(huan)中(zhong)央的(de)大理(li)(li)石上刻(ke)“黃(huang)興(xing)先(xian)生之像”。其(qi)它(ta)三方刻(ke)著(zhu)由(you)蔣中(zhong)正領銜署名的(de)《黃(huang)克強先(xian)生像贊并敘》,記(ji)述黃(huang)興(xing)的(de)歷史功績和在(zai)其(qi)“講業(ye)視師之地”的(de)武漢建(jian)立銅(tong)像的(de)原因(yin)和經過。

孫中山紀念碑

總理孫中(zhong)(zhong)山(shan)先(xian)生紀(ji)念碑(bei)在(zai)蛇山(shan)南(nan)麓(lu)。辛(xin)亥革命(ming)武昌首義同(tong)人為(wei)紀(ji)念孫中(zhong)(zhong)山(shan)的(de)革命(ming)偉績而建(jian)。碑(bei)坐北向南(nan),占地100平方米(mi)。以花(hua)(hua)崗(gang)石砌成(cheng),高7米(mi),碑(bei)座左右兩面(mian)飾(shi)有(you)花(hua)(hua)圈挽帶浮雕圖案,四周(zhou)立有(you)護柱,且環以鐵鏈。為(wei)中(zhong)(zhong)國(guo)傳統建(jian)筑樣式,又具近代風格(ge)。碑(bei)陽(yang)刻“總理孫中(zhong)(zhong)山(shan)先(xian)生紀(ji)念碑(bei)”十個大字,碑(bei)陰刻有(you)以辛(xin)亥首義同(tong)人名義撰寫的(de)碑(bei)文。

岳飛亭

岳(yue)(yue)飛(fei)(fei)亭,全稱(cheng)岳(yue)(yue)武(wu)穆遺(yi)像亭,武(wu)漢市級文(wen)物保護(hu)單位(wei)。位(wei)于(yu)(yu)湖北(bei)省武(wu)漢市武(wu)昌(chang)區(qu)民主路56號黃(huang)鶴樓景區(qu)東(dong)區(qu)岳(yue)(yue)飛(fei)(fei)廣(guang)場(chang)。明正(zheng)德十四年(nian)(nian)(公(gong)元(yuan)1519年(nian)(nian))重建岳(yue)(yue)王廟(亦稱(cheng)精武(wu)廟)于(yu)(yu)武(wu)昌(chang)大東(dong)門外。萬歷八年(nian)(nian)(公(gong)元(yuan)1580年(nian)(nian))置祠于(yu)(yu)賓陽門內。清同治(zhi)初年(nian)(nian),岳(yue)(yue)王廟及(ji)岳(yue)(yue)松、岳(yue)(yue)柏均(jun)毀(hui)。1937年(nian)(nian)盧溝橋事變(bian)后,中(zhong)華民族處(chu)(chu)于(yu)(yu)生(sheng)死(si)存(cun)亡的關鍵時(shi)刻(ke),岳(yue)(yue)飛(fei)(fei)成為激(ji)勵人民抗(kang)(kang)擊日本侵(qin)略者的愛(ai)國楷模。武(wu)漢抗(kang)(kang)日群眾(zhong)團(tuan)體在清理傾圮(pi)的岳(yue)(yue)王廟時(shi),從(cong)瓦礫中(zhong)發(fa)現一尊明萬歷十年(nian)(nian)(公(gong)元(yuan)1582年(nian)(nian))四月鐫(juan)刻(ke)的有岳(yue)(yue)武(wu)穆遺(yi)像和(he)云南太和(he)(今大理)人張翼先所撰四言像贊詩的青石碑(bei),于(yu)(yu)是眾(zhong)人推舉辛亥首義同志(zhi)會的胡贄負責籌措資金,在現址(zhi)東(dong)8米(mi)處(chu)(chu)建岳(yue)(yue)武(wu)穆遺(yi)像亭,置碑(bei)于(yu)(yu)亭中(zhong)。亭以碑(bei)得名。

實用信息

交通

公交站點

閱(yue)馬場 首義路(lu) 胭脂(zhi)路(lu) 武警醫院

公交線路

108路(lu)(lu)(lu)(lu)(lu) 10路(lu)(lu)(lu)(lu)(lu) 10路(lu)(lu)(lu)(lu)(lu)通(tong)宵線 14路(lu)(lu)(lu)(lu)(lu)15路(lu)(lu)(lu)(lu)(lu) 18路(lu)(lu)(lu)(lu)(lu) 19路(lu)(lu)(lu)(lu)(lu) 222路(lu)(lu)(lu)(lu)(lu) 25路(lu)(lu)(lu)(lu)(lu) 306路(lu)(lu)(lu)(lu)(lu) 401路(lu)(lu)(lu)(lu)(lu) 402路(lu)(lu)(lu)(lu)(lu) 411路(lu)(lu)(lu)(lu)(lu) 413路(lu)(lu)(lu)(lu)(lu) 43路(lu)(lu)(lu)(lu)(lu) 503路(lu)(lu)(lu)(lu)(lu)

507路(lu)(lu)(lu)(lu)(lu) 510路(lu)(lu)(lu)(lu)(lu) 514路(lu)(lu)(lu)(lu)(lu) 515路(lu)(lu)(lu)(lu)(lu) 519路(lu)(lu)(lu)(lu)(lu) 521路(lu)(lu)(lu)(lu)(lu) 522路(lu)(lu)(lu)(lu)(lu) 529路(lu)(lu)(lu)(lu)(lu) 530路(lu)(lu)(lu)(lu)(lu)(內環(huan)) 530路(lu)(lu)(lu)(lu)(lu)(外環(huan)) 536路(lu)(lu)(lu)(lu)(lu) 536路(lu)(lu)(lu)(lu)(lu)通宵(xiao)線(xian) 537路(lu)(lu)(lu)(lu)(lu) 539路(lu)(lu)(lu)(lu)(lu)

556路(lu)(lu) 561路(lu)(lu) 566路(lu)(lu) 571路(lu)(lu) 572路(lu)(lu) 573路(lu)(lu) 578路(lu)(lu) 584路(lu)(lu) 590路(lu)(lu) 596路(lu)(lu) 608路(lu)(lu) 609路(lu)(lu) 61路(lu)(lu) 64路(lu)(lu)(內環) 64路(lu)(lu)(外環)

64路(lu)(lu)(lu)外(wai)環(huan)通(tong)宵線 701路(lu)(lu)(lu) 703路(lu)(lu)(lu) 706路(lu)(lu)(lu) 710路(lu)(lu)(lu) 715路(lu)(lu)(lu) 717路(lu)(lu)(lu) 728路(lu)(lu)(lu) 804路(lu)(lu)(lu) 806路(lu)(lu)(lu) 905路(lu)(lu)(lu) 電車1路(lu)(lu)(lu) 電車4路(lu)(lu)(lu)

門票

常年免費

最佳旅游時間

武漢屬于亞熱帶(dai)濕潤季(ji)風氣候,四季(ji)分(fen)明,雨量(liang)充沛。

夏(xia)天悶(men)熱,會有(you)十幾天的(de)氣溫(wen)都在四十度以上,冬天陰冷,因此去(qu)武漢旅游的(de)最(zui)佳時間是每年的(de)春秋兩季,即3、4或9、10月(yue)。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

1921年由首義人(ren)士夏道(dao)南等(deng)人(ren)倡議。

1923年開(kai)始籌建。湖北(bei)省政(zheng)府將蛇山全(quan)部(bu)辟為武(wu)昌(chang)公(gong)園,取(qu)消首義公(gong)園。武(wu)昌(chang)公(gong)園雖設有管理所,但(dan)管理仍(reng)無起色,致使(shi)公(gong)園荒(huang)廢。

1935年(nian),武(wu)昌公園(yuan)又改(gai)稱首義公園(yuan)(含整個(ge)蛇(she)(she)山(shan)范(fan)圍。抗日戰爭時(shi)改(gai)稱蛇(she)(she)山(shan)公園(yuan),并在蛇(she)(she)山(shan)橋兩旁刻(ke)有“蛇(she)(she)山(shan)公園(yuan)”字樣。

1938年武漢淪陷(xian)后,公(gong)園(yuan)一度荒蕪。

中華人民共和國

抗(kang)戰勝利后(hou),1946年6月經湖(hu)北省參議會提議,將蛇(she)山公(gong)(gong)園再度(du)改稱首(shou)義公(gong)(gong)園,延用至今。

1950年(nian)3月(yue)在華(hua)中大學、華(hua)中農(nong)學院、湖(hu)北省軍區等39個單(dan)位的大力協(xie)作下(xia),種植5萬余株(zhu)側(ce)柏,現已繁(fan)茂成林。

19世(shi)紀(ji)50年代建設武漢(han)長江大(da)橋時(shi),拆(chai)遷胖像宗塔、涌月臺、禹碑、碑廊、黃興銅像等。該園(yuan)轉移(yi)到武昌路(lu)以東(dong)的“抱(bao)冰堂”一(yi)帶,大(da)門(men)移(yi)到武珞路(lu),與(yu)湖北省圖書(shu)館緊鄰。陳友諒墓(mu)、黃鶴(he)樓茶社等仍由該園(yuan)管理。園(yuan)內有“梅廊”、“抱(bao)冰堂”、“岳飛亭”、“和(he)平亭”、養魚池(chi)、小橋等景點。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zhan)為注(zhu)冊(ce)(ce)用戶(hu)提供(gong)信(xin)息存儲空間(jian)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ce)用戶(hu)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bu)代表本(ben)(ben)站(zhan)觀點,更(geng)不(bu)表示本(ben)(ben)站(zhan)支持購買和(he)交易,本(ben)(ben)站(zhan)對網頁(ye)中內容的合法性、準確性、真實性、適(shi)用性、安全性等概不(bu)負責。版權歸(gui)原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he)問(wen)題(ti),請(qing)及時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jiang)在第一時間(jian)刪(shan)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606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47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457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4198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