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武漢晴(qing)川閣(ge)
0
票數:0 #古樓閣#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提供, 反饋
晴川閣景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洗馬長街,與黃鶴樓、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因唐朝詩人崔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詩句得名。景區占地約一萬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閣、禹稷行宮、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荊楚雄風碑、禹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樓、臨江駁岸、曲徑回廊等十幾處附屬建筑組成。
  • 門票參考: 免(mian)費
  • 所在地/隸屬: 湖北省武漢(han)市漢(han)陽區(qu)洗(xi)馬(ma)長街86號
  • 開放時間: 09:00~16:30
  • 適宜季節: 全年(nian)
  • 建議游玩時間: 1~2小時
  • 旅游景區級別: 3A
附近有 120 個景點: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1km)    白沙洲長江大橋(1km)    武漢長江大橋(1km)    武昌毛澤東舊居(2km)    武漢司門口(2km)    毛澤東故居(武漢)(2km)    戶部巷(2km)    星期8小鎮武漢站(2km)    武漢龜山風景區(2km)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2km)    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2km)    武漢道一堂中醫藥博物館(2km)    武漢革命博物館(2km)    江漢關博物館(3km)    古武當山(3km)    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文化館(3km)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文化館(3km)    曇華林(3km)    花園山天主堂(3km)    武漢國際廣場購物中心(3km)    鸚鵡洲長江大橋(3km)    鄂軍都督府(3km)    月湖風景區(3km)    梁子島(3km)    武漢琴臺大劇院(3km)    江漢關大樓(3km)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3km)    古琴臺景區(3km)    歸元寺(3km)    武漢琴臺鋼琴博物館(3km)    武漢奇石文化博物館(3km)    長江文明館(3km)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紀念館(3km)    辛亥革命博物館(3km)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3km)    黃鶴樓公園(3km)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文化館(4km)    武漢江漢路(4km)    吉慶街(4km)    武商廣場(4km)    鳳娃古寨(4km)    武漢動物園(4km)    石瑛故居(4km)    宋慶齡故居(武漢)(4km)    基督教榮光堂(4km)    漢口里廟會(4km)    醉美西湖觀光游樂園(4km)    武漢新世界水族公園(4km)    首義公園(4km)    湖北省圖書館(4km)    江灘公園(4km)    首義廣場(4km)    湖北武漢安山國家濕地公園(4km)    詹天佑故居(湖北省武漢市)(4km)    漢口中共中央宣傳部舊址(4km)    長春觀(4km)    首義文化區(4km)    武漢科技館(4km)    武漢長春觀(4km)    龍華寺(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4km)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4km)    湖北地質博物館(4km)    武漢泥河水庫(5km)    漢口榮光堂(5km)    劉少奇故居(武漢)(5km)    上海路天主堂(5km)    青少年宮水上世界(5km)    武漢萬達電影樂園(5km)    武漢宏基客運站(5km)    武昌站(5km)    江漢路步行街(5km)    武漢江灘水利風景區(5km)    武漢綠地中心(5km)    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5km)    大智門火車站(5km)    武昌江灘(6km)    湖北省武漢市群眾藝術館(6km)    武昌圣誕堂(6km)    楚河漢街(6km)    墨水湖(6km)    沙湖公園(6km)    江漢朝宗文化旅游景區(6km)    湖北省立國書館舊址(6km)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6km)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6km)    蓮溪寺(6km)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文化館(7km)    琴斷口(7km)    解放公園(7km)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7km)    漢口江灘(7km)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7km)    洪山廣場(7km)    武漢寶通寺(7km)    武漢鉆石藝術博物館(7km)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7km)    武漢博物館(7km)    九皇山景區(8km)    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館(8km)    武漢大學櫻花大道(8km)    武漢長江二橋(8km)    武漢金家墩客運站(8km)    漢口站(8km)    湖北美術館(8km)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8km)    漢口古德寺(8km)    漢陽鐵佛寺(8km)    湖北省博物館(8km)    武漢大學(8km)    周恩來故居(武漢)(9km)    武漢大學櫻園(9km)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9km)    珞珈山(9km)    東湖聽濤風景區(9km)    武漢開心果園(10km)    東湖楚風樂園(10km)    武漢二七長江大橋(10km)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10km)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寺(10km)    武漢二七紀念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武漢晴川閣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價格參(can)考
介紹攻略

基本介紹

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是武漢地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號稱“楚國晴川第一樓”,為“楚四名樓”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為漢陽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總體上晴川閣的裝修構件以木石為主,公在門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屬部件。至于彩繪雕飾,則是聘請民間的木雕匠師采用傳統技藝繪制。現閣系按(an)清(qing)光(guang)緒年間(jian)式樣于1985年重(zhong)建,占地386平(ping)方米,高17.5米。其(qi)底層面(mian)闊5間(jian),進(jin)深(shen)(shen)4間(jian);頂層面(mian)闊3間(jian),進(jin)深(shen)(shen)2間(jian)。麻(ma)石(shi)臺基,紅(hong)墻朱柱,重(zhong)檐歇山(shan)頂黑筒瓦屋面(mian),鋼筋混凝土仿(fang)木(mu)(mu)結(jie)晴川閣構,門窗欄桿(gan)為木(mu)(mu)質,朱漆(qi)彩繪。屋面(mian)四(si)角向外伸出(chu),深(shen)(shen)出(chu)檐,高起翹(qiao)。正面(mian)牌樓懸掛"晴川閣"金字巨匾。其(qi)北側為"園(yuan)中園(yuan)",園(yuan)中青草如茵,竹(zhu)木(mu)(mu)蔥蘢,瘦(shou)石(shi)嶙(lin)峋(xun),幽靜雅致(zhi)。復建后的(de)晴川閣(ge),以(yi)南方建筑風(feng)格(ge)(ge)為主,融合南北建筑風(feng)格(ge)(ge)之長,使(shi)樓閣(ge)的(de)雄(xiong)奇、行宮的(de)古樸(pu)、園林的(de)秀美渾為一體,成為武漢市著名的(de)文(wen)物旅(lv)游景觀。

景點景觀

禹稷行宮

禹稷行(xing)宮并立于晴川閣(ge)西南側(ce),原名禹王(wang)廟,始建于南宋紹(shao)興年間(jian),也曾數(shu)度毀壞(huai)。現存(cun)建筑為(wei)(wei)清(qing)同治三年(1864)重修。占地350平方(fang)米。其建筑為(wei)(wei)硬山(shan)式(shi)磚(zhuan)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ding),屋脊微呈凹形曲線(xian)。中(zhong)軸線(xian)兩側(ce)卷棚吊頂(ding)廊(lang)廡(wu)與宮室(shi)連(lian)通,形成(cheng)長方(fang)形天(tian)井。

鐵門關

鐵門關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魏相爭,設關于此。”從三國時期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這里一直是武漢重要的軍事要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漢陽建磚城后,鐵門關軍事作用日漸削弱,成為文化、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鐵門關被毀,僅剩土基墻座,清初在殘存的土基上建關帝廟,民國初年因戰亂,鐵門關遺跡連同廟宇一起成為廢墟。如(ru)今的鐵(tie)門關(guan)于1990年12月(yue)復建,占(zhan)地面積為(wei)800平方米(mi),通高為(wei)26米(mi),關(guan)體(ti)墻(qiang)面由紅沙石砌成,城(cheng)墻(qiang)內(nei)部結(jie)構為(wei)鋼筋水(shui)泥,關(guan)上城(cheng)樓(lou)翹戧飛檐,翼角升騰,表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

禹碑亭

禹(yu)稷行(xing)宮西(xi)側院落外建有(you)一(yi)座六角攢(zan)尖頂禹(yu)碑(bei)(bei)亭,亭內立有(you)毛(mao)會(hui)建于清乾隆三十(shi)五年(1770)所刻(ke)禹(yu)碑(bei)(bei)殘片及摹刻(ke)的毛(mao)會(hui)建禹(yu)碑(bei)(bei)石刻(ke)。

朝宗亭

相傳大禹(yu)治水(shui)成功于此。《尚書·禹(yu)貢(gong)》中有大禹(yu)治水(shui)“江漢朝宗(zong)于海”的說法。

楚波亭

始建于明代,為紀念(nian)大禹治水而建。現亭重(zhong)建于1986年(nian),為平(ping)面呈扇形的(de)暖亭。

荊楚雄風碑

此(ci)碑刻于清乾(qian)隆三十五(wu)年(公(gong)元1770年),為荊南觀(guan)察使李(li)拔所書。碑文意(yi)為贊揚荊楚民(min)眾(zhong)與洪災水患頑強拼搏的精神(shen)。

交通指南

1、市內乘(cheng)坐公交30路(lu)(lu)、45路(lu)(lu)、108路(lu)(lu)、248路(lu)(lu)、531路(lu)(lu)、532路(lu)(lu)、535路(lu)(lu)、553路(lu)(lu)、559路(lu)(lu)、561路(lu)(lu)、648路(lu)(lu)、711路(lu)(lu)、803路(lu)(lu)到(dao)濱江大道晴(qing)川閣(ge)站(zhan)下可到(dao)。

2、乘坐(zuo)10路(lu)、10路(lu)通宵線(xian)、61路(lu)、401路(lu)、402路(lu)、411路(lu)、413路(lu)、584路(lu)、電1路(lu)、電車4路(lu)到(dao)長江大(da)橋(qiao)漢(han)陽橋(qiao)頭站下可到(dao)。

地圖坐標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yong)(yong)戶(hu)提供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de)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用(yong)(yong)戶(hu)自(zi)主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更不表示本站(zhan)支持購(gou)買(mai)和(he)交易,本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rong)的(de)合法(fa)性(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真(zhen)實性(xing)(xing)、適用(yong)(yong)性(xing)(xing)、安(an)全性(xing)(xing)等概不負責。版權歸(gui)原作者所有(you)(you),如有(you)(you)侵(qin)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jiang)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44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00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