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是武漢地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號稱“楚國晴川第一樓”,為“楚四名樓”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為漢陽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晴川閣的歷史雖然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樣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獨特的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諸多文人名士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總體上晴川閣的裝修構件以木石為主,公在門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屬部件。至于彩繪雕飾,則是聘請民間的木雕匠師采用傳統技藝繪制。現(xian)閣(ge)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于1985年重建,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層面闊(kuo)5間,進深4間;頂(ding)層面闊(kuo)3間,進深2間。麻石(shi)臺基,紅墻朱(zhu)(zhu)柱,重檐歇山頂(ding)黑筒瓦(wa)屋(wu)面,鋼筋混(hun)凝土仿木(mu)結晴川閣(ge)構,門(men)窗(chuang)欄桿為木(mu)質(zhi),朱(zhu)(zhu)漆彩繪。屋(wu)面四角(jiao)向外伸(shen)出,深出檐,高起翹。正(zheng)面牌樓懸(xuan)掛"晴川閣(ge)"金字巨匾。其北側為"園(yuan)中園(yuan)",園(yuan)中青草(cao)如茵,竹木(mu)蔥蘢,瘦石(shi)嶙峋(xun),幽靜(jing)雅致。復(fu)建后(hou)的晴川閣,以南方建筑風格為(wei)主(zhu),融合南北建筑風格之(zhi)長,使樓閣的雄(xiong)奇(qi)、行(xing)宮的古樸、園(yuan)林的秀美渾為(wei)一體,成為(wei)武(wu)漢市著(zhu)名的文物(wu)旅游景觀。
禹(yu)稷(ji)行宮(gong)并立于晴川閣西南(nan)(nan)側,原名禹(yu)王廟,始建(jian)于南(nan)(nan)宋(song)紹興年間,也曾數度毀壞。現存建(jian)筑為清同治三年(1864)重(zhong)修。占地350平方米。其(qi)建(jian)筑為硬(ying)山(shan)式(shi)磚(zhuan)木結構,帶墀頭布瓦屋頂,屋脊(ji)微(wei)呈(cheng)凹(ao)形曲線。中軸線兩側卷棚吊頂廊廡與宮(gong)室連通,形成長方形天井。
鐵門關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魏相爭,設關于此。”從三國時期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這里一直是武漢重要的軍事要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漢陽建磚城后,鐵門關軍事作用日漸削弱,成為文化、經貿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鐵門關被毀,僅剩土基墻座,清初在殘存的土基上建關帝廟,民國初年因戰亂,鐵門關遺跡連同廟宇一起成為廢墟。如今的(de)鐵門關(guan)于1990年12月復建(jian),占地(di)面積(ji)為800平方米(mi),通高為26米(mi),關(guan)體墻面由紅沙石砌成(cheng),城墻內部結構為鋼筋水泥,關(guan)上(shang)城樓(lou)翹(qiao)戧飛檐,翼(yi)角升騰,表現出濃郁的(de)民(min)族(zu)風格。
禹(yu)(yu)稷(ji)行宮西側(ce)院落外建有一座(zuo)六角攢(zan)尖頂禹(yu)(yu)碑亭,亭內(nei)立有毛(mao)會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ke)禹(yu)(yu)碑殘片及摹(mo)刻(ke)的毛(mao)會建禹(yu)(yu)碑石刻(ke)。
相傳大禹(yu)(yu)治(zhi)水成(cheng)功于(yu)此。《尚書·禹(yu)(yu)貢》中有大禹(yu)(yu)治(zhi)水“江漢朝宗于(yu)海(hai)”的說法。
始(shi)建(jian)于(yu)明代(dai),為(wei)紀念(nian)大禹治水而(er)建(jian)。現亭重建(jian)于(yu)1986年(nian),為(wei)平(ping)面呈扇形的暖亭。
此碑刻于清乾(qian)隆三(san)十五年(nian)(公元1770年(nian)),為(wei)荊(jing)南觀察使(shi)李(li)拔所書。碑文意(yi)為(wei)贊揚荊(jing)楚民(min)眾(zhong)與洪災水患頑(wan)強拼搏的精神。
1、市(shi)內(nei)乘坐公交30路(lu)(lu)、45路(lu)(lu)、108路(lu)(lu)、248路(lu)(lu)、531路(lu)(lu)、532路(lu)(lu)、535路(lu)(lu)、553路(lu)(lu)、559路(lu)(lu)、561路(lu)(lu)、648路(lu)(lu)、711路(lu)(lu)、803路(lu)(lu)到濱(bin)江大(da)道晴川閣站下(xia)可到。
2、乘坐10路(lu)、10路(lu)通宵線、61路(lu)、401路(lu)、402路(lu)、411路(lu)、413路(lu)、584路(lu)、電1路(lu)、電車4路(lu)到長江大橋(qiao)漢陽橋(qiao)頭站下(xia)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