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朝道光十五年(nian)即(ji)1835年(nian),美國(guo)傳教士、醫(yi)(yi)生(sheng)伯駕在廣州創辦了一個眼科醫(yi)(yi)局,后來改為仁濟醫(yi)(yi)院。
1865年又改(gai)名博濟(ji)醫(yi)院(yuan),這(zhe)是中國內地第一家西醫(yi)院(yuan),也是中山(shan)大(da)學(xue)附(fu)屬孫(sun)逸仙紀念醫(yi)院(yuan)的(de)前身。
1865年開始(shi),博(bo)濟醫院開始(shi)招(zhao)生培養(yang)西(xi)醫,是中國最早(zao)的西(xi)醫專科學校。1878年還(huan)開始(shi)招(zhao)收女生。
孫中山1886-1887年(nian)在(zai)此(ci)學醫(yi)。這些(xie)對中國有(you)著重大(da)影響的歷史事件,全(quan)部都反(fan)映(ying)在(zai)博物館(guan)歷史陳(chen)列中。
上世紀(ji)20年代,醫(yi)學(xue)博(bo)物館本身(shen)就是(shi)文物建筑,人稱“小紅樓”,大批名師住過這里。直到博(bo)物館落成前,這里仍是(shi)學(xue)校病(bing)理學(xue)系(xi)教學(xue)樓。[1-2]
主要陳列
該館以反映(ying)中山(shan)(shan)大學(xue)(xue)醫(yi)(yi)科(ke)140多年來(lai),開我國西醫(yi)(yi)教育先(xian)河,創醫(yi)(yi)學(xue)(xue)教育文明的(de)歷史(shi)沿(yan)革(ge)為線索(suo),以名(ming)人、大師(shi)為亮(liang)點,以醫(yi)(yi)學(xue)(xue)發(fa)展為主題,通過珍貴的(de)實物、圖片展示中山(shan)(shan)大學(xue)(xue)醫(yi)(yi)科(ke)對嶺南地(di)區(qu)乃(nai)至國內(nei)外醫(yi)(yi)學(xue)(xue)發(fa)展歷史(shi)地(di)位與重要貢獻。
第(di)一部分(fen)“杏林滄桑(sang)”(1866--1953):主要(yao)展示創(chuang)辦(ban)于1866年(nian)(nian)(nian)(nian)(清(qing)同治五年(nian)(nian)(nian)(nian))我國最早(zao)(zao)的西(xi)(xi)醫(yi)(yi)(yi)(yi)(yi)學(xue)府博(bo)濟醫(yi)(yi)(yi)(yi)(yi)學(xue)堂(tang)、創(chuang)辦(ban)于1908年(nian)(nian)(nian)(nian)(清(qing)光緒三十四年(nian)(nian)(nian)(nian))我國首(shou)家由中國人自(zi)辦(ban)的西(xi)(xi)醫(yi)(yi)(yi)(yi)(yi)學(xue)府廣(guang)東光華醫(yi)(yi)(yi)(yi)(yi)學(xue)堂(tang)、創(chuang)辦(ban)于1909年(nian)(nian)(nian)(nian)(清(qing)宣統元年(nian)(nian)(nian)(nian))嶺南地(di)區最早(zao)(zao)期(qi)(qi)西(xi)(xi)醫(yi)(yi)(yi)(yi)(yi)學(xue)府廣(guang)東公醫(yi)(yi)(yi)(yi)(yi)醫(yi)(yi)(yi)(yi)(yi)學(xue)堂(tang)各自(zi)由清(qing)末的醫(yi)(yi)(yi)(yi)(yi)學(xue)堂(tang)發展為醫(yi)(yi)(yi)(yi)(yi)學(xue)院到新中國成立(li)初期(qi)(qi)三校合并前(qian)的實(shi)物、圖片。
第二部分(fen)“群星璀璨”(1953---1965):主要(yao)展示(shi)新中國成立后三校(xiao)合并(bing)成華南(nan)醫學院(yuan)到中山醫學院(yuan)至(zhi)文(wen)化大(da)(da)(da)革命前,我(wo)校(xiao)以梁伯強、陳(chen)心陶等“八大(da)(da)(da)教授”為代表的(de)眾多醫學名家(jia)、大(da)(da)(da)師在教學、科(ke)研、醫療上的(de)學術成就與(yu)突出(chu)貢獻。
第三部分(fen)“風正帆揚(yang)”(1966---現(xian)在):主要展(zhan)示文革后中(zhong)山(shan)醫學(xue)(xue)院(yuan)發展(zhan)成為中(zhong)山(shan)醫科(ke)大(da)(da)學(xue)(xue),至本世紀初與中(zhong)山(shan)大(da)(da)學(xue)(xue)合并組成新的(de)中(zhong)山(shan)大(da)(da)學(xue)(xue),我校(xiao)醫學(xue)(xue)事(shi)業取得輝煌成績、黨和國家(jia)領(ling)導(dao)人的(de)親切(qie)關懷與殷切(qie)期望、海內(nei)外校(xiao)友(you)報(bao)效社會造(zao)福人類、社會賢達鼎力(li)支持等(deng)(deng)方(fang)面(mian)的(de)實物(wu)、圖片。還展(zhan)出了2003年(nian)我校(xiao)抗非(fei)典烈(lie)(lie)士鄧(deng)練賢、范信德生前使用過的(de)物(wu)品和烈(lie)(lie)士證書等(deng)(deng)。
第四部分“柯麟(lin)(lin)院長(chang)紀念(nian)室”:主要陳列我國(guo)已故著名醫(yi)學(xue)教育家、紅(hong)色醫(yi)生、中山醫(yi)學(xue)院首任院長(chang)柯麟(lin)(lin)生前各歷史時期(qi)的(de)珍貴實物、照(zhao)片、資料等(deng)。
第(di)五部分“醫學實驗設備”陳(chen)列(lie):主要展(zhan)出我校(xiao)師生員工曾經使(shi)用過的一些醫學儀(yi)器設備,以及再現上世紀五六十(shi)年(nian)代我校(xiao)醫學科研實驗室的場景(jing)混(hun)凝土(tu)攪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