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金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金華國家級非遺項目名單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愛游蛙 上傳提供 2023-11-16 ★★ 評論 0
金華,古代被稱之為婺州,從古至今的悠久歷史,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金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哪些?據統計,截至2021年5月,金華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浦江板凳龍、亂彈、蘭溪攤簧、東陽木雕、九獅圖、浦江剪紙、東陽竹編、黃大仙傳說、婺劇、金華道情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金華酒釀造技藝、婺州舉巖茶傳統制作技藝、金華火腿傳統制作工藝、永康錫藝、金華斗牛、方巖廟會、畬族三月三、迎大蠟燭等。想要了解更多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那就繼續瀏覽下文吧!
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金華,古代被稱之(zhi)為婺州,建制已有2200多年(nian),自三(san)國(guo)吳元(yuan)寶鼎(ding)元(yuan)年(nian)(266)始設(she)東(dong)陽(yang)郡建置以(yi)來,具有1800多年(nian)的(de)歷(li)史(shi)和燦爛文(wen)(wen)化,史(shi)稱“小(xiao)鄒魯”,素有“歷(li)史(shi)文(wen)(wen)化之(zhi)邦(bang)、名人薈萃之(zhi)地、文(wen)(wen)風鼎(ding)盛之(zhi)城、山清水秀之(zhi)鄉”的(de)美譽,擁有豐(feng)富的(de)非物質文(wen)(wen)化遺產。

在金(jin)(jin)華(hua)市(shi)眾多(duo)的(de)(de)(de)非(fei)遺項(xiang)目中,金(jin)(jin)華(hua)火腿與(yu)西湖龍(long)井、紹興黃酒并列(lie)為(wei)譽滿全(quan)球的(de)(de)(de)浙江“三寶”,是(shi)金(jin)(jin)華(hua)最著(zhu)名的(de)(de)(de)非(fei)遺美食(shi),也是(shi)金(jin)(jin)華(hua)最具(ju)(ju)(ju)代(dai)表性的(de)(de)(de)非(fei)物質(zhi)文(wen)化(hua)(hua)遺產。婺(wu)劇(ju)是(shi)浙江最具(ju)(ju)(ju)代(dai)表性的(de)(de)(de)戲(xi)(xi)曲(qu)(qu)劇(ju)種之一(yi),也是(shi)金(jin)(jin)華(hua)傳統(tong)(tong)戲(xi)(xi)劇(ju)最具(ju)(ju)(ju)代(dai)表性的(de)(de)(de)非(fei)物質(zhi)文(wen)化(hua)(hua)遺產。東陽木(mu)雕(diao)與(yu)“青田石雕(diao)”“黃楊木(mu)雕(diao)”并稱“浙江三雕(diao)”,居(ju)全(quan)國四大(da)木(mu)雕(diao)之首,是(shi)金(jin)(jin)華(hua)傳統(tong)(tong)美術(shu)類最具(ju)(ju)(ju)代(dai)表性的(de)(de)(de)非(fei)物質(zhi)文(wen)化(hua)(hua)遺產。金(jin)(jin)華(hua)道情(qing)是(shi)金(jin)(jin)華(hua)戲(xi)(xi)曲(qu)(qu)類最具(ju)(ju)(ju)代(dai)表性的(de)(de)(de)非(fei)物質(zhi)文(wen)化(hua)(hua)遺產,黃初(chu)平(黃大(da)仙)傳說是(shi)金(jin)(jin)華(hua)民間文(wen)學類最具(ju)(ju)(ju)代(dai)表性的(de)(de)(de)非(fei)物質(zhi)文(wen)化(hua)(hua)遺產。此外,還有婺(wu)州(zhou)舉(ju)巖(yan)綠茶(cha)制作技(ji)藝、金(jin)(jin)華(hua)酒傳統(tong)(tong)釀造技(ji)藝、婺(wu)州(zhou)窯陶(tao)瓷(ci)燒制技(ji)藝、義烏(wu)紅(hong)糖制作技(ji)藝、浦江迎(ying)會(hui)、浦江亂彈(dan)等金(jin)(jin)華(hua)著(zhu)名的(de)(de)(de)非(fei)遺項(xiang)目。

金華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名稱 項目類別 申報地區 項目批次
龍舞(浦江板凳龍) 傳統舞蹈 浦江縣 2006(第一批)
亂彈 傳統戲劇 浦江縣 2006(第一批)
蘭溪攤簧 曲藝 蘭溪市 2006(第一批)
東陽木雕 傳統美術 東陽市 2006(第一批)
線獅(九獅圖)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永康市 2008(第二批)
剪紙(浦江剪紙) 傳統美術 浦江縣 2008(第二批)
竹編(東陽竹編) 傳統美術 東陽市 2008(第二批)
黃初平(黃大仙)傳說 民間文學 金華市 2008(第二批)
十八蝴蝶 傳統舞蹈 永康市 2008(第二批)
婺劇 傳統戲劇 金華市 2008(第二批)
金華道情 曲藝 金華市 2008(第二批)
金華道情 曲藝 義烏市 2008(第二批)
翻九樓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東陽市 2008(第二批)
錫雕 傳統美術 永康市 2008(第二批)
金華酒傳統釀造技藝 傳統技藝 金華市 2008(第二批)
綠茶制作技藝(婺州舉巖) 傳統技藝 金華市 2008(第二批)
金華火腿腌制技藝 傳統技藝 金華市 2008(第二批)
諸葛村古村落營造技藝 傳統技藝 蘭溪市 2008(第二批)
東陽盧宅營造技藝 傳統技藝 東陽市 2008(第二批)
浦江鄭義門營造技藝 傳統技藝 浦江縣 2008(第二批)
廟會(趕茶場) 民俗 磐安縣 2008(第二批)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浦江迎會) 民俗 浦江縣 2008(第二批)
廟會(方巖廟會) 民俗 永康市 2011(第三批)
醒感戲 傳統戲劇 永康市 2011(第三批)
永康鼓詞 曲藝 永康市 2011(第三批)
武義壽仙谷中藥炮制技藝 傳統醫藥 武義縣 2014(第四批)
祭祖習俗(諸葛后裔祭祖) 民俗 蘭溪市 2014(第四批)
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傳統技藝 金華市婺城區 2014(第四批)
義烏紅糖制作技藝 傳統技藝 義烏市 2014(第四批)
朱丹溪中醫藥文化 傳統醫藥 金華市義烏市 2021(第五批)
迎大旗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金華市磐安縣 2021(第五批)
永康鑄鐵技藝 傳統技藝 金華市永康市 2021(第五批)
煉火 民俗 金華市磐安縣 2021(第五批)
加載更多
金華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項目類別 項目批次
西安高腔 金華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浦江亂彈 金華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金華道情 金華市 曲藝 第一批
十八蝴蝶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浦江板凳龍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浦江迎會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東陽木雕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浦江剪紙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東陽竹編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浦江麥稈貼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煉火 磐安縣 民俗 第一批
俞源古村落營建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黃大仙傳說 金華市 民間文學 第二批
金華山歌 金華市 傳統音樂 第二批
磐安吹打 磐安縣 傳統音樂 第二批
跳魁星 金華市 傳統舞蹈 第二批
九獅圖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武義花燈花轎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嶺口亭閣花燈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許宅花燈 東陽市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斷頭龍 蘭溪市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浦江滾地 龍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侯陽高腔 東陽市 傳統戲劇 第二批
醒感戲 永康市 傳統戲劇 第二批
婺劇 金華市 傳統戲劇 第二批
武義昆曲 武義縣 傳統戲劇 第二批
金華道情 義烏市 傳統戲劇 第二批
翻九樓 東陽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二批
迎大旗 磐安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二批
羅漢班 義烏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二批
糧食砌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二批
郭宅大蠟燭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二批
金華酒釀造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婺州舉巖茶傳統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金華火腿傳統制作工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木車牛力絞糖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婺州窯傳統燒制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永康錫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金華斗牛 金華市 民俗 第二批
方巖廟會 永康市 民俗 第二批
畬族三月三 武義縣 民俗 第二批
迎大蠟燭 武義縣 民俗 第二批
趕茶場 磐安縣 民俗 第二批
諸葛后裔祭祖 蘭溪市 民俗 第二批
諸葛古村落營建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東陽盧宅建筑藝術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浦江鄭義門建筑藝術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俞源古村落營建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葉法善傳說 武義縣 民間文學 第三批
武義三獅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三批
浦江擂馬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三批
東陽儺戲 東陽市 傳統戲劇 第三批
永康鼓詞 永康市 曲藝 第三批
岳家拳(岳武穆柔術) 金華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三批
搶頭杵 金華市婺城區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三批
磐安疊牌坊 磐安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三批
永康打羅漢 永康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三批
傳統磚雕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三批
水畫 武義縣 傳統美術 第三批
永康銅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南馬草席編織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東陽土布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丹溪紅曲酒傳統釀造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三伏老油傳統釀造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金華酥餅傳統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浦江豆腐皮撈制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傳統婺劇戲服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婺劇盔帽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杭坪擺祭 浦江縣 民俗 第三批
傅大士傳說 義烏市 民間文學 第四批
蔡宅高蹺 東陽市 傳統舞蹈 第四批
調花鈸永 康市 傳統舞蹈 第四批
烏龜端茶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四批
浦江什錦 浦江縣 傳統戲劇 第四批
金華道情 東陽市 傳統戲劇 第四批
大成拳金華市 金東區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四批
根雕(永康根雕) 永康市 傳統美術 第四批
東陽酒釀造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義烏棗加工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紅曲傳統制作技藝(義烏紅曲)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永康打金打銀工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永康打鐵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高照馬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四批
武義壽仙谷中藥文化 武義縣 傳統醫藥 第四批
磐五味生產加工技藝 磐安縣 傳統醫藥 第四批
永康迎花燭 永康市 民俗 第四批
婺州南宗祭孔典禮 磐安縣 民俗 第四批
高姥山七夕節 磐安縣 民俗 第四批
迎花樹金華市 金東區 民俗 第四批
畢矮的故事 蘭溪市 民間文學 第五批
永康拱瑞手獅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五批
浦江魚燈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五批
磐安長旗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五批
金華剪紙 金華市婺城區 傳統美術 第五批
木版年畫 金華市金東區 傳統美術 第五批
東陽竹根雕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五批
孔明鎖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永康鑄鐵(鐵鍋、鐵壺)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武義大漆髹飾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五批
天一堂中藥文化 蘭溪市 傳統醫藥 第五批
朱丹溪中醫藥文化 義烏市 傳統醫藥 第五批
三溪堂中醫藥文化 義烏市 傳統醫藥 第五批
湯溪城隍廟擺勝 金華市婺城區 民俗 第五批
加載更多
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項目類別 項目批次
黃大仙傳說 金華市 民間文學 第一批
東陽木雕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東陽竹編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浦江麥稈畫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浦江剪紙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王風剪紙 金華婺城區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永康剪紙 永康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義烏農民畫 義烏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婺州窯 金華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婺劇戲服 金華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東陽中國結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東陽藍印花布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東陽土布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武義棕編 武義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武義農耕竹編 武義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永康錫器 永康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磐安大涼傘 磐安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磐安亭閣花燈 磐安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義烏百子燈 義烏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浦江面塑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糧食砌(蘭溪糧食砌)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東陽米塑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浦江竹木根雕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義烏根藝 義烏市 傳統美術 第一批
武義根藝 武義縣 傳統美術 第一批
婺城根雕 金華婺城區 傳統美術 第一批
金華民歌 金華市 民間音樂 第一批
黃大仙道教音樂 金華市 民間音樂 第一批
磐安先鋒 磐安縣 民間音樂 第一批
磐安四吹 磐安縣 民間音樂 第一批
磐安銅鑼調 磐安縣 民間音樂 第一批
鑼鼓班(東陽畫溪民樂吹打) 東陽市 民間音樂 第一批
鑼鼓班(義烏鑼鼓班) 義烏市 民間音樂 第一批
浦江板凳龍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東陽許宅花燈 東陽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磐安迎燈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婺城板凳龍 金華婺城區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義烏迎龍燈 義烏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浦江迎會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蘭溪梅江迎會 蘭溪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永康十八蝴蝶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磐安煉火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跳魁星 金華、婺城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永康九獅圖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蘭溪斷頭龍 蘭溪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浦江魚燈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浦江滾地龍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浦江梾馬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婺城竹節龍 金華婺城區 傳統舞蹈 第一批
舞獅(蘭溪游埠舞獅、婺城舞獅) 蘭溪市、婺城區 傳統舞蹈 第一批
金東讓河迎花樹 金東區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磐安烏龜端茶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磐安迎大旗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磐安長旗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武義花燈花轎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武義鯉魚跳龍門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東陽秋車 東陽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義烏秋千 義烏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蘭溪鑾駕 蘭溪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金東鑾駕 金東區 傳統舞蹈 第一批
浦江亂彈 浦江縣 傳統戲劇 第一批
高腔(西安高腔) 金華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東陽侯陽高腔 東陽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義烏高腔 義烏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金華婺劇 金華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永康省感戲 永康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昆腔(武義草昆) 武義縣 傳統戲劇 第一批
金東昆腔 金東區 傳統戲劇 第一批
木偶戲 武義、婺城 傳統戲劇 第一批
蘭溪灘簧 蘭溪市 曲藝 第一批
金華道情 金華、義烏、東陽、浦江 曲藝 第一批
小鑼書 義烏、金東 曲藝 第一批
金華寶卷 金華市 曲藝 第一批
浦江琴鑼說唱 浦江縣 曲藝 第一批
高蹺(義烏高蹺) 義烏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東陽蔡宅女子高蹺 東陽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疊羅漢(義烏疊羅漢) 義烏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磐安疊牌坊 磐安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東陽翻九樓 東陽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金華火腿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東陽“上蔣火腿”腌制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浦江竹葉熏腿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一批
金華酒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義烏紅曲釀酒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婺州舉巖茶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義烏紅糖加工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蘭溪蜜棗加工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蘭溪諸葛后裔祭祖 蘭溪市 民俗 第一批
金華斗牛 金華市 民俗 第一批
廟會(永康方巖廟會) 永康市 民俗 第一批
磐安茶場廟會 磐安縣 民俗 第一批
大臘燭 東陽、武義 民俗 第一批
磐安大祭馬 磐安縣 民俗 第一批
金華山歌(東陽山歌) 東陽市 傳統音樂 第一批
跳魁星(東陽傀儡戲) 東陽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金華橋燈(永康龍燈)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九獅圖(九獅舞)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迎會(武義臺閣)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一批
義烏抬閣蹺 義烏市 傳統舞蹈 第一批
草昆(蘭溪金家草昆) 蘭溪市 傳統戲劇 第一批
疊羅漢(浦江壽溪疊羅漢) 浦江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永康打羅漢 永康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高蹺(永康高蹺) 永康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一批
蘭溪缸米黃酒酒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丹溪紅曲酒酒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金華壽生酒酒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蘭溪民間剪紙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義烏剪紙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錫藝(東陽錫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一批
大蠟燭(金東迎大蠟燭) 金東區 民俗 第一批
廟會(磐安娘娘廟廟會) 磐安縣 民俗 第一批
東陽馬坦的故事 東陽市 民間文學 第二批
蘭溪畢矮的故事 蘭溪市 民間文學 第二批
武義葉法善傳說 武義縣 民間文學 第二批
浦江仙華山傳說 浦江縣 民間文學 第二批
東陽花鑼鼓 東陽市 傳統音樂 第二批
金華小調(蘭溪青絲鳥) 蘭溪市 傳統音樂 第二批
磐安高照馬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武義推端午船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武義畬族祭祖舞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永康紙龍舞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浦江竹絲燈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武義蕩湖船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二批
婺劇變臉 金華市 傳統舞蹈 第二批
永康鼓詞 永康市 曲藝 第二批
蘭溪劃龍船 蘭溪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二批
金華岳家拳 金華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二批
金東大成拳 金東區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二批
東陽傳統磚雕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二批
永康銅藝 永康市 傳統美術 第二批
浦江民間繪畫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二批
金華酥餅傳統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金華湯包傳統制作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蘭溪雞子粿傳統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浦江麥餅傳統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婺城“的卜”傳統制作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永康肉麥餅傳統制作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蘭溪三伏老油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東陽沃面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東陽索粉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磐安粉干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浦江豆腐皮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武義干糕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武義大曲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東陽大堂燈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東陽針刺無骨花燈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浦江花燈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磐安人物燈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武義花燈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義烏百子燈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蘭溪白沙花燈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東陽南馬草席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蘭溪諸葛村古村落營造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武義俞源村古建筑群營造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東陽盧宅營造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浦江鄭義門營造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二批
蘭溪長樂村古村落營造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蘭溪芝堰村古村落營造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婺城寺平村古建筑營造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二批
金東山頭下村古建筑營造技藝 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永康釘秤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活字印刷技藝 金華市 傳統技藝 第二批
武義桐琴朱氏中醫傷科療法 武義縣 傳統醫藥 第二批
祭祀儀式(浦江杭坪擺祭) 浦江縣 民俗 第二批
武義祭祖 武義縣 民俗 第二批
義烏大年祭 義烏市 民俗 第二批
婺城擺勝 婺城區 民俗 第二批
浦江巖頭火爆會 浦江縣 民俗 第二批
婺城搶頭杵 婺城區 民俗 第二批
東陽黃田畈“三月三” 東陽市 民俗 第二批
金華民間族規(浦江鄭氏規范) 浦江縣 民俗 第二批
傅大士傳說 義烏市 民間文學 第三批
顏烏的傳說 義烏市 民間文學 第三批
羅幺(羅隱傳說) 東陽市 民間文學 第三批
劉秀的傳說 武義縣 民間文學 第三批
陶德義的故事 武義縣 民間文學 第三批
江南第一家傳說 浦江縣 民間文學 第三批
舞龍故鄉的傳說 磐安縣 民間文學 第三批
畬族對歌 蘭溪市 傳統音樂 第三批
踏水歌 東陽市 傳統音樂 第三批
單人坐唱 永康市 傳統音樂 第三批
婺城區跳竹馬 婺城區 傳統舞蹈 第三批
義烏楓溪走馬燈 義烏市 傳統舞蹈 第三批
永康馬燈舞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三批
蚌舞 東陽市 傳統舞蹈 第三批
鋼叉舞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三批
龍舞(金東布龍(五龍嬉珠)) 金東區 傳統舞蹈 第三批
目連戲 東陽市 傳統戲劇 第三批
打行鑼 金東區 曲藝 第三批
義烏花鼓 義烏市 曲藝 第三批
東陽花鼓 東陽市 曲藝 第三批
直里功夫 金東區 曲藝 第三批
泥水畫 武義縣 傳統美術 第三批
孔明鎖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南棗加工工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義烏風箏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浦江紙鳶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東陽行燈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浦江行燈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永康方巖紙花制作技藝 傳統技藝 第三批
磐安鑿紙花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永康市打鐵制作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漆真漆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浦江一根面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潑露清酒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浦江春毫”制作工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三批
天一堂中藥文化 蘭溪市 傳統醫藥 第三批
六月初一保稻節 婺城區 民俗 第三批
浪街 武義縣 民俗 第三批
俞源圓夢節 武義縣 民俗 第三批
祭孔大典 蘭溪市 民俗 第三批
金東拉線獅子 金東區 傳統舞蹈 第三批
義烏拉線獅子 義烏市 傳統舞蹈 第三批
舞獅(武義三獅)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三批
跳魁星(浦江踏八仙)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三批
小鑼書(浦江小鑼書) 浦江縣 曲藝 第三批
義烏捏面人 義烏市 傳統美術 第三批
東陽面塑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三批
義烏市豆腐皮加工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義烏東河肉餅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義烏黃山八面廳建造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永康厚吳古民居建筑建造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義烏蜜棗加工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三批
大蠟燭(永康迎花燭) 永康市 民俗 第三批
蘭花女傳說 蘭溪市 民間文學 第四批
盾牌舞 東陽市 傳統舞蹈 第四批
西吳高腔 市直 傳統戲劇 第四批
婺州徽戲 市直 傳統戲劇 第四批
浦江什錦 浦江縣 曲藝 第四批
五經拳 金東區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四批
金華南拳 市直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四批
燙畫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四批
油漆畫 武義縣 傳統美術 第四批
義亭陶缸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義烏紅曲傳統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牮屋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浦江十字花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四批
民間“九味頭”傳統膏方 東陽市 傳統醫藥 第四批
壽仙谷中藥文化 武義縣 傳統醫藥 第四批
黃大仙信俗(金東區黃大仙祭典) 金東區 民俗 第四批
浦江縣十六橫簽 浦江縣 民俗 第四批
婚嫁習俗 武義縣 民俗 第四批
鄭宅試水龍 浦江縣 民俗 第四批
五靈崇拜習俗 東陽市 民俗 第四批
金東區蓮花燈 金東區 傳統舞蹈 第四批
磐安船車 磐安先 傳統舞蹈 第四批
龍舞(永康布龍)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四批
馬燈舞(武義走馬燈)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四批
單人坐唱(磐安單人鬧花頭臺) 磐安縣 曲藝 第四批
武義斗牛 武義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四批
棕編 東陽棕藝 傳統美術 第四批
根藝 永康根雕 傳統美術 第四批
東陽酒制作技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永康豆腐干制作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義烏金銀首飾加工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永康打銀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四批
祭祀儀式 蘭溪豬羊會 民俗 第四批
武義紅曲酒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四批
何氏定武蘭亭傳奇 東陽市 民間文學 第五批
武義山歌 武義縣 民間音樂 第五批
九節龍 市本級 傳統舞蹈 第五批
上李走馬燈 婺城區 傳統舞蹈 第五批
畬族祭祖舞 蘭溪市 傳統舞蹈 第五批
永康拱瑞手獅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五批
銅鈿鞭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五批
金華說書 金東區 曲藝 第五批
桐院武術 東陽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五批
婺劇臉譜 市本級 傳統美術 第五批
木版年畫 金東區 傳統美術 第五批
蘭溪根雕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五批
木雕 蘭溪市、義烏市 傳統美術 第五批
竹編 永康市、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五批
大婺鄉傳統糕點制作技藝 市本級 傳統技藝 第五批
金華毛坦傳統制作技藝 市本級 傳統技藝 第五批
茶罐窯制作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五批
古磚瓦制作技藝 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五批
傳統實木家具制作工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梅江燒釀造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蘭溪小蘿卜腌制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轉輪巖風肉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傳統民間泥塑工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孔村白糖條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永康箍桶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永康土陶制作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五批
武義綠茶(武陽春雨)傳統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五批
草鞋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五批
天生堂中醫藥文化 蘭溪市 傳統醫藥 第五批
朱丹溪中醫藥文化 義烏市 傳統醫藥 第五批
劃旱船 金東區 民俗 第五批
迎大蠟燭 金東區 民俗 第五批
白沙老爺傳說 婺城區 民間文學 第六批
李漁的故事 蘭溪市 民間文學 第六批
梨花、吉子吹奏 市本級 傳統音樂 第六批
“先鋒”吹奏 市本級 傳統音樂 第六批
都心布龍 蘭溪市 傳統舞蹈 第六批
舞獅 磐安縣 傳統舞蹈 第六批
蛇拳 金東區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六批
南拳(七步拳、十字拳) 蘭溪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六批
大力士摔跤 磐安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六批
木雕(傳統匾額制作) 市本級 傳統美術 第六批
糖畫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六批
竹雕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六批
核雕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六批
聚香園傳統糕點制作技藝 市本級 傳統技藝 第六批
公盛醬油傳統釀造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六批
畬族織帶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香醋釀造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官醬園老酒釀造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毛峰茶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草編墻紙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李宅荷花燈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雕花家具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頭粳傳統加工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青柴棍酒釀造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麻酥制作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織帶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永康鑄鐵(鐵鍋、鐵壺)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六批
麥稈扇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六批
米篩爬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六批
泥茶壺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六批
大漆髹飾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六批
蓑衣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六批
婚嫁篾器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六批
諸葛中醫藥文化 蘭溪市 傳統醫藥 第六批
中藥水丸制作技藝 永康市 傳統醫藥 第六批
武義謝氏正骨醫術 武義縣 傳統醫藥 第六批
六月六曬經節 蘭溪市 民俗 第六批
月半節 蘭溪市 民俗 第六批
厚吳祭祖 永康市 民俗 第六批
巖頭六社會燈 浦江縣 民俗 第六批
硬頭獅子 開發區 傳統舞蹈 第七批
三十六行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七批
東嶺舞獅 浦江縣 傳統舞蹈 第七批
徽戲 義烏市 傳統戲劇 第七批
一把三弦鬧花臺 婺城區 曲藝 第七批
磐安道情 磐安縣 曲藝 第七批
金臺拳 義烏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七批
戚家拳 義烏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七批
張家拳 磐安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七批
面塑 金東區、蘭溪市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第七批
太公畫繪制技藝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七批
反左書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七批
草編 蘭溪市 傳統美術 第七批
竹編 金東區、蘭溪市、磐安縣 傳統美術 第七批
刺繡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七批
婺州方茶制作技藝 市本級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糖古糕點制作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七批
金華傳統建筑磚雕 婺城區、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砂罐茶壺制作技藝 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羅埠醬油傳統釀造技藝 開發區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無骨花燈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古磚瓦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傳統榨油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瀫溪春釀酒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辣醬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索面制作技藝 蘭溪市、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東白山茶炒制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木梳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湯圓制作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古籍修復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古琴制作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道人峰茶加工技藝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旗袍制作技藝 義烏市、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切糖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抽白糖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串蓑衣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七批
傳統民居大木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陶器傳統燒制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梨膏糖制作技藝 武義縣、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制瓦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云峰茶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方前小吃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金櫻子酒釀造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磐安木雕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七批
知元堂中藥炮制技藝 金東區 傳統醫藥 第七批
龔氏中醫外科療法 開發區 傳統醫藥 第七批
森山鐵皮石斛浸膏技藝 義烏市 傳統醫藥 第七批
回元堂中醫膏劑秘制技藝 武義縣 傳統醫藥 第七批
傳統畬族醫藥文化 武義縣 傳統醫藥 第七批
湯溪傳統飲食文化 開發區 民俗 第七批
畬族婚嫁習俗 蘭溪市 民俗 第七批
游覽亭陳氏孝文化 義烏市 民俗 第七批
義烏雞毛換糖文化 義烏市 民俗 第七批
起酥文化 義烏市 民俗 第七批
傳統婚嫁迎娶習俗 義烏市 民俗 第七批
義烏斗牛 義烏市 民俗 第七批
龍虎大旗 義烏市 民俗 第七批
嬉元宵 浦江縣 民俗 第七批
立秋迎福 磐安縣 民俗 第七批
九和狩獵文化 磐安縣 民俗 第七批
谷將山廟會 磐安縣 民俗 第七批
迎陀佛 磐安縣 民俗 第七批
駱賓王的傳說 義烏市 民間文學 第八批
義烏兵的故事 義烏市 民間文學 第八批
陳亮的故事 永康市 民間文學 第八批
武義宣蓮傳說 武義縣 民間文學 第八批
臨澤村的傳說 磐安縣 民間文學 第八批
義烏方言吟誦 義烏市 傳統音樂 第八批
畬族山歌 武義縣 傳統音樂 第八批
舞獅 永康市 傳統舞蹈 第八批
畬族舞蹈 武義縣 傳統舞蹈 第八批
金華佛手盆景造型藝術 金義新區〈金東區〉 傳統美術 第八批
金東竹雕 金義新區〈金東區〉 傳統美術 第八批
金東壁畫 金義新區〈金東區〉 傳統美術 第八批
玉石雕刻 東陽市 傳統美術 第八批
筍殼剪貼技藝 磐安縣 傳統美術 第八批
浦江糖畫 浦江縣 傳統美術 第八批
陳氏中醫藥治療創面傷療法 婺城區 傳統醫藥 第八批
黃氏風濕骨痛液泡制技藝 金華開發區 傳統醫藥 第八批
張山雷中醫藥文化 蘭溪市 傳統醫藥 第八批
蔣氏骨傷傳統療法 永康市 傳統醫藥 第八批
羅氏傳統黑膏藥制作技藝 武義縣 傳統醫藥 第八批
磐安藥膳 磐安縣 傳統醫藥 第八批
婺州舉巖茶宋代點茶技藝 市本級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金華黃蠟石(玉石)傳統雕刻技 市本級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金華茉莉花茶傳統窨制技藝 市本級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金華核雕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傳統榫卯家具制作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婺州扎染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金華藕粉制作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玳玳花果膏制作技藝 婺城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雕花家具制作技藝 金義新區〈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婺式傳統糕點制作技藝 金義新區〈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書畫修復技藝 金義新區〈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銅錢八卦制作技藝 金義新區〈金東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金華羅埠豆制品制作技藝 金華開發區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孔明扇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蘭溪豆制品制作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傳統補缸技藝 蘭溪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香榧加工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箍桶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青棗加工技藝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釘秤 東陽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打鐵 義烏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永康木靠椅制作技藝 永康市 傳統技藝 第八批
浦江陶瓷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浦江發糕制作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書畫裝裱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浦江絎縫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虬樹坪高粱燒酒傳統釀造技藝 浦江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畬家彩帶編織技藝 武義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傳統宮燈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傳統印染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烏石石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大盤發糕制作技藝 磐安縣 傳統技藝 第八批
南陽趙氏冬至合族大祭 蘭溪市 民俗 第八批
水亭畬族鄉“三月三” 蘭溪市 民俗 第八批
迎胡公 東陽市 民俗 第八批
曹村重陽廟會 義烏市 民俗 第八批
后淺水燈 永康市 民俗 第八批
永康派溪花燈 永康市 民俗 第八批
里黃擺祭 浦江縣 民俗 第八批
禹王出巡 武義縣 民俗 第八批
加載更多
備注:
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并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金華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至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單截至時間為2021年5月,最新名單,以官方數據發布為準。
推薦閱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ce)用戶提供(gong)信(xin)(xin)息(xi)存(cun)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自(zi)主發(fa)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觀(guan)點,版權(quan)歸原(yuan)作者(zhe)所有,如(ru)有侵權(quan)、虛(xu)假信(xin)(xin)息(xi)、錯誤信(xin)(xin)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zai)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shang)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限于(yu)文(wen)字、圖(tu)片、圖(tu)表(biao)、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gong)的(de)商(shang)業信息等),非(fei)經許可(ke)不得抄襲(xi)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提交資訊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展會推薦
展會聚焦
熱門展會
2022年11月19日-22日
地點:滇池國際會展中心
已開幕
2022年12月01日-03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距開幕 11
2022年12月05日-07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距開幕 15
2022年12月14日-16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24
2023年03月23日-26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123
2023年05月18日-20日
地點:南通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179
2023年06月04日-06日
地點:廣州市保利世貿博覽館
距開幕 196
2023年07月08日-11日
地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
距開幕 230
2022年09月16日-19日
地點: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8月25日-30日
地點:新疆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7月18日-20日
地點:寧波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8月24日-26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5月07日-09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5月14日-16日
地點:廣州市保利世貿博覽館
已閉幕
2022年08月23日-25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1月15-29日
地點: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陜西省體育場
已閉幕
2022年04月20日-05月30日
地點:壽光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9月08日-11日
地點: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9月09日-12日
地點:貴陽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8月19日-21日
地點:貴陽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10月01日-05日
地點: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4月14日-16日
地點:上海世博展覽館
已閉幕
2022年07月26日-30日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8月31日-09月05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首鋼園區
已閉幕
2022年09月25日-28日
地點:燈都古鎮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9月28日-30日
地點:濱湖國際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11月08日-13日
地點:珠海國際航展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9月13日-17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9月01日-05日
地點:沈陽國際展覽中心
已閉幕
2022年11月05日-10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已閉幕
2021年10月29日-11月01日
地點:寧波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已閉幕
2020年09月26日-10月05日
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
已閉幕
延期
地點:余姚中塑國際會展中心
延期舉辦,時間待定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愛游蛙
注冊用戶-Tim的個人賬號
關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點聚焦熱門分類
熱門行業分類
熱門城市展會
TOP熱門行業聚焦
已有1265472個品牌入駐 更新24667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746763個代理需求 已有199955294條品牌點贊 已有7291257條品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