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是公認的美食圣地,無數吃貨為那充滿誘惑的美食而來:牛肉火鍋、蠔烙、粿條、無米粿……數百種美味的小吃正在等待著吃貨們來「捕殺」。與此同時,潮汕還是個小眾旅游圣地,讓我們邊玩邊吃,開啟一場美食之旅吧!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對潮汕的飲食文化評價極高,他曾在節目訪談中說到:「潮汕是美食的孤島。一個美食家,如果沒來過汕頭,根本就不叫做美食家」。
祖籍潮州的香港飲食界名人蔡瀾,對潮汕菜同樣有著極高的評價,并曾于電視欄目《蔡瀾逛菜欄》中,做過不少潮汕美食介紹。
由于氣候、水土和習俗的問題,潮汕飲食普遍以鮮為主,食材要鮮、味道要鮮、下肚要鮮,也有加以甜、咸醬料佐之的。與癡迷于麻、辣的川渝地區大不相同,因此造就潮汕獨具魅力的飲食文化。
而今天,我們就來潮汕旅游,邊逛邊吃,與你走過潮汕最好玩的地方,打盡潮汕美食攻略——
由于該城區建筑將近百年歷史,并有著濃郁的西洋風格,因此現在是逐步的改造,并未大規模拆改。
這里的格局顯得很古樸,道路兩旁多為歐式建筑,也就是所謂的騎樓,墻面斑駁,歷史感厚重,展現著汕頭古老的一面,是潮汕游必到的地方。
生活在這片區域的汕頭人,多為中老年人,他們保留著潮汕人最為市井的一面,陽臺上爬滿了植物的藤條,種滿了鮮花,遇到好天氣,還能見到老大爺澆著花,聽著戲曲,嘴里哼著,悠然自得,好不羨煞。
就是在如此清閑的環境中,潮汕人對吃這件事很是著迷,于是老城區就成了吃貨們的小天堂——
地理位置:金平區金新路30號附近
推薦星級:★★★★☆
潮汕的腸粉與廣州腸粉、粵西拉布粉存在很大差別,粉皮更,底料更豐富,有雞蛋、肉末、蝦米、香菇、菜脯,再淋上秘制的濃郁咸醬汁,味道特別香。
而距離老(lao)城區僅(jin)幾公里(li)的(de)金新腸(chang)(chang)粉,就是潮汕的(de)老(lao)字(zi)號小店,也非(fei)常(chang)有名,價格實在,最貴的(de)水生蝦(xia)(xia)腸(chang)(chang)粉也僅(jin)為8元錢。肉蝦(xia)(xia)蛋腸(chang)(chang)粉和牛肉腸(chang)(chang)粉則為金新的(de)招牌。
潮汕腸(chang)粉鮮味足,但(dan)偏(pian)咸,早餐可(ke)配湯水喝。金新腸(chang)粉就有西洋菜(cai)湯,清淡(dan)可(ke)口,降(jiang)火解(jie)毒,在外地(di)很(hen)少能見到這道湯菜(cai),值(zhi)得品嘗(chang)。
地理位置:金平區路西坪西6座014-016號鋪面
推薦星級:★★★☆☆
潮汕牛肉火鍋,在近兩年成為火遍全國的網紅美食,但最為正宗的味道,依舊深藏在潮汕地區里,將新鮮屠宰的牛肉放進清淡的骨湯中,洗涮10多秒,蘸點沙茶醬,鮮嫩可口,汁水香甜,非常入味。
牛肉(rou)的(de)部(bu)位分有雪花、吊籠、嫩肉(rou)和牛腩等(deng)十(shi)多種,每一個部(bu)位的(de)肉(rou)質、口感、味道和肥瘦均有不同,用這些(xie)牛肉(rou)洗(xi)涮(shuan)過(guo)的(de)湯(tang)底(di),同樣(yang)很鮮甜,吃貨(huo)們都(dou)不會(hui)放過(guo)的(de)。
海記(ji)是潮汕最(zui)出名的(de)牛(niu)肉火鍋店,由于人氣高,最(zui)好提前抵達,還能搶(qiang)到(dao)比較難點到(dao)的(de)牛(niu)肉部位(wei)。
地理位置:金平區長平路26號
推薦星級:★★★☆☆
潮汕人對粿的研究與熱愛,在閩南語系地區最無解的,粿汁只是其中一種,又可分為牛腩粿、牛肉鍋、豬粉粿等等。粿條類似于河粉,但比河粉細,口感更爽滑,粿汁則是切片的。
將粿汁倒入大鍋中熬煮后撈出,澆上慢火細熬的肉湯,湯水鮮甜,入喉清爽,再堆上牛腩、牛肉或豬粉(豬小腸)等,就成了香噴噴的粿汁。揭陽和普寧還有將粿條切成塊狀的,味道也不錯,但在汕頭市區比較少見。
距離金新腸粉不遠的老姿娘粿汁,也是家很有名氣的小店,分量足、價格實惠,雙人套餐25元就有三份小菜外加兩份粿汁,還有鹵大腸、鹵蛋、鹵豆干等可選。
地理位置:金平區外馬路(近二醫院)
推薦星級:★★★★☆
潮汕人把粽子稱呼為粽球,形容它胖乎乎的樣子。與外地不同的是,潮汕粽球的餡料十分豐富,以糯米為基礎材料,添加咸蛋、花生、紅綠豆和五花肉等等,糯米也呈現出金黃色澤,因此也稱為「五花粽」。
老(lao)媽宮粽球(qiu)是(shi)老(lao)城區最為出名的老(lao)字號,本(ben)地人(ren)從小吃到大,名聲響(xiang)亮,粽球(qiu)有甜、咸(xian)和甜咸(xian)結合三種味(wei)道,均為10元/個(ge),香味(wei)十足,很(hen)誘人(ren)。
地理位置:金平區國平路39號
推薦星級:★★★★★
咳咳,這大概是整個老城區內美食最為豐富的一家店了,同樣也是老字號,經營超過50年。不過老板的脾氣略差,對服務態度介意的話就慎入......而他家最值得品嘗的就有很多——
蠔烙。類似于(yu)臺(tai)灣的(de)蚵仔煎,將(jiang)牡蠣攪拌在薯粉和雞蛋中,再煎至香脆,吃(chi)起來口感特別獨特,而且很香,但油分(fen)比(bi)較多,吃(chi)多了容易(yi)膩味,這道菜也是小食(shi)店的(de)招牌,30元(yuan)/份。
粿(guo)(guo)。這(zhe)里的(de)(de)(de)粿(guo)(guo)并非上(shang)文所介紹的(de)(de)(de)粿(guo)(guo)條,而(er)是各(ge)種糕點,潮汕地區的(de)(de)(de)粿(guo)(guo)吃法很豐(feng)富(fu),這(zhe)家店就(jiu)涵蓋了大部分值得品嘗的(de)(de)(de)粿(guo)(guo),如筍粿(guo)(guo)、馬鈴(ling)薯粿(guo)(guo)、韭菜粿(guo)(guo)、無米(mi)粿(guo)(guo)、鱟粿(guo)(guo)等(deng)等(deng),如果你肚子撐得下(xia),不妨全部嘗試(shi)下(xia)。
最棒的是,這家(jia)小(xiao)吃店還有紅桃粿!這是潮汕地區逢年過(guo)節才會(hui)出現(xian)的美(mei)食,象征(zheng)著喜慶,所以外地游(you)客很少發(fa)現(xian)。餡(xian)料有糯米飯和芋絲,吃起來很香,當作主食也不錯。
擔心膩味,還可在小食店里來份干貝竹蓀湯,湯很清淡,可解膩,是潮汕當地常見的一種海鮮湯。
……
這就結束了嗎?并沒有。老城區還有很多美食:邱淑英蠔烙(登過舌尖上的中國)、小公園蛋撻、姚氏無米粿、愛西干面等老字號,不用刻意看地圖,在老城區內閑逛著,你就能找到。
現在,我們就奔往下一個目的地——
坐落于潮州市的潮州古城,是國內為數不多,仍舊保留著市井生活的古城。
當你穿過街巷時,就能窺探到古城里最為真實的一面:當地人其樂融融,湊在一起,敲鑼打鼓,或聆聽戲曲,或輕輕哼唱,也有抽著旱煙、曬著太陽的......
這種淳樸的生活,或許是最為人們所向往的。
而在古(gu)(gu)城(cheng)周邊,還(huan)有著數之(zhi)不盡(jin)的(de)名勝古(gu)(gu)跡,例如唐朝建成的(de)開元寺、中(zhong)國四大古(gu)(gu)橋(qiao)之(zhi)一的(de)廣濟橋(qiao)、高大巍峨的(de)廣濟門城(cheng)樓和紀念文學家韓愈的(de)韓文公祠。來到這里,可以包輛(liang)人力車,吃著美(mei)食,逛著古(gu)(gu)跡,不失為一種(zhong)樂趣。
地理位置:潮州古城牌坊街內
推薦星級:★★★★☆
潮汕揚名在外的美食就有牛肉丸,采用上等牛肉,經過反復的手工捶打程序,使得牛肉充滿勁道,又能吸收湯汁,咬下去彈性十足,汁水瞬間噴出流入喉嚨。周星馳在《食神》電影中所展示的牛肉丸,原型正是這種。
阿巴弟的店(dian)(dian)在潮州(zhou)就很有(you)名(ming)氣,不少食客都(dou)慕名(ming)而(er)來(lai)。端上來(lai)的牛肉(rou)(rou)丸湯湯底濃(nong)郁,并添加了(le)入味的炸過的蒜,肉(rou)(rou)丸汁水豐富,很有(you)彈性。除(chu)了(le)牌坊街以外,潮州(zhou)西湖亦(yi)有(you)分店(dian)(dian)。
地理位置:太平路183號
推薦星級:★★★★★
鴨母捻相當于糯米湯圓,餡料很多,有綠豆餡、紅豆沙、芋泥和芝麻糖四種,但一碗只有3顆,口味任選。而糖水本身就有甜,里面還加入了一些小配料,如冬瓜冊、葵瓜子等,吃起來甜味濃郁而不膩。
在老潮州人(ren)心目中,只有(you)(you)胡榮泉的(de)鴨母捻(nian)才是(shi)最正宗的(de),糖(tang)水有(you)(you)冷(leng)熱之分(冷(leng)10元熱8元),午(wu)餐后或沿路吃(chi)的(de)美食(shi)過來,來胡榮泉的(de)店里吃(chi)完鴨母捻(nian),就能(neng)感覺(jue)渾身清(qing)爽,而不至于撐著肚子。
地理位置:潮州古城牌坊街內
推薦星級:★★★☆☆
一說魚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日本精致的刺身。但在潮汕,魚生則是家常小菜,將撈上來的河鮮魚仔細處理,刮魚鱗、割魚肚、掏魚臟,將晶瑩剔透的魚肉鋪開,蘸點新鮮的花生醬或普寧豆醬,入口爽滑,最適合做宵夜吃。
鋒記在當地也算有名氣,魚生和蝦生很便宜,雙拼兩人份也僅為一百元出頭,最重要的是調料的豐富,不同口味的調料都能讓你的舌尖有不同的體驗,當然,你得適應這種生吃的方式才行。
除此之外,古城及周邊的美食小店還有很多,例如華記牛雜、盛興記祖傳芝麻糊,有的則是流動攤點,賣糖蔥薄餅的小販固定在古城內支個車,就開始叫賣,能否吃到全靠運氣哦。
所以說,即使胃再大的吃貨,來過潮汕后,都只能撐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