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多社(she)會(hui)壓力大,常飲食(shi)不規律(lv),導致胃(wei)病的發生,胃(wei)不好(hao)的人要多吃養(yang)胃(wei)粥(zhou),這樣對你的胃(wei)好(hao)才能(neng)把(ba)胃(wei)養(yang)好(hao),養(yang)胃(wei)粥(zhou)怎么做,有哪些養(yang)胃(wei)粥(zhou)呢?
1、容易(yi)消化。白(bai)米熬煮溫度超過60攝(she)氏度就(jiu)會產生糊(hu)化作用(yong),熬(ao)煮軟熟(shu)的稀飯入(ru)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shi)用(yong)。
2、增強食(shi)欲(yu),補充(chong)體力。生(sheng)病時食(shi)欲(yu)不振(zhen),清粥搭配一(yi)些色澤鮮艷又開胃的(de)事(shi)物,既能促進(jin)食(shi)欲(yu),又為虛弱(ruo)的(de)病人補充(chong)體力。
3、防止便秘(mi)。稀飯(fan)含有大量的水(shui)分,平日多(duo)喝粥,除能果腹(fu)止饑之外(wai),還能為身體補充水(shui)分,有效防止便秘(mi)。
4、預(yu)防感冒。天冷時,清(qing)早起床喝(he)上一碗(wan)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御寒(han)能(neng)力,能(neng)預(yu)防受寒(han)感冒。
5、防(fang)止喉嚨(long)干澀。對于喉嚨(long)不(bu)適、發言(yan)疼痛的人,溫熱(re)的粥汁能(neng)滋潤喉嚨(long),有效緩解不(bu)適感。
6、調(diao)養腸胃。胃功能(neng)較(jiao)弱或潰瘍患者,平日應少(shao)食多餐、細嚼慢咽,很適合喝稀(xi)飯調(diao)養腸胃。
7、延(yan)年益(yi)壽。喝粥(zhou)可以延(yan)年益(yi)壽,五谷(gu)雜糧熬煮成粥(zhou),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素與(yu)膳食纖(xian)維,對(dui)于(yu)年長、牙(ya)齒松動的人或(huo)病人,多喝粥(zhou)可防小病,更是保健養生的最佳良方。
材料(liao):糯米500克、小(xiao)麥600克(ke)、白糖(tang)少許。
做法:
1、洗干凈糯米,備用。
2、將小麥和(he)糯米一起放入(ru)鍋內,加水煮粥,煮滾后(hou)提前5分鐘加入白糖(tang),攪拌(ban)均勻再(zai)煮3分(fen)鐘即可。待稍涼即可食用。
功(gong)效:補腸(chang)胃、強(qiang)氣力(li)、養心神(shen)、斂虛(xu)汗。
注意(yi)事(shi)項:記(ji)住加水的(de)(de)分量要以(yi)個人喜好來加,有些人喜歡(huan)粘稠(chou)(chou)的(de)(de)粥(zhou),有些人喜歡(huan)稀(xi)粥(zhou),同時,小麥很(hen)容易吸水變稠(chou)(chou),注意(yi)水的(de)(de)分量。
材料:牛奶(nai)400ml、麥皮(pi)100克、白(bai)糖100克(ke)、黃油5克,少(shao)許鹽(yan)。
做法:
1、首先用(yong)冷水(shui)浸泡麥皮30分鐘。然(ran)后將浸泡好的麥皮放到鍋內加水(shui)開火煮成粥。
2、關火前(qian)10分鐘倒入備好的(de)牛奶,均勻攪拌后,10分鐘后加入白糖(tang)、黃油、鹽,攪拌(ban)均勻。
3、等到麥(mai)皮煮到爛熟的時候(hou)關火,等到稍涼便可食用。
功效(xiao):益氣(qi)健胃(wei)。可治經常胃(wei)脘疼痛、腹脹、噯氣(qi)吐酸(suan)等癥,也是胃(wei)或十二指潰瘍者的食療飲食。
材料(liao):新鮮(xian)牛肉50克、糯米100克(ke),姜、蔥、油(you)、鹽少(shao)許(xu)。
做法:
1、將將牛肉(rou)切成薄片(pian)。注意切的紋路(lu),可以提高(gao)牛肉(rou)的口(kou)感。將糯米洗干凈。
2、先(xian)將糯(nuo)米放到砂(sha)鍋內加水開煮,30分鐘(zhong)后大概(gai)煮滾(gun)后,就放入牛(niu)肉(rou),保證(zheng)牛(niu)肉(rou)的鮮嫩(nen)口感(gan)。
3、再(zai)煮(zhu)10分鐘后(hou),放入姜、蔥、油、鹽。攪(jiao)拌均勻后(hou),5分鐘(zhong)后可(ke)以關火。趁熱食(shi)用(yong)。
功效:補中(zhong)益氣,滋養(yang)腸胃。
材料:羊肉150-200克(ke)、粳米100克,蔥3根、姜4片、細(xi)鹽(yan)少許。
做法:
1、將羊肉(rou)洗凈(jing)切成小粒,備用。
2、將粳米洗(xi)凈放(fang)到砂鍋(guo)內加(jia)水煮滾(gun),10分鐘后放(fang)入羊肉丁,等到快熟的時候就放(fang)入蔥、姜、調味料。
功效:益氣(qi)補虛(xu)、溫(wen)中暖下、壯胃健脾。
材料(liao):小米(mi)50克,花生(sheng)仁50克,紅小(xiao)豆(dou)30克,桂花糖、冰糖各適(shi)量。
做法:將小米、花生(sheng)仁、紅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然(ran)后淘洗(xi)干凈,待用;鍋(guo)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紅小(xiao)豆煮沸(fei)后,改用小(xiao)火煮30分鐘;放入小(xiao)米(mi),煮至米(mi)爛,花(hua)生仁(ren)、紅小(xiao)豆酥軟(ruan),再(zai)加入冰糖、桂花(hua)糖即(ji)可。
功效:小(xiao)米(mi)味甘(gan)咸,有(you)清熱解渴、健胃(wei)除濕、和胃(wei)安眠等(deng)功效,內熱者及(ji)脾(pi)胃(wei)虛(xu)弱者更適合食用它。有(you)的(de)人胃(wei)口不好,吃了小(xiao)米(mi)后(hou)能開胃(wei)又能養(yang)胃(wei),具有(you)健胃(wei)消食、防止(zhi)反胃(wei)、嘔(ou)吐的(de)功效。
材料:白扁豆15克,山(shan)藥15克,蓮子15克,粳(jing)米(mi)50克。
做(zuo)法:以上(shang)四味加水(shui)共煮為粥。
功效:適用脾(pi)(pi)虛人群。山藥補肺脾(pi)(pi)腎(shen),益氣生津,蓮子健脾(pi)(pi)補氣補心安神,兩者同(tong)用加強補脾(pi)(pi)胃(wei),且對心腎(shen)有益。扁豆健脾(pi)(pi)化濕,防止滋(zi)補太過(guo),滋(zi)生內濕。
材(cai)料:蓮子、芡實、大米。
做(zuo)法:把蓮子、芡實、大米(mi)過水洗凈(jing)。把原料同時放入(ru)(ru)鍋中,加入(ru)(ru)適量水,一起溫火熬(ao)制。待開鍋后(hou)變小火,再熬(ao)一會兒。煮(zhu)粥時水要多放一些(xie),不(bu)要使粥過于稠。
功效:鎮靜神經,養心安(an)神,有益于加快恢復(fu)體(ti)力,克服(fu)社交恐懼(ju)癥。能健脾(pi)益氣養胃,補腎固精,適(shi)用(yong)于脾(pi)腎兩虛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fu)脹滿、形寒肢冷、腰(yao)膝(xi)酸軟。
材料:小米、南瓜、胡蘿卜。
做(zuo)法(fa):將南瓜去皮切(qie)小(xiao)塊(kuai),胡蘿卜洗凈切(qie)小(xiao)塊(kuai)。小(xiao)米洗凈,放入鍋中(zhong)加水煮(zhu)沸(fei)后轉小(xiao)火。將南瓜塊(kuai)和胡蘿卜塊(kuai)放入鍋中(zhong)和小(xiao)米小(xiao)火一起熬煮(zhu)即可(ke)。
功效: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su)和維生素(su)C,然而(er)小(xiao)米含豐富(fu)的膳食(shi)纖維(wei)和維(wei)生素e,這道(dao)南(nan)瓜胡蘿卜小米粥的營養成分非常全面。
材(cai)料:紅薯兩塊,粳米(mi)適(shi)量。
做法(fa):粳米洗(xi)凈,加水入(ru)鍋熬煮,后放入(ru)塊狀紅薯熬熟(shu)即可(ke)。
功效:紅薯性味甘平,具有補(bu)中(zhong)(zhong)和血、益(yi)(yi)氣生津、寬腸(chang)胃之功效。與粳米熬粥可(ke)健脾養(yang)胃、益(yi)(yi)氣通乳、潤肺通便的功效。秋季常(chang)食此(ci)粥,還能降低血液中(zhong)(zhong)的膽固(gu)醇、減少皮(pi)下脂肪(fang),延年益(yi)(yi)壽。
材料:板栗(li)、核(he)桃(tao)仁(ren)各50克(ke),大米100克,鹽3克(ke),雞精1克。
做法:將板栗剝殼后切粒,核桃仁切粒,大米(mi)淘洗(xi)干凈,備用。鍋置火上,注入(ru)適量清(qing)水,用大火燒開,下入(ru)淘凈的大米(mi),改用中火燒約10分鐘。取紫沙鍋(guo),將湯鍋(guo)里的大米倒入,用小火(huo)煲至米花開,然(ran)后(hou)加入板栗(li)、核(he)桃仁,再煲20分鐘,調入鹽(yan)、雞精推勻即可。
功效:對(dui)懷(huai)孕初期因脾腎不足(zu)所致的陰道下血(xue)、頭(tou)暈耳鳴(ming)、小便頻數(shu)等(deng)癥有很(hen)好(hao)的食療作用。
夏季在(zai)五行中屬火(huo),在(zai)五味中屬苦,所以夏季適宜清淡滋補(bu)。尤其適逢炎熱酷暑,中暑、食(shi)欲不振等現象(xiang)發作率也(ye)比較高,做粥時的原料選擇要秉承清淡、敗(bai)火(huo)等特性(xing),切忌油膩。主食(shi)方面,除食(shi)用(yong)白米、糯米之外(wai),還(huan)可以多吃(chi)一些(xie)雜糧、豆類來調節胃的工(gong)作。
中醫認(ren)為(wei),燥(zao)為(wei)秋之(zhi)主氣(qi),稍不(bu)注意,人(ren)們(men)便會(hui)受燥(zao)邪(xie)侵(qin)襲,容易(yi)出(chu)現口干舌燥(zao)、干咳無痰等燥(zao)熱病癥(zheng)。粥(zhou)(zhou)是秋季(ji)去燥(zao)佳品(pin),適當(dang)食粥(zhou)(zhou),則(ze)能和(he)胃健脾,潤(run)肺生津(jin),養陰清燥(zao)。在此(ci),小編向大家推薦幾種秋季(ji)養生粥(zhou)(zhou),助大家調(diao)理腸胃,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