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天安門廣(guang)場(chang)
0
票數:0 #休閑廣場#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青青子衿"提供, 反饋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地處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廣場地面全部由經過特殊工藝技術處理的淺色花崗巖條石鋪成,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和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兩邊是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與天安門渾然一體,共同構成天安門廣場。
  • 官方網站:
  • 門票參考: 免票
  • 所在地/隸屬: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chang)安街
  • 開放時間: 升旗(qi)前至降旗(qi)后(hou)開(kai)放
  • 適宜季節: 全年
  • 建議游玩時間: 3~4小時
附近有 308 個景點: 北京魯迅故居(1km)    九道灣風景區(1km)    故宮房屋數量之謎(1km)    北京香裕村(1km)    北京銀河公園(1km)    半月公園(1km)    北京長安街(1km)    后門橋(1km)    通運橋(1km)    淳親王府(1km)    中國國家大劇院(1km)    西交民巷近代銀行建筑群(1km)    東交民巷使館建筑群(1km)    社稷壇(1km)    太廟(1km)    皇史宬(1km)    人民英雄紀念碑(1km)    天安門(1km)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1km)    北京市大柵欄商業街區(1km)    大觀樓影城(1km)    北京老舍茶館(1km)    前門大街景區(1km)    中山公園(1km)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1km)    中國法院博物館(1km)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1km)    北京皇城藝術館(1km)    北京警察博物館(1km)    中國錢幣博物館(1km)    正陽門(1km)    毛主席紀念堂(1km)    中國國家博物館(1km)    蘭州黃河風情線(2km)    北京市東城區第二文化館(2km)    老舍故居(2km)    琉璃廠文化街(2km)    東單公園(2km)    紀曉嵐故居(2km)    李蓮英故居(2km)    王府井大街(2km)    北京東方新天地(2km)    北京四合院(2km)    東堂(2km)    普度寺(2km)    亞斯立堂(2km)    協和醫學院舊址(2km)    中南海(2km)    安徽會館(2km)    南堂(2km)    北京湖廣會館大戲樓(2km)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2km)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2km)    老舍紀念館(2km)    北京戲曲博物館(2km)    故宮博物院(2km)    北海白塔(3km)    北京湖廣會館(3km)    菜市口刑場(3km)    溶巖美術館(3km)    北京三圣庵(3km)    杜聿明故居(3km)    禮王府(3km)    鄭王府(3km)    西單大悅城(3km)    首都劇場(3km)    基督教中華圣經會北京分會舊址(3km)    基督教中華圣公會教堂(3km)    克勤郡王府(3km)    萬松老人塔(3km)    京師女子師范學堂舊址(3km)    北京國會舊址(3km)    國立蒙藏學校舊址(3km)    西什庫教堂(3km)    北平圖書館舊址(3km)    先農壇(3km)    大高玄殿(3km)    北京城東南角樓(3km)    北京大學紅樓(3km)    北京燕龍溫泉度假村(3km)    景山公園(3km)    北京北海公園(3km)    明城墻遺址公園(3km)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3km)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3km)    北京李大釗故居(3km)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3km)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3km)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3km)    中國美術館(3km)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3km)    北京自然博物館(3km)    天壇公園(3km)    北京人民大會堂(4km)    雪山梅園(4km)    八路軍駐京辦事處紀念館(4km)    萬壽公園(4km)    永定門公園(4km)    玉蜓公園(4km)    南禮士路公園(4km)    北京市齊白石故居(4km)    濤貝勒府(4km)    睿親王府(4km)    慶親王府(4km)    南鑼鼓巷(4km)    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4km)    北京大學地質學館舊址(4km)    輔仁大學本部舊址(4km)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4km)    孫中山行館(4km)    報國寺(4km)    袁崇煥墓和祠(4km)    孚王府(4km)    可園(4km)    牛街禮拜寺(4km)    崇禮住宅(4km)    郭沫若故居(4km)    古觀象臺(4km)    智華寺(4km)    北海及團城(4km)    妙應寺白塔(4km)    明北京城城墻遺存(4km)    牛駝溫泉孔雀城(4km)    北京金龍建國溫泉酒店(4km)    京城百工坊(4km)    北京市宣武藝園(4km)    陶然亭公園(4km)    呂祖宮(4km)    火德真君廟(4km)    北京法源寺(4km)    北京廣濟寺(4km)    盛錫福博物館(4km)    中國海關博物館(4km)    北京空竹博物館(4km)    歷代帝王廟(4km)    北京百工博物館(4km)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4km)    北京慈悲庵(4km)    北京茅盾故居(4km)    文天祥祠(4km)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4km)    北京市白塔寺(4km)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4km)    梅蘭芳紀念館(4km)    郭沫若紀念館(4km)    北京文博交流館(4km)    恭王府博物館(4km)    中國地質博物館(4km)    恭王府景區(4km)    珠穆朗瑪國家公園(5km)    楓林花海維回民族風情園(5km)    府學文廟(5km)    北京市西城區第一文化館(5km)    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文化館(5km)    咸通塔(天寧寺塔)(5km)    南二環護城河公園(5km)    北京濱河公園(5km)    濱河公園(5km)    龍潭西湖公園(5km)    官園公園(5km)    銀錠橋(5km)    北京南站(5km)    簋街(5km)    世貿天階(5km)    北京保利國際劇院(5km)    北京后海(5km)    北京關岳廟(5km)    國民政府財政部印刷局舊址(5km)    醇親王府(5km)    天寧寺塔(5km)    國子監(5km)    日壇公園(5km)    北京月壇公園(5km)    南新倉文化休閑街景區(5km)    龍潭公園(5km)    北京東岳廟(5km)    北京白云觀(5km)    北京天寧寺(5km)    北京廣化寺(5km)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5km)    保利藝術博物館(5km)    古陶文明博物館(5km)    北京鐘鼓樓(5km)    宋慶齡故居(5km)    北京民俗博物館(5km)    首都博物館(5km)    北京魯迅博物館(5km)    三里屯(6km)    澳門消防博物館(6km)    富國海底世界(6km)    萬芳亭公園(6km)    北二環城市公園(6km)    南館公園(6km)    高粱橋(6km)    北京什剎海地區(6km)    北京工人體育場(6km)    石庫門景區(6km)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6km)    北京工人體育場冰燈游園會(6km)    國貿商城(6km)    三里屯太古里(6km)    嘉茂購物中心(6km)    北京銀泰中心(6km)    北京魯迅舊居(6km)    德勝門箭樓(6km)    柏林寺(6km)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6km)    金中都水關遺址(6km)    北京孔廟(6km)    熱公館溫泉酒店(6km)    摩力圣匯溫泉會館(6km)    慶豐公園(6km)    金中都公園(6km)    北京大觀園(6km)    北京古錢幣展覽館(6km)    青年湖公園(6km)    什剎海風景區(6km)    地壇公園(6km)    雍和宮(6km)    通教寺(6km)    北京英杰硬石藝術博物館(6km)    中國消防博物館(6km)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6km)    北京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6km)    郭守敬紀念館(6km)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6km)    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6km)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6km)    孔廟國子監博物館(6km)    白沙溪黑茶文化產業園(7km)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7km)    宋慶齡兒童科學技術館(7km)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7km)    西黃寺(7km)    人定湖公園(7km)    柳蔭公園(7km)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7km)    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舊址(7km)    大紅門溫泉(7km)    北京京瑞國都溫泉會館(7km)    萬方亭公園(7km)    團結湖公園(7km)    玉淵潭公園(7km)    北京海洋館(7km)    北京動物園(7km)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7km)    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7km)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7km)    中國古動物館(7km)    中國鐵道博物館(7km)    北京天文館(7km)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7km)    紅巖峽谷(8km)    1958文化創意園(8km)    十里河灘(8km)    中央電視塔(8km)    馬甸公園(8km)    雙秀公園(8km)    釣魚臺銀杏大道(8km)    中央電視塔旋轉餐廳(8km)    燕莎友誼商城(8km)    北京新光天地百貨(8km)    中國國家圖書館(8km)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8km)    大慧寺(8km)    真覺寺金剛寶座(五塔寺塔)(8km)    蓮花池公園(8km)    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覽館(8km)    紫竹院公園(8km)    中央廣播電視塔(8km)    北京金臺藝術館(8km)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8km)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8km)    中國農業博物館(8km)    東聯秦道城旅游景區(9km)    克什克騰大草原(9km)    湘江戰役遺址公園(9km)    中華民族園(9km)    SOLANA藍色港灣(9km)    萬壽寺(9km)    北京陶瓷藝術館(9km)    北京藍色港灣(9km)    紅領巾公園(9km)    世界花卉大觀園(9km)    朝陽公園(9km)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9km)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9km)    和苑博物館(9km)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9km)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9km)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9km)    北京藝術博物館(9km)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9km)    玲瓏公園(10km)    勇敢者樂園(10km)    國家體育場(鳥巢)(10km)    北京水立方嬉水樂園(10km)    慈壽寺塔(10km)    摩訶庵(10km)    西國貿水會(10km)    北京華夏名都溫泉酒店(10km)    順景溫泉酒店(10km)    北京歡樂谷(10km)    北京晉商博物館(10km)    北京奧運博物館(10km)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10km)    中國現代文學館(10km)    中國電信博物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青青子衿"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天安門廣場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價格參考
介(jie)紹(shao)攻(gong)略

基本介紹

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世界上較大的城市廣場。廣場(chang)內沿北(bei)京中軸(zhou)線由(you)北(bei)向(xiang)南依(yi)次矗立著國旗桿、人民(min)英雄(xiong)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

天安門廣場記載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五·二〇運動都在這里為中國現代革命史留下了濃重的色彩,同時還是無數重大政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是中國從衰落到崛起的歷史見證。

1949年(nian)10月1日,中(zhong)華人民(min)共和國(guo)中(zhong)央人民(min)政府成(cheng)立典禮,即開(kai)國(guo)大(da)典,在天安(an)門廣場隆重舉行,中(zhong)華人民(min)共和國(guo)誕生了!中(zhong)國(guo)的(de)歷史從(cong)此(ci)翻開(kai)了嶄(zhan)新(xin)的(de)篇章。開(kai)國(guo)大(da)典當天,北京(jing)30萬軍民(min)齊聚(ju)天安(an)門廣場。從(cong)此(ci),天安(an)門廣場成(cheng)為黨和國(guo)家舉行重大(da)慶典、盛大(da)集(ji)會以及外事(shi)迎(ying)賓的(de)重要場所。

景點景觀

天安門城樓

天(tian)安(an)門,坐落在(zai)中華人民(min)共和國(guo)(guo)首都(dou)北(bei)京市的中心、故(gu)宮博(bo)(bo)物(wu)院(yuan)的南端,與天(tian)安(an)門廣(guang)場以及人民(min)英(ying)雄紀(ji)念(nian)碑、毛(mao)主席紀(ji)念(nian)堂(tang)(tang)、人民(min)大會堂(tang)(tang)、中國(guo)(guo)國(guo)(guo)家(jia)博(bo)(bo)物(wu)館隔長安(an)街相望,占地面積4800平(ping)方米(mi)。

天(tian)安門(men)是(shi)明清兩(liang)代(dai)(dai)北京皇城(cheng)的(de)正門(men),始建于(yu)明朝永樂十五年(nian)(1417年(nian)),最(zui)初名“承天(tian)門(men)”,寓“承天(tian)啟運(yun)、受命于(yu)天(tian)”之意。設計者為明代(dai)(dai)御(yu)用建筑匠師蒯(kuai)祥。清朝順治(zhi)八年(nian)(1651年(nian))更名為天(tian)安門(men)。由城(cheng)臺和(he)(he)城(cheng)樓(lou)(lou)兩(liang)部分(fen)組成,有(you)(you)漢白玉(yu)石的(de)須(xu)彌座,總高34.7米(mi)。天(tian)安門(men)城(cheng)樓(lou)(lou)長(chang)66米(mi)、寬(kuan)37米(mi)。城(cheng)臺下有(you)(you)券門(men)五闕,中間的(de)券門(men)最(zui)大,位于(yu)北京皇城(cheng)中軸線上(shang)(shang),過去只(zhi)有(you)(you)皇帝才可以(yi)由此出入(ru)。正中門(men)洞(dong)上(shang)(shang)方懸(xuan)掛著毛澤東畫像,兩(liang)邊分(fen)別是(shi)“中華人(ren)民(min)共和(he)(he)國萬(wan)歲(sui)(sui)”和(he)(he)“世界人(ren)民(min)大團結萬(wan)歲(sui)(sui)”的(de)大幅標語。

民(min)國(guo)(guo)(guo)十(shi)四年(1925年)十(shi)月十(shi)日月,故宮(gong)博(bo)物(wu)院成立,天安門開始對民(min)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這里(li)舉行了中(zhong)華(hua)人民(min)共和國(guo)(guo)(guo)開國(guo)(guo)(guo)大典,由此被設計入(ru)國(guo)(guo)(guo)徽,并成為中(zhong)華(hua)人民(min)共和國(guo)(guo)(guo)的(de)象征。1961年,中(zhong)華(hua)人民(min)共和國(guo)(guo)(guo)國(guo)(guo)(guo)務院公(gong)布為第一(yi)批全(quan)國(guo)(guo)(guo)重點(dian)文物(wu)保(bao)護單位之一(yi)。

人民大會堂

人民(min)(min)大(da)會(hui)堂位于中(zhong)國北京市中(zhong)心天安門廣場(chang)(chang)西側(ce)(ce),西長安街南(nan)側(ce)(ce)。人民(min)(min)大(da)會(hui)堂是(shi)(shi)中(zhong)國全(quan)(quan)國人民(min)(min)代表(biao)大(da)會(hui)開會(hui)地,是(shi)(shi)全(quan)(quan)國人民(min)(min)代表(biao)大(da)會(hui)常務委員(yuan)會(hui)的(de)(de)辦公場(chang)(chang)所(suo)。是(shi)(shi)黨、國家(jia)和各人民(min)(min)團體舉(ju)行政(zheng)治活動(dong)的(de)(de)重要場(chang)(chang)所(suo),也是(shi)(shi)中(zhong)國黨和國家(jia)領導人和人民(min)(min)群眾舉(ju)行政(zheng)治、外交、文化活動(dong)的(de)(de)場(chang)(chang)所(suo)。

人(ren)民大(da)(da)會(hui)堂(tang)坐西(xi)朝東,南北長(chang)336米(mi)(mi),東西(xi)寬206米(mi)(mi),高46.5米(mi)(mi),占地(di)面(mian)積(ji)15萬平(ping)方米(mi)(mi),建筑面(mian)積(ji)17.18萬平(ping)方米(mi)(mi),比故宮(gong)的全部(bu)建筑面(mian)積(ji)還要大(da)(da)。人(ren)民大(da)(da)會(hui)堂(tang)每年舉行的全國人(ren)民代表大(da)(da)會(hui)、中國人(ren)民政治(zhi)協(xie)商會(hui)議以及五年一(yi)屆(jie)的中國共(gong)產(chan)黨全國代表大(da)(da)會(hui)也在此召開。

毛主席紀念堂

毛(mao)主席(xi)紀(ji)念(nian)堂是(shi)中國(guo)的(de)最(zui)高(gao)紀(ji)念(nian)堂,是(shi)以毛(mao)澤東(dong)(dong)同志(zhi)為首的(de)老(lao)一輩無產階級革(ge)命(ming)家集體(ti)的(de)紀(ji)念(nian)堂,是(shi)全(quan)國(guo)愛國(guo)主義教育基(ji)地(di)。它位(wei)于天安(an)門廣場的(de)南端,坐(zuo)落(luo)在(zai)北京的(de)中軸線(xian)上,總建(jian)筑面(mian)積28000平方米。在(zai)這(zhe)里,安(an)放著(zhu)毛(mao)澤東(dong)(dong)主席(xi)的(de)遺體(ti),并(bing)設有毛(mao)澤東(dong)(dong)、周恩來、劉少(shao)奇、朱德、鄧小(xiao)平、陳云革(ge)命(ming)業績(ji)(ji)紀(ji)念(nian)。紀(ji)念(nian)室通過大量的(de)照片、文(wen)獻、實物(wu),展現(xian)了(le)毛(mao)澤東(dong)(dong)在(zai)中國(guo)革(ge)命(ming)和建(jian)設各個時期的(de)偉績(ji)(ji)及(ji)中國(guo)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ge)命(ming)和建(jian)設的(de)奮斗歷程(cheng)。

人民英雄紀念碑

人(ren)(ren)(ren)(ren)民(min)英雄(xiong)紀(ji)(ji)念(nian)碑(bei)(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位(wei)于北(bei)京(jing)天(tian)安門廣場(chang)中(zhong)心,在天(tian)安門南約463米,正陽(yang)門北(bei)約440米的(de)南北(bei)中(zhong)軸(zhou)線上,是(shi)中(zhong)華(hua)人(ren)(ren)(ren)(ren)民(min)共和(he)國(guo)(guo)(guo)政府為了(le)(le)紀(ji)(ji)念(nian)公(gong)元1840年(nian)(nian)(nian)(nian)以來,為反對內外敵(di)人(ren)(ren)(ren)(ren)、爭取民(min)族獨(du)立(li)和(he)人(ren)(ren)(ren)(ren)民(min)自(zi)由幸(xing)福,在歷(li)(li)次斗爭中(zhong)犧(xi)牲(sheng)的(de)人(ren)(ren)(ren)(ren)民(min)英雄(xiong)們而興建(jian)(jian)(jian)(jian)的(de)。1949年(nian)(nian)(nian)(nian)9月(yue)30日(ri)(ri)中(zhong)國(guo)(guo)(guo)人(ren)(ren)(ren)(ren)民(min)政治協商會(hui)議(yi)第一(yi)屆全體會(hui)議(yi)通過了(le)(le)建(jian)(jian)(jian)(jian)立(li)這(zhe)座紀(ji)(ji)念(nian)碑(bei)的(de)決定。當天(tian)傍晚,毛澤東偕同全體政協委員參(can)加了(le)(le)奠基典禮。毛澤東執锨鏟土為紀(ji)(ji)念(nian)碑(bei)奠定了(le)(le)基石。1952年(nian)(nian)(nian)(nian)8月(yue)正式開始動工興建(jian)(jian)(jian)(jian),由梁思成(cheng)等人(ren)(ren)(ren)(ren)設計。全國(guo)(guo)(guo)著名的(de)建(jian)(jian)(jian)(jian)筑(zhu)家、雕刻家、美術家和(he)全國(guo)(guo)(guo)優秀的(de)雕刻工人(ren)(ren)(ren)(ren)都(dou)參(can)加了(le)(le)建(jian)(jian)(jian)(jian)碑(bei)工作(zuo)。紀(ji)(ji)念(nian)碑(bei)用一(yi)萬(wan)七千(qian)塊(kuai)花崗石和(he)漢白玉石建(jian)(jian)(jian)(jian)成(cheng)的(de),碑(bei)基占地(di)三(san)千(qian)多(duo)平方公(gong)尺,碑(bei)身高達三(san)十七點九四公(gong)尺,是(shi)新中(zhong)國(guo)(guo)(guo)誕生后在廣場(chang)修建(jian)(jian)(jian)(jian)的(de)第一(yi)座建(jian)(jian)(jian)(jian)筑(zhu),也(ye)是(shi)中(zhong)國(guo)(guo)(guo)歷(li)(li)史上最大的(de)紀(ji)(ji)念(nian)碑(bei)。1952年(nian)(nian)(nian)(nian)8月(yue)1日(ri)(ri)開工,1958年(nian)(nian)(nian)(nian)4月(yue)22日(ri)(ri)建(jian)(jian)(jian)(jian)成(cheng),1958年(nian)(nian)(nian)(nian)5月(yue)1日(ri)(ri)揭幕。1961年(nian)(nian)(nian)(nian)被中(zhong)華(hua)人(ren)(ren)(ren)(ren)民(min)共和(he)國(guo)(guo)(guo)國(guo)(guo)(guo)務院公(gong)布為第一(yi)批(pi)全國(guo)(guo)(guo)重點文物保護單位(wei)。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zhong)(zhong)國(guo)國(guo)家博(bo)(bo)(bo)(bo)物(wu)(wu)館(guan)(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guo)博(bo)(bo)(bo)(bo),隸屬于(yu)中(zhong)(zhong)華(hua)人(ren)民共和國(guo)文化部。位于(yu)北京(jing)市(shi)中(zhong)(zhong)心(xin)天安門(men)廣場東(dong)(dong)側(ce),東(dong)(dong)長安街南側(ce),與人(ren)民大會堂東(dong)(dong)西相對(dui)稱。中(zhong)(zhong)國(guo)國(guo)家博(bo)(bo)(bo)(bo)物(wu)(wu)館(guan)的前(qian)身是中(zhong)(zhong)國(guo)歷史(shi)博(bo)(bo)(bo)(bo)物(wu)(wu)館(guan)和中(zhong)(zhong)國(guo)革命(ming)博(bo)(bo)(bo)(bo)物(wu)(wu)館(guan),是一座系(xi)統收藏中(zhong)(zhong)國(guo)古代(dai)、近現代(dai)、當代(dai)歷史(shi)及(ji)珍(zhen)貴文物(wu)(wu)的著名藏館(guan),是歷史(shi)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zhan)覽、研究、考(kao)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yu)一體的綜合(he)性(xing)博(bo)(bo)(bo)(bo)物(wu)(wu)館(guan)。截止至2013年末,博(bo)(bo)(bo)(bo)物(wu)(wu)館(guan)總建筑面積(ji)近20萬(wan)平方(fang)米(mi),國(guo)博(bo)(bo)(bo)(bo)藏品(pin)數量為(wei)100余萬(wan)件,展(zhan)廳數量48個。

天安門觀禮臺

天安(an)(an)門觀(guan)(guan)禮臺,位于(yu)天安(an)(an)門前方(fang)兩(liang)側(ce),東西(xi)對(dui)稱,各7個臺,主要用(yong)于(yu)國(guo)(guo)慶(qing)等重大慶(qing)典觀(guan)(guan)禮的(de)需要。天安(an)(an)門觀(guan)(guan)禮臺起初(chu)為開(kai)(kai)國(guo)(guo)大典上臨時搭起磚(zhuan)木結(jie)構的(de)建(jian)筑,1954年(nian),按照中(zhong)國(guo)(guo)著(zhu)名建(jian)筑師張開(kai)(kai)濟的(de)設(she)計方(fang)案(an),在原有(you)的(de)基礎上改建(jian)了磚(zhuan)混結(jie)構的(de)永久性(xing)觀(guan)(guan)禮臺。

觀(guan)禮(li)臺(tai)基礎結構(gou)(gou)為(wei)大(da)直徑擴孔樁結構(gou)(gou);主體結構(gou)(gou)為(wei)現澆鋼(gang)筋混凝土剪力(li)墻(qiang)結構(gou)(gou);休(xiu)息室、貴賓室和衛生間墻(qiang)體采用構(gou)(gou)造配筋、防(fang)(fang)水涂料及外墻(qiang)保(bao)溫(wen)板新(xin)材料新(xin)工藝,無放(fang)射性、無污(wu)染,達到環保(bao)標準(zhun);整個建(jian)筑(zhu)提高了(le)抗壓抗裂、保(bao)溫(wen)保(bao)濕、隔(ge)音隔(ge)熱、防(fang)(fang)火防(fang)(fang)雷擊等(deng)現代(dai)化(hua)功能。新(xin)觀(guan)禮(li)臺(tai)總(zong)建(jian)筑(zhu)面積(ji)4008平方米(mi)。觀(guan)禮(li)臺(tai)呈北高南低傾斜式(shi),內有梯形(xing)臺(tai)階,總(zong)容量(liang)為(wei)21000人。

正陽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原名麗正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于(yu)北(bei)京(jing)(jing)城(cheng)(cheng)南(nan)(nan)北(bei)中軸線上的天安門(men)廣場最南(nan)(nan)端,毛(mao)主席紀念堂南(nan)(nan)邊。始建(jian)(jian)于(yu)明成(cheng)祖(zu)永樂(le)十七年(1419年),是老(lao)北(bei)京(jing)(jing)“京(jing)(jing)師九門(men)”之一。它集(ji)正(zheng)陽門(men)城(cheng)(cheng)樓(lou)(lou)(lou)、箭樓(lou)(lou)(lou)與甕城(cheng)(cheng)為(wei)一體,是一座完整(zheng)的古代(dai)防(fang)御性(xing)建(jian)(jian)筑(zhu)體系。據(ju)地方志上記載:當時(shi)的城(cheng)(cheng)樓(lou)(lou)(lou)、箭樓(lou)(lou)(lou)規(gui)模宏(hong)麗,形(xing)制高(gao)大(da);甕城(cheng)(cheng)氣(qi)勢雄渾,為(wei)老(lao)北(bei)京(jing)(jing)城(cheng)(cheng)垣建(jian)(jian)筑(zhu)的代(dai)表之作,僅存城(cheng)(cheng)樓(lou)(lou)(lou)和箭樓(lou)(lou)(lou),是北(bei)京(jing)(jing)城(cheng)(cheng)內唯一保(bao)存較完整(zheng)的城(cheng)(cheng)門(men)。城(cheng)(cheng)樓(lou)(lou)(lou)上有北(bei)京(jing)(jing)民(min)俗展覽館(guan)。1988年1月13日,國務(wu)院公布為(wei)第三批全國重點(dian)文物保(bao)護(hu)單位。

主要事件

中華(hua)民國(guo)元年(nian)(1912年(nian))二(er)月十(shi)二(er)日,隆裕太后在天安門城樓上以宣(xuan)統皇帝(di)(溥儀)名義發布退位詔書。

民國(guo)(guo)八(ba)(ba)年(nian)(1919年(nian))一月(yue)十(shi)八(ba)(ba)日,“巴黎和會(hui)”召開,中(zhong)國(guo)(guo)代表團(tuan)合理要求遭到拒絕(jue),激起(qi)了中(zhong)國(guo)(guo)人(ren)民的(de)強烈反對。五(wu)月(yue)四日,北京高等師(shi)范學(xue)校與北京大學(xue)、中(zhong)國(guo)(guo)大學(xue)等13校代表,在(zai)天安門前舉行集會(hui)和游行示威,爆發了以學(xue)生(sheng)為主(zhu)體、得到全國(guo)(guo)工(gong)人(ren)、商界(jie)大力支持的(de)反帝愛國(guo)(guo)運動(dong)。

民(min)國(guo)二(er)十四年(1935年)十二(er)月九日,北平大中學生數千人舉(ju)行了抗日救國(guo)示(shi)威(wei)游行,反對華(hua)北自治(zhi),反抗日本帝國(guo)主義,要求國(guo)民(min)黨當局停(ting)止內戰(zhan),實現抗日。

1949年(nian)2月12日(ri),慶祝北(bei)平和(he)平解放大(da)會在(zai)天安(an)(an)門廣(guang)場(chang)舉(ju)行。10月1日(ri),中(zhong)華人民(min)共和(he)國中(zhong)央人民(min)政府(fu)成立典禮,在(zai)北(bei)京天安(an)(an)門廣(guang)場(chang)隆(long)重舉(ju)行。當(dang)天下午三時,典禮開始,毛澤東(dong)在(zai)天安(an)(an)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gao):“中(zhong)華人民(min)共和(he)國中(zhong)央人民(min)政府(fu)今天成立了!”并按動(dong)電(dian)鈕(niu),升起(qi)新中(zhong)國第一面五星紅旗,接著舉(ju)行盛大(da)閱兵式。

1953年3月5日,蘇聯(lian)(lian)最(zui)高領導人斯大(da)林逝世,50年代(dai)中國正掀起(qi)全民學習“蘇聯(lian)(lian)老大(da)哥”浪潮。3月9日下(xia)午5時(shi),北(bei)京(jing)各(ge)界人民在天安門前(qian)舉行(xing)追(zhui)悼斯大(da)林同志大(da)會(hui)。

1966年8月(yue),紅衛兵運動風靡全(quan)國。隨后,全(quan)國紅衛兵開始大串(chuan)聯,并逐步集(ji)中到首都北京(jing)。這(zhe)樣,從8月(yue)到11月(yue),毛(mao)澤東主(zhu)席共八(ba)次、分十批接見了紅衛兵和群(qun)眾(zhong),總人數約1200萬。

1976年4月4日,天安門(men)廣場(chang)人民群眾悼念(nian)周總(zong)理聲(sheng)討“四人幫”。5日清(qing)(qing)(qing)早,廣場(chang)上的悼念(nian)花(hua)圈(quan)全部被清(qing)(qing)(qing)空(kong),宣傳車(che)廣播著清(qing)(qing)(qing)場(chang)的通知(zhi)。

1997年,香港回歸倒計(ji)時牌豎(shu)立在(zai)天(tian)安門(men)廣場。

2001年(nian)7月13日,北(bei)京申辦2008年(nian)奧運會成功(gong),人們在天安(an)門廣場歡呼慶祝(zhu)。

2008年5月(yue)12日(ri),四川(chuan)省汶川(chuan)大地震。21日(ri),為紀念地震中遇難同胞,天安門廣場(chang)首次為普通民眾(zhong)降半旗。8月(yue)8日(ri),北京(jing)奧(ao)運會(hui)開幕式燃(ran)放焰火,焰火腳印,沿著北京(jing)的中軸線(xian),經過天安門廣場(chang),走向奧(ao)運會(hui)主會(hui)場(chang)。

2016年(nian)9月30日(ri)上午,習近平、李克強(qiang)、張(zhang)德江(jiang)、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zhang)高麗等來到北京天安門廣(guang)場,出席烈士紀(ji)念日(ri)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lan)儀式(shi)。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

每(mei)日升旗前(qian)約一小時至降旗結束(每(mei)日降旗時間(jian)可在(zai)官網查詢)

交通信息

公交

市區乘坐公交(jiao)1路(lu)(lu)(lu)、2路(lu)(lu)(lu)、10路(lu)(lu)(lu)、52路(lu)(lu)(lu)、59路(lu)(lu)(lu)、82路(lu)(lu)(lu)、90路(lu)(lu)(lu)、99路(lu)(lu)(lu)、120路(lu)(lu)(lu)、126路(lu)(lu)(lu)在“天(tian)安(an)門東”下車即可(ke)。

市(shi)區乘坐公交2路、5路、120路、126路、專1線(xian)、專2環線(xian)在“天安門廣(guang)場(chang)東(dong)”下車即可。

市區乘(cheng)坐公交2路、5路、120路、126路、專1線、專2環線在“天安(an)門(men)廣(guang)場(chang)西”下(xia)車即(ji)可。

市(shi)區乘坐公交5路(lu)(lu)(lu)、8路(lu)(lu)(lu)、17路(lu)(lu)(lu)、48路(lu)(lu)(lu)、59路(lu)(lu)(lu)、66路(lu)(lu)(lu)、67路(lu)(lu)(lu)、69路(lu)(lu)(lu)、71路(lu)(lu)(lu)、82路(lu)(lu)(lu)、93路(lu)(lu)(lu)、120路(lu)(lu)(lu)、126路(lu)(lu)(lu)、723路(lu)(lu)(lu)、729路(lu)(lu)(lu)、快速公交1線、特11路(lu)(lu)(lu)、特7路(lu)(lu)(lu)、專1路(lu)(lu)(lu)、專2環線在“前門(men)”下車即可。

地鐵

市(shi)區乘坐(zuo)(zuo)地鐵(tie)1號(hao)線(xian)在(zai)“天(tian)安門(men)東”站(zhan)下車(che),A、D口(kou)出(chu)站(zhan)。或乘坐(zuo)(zuo)地鐵(tie)1號(hao)線(xian)在(zai)“天(tian)安門(men)西(xi)”站(zhan)下車(che),B、C口(kou)出(chu)站(zhan)即(ji)可。市(shi)區乘坐(zuo)(zuo)地鐵(tie)2號(hao)線(xian)在(zai)“前門(men)”站(zhan)下車(che),A、B、C口(kou)出(chu)站(zhan)即(ji)可。

注意事項

①請愛(ai)護文物和所有(you)公共設施,請不要隨地吐痰、吐口香糖,不要進入草坪。

②請(qing)服(fu)從工作人員的指(zhi)揮,保管好(hao)自己的物品。節假日(ri)期間游客較多,請(qing)互相(xiang)謙讓。如遇(yu)景區擁堵,限制人數時,要充分理解,耐心(xin)等待。

歷史沿革

天(tian)安門,原名承天(tian)門,建于明永(yong)樂十五年(nian)(nian)(1417年(nian)(nian))。

清順治(zhi)八年(1651年)改建后稱天(tian)(tian)安(an)門。此(ci)時的(de)(de)天(tian)(tian)安(an)門前只是一塊封閉的(de)(de)T形宮廷廣場,為明清兩朝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guo)發(fa)布政令的(de)(de)重要場所(suo),也(ye)代表著(zhu)皇權的(de)(de)威嚴。

光(guang)緒二(er)十六(liu)年(nian)(1900年(nian)),八國聯(lian)軍(jun)入侵北京,天安門廣場被當成了入侵者(zhe)屯兵耀(yao)武之地(di)。

民(min)國(guo)三年(nian)(1914年(nian))五月,北洋(yang)政府的朱(zhu)啟(qi)鈐(qian)啟(qi)動改造(zao)舊都城計劃(hua)。拆除天安門前千步廊、修筑瀝青路、甕城等,原本封閉(bi)的宮廷(ting)廣(guang)場變成可自(zi)由穿(chuan)行和逗留的開放(fang)空間,威(wei)嚴、神秘(mi)的皇權被消解。正因為朱(zhu)啟(qi)鈐(qian)對天安門廣(guang)場進行的第一次改造(zao),天安門開始成為現代(dai)意(yi)義上(shang)的廣(guang)場。

民(min)國十(shi)七年(nian)(1928年(nian)),蔣介石北伐勝利。七月(yue)(yue),北平(ping)軍政各界組織7萬(wan)人在(zai)天安(an)門(men)(men)前(qian)舉行祝(zhu)捷(jie)大會(hui)。八月(yue)(yue)二十(shi)四日(ri),孫中山遺像被(bei)掛(gua)上(shang)天安(an)門(men)(men)城樓(lou),這是(shi)天安(an)門(men)(men)城樓(lou)首次掛(gua)個人畫像。

民(min)國(guo)二(er)十六年(nian)(1937年(nian)),日偽政府統治下的北京(jing),天安門(men)城樓貼著“建設(she)東亞新(xin)秩序”標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guo)成立,廣場舉行(xing)開國(guo)大典(dian)。

1950年,因廣場旗(qi)桿與天(tian)安門之間(jian)的(de)距離不夠將來要過游行隊伍的(de)寬度,天(tian)安門前的(de)華表和石獅子被移動了6米(mi)。

1954年,拆除(chu)了(le)中(zhong)華門、長(chang)安左(zuo)門和(he)長(chang)安右門、戶部(bu)刑部(bu)等(deng)衙署、以(yi)及(ji)倉庫棋盤街(jie)等(deng)建筑,在廣場中(zhong)建人民英雄紀念碑。

1958年(nian),為迎(ying)接十周年(nian)國(guo)慶,天安(an)門廣(guang)場(chang)(chang)開(kai)始(shi)了(le)史(shi)上最大(da)規(gui)模的(de)一次擴建。拆除了(le)中華門、棋盤(pan)街及廣(guang)場(chang)(chang)上的(de)紅墻,總面積(ji)達44公頃,是俄羅(luo)斯紅場(chang)(chang)的(de)9倍。建筑師陶宗震曾建議把寬度壓縮以(yi)適應周邊道路的(de)連貫,被告知:“不能動,這是毛主(zhu)席(xi)定(ding)的(de)。”同(tong)時(shi),廣(guang)場(chang)(chang)上豎(shu)起的(de)人民(min)英雄紀(ji)念(nian)碑(bei)和兩側建起的(de)人民(min)大(da)會堂、中國(guo)革(ge)命和軍(jun)事博物館,奠定(ding)了(le)廣(guang)場(chang)(chang)作(zuo)為政治中心的(de)基調。

1976年9月9日,毛澤(ze)東(dong)逝(shi)世。天安門廣(guang)場進行了最后(hou)一次大規模改(gai)建——修建毛澤(ze)東(dong)紀(ji)念堂(tang)。

1988年1月1日,北京(jing)國際旅游年的第(di)一(yi)天,天安(an)門(men)城(cheng)樓正式開(kai)放。

1999年10月1日,舉(ju)行國慶五十周年大(da)典。

2009年(nian)(nian),為(wei)迎接國慶六十周年(nian)(nian)慶典(dian),兩塊巨幕被安(an)置(zhi)在天安(an)門廣場,屏幕上滾動播出(chu)城市的(de)風(feng)光片和公益廣告。

2015年9月3日(ri)(ri),中國人民抗日(ri)(ri)戰(zhan)爭暨世(shi)界反法西(xi)斯戰(zhan)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zai)北京隆重舉行。

2018年1月1日7時(shi)36分(fen),首(shou)次由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和軍樂團執行(xing)的(de)升國旗儀式(shi)在天安門廣場舉行(xing)。

地圖(tu)坐(zuo)標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gong)信(xin)息(xi)存儲空間(jian)服(fu)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gong)”的(de)文章(zhang)/文字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fa)布上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更不表示本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de)合法性、準確性、真實性、適用(yong)性、安全性等概(gai)不負(fu)責。版(ban)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錯誤(wu)信(xin)息(xi)或(huo)(huo)任何(he)問題,請(qing)及(ji)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07個加盟需求 已有129912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