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li)蒙藏(zang)學校(xiao)舊址前身(shen)是(shi)明(ming)朝初年(nian)的常州會館(guan),明(ming)朝末年(nian)是(shi)崇禎朝大學士周延儒的住宅,清朝初年(nian)曾為建(jian)寧公(gong)主府(fu)。
雍正(zheng)二(er)年(nian)(1724年(nian)),設左(zuo)右二(er)翼宗學,作(zuo)為皇室貴族子弟學校,其右翼宗學即設在此處,相傳曹雪芹也曾在這里作(zuo)過短期(qi)教習。乾隆九年(nian)(1744年(nian)),右翼宗學遷(qian)往(wang)絨(rong)線胡同(tong),舊址被賞賜給大學士裘曰修作(zuo)為住宅。 清紀曉(xiao)嵐的《閱微草(cao)堂筆記》記載該宅鬧鬼。
乾(qian)(qian)隆后期該宅被賜(si)給(gei)乾(qian)(qian)隆帝長子(zi)(zi)(zi)定親王永璜之子(zi)(zi)(zi)鎮國公綿(mian)德(乾(qian)(qian)隆四(si)十二(er)年封鎮國公),后綿(mian)德在乾(qian)(qian)隆四(si)十九年晉(jin)為(wei)(wei)貝(bei)子(zi)(zi)(zi),保存(cun)至今(jin)的(de)府(fu)邸(di)即(ji)為(wei)(wei)清朝貝(bei)子(zi)(zi)(zi)府(fu)的(de)規(gui)制(zhi)。清朝末年,該府(fu)由毓祥繼承,因此又被稱為(wei)(wei)“祥公府(fu)”。
清朝被推翻(fan)后,1913年(nian)中華民(min)國政府蒙藏院在(zai)此開(kai)辦蒙藏學校(xiao)。1924年(nian)在(zai)東側院建立(li)松坡圖(tu)書館(guan)第二館(guan)。
1949年中(zhong)華人民共和國(guo)建立(li)后(hou),中(zhong)央民族學(xue)院附屬中(zhong)學(xue)(前身即蒙藏(zang)學(xue)校(xiao))曾以此為(wei)(wei)校(xiao)址(zhi)。1980年代(dai),曾被計劃拆除以建立(li)民族大廈,但該計劃被擱置,為(wei)(wei)籌(chou)集建大廈資金,該舊(jiu)址(zhi)建起(qi)了民族大世界(jie)商(shang)場,出租(zu)攤位。
該址2001年被列為(wei)(wei)北京市文(wen)物(wu)保(bao)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wei)(wei)全國重點(dian)文(wen)物(wu)保(bao)護單位。
蒙(meng)藏學(xue)校舊址(zhi)基本保存了貝子府的府邸(di)格局,占地面積(ji)11880平方米(mi),其(qi)中古建筑(zhu)3200平方米(mi),分(fen)東西兩部(bu)分(fen)。
西(xi)側院(yuan)位(wei)于小(xiao)石虎胡同33號(hao),是三進院(yuan)落,尚存(cun)府門(men)、正廳(ting)、過廳(ting)、后廳(ting)、東西(xi)跺殿、東西(xi)配殿,均為灰筒瓦硬山頂,有(you)大吻、垂獸,共有(you)房間(jian)50余間(jian)。舊址內(nei)有(you)一(yi)棵古(gu)棗樹(shu),其樹(shu)高10米以上,樹(shu)圍2.8米,相傳為明朝初年種植,已有(you)六百多歲(sui)樹(shu)齡,有(you)“京(jing)都(dou)古(gu)棗第一(yi)株”之稱。
東(dong)側院位(wei)于(yu)小石(shi)虎胡同(tong)38號,為原松坡圖(tu)書館(guan),現部(bu)分建筑(zhu)已被拆毀,為兩進院落。
該舊址(zhi)現(xian)上級(ji)單位為(wei)國家民族(zu)事務委員會(hui), 舊址(zhi)被民族(zu)大世界商場占據(ju),府邸(di)內(nei)充斥了(le)各種商鋪,部分古建(jian)(jian)的(de)內(nei)部墻(qiang)壁已被拆(chai)除,作為(wei)服裝(zhuang)超市、精品鞋城等。舊址(zhi)內(nei)私搭(da)亂建(jian)(jian)嚴重,并(bing)有很大的(de)火(huo)險隱患,2007年4月(yue)北京市文物(wu)局(ju)對其發了(le)《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
北(bei)京市政府計劃2007年內對(dui)該址(zhi)周邊環境(jing)進行(xing)治理,撤走商(shang)販。
2007年4月,國(guo)立蒙(meng)藏學校舊址因存在占用(yong)文物建筑謀利(li)、安(an)全火(huo)險隱患等問題(ti),被(bei)北(bei)京市文物局列入安(an)全警告(gao)的“黑(hei)榜(bang)單”。
2008年7月(yue),西城區(qu)有消(xiao)息顯示,國(guo)家級文保(bao)單位國(guo)立(li)蒙藏學校違(wei)建被拆之后將亮相。這座古宅是北京目前(qian)保(bao)存最(zui)完整(zheng)的貝子府。
2010年(nian)11月(yue),國立蒙藏學校(xiao)又被列入存有安全(quan)(quan)隱患(huan)文(wen)保單(dan)位(wei)黑名單(dan)。這個多次聲稱要騰(teng)退商戶發(fa)展文(wen)化事業的文(wen)保單(dan)位(wei),仍(reng)然是一(yi)個服裝大市(shi)場,大量商戶在其中經(jing)營,基本看不出(chu)建(jian)筑(zhu)原(yuan)有格局。文(wen)物部門負(fu)責人(ren)表示,服裝服飾經(jing)營對于(yu)古建(jian)來說完全(quan)(quan)是不合理使用,一(yi)定要搬遷,而且一(yi)定要有期限,決不能(neng)遙遙無期。
2011年1月,西(xi)城區(qu)再次傳出“民族大世界(jie)”將騰(teng)退整(zheng)改的消息。
2013年
2013年3月20日,“民(min)族大(da)世界”商場于2013年5月19日24時關閉,進行修繕(shan)國(guo)立蒙藏學校舊址。
曹家屢逢(feng)巨變之(zhi)后(hou),曹雪芹離開蒜市口(kou),曾遷居到此。曹雪芹就在這(zhe)里(li)寫下了(le)《石頭記》,紀曉嵐曾描述過(guo)這(zhe)所房子(zi):“襲文(wen)達公賜第(di)在宣武門內石虎胡同(tong),文(wen)達之(zhi)前(qian)為右翼(yi)宗學,宗學之(zhi)前(qian)為吳額(e)駙(吳三桂之(zhi)子(zi))府(fu),吳額(e)駙之(zhi)前(qian)為前(qian)明大學士周延儒第(di),閱年(nian)既(ji)久(jiu),故不(bu)免有時變怪,然不(bu)為人害也(ye)。廳西小房兩楹(ying),曰‘好春軒’,為文(wen)達燕見賓客地(di),北壁一門,橫通(tong)小屋兩極楹(ying),童仆夜宿其中,睡后(hou)多為魅出,不(bu)知是鬼是狐(hu),故無敢下榻其中者。”據當地(di)久(jiu)居的人說,在這(zhe)里(li)住的人,時間長(chang)了(le)都會在夜里(li)聽(ting)到絲竹之(zhi)聲,夾雜有年(nian)輕女人幽怨的吟詩(shi)聲。